首页 百科知识 中医基本概念

中医基本概念

时间:2022-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二章 中医药学概述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宋朝廷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最高机构。受试者如取穴正确,可针进水出,这是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创举。

第十二章 中医药学概述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人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秦汉以来,内外交往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公元3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个(实为112个,因其中的禹余粮丸有方无药),《金匮要略》载方262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个,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西晋医家皇甫谧(公元215年—公元282年)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的基本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编排,撰成《针灸甲乙经》12卷,128篇。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著,其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shù)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书中经过考查确定了当时的腧穴总数和穴位349个(包括单穴49个,双穴300个),论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症与禁忌,总结了操作手法等,对世界针灸医学影响很大。公元701年日本政府制定医药职令时规定,本书为医学士必修书。

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征候学专著。全书共50卷,分67门,载列证候1700余条,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其中对一些疾病的病因及发病原理已描述得比较详尽而科学,例如:对某些寄生虫的感染,已明确指出与饮食有关,认为绦虫病系吃不熟的肉类所致。书中还记载了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说明当时的外科手术已达到较高水平。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内外交通发达,外来药物日益增多,用药经验不断丰富,对药物学成就进一步总结已成为当时的客观需要。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在国外影响较大。公元713年,日本官方就以此书的传抄本规定为学医的必读课本。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年—公元628年)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分为30卷,合方论5300个;《千金翼方》亦30卷,载方2571个。两书还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如认为瘿病(指甲状腺肿类疾病)是因为人们久居山区、长期饮用一种不好的水所致,劝告人们不要久居这些地方;对夜盲病人,采用动物肝脏治疗等。公元752年,王焘著成《外台秘要》,全书共40卷,1104门(据今核实为1048门),载方6000余个,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

宋代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宋朝廷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最高机构。学生所学课程包括《素问》、《难经》、《伤寒论》和《诸病源候论》等。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铜人两具(公元1026年),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考试时,试官将铜人穴位注水,外用蜡封。受试者如取穴正确,可针进水出,这是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创举。公元1057年,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时十余年,约在公元1068年—公元1077年陆续进行。目前我们所能读到的《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经过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公元12至14世纪的金元时代,中医学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四大家,即刘完素(公元1120年—公元1200年),认为伤寒(泛指发热性疾病)的各处症状多与“火热”有关,因而在治疗上多用寒凉药物,被后世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约公元1156年—公元1228年),认为病由外邪侵入人体所生,一经致病,就应祛邪,故治疗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后世称之为“攻下派”;李东垣(公元1180年—公元1251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时重在温补脾胃,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土”故被后世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公元1281年—公元1358年),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即认为人体常常阳气过盛,阴气不足),治疗疾病应以养阴降火为主,被后世称之为“养阴派”。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年—公元1593年)亲自上山采药,广泛地到各地调查,搞清了许多药用植物的生长形态,并对某些动物药进行解剖或追踪观察,对药用矿物进行比较和炼制,参考文献800余种,历时27年之久,写成了《本草纲目》,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大约在公元11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公元17至19世纪,由于传染病的不断流行,人们在同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温病学派。如明代吴有性认为传染病的发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他称之为“戾(lì)气”。他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入,无论体质强弱,触之皆病。这就突破了中医学历来认为的病邪是由体表进入人体的传统理论,在细菌学尚未出现的17世纪中叶,这无疑是一伟大创举。到了清代,中医在治疗温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方面有成就的代表著作有叶桂的《温热论》、薛雪的《湿热条辨》、吴瑭的《温病条辨》及王士雄的《温热经纬》等。

清代医家王清任(公元1768年—公元1831年)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医林改错》,改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一些错误,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与治疗方法。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的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因此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唐宗海(公元1862年—公元1918年)之《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朱沛文(约19世纪中叶)之《华洋脏腑图像合纂》;张锡纯(公元1860年—公元1933年)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以显著的疗效、常有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与现代医药共同构成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

一、中医基本概念

1.阴阳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它最初的涵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等。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因此,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这个概念引入医学领域,即是将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为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

2.五行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动。它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广泛的涵义,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这一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肌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因此,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既用作在理论上的阐释,又具有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

3.藏象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就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这一学说的形成,虽有一定的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但其发展主要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察研究方法,因而其观察、分析的结果必然大大超过人体解剖学的脏腑范围,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因此,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藏象学说中的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藏象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4.经络

经络是动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脏腑,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的诊断依据。在治疗上,无论是针灸、推拿或药物治疗,都是通过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进而调节脏腑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气、血、津液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具有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着的特性,对人体生命活动有推动和温煦的作用,因而中医学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述人体的生命活动。血,基本上是指血液。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是肌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津液,是肌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同气和血一样,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二、中国针灸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它只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部学科。针灸学就是整理研究针灸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规律和基础理论的科学。

