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制造业升级相关理论回顾

制造业升级相关理论回顾

时间:2022-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制造业升级相关理论回顾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发达经济体衰退中,中国出口受到巨大影响,却依然遭到发达经济体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围攻;发达国家出现“再工业化”趋势,美国正从制造业的现代化、高级化、清洁化中寻找出路。

第二章 制造业升级相关理论回顾

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发达经济体衰退中,中国出口受到巨大影响,却依然遭到发达经济体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围攻;发达国家出现“再工业化”趋势,美国正从制造业的现代化、高级化、清洁化中寻找出路。我国特有的加工贸易形式创造了国家一半以上的进出口贸易额,也意味着廉价劳动力的国际输出。沿海地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制造业崛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以廉价劳动力这一比较优势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尽管在外国直接投资等因素带动下发展较快,甚至在部分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随着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产业资本转移趋势已经出现,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升级要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开放环境下,一国产业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经济大循环的一个部分和国际分工中的一环,而伴随着技术革命的兴衰更迭,产业的国际分工已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发展到产品内分工,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升级的方向已逐步从产业选择、产品选择扩展到工序和环节的选择,并催生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形式;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经济的逐步成型,也为制造业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和服务环境,机电一体化系统已成为产业装备的主要形式。从产品内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角度分析问题,成为研究制造业升级模式与路径的一种重要选择。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展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收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已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思路。无论从我国工业的发展历史、还是从区域工业发展现状来看,长江三角洲制造业无疑是中国工业的“领头羊”。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长江三角洲地区理应在工业的转型升级中走在全国前列。如何把握自身比较优势、抓住全球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趋势,建立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高端地位,成为当前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必须解答的问题。而有关产业升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1]发展中国家必须依赖于基于本土市场条件的自主技术努力来获得新技能、开拓新市场,并由此改变与治理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选择技术基础好的产业、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步伐;发展中国家集群的升级必须在吸收外来技术的基础上,获得国家创新系统的支持,政府技术政策的核心应该是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学习和创新。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技术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关键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