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

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_汽车金融与贸易任务三 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个人消费贷款的特点及风险。汽车信贷的对象主要是个人用户。借款合同签订前两天,谢某为自己的借款向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某市分公司投保了机动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银行为被保险人(受益人)。投保人逾期未能按机动车消费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偿还贷款,视为保险事故发生。合同签订后,银行将贷款发放给谢某。

任务三 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

知识、能力目标

●了解个人消费贷款的特点及风险。

●掌握个人信用风险防范的综合措施。

●了解我国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掌握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

情境描述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以来,由于车价持续下降,在中国的大部分市场,私车贷款已经有30%出现了违约还款,10%的汽车贷款难以收回,购车者骗贷案件也不断发生。社会信用体系的缺乏是不良汽车贷款的重要原因。汽车信贷的对象主要是个人用户。而个人用户的信用体系目前在国内基本是空白,并且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在信息共享方面还是高度封锁、互不往来,只有工商、质检部门实现了部分信息数据向社会无偿开放,但还是很少、很不完整。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等级评定方法、标准尚在探索阶段,银行和专业金融服务公司只能靠单位证明,甚至信贷员的经验来判断贷款申请人的还款能力,这使其无法准确界定申请贷款客户的信用等级,也就无从评估该项业务的风险,造成了汽车贷款的高风险性。没有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各银行只好自己对个人用户进行信用评级,银行由于缺乏信用评级的经验,导致信用评估不准确。此外,由于人力等有限,银行很难对用户的信用评级进行充分的调研工作,这也牵扯了银行不少的精力。为了减少恶性贷款,银行不得不提高汽车消费贷款的门槛。这也阻碍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任务载体

【案例】

2009午4月,谢某与中国银行某市支行(以下简称银行)签订了一份《个人汽车按揭贷款合同》。合同约定:谢某向银行借款155 000元,期限3年。谢某从2009年5月起每月供款约4 700元。借款合同签订前两天,谢某为自己的借款向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某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银行为被保险人(受益人)。根据银行与保险公司的约定,银行按自身的信贷业务要求对借款人的资信进行审核,并凭保险公司出具的机动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保单发放贷款。投保人逾期未能按机动车消费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偿还贷款,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事故发生后3个月,保险人负责偿还投保人所欠的贷款本金以及未偿还贷款期间的利息。合同签订后,银行将贷款发放给谢某。可谢某除第一次按合同还款约4 700元后,就不再还款。银行多次催收,毫无效果,最后连谢某也失踪了。于是,银行以保险公司为第一被告、谢某为第二被告,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谢某归还欠款,保险公司对谢某的债务负连带清偿责任

相关知识

汽车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购车人)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合同而给汽车消费信贷机构造成的风险。

2.3.1 个人消费贷款的特点及风险

1.个人消费贷款的特点

1)以分期付款偿还方式为主

公司贷款以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方式为多,而个人消费贷款则以分期付款偿还方式为主。这是由于法人和自然人两种借款人的不同还款资金来源所决定。公司贷款是用于生产经营,以销售商品和劳务后回笼的资金还款。为公司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上方便,通常采用到期一次性还清方式。而个人贷款则不同,还款来源多靠借款人个人的未来收入,只能分期偿还。这一方面减轻借款人到期一次性还清全部贷款的资金压力;另一方便也有利于控制风险。在还款过程中,一旦借款人一次不能按期还款,银行就可以立即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随着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使用,可以减轻银行员工每月计算贷款和扣款的繁琐劳动,使按月收贷工作变得轻松、准确、高效。

2)贷款期限长

贷款期限长对贷款银行来说,好处是“一次发放,多年收益”,贷款发放后,以后每年按期回收本息就可以了。不像做短期贷款,要不停地发放、回收,回收、发放。不足之处是,影响银行资金的流动性。“短存长贷”是银行资金的经营之道之一,但如果数量太大会使银行的流动性发生问题。

