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茶叶的溯源

茶叶的溯源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茶叶的溯源一般事物的名称发展,总是表现为先有实后有名,先口语后见著文字,先笼统后一致的发展规律,茶的名称演变过程也反映了这种规律。以茶叶的采制时间命名 如明前茶、雨前茶等,一般以绿茶为多。以茶叶色泽命名 如红茶、绿茶、黄茶、青茶、黑茶等。如云南省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1700年前的野生大茶树,树高32.12 m,树围2.9 m,至今仍然枝叶繁茂,被人们称为茶树王。

一、茶叶的溯源

一般事物的名称发展,总是表现为先有实后有名,先口语后见著文字,先笼统后一致的发展规律,茶的名称演变过程也反映了这种规律。我国自发现并利用茶以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茶的分布范围又十分广阔,因此也就形成了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对“茶”字书写以及茶的称谓的不同。如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将茶称为“荈诧”、西汉末年杨雄的《方言》中将茶称为“蔎”、《神农本草经》中称之为“荼”,其他的还有茗、槚、苦荼等等,都是茶之异名的同义词。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茶。”并将茶的名称总结为:“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陆羽在写《茶经》时将“荼”字减写一划,改写为“茶”,自此以后“茶”字的形、音、义就固定下来。

从古至今,人们对茶的命名很多。为使人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茶叶、记忆茶名,经一些学者分析研究并予以归类划分,茶叶的命名大致有以下7类:

(1)以地名加茶叶的形状命名 如六安瓜片、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平水珠茶、古丈毛尖等等。其中,六安、平水、古丈等是地名,瓜片、银针、珠茶等是茶的外形。

(2)以地名加茶树品种命名 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闽北水仙等等。其中西湖、安溪、武夷山等是地名,龙井、铁观音、大红袍等是茶树的品种名称。

(3)以茶叶产地加茶叶品种命名 如云南普洱茶祁门红茶、滇红、霍山黄芽等等。其中云南、祁门、滇、霍山等是地名,普洱茶、红茶、黄芽等是茶叶的品种。

(4)以茶叶的采制时间命名 如明前茶、雨前茶等,一般以绿茶为多。

(5)以动植物的名称命名 如水仙、佛手等。

(6)以制茶工艺命名 如炒青茶、烘青茶等。炒青、烘青是制茶的工艺,一般以绿茶为多。

(7)以茶叶色泽命名 如红茶、绿茶、黄茶、青茶、黑茶等。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考证,神农氏是生活在公元前2737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时期,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陆羽在《茶经》中也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进一步证明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发现茶叶并利用茶叶了。茶叶是采摘茶树的鲜叶经过加工制作而成,所以了解茶叶必须从茶树开始。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多种,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所以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原始的茶树是乔木型的大叶种,而现在世界各地栽培的茶树从形态、习性到物质的代谢积累,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这是因为茶树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被风土驯化所致。茶树从原产地出发,向西南传到印度、缅甸、泰国等南亚诸国,那里气候温暖潮湿,所以仍保持着大叶种的特征和特性;向东沿长江传至我国华中、华东地区,由于纬度和气候的不同,在一些比较寒冷的地区,逐渐演变成比较耐旱,耐寒,耐阴,树冠矮小,树叶较小的灌木型、中小叶种,分类上称为中国变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茶树多属此种,而我国西南地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复杂,各种类型的茶树可同时存在。

野生的茶树是高大的乔木,现在云南的西南部还保存着一些野生的大茶树。如云南省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1700年前的野生大茶树,树高32.12 m,树围2.9 m,至今仍然枝叶繁茂,被人们称为茶树王。在云南省澜沧县邦崴发现有一株树龄在1000年左右的过渡型“茶树王”。而在勐海县南糯山发现一株树龄在800多年的栽培型“茶树王”。从野生型茶树到过渡型再到栽培型,证明了人们是在野生茶树的基础上逐渐有意识地对它进行保护栽培,一直到现在大面积的人工种植。它说明,至少在一千多年前,云南地区的居民已经开始采摘茶树的叶子作为饮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