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绿色林业与森林覆盖率

绿色林业与森林覆盖率

时间:2022-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绿色林业与森林覆盖率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森林覆盖率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告,2006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这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提高森林覆盖率是发展绿色林业的首要任务。

第二节 绿色林业与森林覆盖率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森林覆盖率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森林覆盖率是指森林面积以及四旁树木的覆盖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森林覆盖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和绿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森林蓄积量是指森林面积上生长着林木树干材积总量,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告,2006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这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提高森林覆盖率是发展绿色林业的首要任务。

一、六大重点林业工程是提高森林覆盖率的主战场

经国务院批准,2001年国家林业局确立了我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近年来我国林业采取的是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促进了我国林业的大发展。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旨在通过天然林禁伐和大幅减少商品木材产量,有计划分流安置林区职工等措施,主要解决我国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涉及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两大区域。该工程将对区内45571万亩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并严加管护,加快对区内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十五”期间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355.87万公顷,新封山育林面积406.54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每年保持在9000万公顷以上,共安置和分流企业富裕职工66.5万人。“十五”期末工程区已有112.48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社会范畴。

(二)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退耕还林范围包括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1887个县,其中重点县856个。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林业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任务最重、投入最多、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工程,该工程正全面稳定推进。“十五”期间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含京津风沙治理工程)1976.99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798.58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041.75万公顷,封山育林136.66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加快了水土流失和沙化地治理,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构筑京津生态屏障的骨干工程,也是中国履行《联合国治荒漠化公约》改善世界生态状况的重要举措。工程与2000年6月开始实施。这是从北京所处位置特殊性及改善这一地区生态的紧迫性出发实施的重要生态工程,主要解决首都周围风沙危害问题。计划到2010年,工程区林草覆盖率由目前的6.7%提高到21.4%。“十五”期间累计完成造林259.96万公顷,有效地减少风沙对京津地区的危害。

(四)“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国境线,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包括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90个县,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总国土面积42.4%。这是我国涵盖面最大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工程计划造林3.4亿亩,并对10.78亿亩森林实行有效保护。“三北”四期“十五”期间,已累计完成建设任务303.11万公顷,其中累计造林172.10万公顷,累计完成新封育林131.01万公顷,累计完成建设任务与工程规划总任务的31.91%。“十五”期间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累计完成造林143.96万公顷。对于解决“三北”地区的防沙治沙问题和其他区域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内容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和基因保存、重点开展物种拯救工程、生态系统保护工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工程、种质基因保存工程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自2001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累计新建自然保护区790个,新增面积1821万公顷,新增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89%。大熊猫、朱鹮、金丝猴、老虎、藏羚羊等,兰科植物、苏铁等濒危物种的拯救繁育工作取得新进展,部分物种初步摆脱了灭绝的危险,收集和保存了367种濒危野生动物和116种濒危野生植物基因资源样品。组织开展了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和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初步查清了资源底数。湿地保护区总数达237个,面积3399万公顷;开展湿地保护和化肥示范工程建设,45%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30处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面积达358万公顷。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实施使许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六)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是一项兼具生态功能的林业产业基础工程。工程继续按照“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一手抓规模增长,一手抓质量管理,工程发展态势良好。“十五”期间共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35.70万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18.67万公顷。工程的实施和建设,进一步缓解了我国木材供需矛盾,促进了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协调发展,实现了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二、全社会积极参与是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有益补充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积极奉献、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成效。

(一)继续搞好义务植树

义务植树是我国多年以来形成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植树造林人人有责已深入人心。可把植树造林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签订植树造林责任书,以达到植树造林保质、保量、保成活率的目标。避免植树活动流于形式,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广泛开展城市绿化、村屯绿化、企业绿化、学校绿化等活动,有偿认领和管护绿地林木等。还可以动员有条件的企业、个人承包荒山,把植树造林和发展经济林木有效结合起来,把林地当耕地,辛勤耕耘收获硕果,充分调动承包者的积极性,让荒山野岭披上绿装,花果飘香。

(三)掌握正确的植树方法

植树方法是否正确决定植树的效果,因此要掌握正确的植树方法,科学造林。可以采用多树种造林防止单一树种连片所产生严重的病虫害、地力衰退、生态环境下降等种种弊端,提倡混交造林;科学植树还包括大坑、大水、壮苗、泥浆法,施用苗木保水剂、营养剂、生根粉、地膜覆盖等方法,可以有效地保墒、保水、提高地温,促进树木早日生根,提高林木成活率。

(四)有效监管是保证

以林业部门进行森林监管为主,县、乡、村组成的森林专业管护队伍与其紧密配合,坚决制止滥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放牧、捕杀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进行严厉查处。还要做好森林防火、管护好林木等日常工作,守卫好祖国的绿色长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