3)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低

个人如果决定向银行借款,考虑得更多的是按照贷款协定,每月要还多少钱,而对利率变化并不敏感。尽管合同规定的利率影响到每月的实际支付。因此,个人借款的利率相对来说弹性较小。个人对贷款的利率敏感度高低与消费观念有关,但主要取决于个人和家庭的收入水平。如果个人的收入高,其借款的总规模对于其年收入的比例通常就会高一些。如果家庭中的户主或主要收入来源人,接受过多年的正规教育,那么家庭的借款额相对其收入水平也会高得多。对于这些家庭和个人,借款是他们达到理想生活水平的手段,而不仅仅作为发生意外时的安全网,他们对利率的敏感性更低。

从贷款银行来说,多数消费者贷款的利率定得较高,在于其运作成本较高。与对公司授信业务相比,个人贷款业务单笔业务金额小,银行做几十笔个人贷款项比不上一笔对公司贷款的款额。每笔贷款金额小,但其固定成本并不低,如银行固定资产折旧及设施费用、人员工资费用、办公费用、调查费用等,个人贷款的单位成本要高于企业贷款。因此,私人贷款发放总额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时,银行才能保本或赚钱。美联储银行进行的功能成本分析活动表明,在银行向客户发放的贷款中,消费者贷款是其中成本最高,同时也是风险最大的。

但不管怎么说,消费贷款仍然是有利可图的贷款形式,具有“粘性”利率,也就是说,这些贷款的定价,通常远远超过筹集贷款资金的成本,但是与大多数企业贷款不同,合同规定的利息在贷款期间一般不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这意味着,如果银行筹集资金的成本上升过快,那么银行发放的消费贷款,就要面临较大的利息风险。但是消费者贷款往往定价很高,这样,银行筹措资金的市场利率和贷款本身的违约比例,只有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才能使大多数消费贷款无利可图。

4)消费贷款的发展受其所置身的文化传统影响很大

人们的消费观念,是勤俭节约、量入为出,先积蓄、后消费,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还是倾向于先借钱消费、后挣钱还债,以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是防御的保守主义,还是不负责任的冒险主义?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承担信用消费的风险?这些都影响到一个社会的总体信用消费水平。在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之间,信用消费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美国,“先买后付”已经成为其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个方面,大部分人都是在付款的同时就已经在享受住房和其他家庭用品。在中国,更多的人习惯于先积蓄、后消费。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5)经济周期影响大

个人借款消要用借款人未来的收入来偿还,因此个人贷款具有周期敏感性。在经济扩张时期,个人和家庭一般对未来预期收入乐观,从而个人消费贷款的申请人会增加;而当经济衰退时,很多个人和家庭因看到收入减少,从而对未来预期变得悲观,就会相应影响他们对银行借款的信心,从而使申请人减少。消费贷款同样呈现出周期性的敏感趋势。经济膨胀时,消费者对未来充满乐观情绪,消费贷款就会趋于上升。相反,经济进入萧条期,个人和家庭对经济前景看法暗淡,特别是当人们感到有失业压力的时候,消费者向银行借款的规模就会相应减少。

6)银行获取个人信用信息与保护个人隐私存在矛盾

对个人消费贷款来说,借款者的社会职业、收入状况、健康条件等都决定了他是否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借款者是否守信用对贷款能否成功收回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借款者的这些个人信用信息,授信银行远不如借款人本人掌握的翔实,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为了掌握个人资信的真实状况,需要建立个人信用报告制度,让银行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借款人的信用信息。但个人信用信息具有隐私性,个人不愿意让银行及其同事朋友调查他的个人资信情况,因为这等于将私人贷款之事加以张扬。因此,许多个人的信用资料,信用报告机构和银行可能都很难取得,由此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7)个人信用消费者在与银行的信用交易中处于弱者地位

