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独立后的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情况

独立后的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情况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独立后的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情况圭亚那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伯纳姆政府在独立后逐步提出和形成的。圭亚那独立后的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976年以后,圭亚那的经济情况逐渐恶化,生产全面下降。

第二节 独立后的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情况

圭亚那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伯纳姆政府在独立后逐步提出和形成的。其核心是实行合作社会主义。圭亚那独立后的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6~1969年)是经济变革的酝酿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起,圭亚那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采取波多黎各的发展模式,依靠外资搞工业化。这种依附性工业化带来不少问题:经济由外国控制,农业落后,失业增加,贫富差距加大。鉴于这种情况,以伯纳姆为首的执政党选择了另一条发展道路。第二阶段(1970~1977年)是提出和实行合作社会主义的阶段。合作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平等主义社会;合作社所有制是比国家所有制更为高级的公有制,应逐步使之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教育是实现合作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在变革中要贯彻自力更生的方针。[3]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有化;大力建立合作制度;改革教育制度和开展群众性的自助活动;扩大执政党的权力,达到党对国家的绝对领导。[4]第三阶段(1978~1985年)是在坚持合作社会主义前提下进行政策调整的阶段。1976年以后,圭亚那的经济情况逐渐恶化,生产全面下降。政府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如从1977年起紧缩财政支出;从1978年起开始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贷款,贷款数额不断增加;1979年实行《新投资法》,放宽外资政策,等等。但总的说效果不很显著,至今仍未摆脱困难的局面。

概括地说,圭亚那独立后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以合作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外资的国有化,实行国家、合作社和私人三种所有制,逐步扩大合作社经济,改革单一经济结构,减少对外依附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以求最终在圭亚那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为逐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十多年来政府采取了以下主要战略措施:

一、加强经济发展的计划性

独立后,政府制订了三个经济发展计划(1966~1972年、1972~1976年和1978~1985年)。其中最后一个计划包括了1978~1981年的四年经济恢复计划(后称第三个经济发展计划)。每个发展计划都确定了发展的重点。

第一个经济发展计划(1966~1972年)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降低失业率,重点建设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设施,为全面发展各个经济部门打下基础。计划提出在七年内投资2.9425亿圭亚那元(简称圭元,1966年价格),为上一个发展计划投资额的三倍。大部分资金用于沿海防护工程、排灌设施和交通运输。计划强调促进农业多样化,发展工业和对矿业和林业进行基本勘测。资金来源由国内提供5000万圭元,国外筹款2.45亿圭元。但由于计划安排不合理,具体目标不明确以及形成了以合作主义为基础进行发展的新概念,从1970年起便放弃了这一计划。政府原拟提出一个1971~1980年的十年计划,内分两个五年计划,然而后来在1973年才提出了一个1972~1976年的五年计划草案。[5]

第二个经济发展计划(1972~1976年)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内的食品、服装、住房的自给自足即“三自给”,扩大就业机会,公平分配收入,使人民生活得到基本改善;与此同时,平衡经济活动的地理布局,为自力更生地发展经济创造条件。这个五年计划的投资原计划数为11.5亿圭元,实际支出14.056亿圭元。大部分投资用于发展运输业和公共工程,完善教育体制和社会保险制度。其重点工程主要有修筑道路,兴建排灌系统,新建纺织厂、玻璃器皿厂、渔船停泊港等。但由于计划过大、管理不善特别是财政困难,到1976年没有完成计划。因此,政府在1977年决定将第二个五年计划延长一年。[6]

第三个经济发展计划(1978~1981年)原为四年经济恢复计划,是经济发展八年计划(1978~1985年)的一部分。由于自1976年以后圭亚那经济日益恶化,政府在1978年的财政预算报告中提出这一经济恢复计划,规定四年内经济增长17%。但实际完成情况是,经济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实际增长数为-0.5%。[7]这个四年计划的目标除恢复经济外,还要求继续贯彻优先发展农业和铝土开采业的方针。基本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在马扎鲁尼河建设电力联合企业,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这项工程也是1978~1985年八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工程从1972年开始筹建。整个工程包括一座装机容量为300万千瓦的水电站和一座年产15万~22.5万吨铝锭的炼铝厂的联合企业。建成后不仅能满足国内全部电力的需求,而且还可出口。这一工程预计耗资10亿美元。[8]但由于该地处于同委内瑞拉有争议的地区,外国投资者和国际金融机构对在此投资裹足不前。[9]

