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影响

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影响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一、资本国际化(一)资本国际化的形成和演变广义地说,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资本国际化。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垄断的基础,把资本主义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现象。这一阶段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得到广泛而迅速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特点。生产资本国际化则是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结果。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

一、资本国际化

(一)资本国际化的形成和演变

广义地说,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资本国际化。它是指资本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间运动的过程。从生产社会化来考察,资本国际化是生产国际化的资本主义形式。从资本的本质来考察,资本国际化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垄断的基础,把资本主义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

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现象。资本国际化的趋势自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以后就开始了,但它的真正壮大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以后。在资本主义不同的时期,国际范围内的资本运动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根据资本国际化的特征和发展速度,我们可以将资本的国际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50年。这一阶段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是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国际化。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劳动力的大规模的国际性流动,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当时,主要欧美国家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占国内总产量的比例比20世纪内绝大多数年份的平均比例还要高。这个时期的资本国际化,主要是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产生和形成创造外部条件。

第二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年。这一阶段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得到广泛而迅速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特点。战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产业资本的国际化,集中表现为垄断资本对外投资的增加。适应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要求,新的垄断组织形式产生,跨国公司代替国际卡特尔成为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特别是战后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分工更加发展,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第一,新的科技革命使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过去按部门实行专业化分工,发展为按工艺和生产阶段实行专业化分工,这就要求把分工协作的范围扩大到世界各国。第二,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由工业国和原料国的垂直分工发展为工业国之间的水平分工,使发达国家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它造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原料和初级产品依赖的减弱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依赖的加深,而发达国家利用产品和技术优势,趁机把过时的技术与产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形成了国际分工中新的依赖关系。战后旧殖民体系瓦解,为了推行新殖民主义,西方国家都加强了资本输出,以掠夺和控制发展中国家,也促使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第三,各国在新的科技革命中各有自己的优势,为更快地发展本国的技术和经济,必然推动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合作更加紧密,这也会促进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二)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商业资本的国际化是指流通领域的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活动与增殖,它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国际贸易。但是,当代的国际贸易不仅包括以本国(地区)为交换主体同另一国(地区)相交换的双边贸易关系,而且还包括多边贸易关系以及跨国企业的内部交易;不仅包括有形商品的进出口,更主要的是日益增多的无形贸易。

生产国际化和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加速发展的客观基础,国际贸易将世界各国(地区)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联系起来,反过来又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垄断资本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重要途径。

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资本国际化在资本主义对外扩张中自始至终起着先导作用。资本主义国家在征服殖民地的过程中,首先要扩大对外贸易、拓展国外市场,实现商业资本国际化。资本主义的借贷资本国际化开始也是为对外贸易服务的。生产资本国际化则是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结果。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新科技革命,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商业资本国际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同时,新科技革命创造了种类繁盛的新产品、新技术和劳务服务,拓展了世界贸易的广阔空间,推动了世界贸易总量、结构和体制等方面的深刻变革,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贸易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助推器和“引擎”。另外,一些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兴起等又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的国际流通。商业资本的国际运动,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形式上和结构上,都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贸易增长加速,规模空前扩大,国际贸易增长率远远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率。1950~1995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从607亿美元增至6万多亿美元。1985~1995年,世界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5.5%,为同期世界生产平均年增长率的2倍,而1996年和1997年为7%,为同年世界生产增长率的2~3倍。按照不变价格计算,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60年为12.2%,1989年则上升为18.2%。

2.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日趋高级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初级产品主要是粮食和原料的出口,一般占世界商品出口的60%;但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分工的深化,自从1953年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开始超过初级产品的出口,国际贸易的产品正在加速高级化,1997年工业制成品的比例达73%。

3.轨迹贸易的地区分布发生明显的变化。国际分工发展的日益深化,为部门内专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途径,同时,技术进步对技术含量高的先进设备的需求上升。这样,发达国家利用生产技术水平高、市场成熟度高等有利条件,通过部门内的专业化分工加快了相互间的贸易发展速度和规模。从1948~1992年,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从64.4%上升到71%。

