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命周期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生命周期假说生命周期假说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弗兰科·莫迪利安尼和艾伯特·安多提出来的。生命周期假说的主要贡献是强调了消费支出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以及收入与财产积累之间的关系。生命周期假说的理论意义在于,当出现收入的意外增加时,能够增加储蓄,积累财富,但并不会使消费产生多大的影响,即如果政府采取某些政策暂时性地增加人们的收入,对整个经济的推动作用可能并不大。

三、生命周期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和艾伯特·安多(Albert Ando)提出来的。生命周期假说的主要贡献是强调了消费支出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以及收入与财产积累之间的关系。莫迪利安尼和安多指出,人们的消费方式是根据整个生命周期来计划的,他们不仅支出当期的收入,也支出其过去积累的收入,人们是在收入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根据生命周期状况来平滑自己的消费,使其消费稳定。

如图3.7所示,可以将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幼年求学时期(指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时期)、成年时期(指工作并获得较多收入的时期)、老年时期(指退休收入较少或者没有收入的时期)。从三个生命周期阶段的收入来看,经历了没有收入、有收入到少量收入的过程,波动较大。那么如果按照绝对收入假说,一个人只有在成年时期有收入才会有消费支出,显然这是荒谬的。对于个人来说,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为了维持生存都需要消费,消费是持续发生的。在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消费者依靠借贷来满足消费需要。第二阶段有工作有收入以后,除了满足当期消费需求,一方面要偿还第一阶段的借贷,另一方面则要为以后退休生活谋划,留出足够的储蓄以满足退休时消费的需要。第三阶段,则是负储蓄阶段,消耗第二阶段积累的财富

img64

图3.7 生命周期假说

当然,从现实经济中来看,第一阶段往往是由父母来供养,第二阶段的消费者则要供养已经处于老年阶段的父母,并养育下一代,以备将来自己处于老年阶段时子女供养自己。事实上,这种情形是在代际之间收入的平滑,供养父母相当于偿还幼年求学阶段的借贷,而抚养子女则是为了将来自身处于老年阶段的储蓄形式。

莫迪利安尼和安多认为,从整个经济社会来看,当期消费支出是依赖现期收入、预期未来收入还是以往储蓄,其相对重要性取决于人口的年龄构成与收入分配的性质。假设T为某消费者的预期寿命,N为其全部工作年限,t代表年龄,那么生命周期范围内的平均收入AY=img65

img66

等于其平均消费支出量。W代表积累的财富存量,是以往储蓄的积累,莫迪利安尼和安多提出如下的消费函数:其中,a=img67,是消费者还可生存年数的倒数,例如预期寿命为80年,消费者现年40岁,则a=img68=0.025。c=img69,是消费者还可工作的年数与其还可生存的年数之比,若某消费者60岁退休,现年40岁,那么,可得c=img70=0.5,当消费者已经退休时,c=0。

生命周期假说的理论意义在于,当出现收入的意外增加时,能够增加储蓄,积累财富,但并不会使消费产生多大的影响,即如果政府采取某些政策暂时性地增加人们的收入,对整个经济的推动作用可能并不大。生命周期理论也预示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或者建立的时间较短,资本市场不发达,生儿育女成了人们最为常用的储蓄手段,也揭示了发展中国家人口较为快速增长的经济理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