针灸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约出现于距今8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社会的后期。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医学摆脱了巫的束缚,有了专业医生。据《春秋左氏传》记载,名医医缓为晋景公诊病时,指出要“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到焉,不可为之”。这里所说的“达”与“攻”指的就是针刺和火灸。

战国至西汉时期(公元前476年—公元25年),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金属针逐渐得到了推广,金属针逐渐代替了砭石,从而扩大了针刺的实用范围,加快了针灸的发展进程。东汉、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擅长针灸的医学家。其中,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成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针灸专著。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56年—公元589年),针灸专著明显增多,这一时期,针灸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针灸发展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当时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设有针灸专业。随后,针灸学术不断向纵深发展。16世纪,针灸开始被介绍到欧洲。但是到了清代,医者重药轻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针灸学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针灸得到了大发展。遍布全国的2000多所中医医院都设有针灸科,针灸的科学研究已经涉及肌体的各个系统和临床各科,对针灸的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增强免疫力作用,以及经络现象,经穴与脏腑相关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实验资料。

本章参考资料

1.《黄帝内经》

中医学书名,简称:《内经》,现分为《素问》、《灵枢》两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成书年代约在战国时期。它汇集了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奠定了祖国医学基础。《汉书·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魏晋间皇甫谧《甲乙经·序》:“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一般认为《针经》即今流传的《灵枢经》。

2.《神农本草经》

中药学书名,为秦汉时人托名“神农”所作。原书已佚,其内容由于历代本草书籍的转引,得以保存。现传的《神农本草经》,有明卢复和清过孟起、孙星衍、顾观光以及日本森立之等的辑佚本,共收载药物三百六十五种。详述性味、功用和主治,疗效大多确实。为我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重要文献。该书把药分为三品,认为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

3.《伤寒论》

中医学书名,《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汉末张仲景著(另有《金匮玉函经》,内容与本书大致相同,仅条文编辑次序有别,是宋代的另一种传本)。本书在《内经》、《难经》等书的理论基础上作了新的发展,广泛收集有效方剂,结合著者临床经验,总结了汉以前民间的医学成就。书中着重探讨伤寒病的病机变化,分析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征候,制定汗、吐、下、温、清、和等治疗方法,共合二十二篇,一百十三方。叙述外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变化过程,创立六经辨证和治疗原则、方剂的配伍等,开创了祖国医学辩证施治的方法。历代医家整理、诠述、注释者,多至数百家。是现存中医学中最早系统论述外感疾病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医学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4.《脉经》

中医学书名,魏晋间王叔和撰,十卷。本书纂集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医学的脉诊论学,总结和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详辨三部九候及二十四种脉象,并论述脏腑各种疾病的闻声察色等诊断方法。为我国古代重点论述脉学的专书。

5.《千金要方》

中医学书名,一名《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著,三十卷。书成于永徵三年(公元652年),该书广辑前代各家方书及民间验方,叙述妇、儿、内、外科各科疾病的诊断、预防与主治方药、食物营养、针灸等。该书依脏腑、寒热、虚实分类,列证治232门,合方论5300余首。所列方剂,有些药味较多,有一病而立数方,或一方而治数病,内容丰富,保存了唐以前的不少医学文献资料,是研究祖国医学的重要著作。

6.《洗冤集录》

世界最早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医学专书,宋代宋慈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成书,共五卷。内容有检复总说、验尸、四时变动(四季的尸体变化)、自缢、溺死、杀伤、火死(烧死)、汤泼死、服毒以及其他各种伤死共53项;并对犯罪、犯罪侦察和伤害保辜亦多有论述。该书曾被译成荷兰、英、法、德等国文字;以此书为蓝本的《无冤录》(元代王与著),亦被译成朝鲜文和日文。《洗冤集录》对法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7.《本草纲目》

中药学书名,明李时珍著,五十二卷,书成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全书共分十六部,六十类,收载药物1892种。对每种药物,以“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形态、栽培及采集方法等;“辨疑”、“正误”考订药物品种真伪和纠正历史文献记载的错误;“修治”说明炮灸法;“气味”、“主治”、“发明”分析药物的性味与功用;“附方”搜集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的方剂共11000余个。并附有1100幅药物形态图。内容极为丰富,系统地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的经验,是我国药物学、植物学等的宝贵遗产,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刊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复刻甚多,共有多种外文译本在国外流传,为世界药物学者、植物学者所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