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文明系统的三大要素

生态文明系统的三大要素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4.1.2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新时期,是生态伦理理论在我国治国方略中的具体体现。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科学理解,决定着对其本质、意义乃至建设路径的正确认识。生态文明的理念必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广大民众中普及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建立起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和法治行政健全的生态制度体系。

14.1.2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新时期,是生态伦理理论在我国治国方略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既是动态概念,也是时代概念。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科学理解,决定着对其本质、意义乃至建设路径的正确认识。

我国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近20年的探讨与争鸣,从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文学、生态美学等等角度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表述。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研究已经从简单的经验释义向体系化、规范化演进,从人与自然的生态学层面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层面扩展。

有的学者认为,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指一切自然存在物(既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等,也包括作为高等动物自然人)具有的协调平衡状况;而广义的理解是指一切自然存在物和以社会人主宰的人类经济社会(也即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状态(4),这一内涵反映了生态文明的目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文明是某一地域文化对环境的社会适应的全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的地理、时间和空间的三维过程(5)。据此,可以将生态文明理解为是生态伦理理念在人类行动中的具体体现,或者人类社会开展各种决策或行动的生态伦理规则。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实践来看,生态文明就是人类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以及自然本位的风俗习惯,以生态伦理理论和方法指导人类各项活动,实现人(社会)与自然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及行为特征。其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谐是核心;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路径。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文化为基础,而文化体系包括了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三个层次,因此,生态文化是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在人类生态认知、生态行为等方面的集中体现。从人类的生态文化构成要素来看,生态文化包括了形态要素、间形态要素和非形态要素,形态要素包括了产品、设施、设备、工具、景观等要素;间形态要素包括了表意、行为、艺术、技术等要素,非形态要素包括了思维、情感、制度、科学等要素(6)

生态文明具有以下时代特性:第一,全球性。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世界各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联手对抗是唯一出路。第二,战略性。生态文明的理念必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广大民众中普及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建立起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和法治行政健全的生态制度体系。只有举全国之力推进,才能尽快步入生态文明的时代。第三,阶段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时间、不同国家构建生态文明的重点不同,不能盲目照搬,而要立足实际,客观分析。我国地域广阔,地区经济社会水平差别显著,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进程也应有差异。

我国对生态文明的现有研究多侧重于理论角度,对术语、概念等进行解析和比较,但是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方法尚不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也就是说,重点回答了“是什么,做什么”的问题,而对于“怎么做”还没有系统的回答,而现实要求对生态文明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理念、理论层面。因此,应优先增加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促进研究,加强衡量生态文明程度的定量化研究,从宏观进一步落实到中观和微观的层面,让理念进一步转化为行动力和生产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