银行对公司的授信,会因为公司的资信实力、经营风险、综合效益等因素而大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银行对公司贷款的份额大小、期限长短、利率高低、担保方式等条件可以经过商讨而改变或者优惠。但在银行与个人信用消费者的交易中,相对而言后者处于弱势。即使在个人贷款消费市场处于卖方市场也是如此。银行的各种消费信用品种人都不是针对每个消费者定做的,金额、期限、利率、担保等条件都已事先确定好,个人借款者对银行可商讨的余地已不多,办理业务时只能对号入座。

8)个人消费贷款的竞争主要是服务品质和风险控制能力的竞争

消费贷款归根结底是一种金融服务,所以服务品质是贷款机构最重要的竞争武器。服务品质的内容包括:服务得到的方便性,即客户得到该项服务的难易程度与手续的繁简程度。服务选择的多样性,即客户可选择的贷款产品的多样性。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即客户除了金融贷款服务外,还可享受其他服务内容。与此向时,银行发展消费贷款业务必须有很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它们需要在业务增长和风险控制中寻找到一种平衡。所以,不论是在资信调查的过程中,还是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中,如何控制风险都要慎重考虑。

2.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因素

1)借款人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借款人基于其自身的偿债意愿到期拖欠还款或赖账而带来的风险。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由于借款人诚信差而拖欠还款。如果对失信行为缺乏惩罚机制,拖欠赖账的收益大于其机会成本,借款人就往往选择赖账而不是按时偿债;另一方面是因为借款所购买商品的质量问题而导致借款人赖账,不愿还款。

2)借款人支付风险

支付风险是出于借款人收入变化、致残、死亡等因素而失去足够的支付能力,导致银行本息损失。例如,因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失业而无法按期还款,借款人因伤亡等不可预测因素而失去支付能力以致违约。

3)欺诈风险

欺诈风险是由于借款人或相关机构隐瞒真实情况骗取贷款,致使银行遭受损失。例如,借款人“假按揭”。一些人因债务缠身而申请“按揭”,然后用贷款来偿债,以解燃眉之急。而当需要归还贷款时,这些人却因无力支付,往往采取赖账行为。

4)抵押物风险

抵押物风险包括因为多头抵押、假证抵押、共有财产分割不明、产权转移手续未办妥等造成的产权风险,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致使抵押物损毁或灭失的不可抗拒风险,以及一些抵押物缺乏买主、无法变现的处置风险等。

5)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包括因为法律不完善和法律变化造成的风险。

6)利率风险

商业银行发放的消费贷款多为固定利率贷款,时间跨度大。一旦利率大幅度上升,银行消费贷款中的利差会大幅缩小,甚至出现存款利率高于消费贷款还款利率的“倒挂”现象,使银行遭受巨大损失。

7)流动性风险

银行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是居民储蓄,而消费贷款中的大部分期限较长,资金“短进长出”的矛盾突出,银行容易出现流动性危机。

2.3.2 个人信用风险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1.人品和目的

分析消费贷款申请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借款人的品质和还款能力。银行必须认定借款人对完全、及时偿还贷款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还必须弄清借款人的收入水平和资产情况,以确信客户有充分的还款能力。在一些国家,银行需要通过征信机构了解借款人的还款记录和信用分值。

根据客户在申请贷款书中陈述的用款目的,往往可以揭示出借款人的重要品质特征。银行贷款人员一般需要调查了解:消费者是否清楚地叙述了使用贷款的计划;陈述的贷款计划是否与银行的贷款政策相一致;是否有证据表明,借款人有否有真诚的还款意愿。一些老资格的贷款人员通常会提醒新手,花更多的时间与每个借款人面谈,因为通过谈话暴露出借款人的品质和还款态度方面的瑕疵,可能直接影响贷款偿还的可能性。有经验的贷款人员,经常要参与填写贷款申请的过程,而不是让借款人完全自己来做。在填写贷款申请的同时,贷款人员可以询问客户相关的财务问题。贷款人可以运用他的经验,促使消费者的贷款申请符合银行的质量要求。比起书面或电子文档,消费者口头的问答往往更能用揭示其品质和用款的真诚态度。但许多大银行为了降低成本,在处理消费贷款时一般采用自动化程序,信息采集和贷款评估更多地交给计算机来处理,使银行除了从电传、电话和计算机取得贷款申请信息之外,对申请人的人格、品质等特性知之甚少。