4.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迅速增长。战后,贸易商品结构的一个重大转变是,发生了由“有形贸易”到“无形贸易”的转变,特别是工业产权,即技术知识商品。包括以“许可证贸易”形式进行的专利和专有技术的交易发展非常迅速。1982~1997年,世界商务贸易增长了1.5倍,占全球贸易额的比例从18%上升到22%,1994年则进一步上升到25%以上。

5.西方大国的科技开发与应用直接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电子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开拓了高科技的新市场。由于使用高速计算机进行计算和风险把握,全球每年派生出约16亿美元的贸易业务。不仅各国处理贸易业务的效率提高了,业务方式也由“书面化”向“无纸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电子商务或网络经济,其建设费用低、占有物质资源少、速度快、传输效率高,使得交易费用大大降低,甚至有人认为,1993年起互联网的兴起标志着全球化经济加速来临。

6.西方大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成为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1986~1990年与1981~1985年相比,外国直接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由3%上升到24%。同期,全球贸易的增长率由-0.2%增加到13%。1992年仅美、德、日跨国公司海外分公司的销售额就达4.8万亿美元。跨国公司不仅使生产国际化、生产一体化,而且使商品国际化、研究和开发国际化。这不仅促进了产业内部贸易的发展,同时也活跃了企业内部贸易的发展。1993年,欧共体各国制成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占2/3,而1975年仅占1/2。美国企业内贸易额于1977~1982年间增加了约65%,1982~1989年间扩大了70%强。1989年,企业内进出口分别占美国进出口总额的41%和34%,而日本的则占其进出口总额的29%和33%。国外生产一体化还将发展中国家纳入了国际分工体系中,结果使得商品多国籍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最终产品的原产地日益模糊。国际生产一体化还加速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约有50%~70%的对外投资进入服务业,结果大大活跃了世界服务贸易。1991年服务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为5.5%,1992年一跃为12.5%。1992年因国外直接投资而引发的国际技术转让支付额高达370亿美元。目前,内部贸易和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约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60%。

7.国家对外贸易的干预加强。目前,发达国家的关税已降至4%~5%,发达国家往往通过加强对外贸易的调节和干预来为本国的垄断企业服务。特别是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尤其必要。规模经济理论和先人效应表明,企业的竞争具有先发优势,一旦一国的企业占据了世界市场,其他国家的企业进入的难度就大大提高了。西方特别是美国政府,在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国际贸易干预,推行所谓的“公平贸易”战略,实际上就是为本国企业渗透到已被其他国家占有的市场提供支持,同时保护原有的市场不受他国危及。

(三)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借贷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以货币形态在国际范围内发生的借贷运动与增殖。国际借贷资本开始是为满足商业资本国际化的支付职能的需要,它主要表现为国际间接融资。

生产经营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以及电信技术的发展,使得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一体化出现了一个高潮。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遍及全球的金融中心和金融机构正在形成一个全时空的国际金融市场,使得资金的调拨和融通变得空前便捷,大大提高了资本流动的效率。据估计,世界金融市场一年的交易量达400多万亿美元,为国际贸易量的数十倍。特别是,国际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国际借贷资本一体化,空前活跃了借贷资本的国际流动。1963年欧洲债券的年度发行额只有2.7亿美元,1985年陡增至1 367亿美元,1991年则为2976亿美元。综观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可以发现如下的特点:

