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国的经验

德国的经验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德国的经验德国印刷包装产业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当属其印刷机械产业。德国印刷机产量占全球的30%—50%,出口比重达50%。表3-1 德国印刷包装产业的发展阶段萌芽期间,带动德国印刷机械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英国给予的机会。到1930年,德国印刷机产业出现了六家印刷机大厂,竞争实力大为增强。各个相关与支援产业聚集在一起,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共同推动了德国印刷机产业的发展。

(二)德国的经验

德国印刷包装产业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当属其印刷机械产业。德国印刷机产量占全球的30%—50%,出口比重达50%。在世界六大印刷机械生产商中,德国的海德堡、罗兰、高宝占据其中的三席。德国何以在国际印刷机械业占据领导地位,主要原因在于200年发展的积累塑造了德国在印刷机械业的国家竞争力。德国印刷机械业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市场竞争期、市场需求期、专业化人才培养和产业集群形成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成功的经验,在这当中政府起了关键的作用(表3-1)。

表3-1 德国印刷包装产业的发展阶段

(1)萌芽期间,带动德国印刷机械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英国给予的机会。1803年,英国人发明的第一台自动造纸机降低了纸价,带动了报纸的发行量,从而促进了印刷机的改良。当时的英国提供了市场需求、相关产业的支援能力和切入机会等。英国印刷业的人工成本较高,迫切需要新式印刷机以减少工人数量,一些伦敦的印刷商和出版商出资支持德国人克尼希发明印刷机。1812年,德国人克尼希与包尔设计出第一台以滚筒取代平板的轮转式印刷机,随后又推出了以蒸汽引擎带动的双面印刷机。

(2)发展期间,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政府扶持政策。1818年,克尼希与包尔成立的K&B公司与英国出资者的冲突日益加深,K&B公司决定离开英国,当时的德国国王巴伐利亚主动协助K&B公司买地建立工厂,同时提供初期财力支持、前十年免征所得税、前十年市场保障、提供必要的原料、进口免税、公司员工早期不必从军等优惠条件。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德国便宜的人工成本(工资只有英国的1/3),K&B公司发展迅速,带领德国的印刷机械行业进入了新里程。

(3)市场竞争期间,推动此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政府维持着健康的竞争环境。此阶段,K&B公司离职的员工、克尼希的亲戚等一些与K&B公司有密切关系的人陆续成立了印刷机公司,意欲与K&B公司共同瓜分印刷机市场,产业的扩散效应使得德国中南部成为印刷机产业的主要竞争市场。为了保护并推动此产业的发展,德国政府一直维持着健康的竞争环境。各生产商迫于竞争压力,不断寻求创新,从而在印刷机的品质、机型的研发更新、技术的创新、印刷速度上都有了重大的突破。此外,尽管各生产商采取了不同的竞争策略,但在高品质、稳定性、高性能和及时交货上等方面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推动了此产业的良性发展,更奠定了德国在印刷机产业上的国家优势。

(4)顾客的高要求和产业并购进一步奠定了德国在印刷机产业上的国家竞争力。德国客户对印刷品品质要求近乎挑剔,使得各印刷厂对印刷机品质要求更高;同时,由于印刷工人的工资昂贵,要求印刷机的生产能力更强以减少人工数量;另外,德国对印刷的技术标准、设备安全和污染控制方面要求非常严格。所有这些因素长期刺激着德国印刷机厂商不断改进技术、开发新的领域。显然,只要能满足德国国内客户的印刷产品,就可以满足其他先进国家的要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印刷机产业出现了渐进式合并,许多印刷机大厂纷纷并购同类企业。到1930年,德国印刷机产业出现了六家印刷机大厂,竞争实力大为增强。

(5)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此阶段,德国对人力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早在19世纪中末期就有许多企业设立了职业学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1870年,成立了K&B的职业学校;1873年,阿尔贝特-法兰肯塔职业学校成立;1911年,曼氏职校成立;1920年,德国印刷技术专业学校成立;1955年,印刷机厂商和大学合作进行技术研究,德国印刷机研究协会成立。各个专业学校为德国提供了大量印刷机产业的工程人才,这些人才进入企业和研究机构,增强了德国印刷机产业的竞争实力。

(6) 20世纪之后,印刷机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德国的造纸机业、造纸业、油墨业和制版业这些相关产业与印刷机产业的关系密切,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产业集群力量。各个相关与支援产业聚集在一起,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共同推动了德国印刷机产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