如果借款人没有贷款记录,或者有不良的还款历史,银行往往需要借款人提供担保。由保证人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的,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履行协议,那么保证人就有义务督促其还款或代为还款。但是,有时银行不过是把保证人的担保看作一种有助于还款的心理影响,而不是真正将其作为另外的还款保障。借款人如果意识到,保证人的信用可能受到自己的拖累,就会因道德责任而去偿还贷款。

2.收入水平

个人收入水平和收入稳定性都十分重要。因此,银行贷款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客户的净工资额和可支配收入,并且经常向客户的雇主进行调查,证实客户提供的收入、工作年限、居住地址等信息的准确性。

3.银行存款

客户的日均存款额,是衡量收入水平和稳定性的直接手段,贷款人员需要经常向相关的银行证实上述数据。借款人的存款可以作为贷款风险的附带保护手段。银行催收违约的逾期贷款时,可以在提前通知客户的前提下直接从客户在银行的储蓄账户中扣收。

4.工作和居住地的稳定性

工作的时间长短是有经验的贷款人员通常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银行通常不会将大笔资金贷给只在目前的工作岗位工作几个月的人。居住的时间长短经常也是信用分析的对象。一个人在一个地址居住时间越长,往往也反映他的个人情况越稳定。经常变化居住地,是银行考虑发放贷款时的一个负面因素。

5.债务

负责消费贷款的贷款人员需要对消费者的未偿债务相对于其月收入或年收入的比例格外敏感,要特别关注借款人从某个贷款机构取得贷款用来偿还另一机构欠款的现象。借款申请人如果有大量未偿债务,则反映其偿债能力降低,财务管理较差,很难避免陷入大笔债务的困境。

以下几点可以作为消费者贷款的信用质量的晴雨表:

(1)工作和住所稳定性的证明。

(2)提供的信息一致,申请表中的所有项目和数据不自相矛盾。

(3)使用贷款的用途合法。

(4)对债务的保守态度和及时还款行为可以反映出借款人具有合格的财务管理技能。

(5)继续工作的良好前景。

一份银行可以接受的消费贷款申请,不应当在以上的任何一项中表现出明显的缺陷。如果贷款申请在上述的一两项中有所不足,贷款人员就要借助一些客观的评分体系,并且考虑是否值得拿银行所有者和储户的资金去冒险。最终对贷款申请的批准或拒绝的决定,取决于建立在贷款申请的预期回报与风险和银行可能发放或已经发放的其他资金的预期回报与风险的比较上。

2.3.3 个人信用风险防范的综合措施

1.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

法律风险是消费贷款业务中的突出风险,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消费贷款发展及风险控制的重要保障。消费贷款的发展需要完善现有的《担保法》、《票据法》等法律文件,为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业务的操作提供法律依据。

2.建立银行内部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体系

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贷款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监控,掌握借款人动态,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的情况或者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在线查询、分级审查审批,集中检查。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的再检查和监督,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机构,办理消费贷款业务,同时建立消费贷款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消费贷款的最终决策机构,做到审贷分离,形成平衡制约机制,以便明确权利责任,防范贷款风险。

3.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分散消费贷款风险

在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将其分散持有的消费贷款资产,按照不同地域、利率、期限等方面形成证券组合,出售给政府成立的专门机构或信托公司,由其将购买的贷款组合经担保和信用增级后,以抵押担保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由于消费贷款具有利率、借款人违约、提前偿还等多种风险,通过信托公司对证券组合采取担保、保险、评级等信用手段可以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同时也降低了发行人的融资成本。抵押担保证券以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期限较长,相对收益风险比值较高,为金融市场中的长期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较理想的投资工具。