1.国际信贷市场迅速发展。据统计,1975~1994年国际信贷总净额达26300亿美元,1994年底余额从1976年的33500亿美元增至42400亿美元。国际信贷市场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主要原因是:(1)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国际信贷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主要发达国家的高储蓄率和高储备额为国际信贷市场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来源;(3)国际低利率为国际信贷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4)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趋势从竞争角度推动国际信贷市场不断发展。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债券市场上不仅融资的规模急剧上升,而且在债券类别结构、币种结构及融资者国别结构方面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创纪录。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国际债券融资增长额达17110亿美元,年平均3422亿美元。比急剧发展的80年代下半期年均2089亿美元还要高得多。(2)国际债券融资者的国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达国家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985年发达国家借款余额在国际债券融资余额5725亿美元中占78.9%,国际机构占16%,发展中国家占4.9%,东欧占0.2%。到1994年底,在24537亿美元的国际债券融资余额中,发达国家占到了90%,发展中国家仅占到了3%,国际机构占6.5%,东欧占0.5%。(3)欧元的诞生丰富了债券的币种结构。

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推动了货币资本国际流动的加速发展。从跨国公司的内部资金来看,跨国公司的巨额经营资金除了来自于未分配利润和折旧基金外,还来源于母公司转拨给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相互提供的资金。从外部资金来看,主要来自于金融市场的借贷。而跨国公司一方面是金融市场上的主要资金需求者,同时跨国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又常有大量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随时随机进入金融市场,也是金融市场上的主要资金供给者。因此,跨国公司活动的扩大和发展大大加速了国际货币资金的周转,推动借贷资本国际化的发展。

4.跨国银行的崛起是借贷资本国际化的又一力量。在1995年美国发生的大银行兼并案中,总交易额超过240亿美元。日本三菱银行和东京银行合并,改名为东京三菱银行,储蓄总金额达53亿日元。接着住友银行和大和银行等合并。跨国银行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债券的发行、认购以及借贷资本的融通。截至1995年底,国际金融市场上短期银行存款和其他短期证券至少达7.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年经济产出的20%。

5.私人借贷资本急剧上升,而国家的借贷资本日趋下降。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资料,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上,私人银行的国际信贷累计额1970年时只有610亿美元,1980年猛增至8100亿美元,1986年更达到17100亿美元。到1993年全球流动的私人资本有30000亿美元,相当于1990年的3倍,占世界资本总流量的3/4。

(四)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事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是生产的国际化,它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兴建生产性企业而实现的。产业资本国际化是在商业资本国际化和借贷资本国际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战后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它标志着资本国际化进入了发达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业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垄断资本的大量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出现了日益庞大的过剩资本。这些国内相对过剩资本的使用与投向,必然是以产业资本的形式投向外部能够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领域。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具体来说其原因有:(1)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内在要求。资本主义面向市场的生产注定要发展为世界性的生产。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垄断资本集团所拥有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庞大,同时国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日益相对缩小,只有向国外开拓市场。而在国内外市场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各国都采取关税壁垒政策对自己的市场加以保护,所以要想占领国外市场,最有利的办法就是直接在国外投资建厂就地销售。(2)它是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科技革命推动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发展成高度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它既要求不断增加投入以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也要求分工更加精细化、专业化与协作范围的扩大化、广泛化。随着纵向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加深,生产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呈不断升级态势,由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而发展为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以致同一产品的各种零件往往来自许多国家和地区,整个地球俨然成为一个大工厂。这样做可以吸收他国的先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最佳配置生产力,生产出成本低、质量高、竞争力强的零部件和产成品。目前很多名牌飞机、汽车和电子产品都是这样生产出来的。(3)它是新科技革命的必然产物。新科技革命使交通运输、通信设备、电脑网络大大发展,性能更加先进,世界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一个国家以某城市为中心,可以直接指挥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分支点,这就为产业资本国际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4)它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生产成本的增加和环保投资加大等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积累体制由泰勒主义转向福特主义,并加速向后福特主义转变,其结果必然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量转移所谓的夕阳产业,直接引发了国际直接投资浪潮,加速了产业资本的国际化。其中,作为产业资本国际化最重要的载体和主角的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突出反映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及其相互交融的变化。

产业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是:

