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报道称,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到目前为止,中国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下滑格局已基本结束,中国经济可以讲已走出低谷,进入了一个增长速度上升的信道,今年底中国经济的规模会超过日本。

附 录

一、中国经济总量2009年有望超日本

2009年5月31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虽然今年前4个月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但依旧有部分乐观派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低谷,进入到缓慢增长的阶段,并且今年年底中国经济总量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报道称,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到目前为止,中国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下滑格局已基本结束,中国经济可以讲已走出低谷,进入了一个增长速度上升的信道,今年底中国经济的规模会超过日本。

报道还指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1%,较上年第四季度继续降低,底部回升的势头已初步形成,原因有三:第一,消费稳中趋旺,消费结构升级活动开始恢复。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较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第二,投资增长明显加快。第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第三,出口降幅收窄。第一季度外贸出口同比下降19.7%,降幅较上年第四季度进一步加大。但1~2月份出口和3月份出口的同比降幅分别为21.1%和17.1%。张立群指出,综合分析三大需求的变化,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总需求水平出现了明显提高。而经验表明,市场需求变化反映到经济增长上,约有一个季度左右的时滞,所以首季度需求变化,预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将有明显提高。

二、中国汽车销量连续超过美国引发外媒评论

2009年4月12日《法制晚报》(北京)

中国汽车销售连续3个月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季度销售冠军。但外媒却并没有送来鲜花和掌声,一席“昙花一现”、“丰产不丰收”的评论,给汽车业浇了一通冷水。

英国媒体今晨在题为《中国汽车3月销量创历史新高但可能丰产不丰收》的评论中称,当一些海外车厂努力摆脱破产困境时,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季报出亮丽销售业绩。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复苏?汽车上市公司盈利前景能否好转?答案可能会令人失望。

报道援引业内人士的说法称,一季度汽车市场的快速成长,大部分因为产业政策的刺激,其他大多行业尚未见到好转迹象,因此目前断言经济复苏尚为时过早。

报道同时指出,一季度微型车和经济型轿车增长最快,这些车型价廉利薄,很可能造成部分汽车企业增产不增收。

●成了销售王也进不去欧美市场

美国《华尔街日报》昨晚也表达出与路透社相同的担忧,报道指出,虽然3月份乘用车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0.26%,但商用车销量下滑了5.29%,至337400辆。

另一家美国媒体也指出,中国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市场的事实似乎已经毋庸置疑,但是,中国强大的销售数字后面掩盖了几个事实,不容忽视。

该媒体分析称,首先,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有数十个都是小型的,却要服务于主体区域市场,结构不合理。

其次,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一个汽车制造商的产品成功地符合美国严格的安全标准。

最后,大多数中国汽车都只能出口到别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拉丁美洲和非洲,根本进不了欧美以及日韩的市场。

●成绩靠沾光合资品牌是销售保证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报道《在中国,购买美国车依然能引起共振》称,汽车卖得好就能起飞全球汽车业务了吗?大错特错。

报道称,美国市场的疲软加上中国狂飙的销售数字,确实使中国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但中国的汽车销售火爆异常的原因却在于政府的刺激计划影响,使得小型车、廉价车供不应求。

报道称,在中国,仍然能够听到中国客户这样的声音:“我还是喜欢美国车的性能。”

中国汽车市场专家Bill Russo说:“中国有这样一个文化上的导向,买进口车是一定的社会地位的标志,已经根深蒂固。”

●作者点评

尽管目前中国汽车工业还存在品牌弱、档次低、安全标准不高等弱点,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的收入和购买力会不断提高,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比如中国的电视机市场,就是先从黑白电视机发展起来的,然后是彩色电视机,目前正向平板电视机过渡。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将经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将逐步赶上乃至超过世界发达国家,这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在质量上也是如此。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摘自《走出神话》[美]乔纳森·安德森著

对于大多数投资人而言,他们最关心的一个话题莫过于:中国经济是否还会保持每年8%~9%的高增长率?是否会对商品和原材料产生巨大的需求?中国经济的增长率有没有可能跌落到4%甚至更低的水平?中国内地是否正在通过具有潜在的破坏性政策,例如人为压低资本价格、政府主导的过高投资率以及对汇率的操纵,来刺激短期的增长?在未来10多年,经济增长的结构是否会出现突然的变化?

我们的基本研究结论归结为如下几点:

●1.中国与其他亚洲经济体非常相似

许多中国问题专家持有如下两种极端看法:一种认为中国比之前的任何经济体都更有活力,另一种则断定大陆经济严重扭曲、问题成堆。对他们而言,我们的这个结论可能出乎意料。实际上,从宏观的指标来看,中国属于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高储蓄率、高投资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定增长。

●2.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这意味着,既然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南亚其他经济体都曾在30年以上的时间里保持过每年7.5%~8.5%的增长率,那么中国要在未来的20年里保持类似的高速度并没有太大困难。

●3.然而,大陆目前过高的增长率不可持续

官方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里,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高达9.5%,我们认为,过去5年的数字还更高。但是,中国将很快感受到来自出口产业更大的成本压力,而大陆真正与众不同的因素(人口结构的迅速变化)将在未来的20年时间里把平均增长率压低到8%,然后是7%左右。当然最近两年的减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周期性的调整。

●4.强劲的消费增长,但不会出现“新兴的消费繁荣”

许多评论家吹嘘,中国将从“出口导向型”模式转向“内需主导型”增长。但事实却是,中国从来都是“内需主导型”的增长模式。中国居民家庭的储蓄很高,这表明未来会出现更高的消费增长,但不会马上发生急速的变化。开支增加形成的经济推动力与今天我们看到的情况将基本一致:城市化、住房需求、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

●5.令人惊讶的是,未来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先前我们分析了关于中国经济将出现灾难性的一些说法:国有企业崩溃、政府财政危机、养老金的巨额缺口以及社会紧张关系的加剧。显然这些说法是被夸大了。至于另外一些普遍存在的担心:长期性的经济剧烈波动、投资过度、公司治理与法制基础的薄弱、能源价格的上涨和对外依赖、向更高端的附加值生产链过渡所面临的挑战等,与过去的结论相似,我们认为这些风险通常都被过度夸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