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石化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石化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石化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1.业绩显著,主要经济指标超越其他行业“十五”期间,石油化工业虽然受到资源的严重约束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仍然成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技术进步最为明显的行业。表18-2 2005年全国石油化工主要产品产量资料来源:摘自《中国化工信息》,2006。科技进步推动我国新型工程塑料业健康发展。

一、石化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1.业绩显著,主要经济指标超越其他行业

“十五”期间,石油化工业虽然受到资源的严重约束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仍然成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技术进步最为明显的行业。2001~ 2005年的5年里,我国石化工业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指标,2005年与2000年相比,石化工业的资产增长48.9%,年均增长8.3%;销售收入增长151.6%,年均增长20.3%;利润增长187.2%,年均增长23.5%。与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相比,石化工业的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是最高的行业之一。

2005年是中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部分行业的过热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作为支柱产业的石化工业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全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3762.4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34.8%。工业增加值达到8733.5亿元,同比增长26.9%;产品销售收入达33063.4亿元,同比增长34.8%;利润总额达到3707.9亿元,同比增长32.3%。与全国工业各行业相比,石化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速度都是比较高的(见表18-1)。石化工业在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取得了历史性好成绩。

表18-1 2005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2006(9B)。

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化学工业体系,原油加工能力、乙烯和三大合成材料的产能均居世界前列。到2005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3.14亿吨/年,居世界第2位;乙烯生产能力606万吨/年,居世界第3位;合成树脂生产能力1950万吨/年,居世界第2位;合成橡胶生产能力139万吨/年,居世界第3位;合成纤维生产能力1310万吨/年,居世界第1位。

2.主要石化产品生产持续快速增长

2005年,中国原油生产量达到1.8亿吨,比2004年增长了3.9%,增长幅度不高。相比之下,天然气产量接近5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9%。在成品油中,除了柴油增长达9.5%,其他油品的增长也都有限。石化产业的产品真正增长幅度比较大的,主要是:乙烯(20.4%)、纯苯(20.1%)、合成树脂及共聚物(18.3%,其中聚氯乙烯树脂增长达27.6%);轮胎外胎生产达到31819.9万条,增长达28.3%;精甲醇增长21.6%。表18-2为2005年全国石油化工产业主要产品产量。

表18-2 2005年全国石油化工主要产品产量

资料来源:摘自《中国化工信息》,2006(4B)。

3.工艺技术进步加快

2005年,我国石化工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工艺进步成果,有机化工、催化剂、纳米技术、合成材料等行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工艺水平稳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石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在成功开发GS系列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的基础上,又成功开发出新一代GS-10Plus催化剂。这种新型催化剂在组成及配方上具有创新性,其转化率和苯乙烯单收率比原来的GS-08提高1%~1.5%,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失活速率慢和稳定性好的特点。燕山石化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研制开发出新一代环保型烷基化催化剂——合成异丙苯混合多分子筛催化剂,并在扩能改造后的苯酚丙酮装置上投入使用,其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原来的催化剂,在利用原有烃化反应器和不增加催化剂装填量的情况下,烃化单元的年产能提高57%,由8.5万吨/年增加至13.3万吨/年,而且环保和节能效果十分可观。

在丁苯透明抗冲树脂的研发方面,我国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兰州石化研究院完成的年产5000吨丁苯透明抗冲树脂工业化实验项目,有效解决了反应器、浓缩器等工程放大效应问题,实现了双螺杆脱挥挤出机组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抚顺石化采用该技术建设的5000吨/年装置已经于2005年7月1日投产,该装置的产能、产品质量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合同要求,并创造性地解决了干法脱挥后处理的技术难题。

华东理工大学承担的PET塑料回收及应用项目,不仅实现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再生利用和塑料二次加工技术的两大创新,而且对消除“白色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工研究所以铁系催化剂合成乙烯基含量大于80%的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使我国高性能低成本轮胎橡胶的合成和研发能力走在世界前列。国外生产的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均采用锂系阴离子催化体系,成本高,需使用乙烯基调节剂,乙烯基含量最高不超过70%,而且耐磨性和机械强度差。长春应用化工所在锦州建立了40升连续聚合中试生产线,所出的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其性能指标达到了低成本、高性能的溶聚丁苯橡胶水平,溶剂体系和聚合工艺水平与目前镍系顺丁橡胶体系接近,可方便地在现有镍系顺丁橡胶装置上推广使用。

科技进步推动我国新型工程塑料业健康发展。新型工程塑料是长链二元酸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以石油副产物正构烷烃微生物发酵生产的一系列长链二元酸为原料制作出来的新型工程塑料,是一个庞大的高性能双号码长碳链尼龙家族。多年来,我国大量使用的尼龙-11和尼龙-12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每吨在12万~14万元的水平上,每年的需求量超过万吨。1999年,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计委组织编制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第99项,专门提出发展高性能工程塑料。新型高性能长碳链尼龙工程塑料是生物合成法生产长链二元酸实现工业化生产之后出现的一组新型工程塑料,能够被注塑成型替代铜和钢,制造成各种精密零部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轮船、纺织、电子电器和信息等领域;还能生产高档热熔胶,用于高档服装工业;还可用于轮胎子午线、石油管道、水下建筑等领域,市场前景十分看好。郑州大学材料工程系最早从事双号码长碳链尼龙研发工作,他们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十二碳二元酸为原料合成尼龙-1212,2001年获杜邦创新奖。2002年山东东辰工程塑料公司建成了一座年产3000吨的聚合装置,利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十二碳和十三碳二元酸为原料,开发和生产尼龙-1212、尼龙-1213和尼龙-1313,其相对密度是尼龙中最小的,和尼龙-12接近,吸水性低,柔软性好,低温冲击性能好,可直接替代进口尼龙-12和尼龙-13。目前,这类工程塑料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