1.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量,其中主要是私人对外直接投资额迅猛增长:早在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出现了跨国公司的雏形。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跨国公司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急剧扩大了。据联合国统计,1980年,全世界跨国公司有1.5万家,它们在国外开设的分公司约3.5万家。而到1995年已增加到约4万家,它们在国外开设的分公司约25万家。目前跨国公司年生产总额已占西方发达国家总产值的40%。

2.跨国公司成为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据统计,跨国公司对外的直接投资,1985~1995年年均增长率为19%,1995年增至3178亿美元。从对外投资的存量来看,1995年全世界是27301亿美元,其中美国为7055亿美元,占1/4强;美、英、日、德、法五国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65%。

3.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看,跨国兼并和收购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1995年占世界对外投资流量的72%,为1988年的2倍。另据统计,1996年世界企业兼并案高达22729起,金额为1.14万亿美元。1989年日本的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购买了好莱坞哥伦比亚影片公司,随后三菱地产公司以14亿美元收购了洛克菲勒中心80%的产权。1987~1990年间,日本公司在美国购买了大约570亿美元的地产。美国通用公司拥有日本五十铃公司34%的股份,福特公司拥有马自达公司24.5%的股份。可以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进入“新一轮的跨国大型公司时代”(在美国159家大企业的销售额已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9%,日本135家大企业的销售额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32%,韩国的13家大企业的销售额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

4.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向转向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达国家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原材料基地,或者是将一些低级产业向落后国家转移,因此,大量投资到发展中国家。但战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业化经济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发达国家相互间的投资越来越频繁,发达国家也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国。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超越出一国或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企业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

1.世界各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在当今世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速度,提高本国经济的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市场经济的广泛实施消除了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以及技术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的体制障碍,促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众所周知,商品与要素的价格在世界的不同地区是不可能完全相等的。这种地区差价的存在被人们称之为“区域优势”,而区域优势则为企业提供了进行全球套利的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正是企业出于套利动机的这种全球性扩张,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3.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企业的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负相关的,即:远距离控制成本低,企业的活动半径就大,从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就高;反之,则相反。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在信息经济时代的今天,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经济的诞生,使得这种成本大幅度下降,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一家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来说,它的活动范围可以达到世界任何地方。

(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现阶段的经济全球化是有利有弊的。经济全球化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国际经济关系不断发展的必然反映。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来考察经济全球化的正负效应。

从生产力角度看,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这样,作为全球经济组成部分的各个国家,有可能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有可能促进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的整体,各国都面向这个统一的全球大市场,这就使各国企业有可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实行规模经营,同时参与世界竞争。而这些都会促使各企业改进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促进生产的更大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社会性极高,许多重大的高科技项目,一国不能独立承担,必须有更多国家参加,实行国际合作。经济全球化使得科学技术活动区域全球化,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合作大大加强,科技成果在全球的传播加快,这无疑将有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经济的机遇,特别是当今世界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而在全球化条件下,它们可以通过对外开放,加强与他国合作,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从而有可能充分实现其“后发优势”,大大加快其经济发展速度。

虽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正效应,但我们不能由此而对经济全球化采取浪漫主义的态度,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威胁。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国际竞争力不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必然受到很大的冲击,部分民族工业和许多产品的市场面临着被发达国家资本控制和蚕食的危险,城乡失业人数也有可能增加。

从生产力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比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利。因为,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它们不只具有丰富的资本,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操作水平,而且还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健全的法律制度与高效的产业组织制度和企业制度,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发达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虽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不一定是“零和”关系,而可能是一种“双赢”局面;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在自然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实力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必然不同,所获得的利益也就不同。在经济全球化“盈余”的分配上,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劣势地位,获益相对较少。其结果,形成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同发达国家再分配的局面,造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简而言之,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它们都是从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中衍生出来的必然现象。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和起支配作用,决定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性质。这使经济全球化主要在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制约下,具有相当的经济剥削性和不平等性质。极少数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依靠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建立的霸主地位,享有极大的经济利益,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在不对等的国际经济关系中蒙受了巨大的权益损失。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完全不平等的地位,这种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制定和履行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上。