二、实行外资企业的国有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在圭亚那三大经济支柱中,铝土业和蔗糖业在独立前后的相当长时期内都处于外国资本的控制之下。外国公司凭借其经济实力,肆意掠夺圭亚那的宝贵资源。在1917~1969年期间,外国铝公司采掘了价值12亿圭元的铝土,而圭亚那仅获得2110万圭元的收入,即不足外国公司所得的2%,即使加上所得税等收入,圭亚那所得部分也只占4%左右。[10]

1970年,执政党宣布将国名改为圭亚那合作共和国以后,政府开始实行“拥有、控制和开发圭亚那资源”的政策。同年11月,政府首先要求控制圭亚那铝土生产70%的、美国和加拿大合资经营的登巴公司将其51%的股权转让给圭亚那政府,但该公司置之不理。圭亚那政府遂于1971年7月将该公司收归国有,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圭亚那国营铝公司。1974年,圭亚那政府将美资雷诺兹矿业公司收归国有,建立了伯比斯矿业公司。此后不久,政府又成立了圭亚那铝土工业发展公司,负责制定铝土工业的发展规划和提供资金、技术等。1976年1月,政府接管了加拿大铝公司经营的斯普罗斯顿有限公司的全部资产。为加强领导和管理,政府于1977年7月将圭亚那国营铝公司和伯比斯矿业公司合并为圭亚那矿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同圭亚那铝土工业发展公司一起统管圭亚那的铝土工业。

在蔗糖业部门,英资布克公司和其他一些外国公司曾长期控制圭亚那90%的种植园和大部分榨糖厂。布克公司还在蔗糖的运输和销售等方面居于垄断地位。该公司一直被看做是圭亚那受殖民剥削和压迫的苦难的象征,它经营了160年,所得利润超过投资的一千多倍。自1975年到1976年5月,圭亚那政府将布克公司控制的种植园、榨糖厂和其他一些企业陆续收归国有。至此,蔗糖业基本上实现了国有化。为加强政府对该部门的管理,同年成立了国营圭亚那糖业公司。

除铝土业和蔗糖业以外,圭亚那于1972年3月将最大的一家英资经营的木材联营企业英属圭亚那木材公司收归国有,从而实现了林业的国有化。1976年将英资杰赛尔证券公司收归国有。1977年,政府购买了英国资本经营的电报公司,成立了圭亚那国际通讯公司。同年,将本国私人资本经营的汽车运输服务公司收归国有,将其并入国营圭亚那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又于1978年赎买了私营的麦肯齐交通服务有限公司。同年,政府还成立了国家资金贸易管理局和国营圭亚那航空公司;并将外资控制的德梅腊腊电力公司收归国有,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圭亚那电力公司。1984年11月,政府同加拿大资本经营的加拿大皇家银行达成协议,决定购买该行1500万圭元的全部资产,成立国家工商银行。圭亚那对收归国有的外资,分别在10~20年内分期偿还。

目前,国家控制着全国的主要经济部门,包括铝土采掘和加工、制糖、碾米、林业、交通运输、航空、海运和邮电以及部分银行业国营企业30余家,资本总额约为4.72亿圭元,其产值约占圭亚那国民生产总值的80%。

三、大力推行合作制度,扩大合作社经济

1970年2月23日,圭亚那更改国名。1971年,伯纳姆在人大党第十四届年会上阐述了他的合作社会主义思想。1974年12月14日,伯纳姆在党的特别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莎法亚宣言》,正式提出在圭亚那进行合作社会主义建设。伯纳姆强调,合作制是建立社会主义的途径。圭亚那的经济应由公共、私人和合作社三种成分组成,并逐步使合作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他认为,合作社经济能“使小人物成为真正的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智慧和动员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经济建设。[11]

为广泛开展合作社运动,政府首先建立起合作金融机构。1970年建立了中央合作银行,随后又建立了圭亚那合作农业和工业发展银行、圭亚那合作抵押银行等。为了加强国家对合作社的领导,1971年政府设置了公共合作部,伯纳姆亲自兼任第一任部长。国家向合作社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援助。国家只对社员征收所得税而不对合作社征收利润税。政府每年都要举办“合作周”活动,以总结经验。政府还为合作社制定条例,规定社员入股和分红的限额,以限制私人资本的发展。