4.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

消费贷款与其他贷款不同,贷款人是一个个的消费者,贷款购买的是超过其即期收入并较长时间才能归还贷款的财产或耐用消费品。因此,在发放消费贷款时,用抵押、担保来作还款保证显得十分重要。美国的抵押贷款之所以不亚于其他贷款的吸引力,不仅因为有抵押市场中介来增强抵押证券的流动性和偿还力,而且还因为有抵押担保机构来保证抵押贷款的如期收回,一旦借款人违约,它们将承担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美国抵押担保的成功还在于设定了融资机构和二级抵押机构,并建立抵押保险,有效增强了贷款的清偿力。

5.通过保险来转移风险

由于存在借款人及抵押物的不可抗力风险,银行在对客户提供贷款时,一般要求借款人投保。通过开发“履约保险”、“信用保险”等实用、有效的消费贷款配套险种,一旦借款人发生意外、不能偿还贷款时,保险公司要向保险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赔偿金,而这笔赔偿金又是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这样,一方面可化解银行的经营风险,实现消费贷款风险的合理有效转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险业的发展。

6.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和提前偿还罚息

对贷款期限长、利率风险大的住房贷款实行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并行的利率制度固定利率是指按照事先确定的利率计算全部贷款期内的全部利息,该利率不再做任何调整和改变。浮动利率是指贷款合同有效期内,只规定最初一段时期内的利率,在合同规定的利率到期后,就要根据事先约定的新利率计算方法,按照当时的市场利率重新确定下一阶段贷款利率。通过消费者对两种利率的自由选择,增加消费者的风险和收益意识,规范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业务往来。

2.3.4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1.缺乏健全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健全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能够使贷款机构在贷款前期对贷款申请人的资信得到较为准确的评价,从而使得贷款机构避免将款项贷给资信较差的申请人。汽车消费信贷是汽车金融的一个主要组成都分。一个国家本土汽车金融业的发展是与社会信用大环境息息相关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服务体系是防范信用交易风险的基础性措施。同样汽车金融公司之所以能够保证利润、规避风险,其实是与其历经上百年建设而成的信用制度分不开的。金融公司能够根据每个市民的信用记录确定是否发放贷款,有不良记录的人几乎不可能获得贷款。在汽车信贷的风险管理上,中国信贷占绝对份额的银行采取的是风险转移的方式,保险公司推出购车信用保证保险,使得银行的风险大大降低。因此,银行基本不作信用评估,或评估流于形式,只是将风险简单地转移到保险公司和经销商身上,购车人也被要求在保险公司投保,为经销商支付担保费。这种方式不但不利于风险控制,而且加重了消费者负担。据业内人士分析,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由于保险业务的基础是概率法则,而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等不确定因素太多且无法用概率来计算,因此保险公司无法承受个人信用风险;而银行方面,由于汽车消费信贷属于银行零售业务,银行直接面向客户成本太高。实践中,银行通常是委托经销商报荐客户并代办有关手续,而经销商的经营目标是销售最大化。从风险的角度上讲,与银行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所以客观上很难保证经销商不顾自身利益,而过多地为银行考虑风险,因此银行也无法完全承担起汽车金融业务。

2.贷款过程中忽略还款监督和催收的管理

目前,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主要是由银行和经销商来做,但是由于风险的承担者一直是由保险公司来充当主角,从而使银行和经销商都不愿花费过多的人力、财力来监管消费者的还款行为,催收不够及时,催收方式也不得当,这些都是引起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由于汽车信贷每笔贷款的额度较小,对每笔贷款进行全程跟踪的成本费用又太高。事实上,缺乏有效贷后监控也增加了车贷风险。