市场经济是需要制度和规则的。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全球化,需要在平等和一致认同的基础上制定客观、公正的制度和规则。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并不在于经济全球化本身,而在于是否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人们共同遵循的客观、公正的经济制度和规则。不参与经济全球化没有出路,无条件地参与经济全球化也没有出路。发展中国家要求在客观、公正的国际制度和规则的保障下来参加经济全球化。制定世界经济运行制度和规则,并监督这些制度和规则执行的是以维护和调节国际经济活动为基本职能的三大世界经济组织,这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而目前这三大世界经济组织是被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所操纵和控制。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竭力垄断世界经济制度和规则的制定权和修改权,排斥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制度和规则的制定,使其制度、规则的制定过程缺少平等、民主、公正和透明度。这种国际经济制度和规则制定的结果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使发达国家的相对优势得到了发挥,使发展中国家的相对优势受到了压制。在这种“扶强抑弱”的制度和规则下,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必将造成强者宰割弱者的局面。例如,目前美国等国就企图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制定新的规则,以美国劳工标准作尺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要把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压下去,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产生的失业威胁,并缓解由于发达国家工人工资降低、收入水平下降而产生的各种矛盾。

制定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必须客观、民主、公正,不能脱离各国的国情。如果以发达的国家为标准制定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那么,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就是不平等的。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和起点是截然不同的,以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标准要求竞争力不太强的发展中国家,履行完全开放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才应该履行的义务,取消对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应该得到的必要的、合理的经济保护,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和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的、被动的地位。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仅获得的经济利益是不同的,而且它们所承受的压力也是不同的。这不只是由于各种客观经济条件不同造成的生产力的差异所导致的,还有国际经济关系方面的原因,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制度和规则的制定和履行的不民主和不公正所导致的。

结论是:发展中国家要想根本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和不平等关系,不能采取消极的态度,只能紧密团结起来,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争取公平和互利的制度和规则,从而扬利抑弊,更好地发展自身。

(三)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近些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区域化趋势也不断加强。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一样,都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是规律性的现象。不论社会制度如何,只要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就会产生经济区域化的要求。经济区域化不仅表现为同一地区各国间经济交往和合作的加强,而且特别表现为地区内部各国签订协议,建立经济一体化组织。

区域经济组织有多种形式,有优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货币同盟、经济同盟;按其规模来说,有像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样的地域广大、经济规模巨大的组织,也有经济规模较小的区域经济组织;按成员国来说,有发达国家组成的,或以发达国家为主建立的经济组织,也有完全由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地区经济组织。地区经济组织的模式和运行机制也各不相同。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出现了144个区域性经济组织。

经济区域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如1958年1月1日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以后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为什么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区域化又加速发展呢?这是因为:

首先,如果说全世界各国情况差异很大,不易达成一体化协定,那么在地区范围内各个国家,由于地缘关系密切,交往比较便利,大多在历史上就有较深远的经济往来渊源,甚至语言、宗教、文化也相同或相近,彼此易于沟通,因此也就易于达成某种协议。

其次,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受到越来越大的对外开放的压力。但对全世界开放是有较大风险的,于是宁愿结成地区集团。

再次,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是不平衡的,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高速发展地区,是国际经济活动集中的地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间直接投资的大部分是在这些地区进行。它们是跨国公司对外扩张的基本对象。这些地区内部经济关系也就更加密切,各国也就易于达成某种协议,建立某种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使其他地区和国家感到压力,它们有受到排斥的威胁。地区贸易集团越是增多,那些尚未加入集团的被排除在外的国家和地区的恐惧就越大,也就更加促使它们纷纷加入,或纷纷建立自己的经济组织。