目前,合作社已遍及城乡的许多生产和消费部门。根据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性质,合作社分成四类:①生产合作社。主要在农业、渔业、建筑、服装和手工业部门。生产者根据共同的生产目的联合起来,共同从事一定规模的生产活动,也可承担国家的建设项目。目前,不少重要的国家建设项目都是由合作社来完成的。在直接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如海运、保险、法律、开发、会计等行业中也建立了合作社。合作社可根据本社的需要,雇佣社外的生产者。②储蓄和信贷合作社。它从社员中吸收资金,而后贷给社员,供发展生产之用。申请者只需得到合作社委员会的同意即可获得贷款。③商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商业服务,包括零售和批发。有些商业合作社也兼营收购或代销农民及手工业者的产品。④消费合作批发店和零售商供应店。其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免受中间商的剥削,防止商品的囤积居奇和保证商品质量。[12]

1970~1980年,全国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是:1970年,全国共有811个合作社,社员7万多人,股金和存款额共计600万圭元;1980年,合作社增加到1431个,社员人数为13.5万,股金和存款额共计达1800万圭元。[13]合作社经济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

四、加强非传统经济部门的建设,努力发展多样化经济

在工业部门,圭亚那自1970年起采取“进口替代”的政策来发展制造业,即利用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本国的原料,进口一部分必需的资本货和中间产品,用于制造原来依赖进口的工业品。为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政府于1970年成立了对外贸易局,控制全部进出口业务。政府还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其中主要有:①限制简单制成品(主要是消费品)的进口。对国内已有产品的进口实行高税制,限制或禁止进口。在70年代初的两年中,禁止进口的商品就有100多种。但对于发展制造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和一些原材料则提供减免关税的优惠。②在财政、金融和税收上对“进口替代”工业实行特殊的刺激,以保证资金供应和投资者能获得较高的利润。③改善基础设施,新建或扩建一些港口、码头和通信设施等。

在农业部门,首先,努力发展稻米生产,以弥补减少小麦(面粉)进口的不足,逐步做到粮食自给。政府改组了稻米生产的管理机构,成立了圭亚那稻米销售委员会和圭亚那稻米公司,统管稻米的生产和出口问题。自1970年以来,虽然由于天气和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稻米生产不稳定,但仍有所增长,出口额也有了增加。其次,在中国农业专家的帮助下,从70年代初起致力于恢复业已中断了近百年的棉花种植业。试种成功后,从70年代中期起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在畜牧业方面,1971年政府实施了一项为期12年的畜牧业发展计划,着重鼓励发展养牛、养猪业。1973年,政府又在乔治敦以南的林区兴建了一家大型畜牧场。为开发丰富的林业资源,政府利用美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机构提供的贷款,兴建了一些林场和木材厂。1978年动工的德梅腊腊林业工程即是其中之一。它包括一个大型锯木厂和一个发电厂,雇佣工人1000多人,全部投产后可使全国的木材产量提高70%左右。为了发展农业特别是促进粮食生产,政府在1978年制订了在布莱克——布什、马哈戈尼、阿拉比和塔帕库马等几个地区兴修水利工程的方案。此外,政府还发放多种贷款,鼓励农民使用化肥、良种和机器,并且改进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运输、储藏设备。到70年代中期,政府有关部门共实施了六个“改进农产品销售渠道计划”,为35种农产品提供保证价格。

五、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圭亚那于1970年加入不结盟运动。同年,和委内瑞拉签订了使两国的边界争端搁置12年的议定书。1972年,和古巴建交。1973年,第三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圭亚那召开,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圭亚那还同苏联、东欧国家积极发展关系。到1980年年底,同它建交的国家近80个,从而为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为改变国内市场狭小的不利局面,圭亚那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谋求同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圭亚那等国的发起下,加勒比地区先后建立了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和加勒比共同体。通过这些一体化组织,圭亚那与其他加勒比国家的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同时,与亚洲、非洲、欧洲和拉美的20多个国家、地区签订了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协定,并与几家大的国际金融机构保持经常性的联系。1974年,圭亚那联合几内亚等六国,成立了国际铝土协会,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作出了努力。十多年来,圭亚那在争取对外贸易对象多样化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除美国、英国、加拿大和加勒比共同体外,它还同欧洲经济共同体、经互会以及亚洲、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发展了贸易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