3.抵押车辆或其他形式的担保物难以变现

标准的汽车信贷模式应该是信用评估和车辆产权抵押双重控制,即在对购车人作标准化信用评估的基础上,再决定贷款的具体安排,同时辅以所购车辆产权抵押。一旦消费贷款发生风险,汽车消费信贷机构通常会把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而抵押物能否顺利、足额、合法地变现,就成为化解信贷风险的重要环节。贷款实体汽车是可移动的资产,追索难度大且成本高,并且我国的二手车市场以及其他商品的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由于债权登记制度与个人信贷记录的缺乏,银行很难掌握储户的综合信用状况,只能靠不断提高“门槛”来防范风险。

4.汽车的贷款服务不到位

汽车消费信贷是对汽车销售各环节所提供的金融信贷服务。但是,单纯地为消费者提供资金服务,对于汽车来说还远远不够。汽车是属于技术性能较强的商品,在消费者购买后如果不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售后服务,就会导致其将怨气撒向贷款机构,导致故意不还款;汽车在一段时间内就会贬值,而且出于性能和款式的落后,汽车固有的高折旧率、此起彼伏的价格战和更高性价比新车的不断推出,极易使贷款汽车的现时市值低于贷款余额,都会导致恶意欠款不还。

5.与汽车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者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由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比较分散,并且贷款金额小、笔数多,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又不健全,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方向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落实。在国外,汽车消费贷款通行的做法是以所购车辆抵押担保。在我国,汽车抵押给消费信贷机构后,贷款单位却又无法控制过户行为,造成不小的风险隐患。在相关的旧车经营、车辆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都还不健全,个人还贷能力不确定的因素较多。

2.3.5 控制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

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是贯穿整个信贷周期的,因而风险管理也应贯穿整个贷款周期,在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管理的全过程形成相应的风险防范理念和风险监控机制。

1.首要的是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在国外,有许多信用评级和信用调查机构,专门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个人的信用档案。如消费者的信用往来、个人负债、消费模式、是否有财务欺诈行为或个人破产记录等。这些机构的存在,免去了银行收集、鉴别申请人相关信息的繁杂劳动,不但节约了贷款成本,还有利于金融机构集中精力完善风险管理,深入了解客户的就业、报税记录和收入情况,决定某个消费者的信贷额度。当然,在提供汽车消费信贷过程中,汽车消费信贷机构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驾驶记录,如各种违规和交通事故的记录等,以便确定其提供汽车贷款的风险。

当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1)建立个人或家庭的承贷能力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对其最大限度所能承担负债的能力分析,控制贷款数额、调整调整期限、利率,可以有效地抑制借款人消费膨胀欲望,降低贷款风险度。

(2)充分运用定性与定量的个人信用分析法做好个人的偿债能力分析。在我国还没有完善的个人资产评估体系,但是要尽可能地通过资料、家访等方式来了解个人的资产状况。

(3)加强对个人的收入、投资盈利能力分析,预测贷款中申请人的发展前景。

2.加强贷款中期的催收及还款的监督管理

在贷款前期对贷款申请人进行审核后,不能忽略还款期间对贷款人的监督管理,在逾期还款的情况下要进行欠款的催收,实现个人资信状况的实时监控和个人信用纪录的即时修正这种信用等级记录,不仅有助于贷款机构及时掌握客户信用状况变化并处置可能形成的风险隐患,这种最真实、最原始的信用记录无论对于借款人本人,还是对于银行、保险机构乃至整个社会都是有好处的。同时也要定期对其所购车辆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磨损过于严重、是否符合所抵押的价值。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借款人如果不编制自身的财务报表,贷款机构也无法判断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因此可以根据贷款逾期情况,采用批量处理的方法进行分类和贷款的预警。