最后,西方大国为了加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特别着力在本地区发起建立或积极参与某种一体化组织,以便首先取得在本地区经济的主导权,并以此与其对手展开竞争。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地区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因为: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地区内各国之间壁垒的消除,这就有利于资源跨国流动,在地区范围内更有效地配置;地区经济一体化,使市场规模扩大,各国成员有更大的可能发挥规模经济的效果,从而促使生产效率提高;地区经济一体化,又意味着地区内部的竞争激化,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千方百计地改进经营管理,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地区化将促进各成员国科研和生产的合作、相互投资和贸易的扩大,产生各成员国单独干所不能得到的效果;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有可能使各成员国以联合的力量,采取一致的行动,扩大和加强对外经济关系。

(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各种国际经济体系与制度的总和,是使世界经济作为有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整体进行有规律地发展与变化的运行机制。一般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随后建立的整体进行有规律地发展与变化的运行机制。一般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随后建立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标志着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形成。这一国际秩序是为了维护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服务的,被称为国际经济旧秩序。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本质决定了它虽然有利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增长,却不可避免地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特别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它不断地遭到发展中国家的抗议,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浪潮不断高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建立了以不合理、不公平的国际分工(垂直型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这种生产体系继承了殖民时代的格局,使得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资本主义的投资场所、原材料基地和销售市场。

2.建立了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制度。在发达国家操纵国际贸易制度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日益恶化,交换的利益大多数为发达国家所占有。

3.建立了发达国家垄断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大大方便了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

4,建立了由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经济决策制度。在这种国际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对国际机构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严重地扼制和阻碍了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矛盾也日益尖锐,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要求改革这种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要求打破旧的国际经济体系,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思想,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发展过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万隆会议上就曾提出各国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反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在国家独立后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理想和愿望;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中国家“七十七国集团”(现已发展成100多个国家)的形成,各种原料生产国组织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为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联合国1974年4月召开的第六届特别会议,专门讨论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两个重要文件。同年12月,联合国第29届大会又通过了发展中国家起草的《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从此,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争取实现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有了共同的行动纲领。

发展中国家想建立一个怎样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呢?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所涵盖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1974年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提出了新国际经济秩序的20项原则,《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提出了指导国际经济关系的15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1)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2)所有国家主权平等;(3)互不侵犯;(4)互不干涉;(5)公平互利;(6)和平共处;(7)各民族平等权利和自决;(8)和平解决争端;(9)对于武力造成的,使得一个国家失去其正常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手段的不正义情况,应予补救;(10)真诚履行国际义务;(11)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12)不谋求霸权和势力范围;(13)促成国际社会正义;(14)国际合作以谋发展;(15)内陆国家在上述原则范围内有进出海洋的自由。这是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和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概而言之,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维护对资源的主权和争取海运权。在维护本国的资源主权方面,如废除外国资本的租地权和永久开采权,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督、限制和管理。海洋问题是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内容有:200海里海洋权、海床矿藏权和分享海运权等。

2.改善国际贸易和技术转让条件。1973年,阿拉伯产油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的非阿拉伯国家夺回石油价格决定权和石油开采权。随后,发展中国家又先后成立了铝土、香蕉、食糖、木材、钨砂、丁香、胡椒、花生、咖啡、可可等原料生产国组织。改善国际贸易条件的另一个努力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为减少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进行斗争。同时,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减少技术转让的种种不合理条件。

3.建立一个真正能维护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的国际货币金融体制。这首先表现在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免除最不发达国家的官方债务,减轻困难较大国家的还本付息负担,延长债务偿还期。废除资金援助中附带政治、军事等不合理的条件。其次,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逐步展开了争取平等权利,争取扩大借款权益和改革国际货币制度的斗争。

4.改革以不合理分工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结构。旧国际经济秩序是建立在少数先进工业国对广大落后农业国的控制、压迫和剥削的旧的国际分工基础之上的。这种分工格局加上不合理的贸易条件,使得发达国家将高耗能、低效益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迄今为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未摆脱单一初级产品供应国的地位,从根本上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