3.完善汽车消费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完善个人汽车贷款保证制度

对于中长期个人贷款,或者金额超过一定限度的个人贷款,汽车消费信贷机构应该实行严格的贷款保证制度,即必须有足够实力的单位或个人为借款人提供担保,或者用借款人的符合条件的资产进行抵押或者质押。在国外比较常见的是以贷款所购买的资产作抵押,而我国多数选择了担保的方式。财务公司在确定借款人的抵押品时必须严格遵守审慎原则,从严把关。

(1)确定高质量的抵押物。在个人汽车贷款中,借款人能够提供的抵押物有银行存款、大额可转让存单、国库券、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房地产、私人财产等。这些个人资产的流动性、变现能力、价值稳定性存在较大的差异。

(2)产权与控制权鉴定。确定某些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后,必须要求客户提交这些证券以确认所有权。如果这些证券被保管在经纪人处,经纪人需要出具一份拥有证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证明书,据此财务公司可以按照证券的登记名字来确定其准确的名称。即使确认了证券的所有权,财务公司还需要查明没有任何因素限制客户将证劵变现。

(3)担保人评估。短期或者中期个人汽车贷款通常采用第三方担保的方式来降低贷款财务公司的信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公司除了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外,还必须对担保人的资格进行审查,以保证第二还款来源的真实件与可靠性。

2)建立以资信评估为基础的消费贷款决策机制

对借款人的资信评估也包括财务分析及非财务分析两个方面。通过个人财务分析,财务公司可以掌握潜在的借款人的资产总额、可支配的资产净额、可变现的资产数量和种类、资产价值的稳定性大小、经常性的收入来源及其他收入的数量和稳定性,综合这些财务信,财务公司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估潜在借款人的偿债能力。非财务因素分析包括借款人从事的行业、职务、职称、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年龄、就业历史、人品、与财务公司的交往,等等。这些因素有助于财务公司评价借款人主要收入来源的稳定性、承受风险的能力、愿意接受的贷款方式、是否有欺诈性、获得担保的可能性、还款的主动性等。

财务分析是定量分析,非财务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在综合评价个人借款人的信用时应该以财务分析为主,非财务分析为辅。

3)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库

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库是财务公司动态监测个人汽车贷款风险的基础,特别是实行有效的贷后监督的主要工具。客户信息档案库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客户的基本财务信息。这项信息的获取主要依靠客户填写的个人财务报表。由于客户每申请一笔贷款都要填写一张个人财务报表,财务公司可以从中得到个同时间段的客户财务信息,并且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真实性验证。

(2)客户的社会信息。这项信息的来源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由客户自己填写;二是通过客户的工作单位提供;三是从政府有关部门(如税务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咨询获得。这些信息包括客户从事的行业,以及客户的职务、职称、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年龄、就业历史、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

(3)客户的信贷历史。客户的信贷历史包括客户对本财务公司的各种借款以及客户发生的对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及还款情况(借款的时间、金额、债权人,是否发生过拖欠,拖欠的原因是什么)。

(4)客户的担保人和抵押品信息。建立担保人的财务信息档案,反映担保人的变化情况,以便财务公司在担保人损失担保能力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从而减少损失。

任务回顾

1.汽车消费贷款。是指向个人或企、事业法人发放的用于购买国产汽车的人民币消费贷款。中国银行开办汽车消费贷款,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推出的一项全新业务。

2.目前我国提供汽车信贷业务的服务主体主要有三类:商业银行、汽车经销商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以商业银行为主。根据服务主体的不同,中国的汽车信贷市场上有三种经营模式:

(1)以银行为主体的直客模式。

(2)以经销商为主体的间客模式。

(3)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间客模式。

3.汽车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购车人)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合同而给汽车消费信贷机构造成的风险。我国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1)缺乏健全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2)贷款过程中忽略还款监督和催收的管理。

(3)抵押车辆或其他形式的担保物难以变现。

(4)汽车的贷款服务不到位。

(5)与汽车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思考与训练

1.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模式有哪些?

2.我国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