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

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

时间:2022-05-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赵庆的行为还违反了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而赵庆不顾客观事实编制了一份“漂亮”的、实际上是虚假的会计报告,违反了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而赵庆为了感谢公司领导的照顾,违心地做了“技术”处理,编制虚假的会计报告,违反了诚实守信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另外,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与职业活动的要求密切相关。这表明在践行职业道德时具有明显的规范性和专业多样性。

第六章 会计职业道德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特征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熟悉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内容和途径,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的相关规定;了解职业道德的概念、特征及功能。

【案例导入】

某公司因技术改造,资金周转困难,需要向银行贷款3000万元。公司总经理找来返聘的会计赵庆,说:“现在公司资金紧张,急需向银行贷款,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一定要漂亮一点,请你负责技术处理一下。”赵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十分清楚,明白做这种“技术”处理是很危险的。在总经理的反复“开导”下,赵庆认为,公司领导对他十分照顾,退休以后又被返聘,并解决了孩子的就业问题,现在公司有难处,应该知恩图报,况且自己只是个返聘人员,做一些“技术”处理也不为过。于是编制了一份漂亮的会计报告,获得银行3000万元贷款。要求:说明赵庆的行为违反了哪些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解析】赵庆的行为违反了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遵循准则。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时要自觉遵守各项准则、自律在先,同时也要求他人遵守准则。发生道德冲突时,应坚持准则,对法律负责,对国家和社会公众负责,敢于同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现象作斗争,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因此赵庆违反了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赵庆的行为还违反了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

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而赵庆不顾客观事实编制了一份“漂亮”的、实际上是虚假的会计报告,违反了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最后,赵庆的行为还违反了诚实守信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保密守信、执业谨慎、信誉至上。而赵庆为了感谢公司领导的照顾,违心地做了“技术”处理,编制虚假的会计报告,违反了诚实守信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一、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

1.职业与职业道德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某种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各种职业的形成,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劳动分工的自然结果。在社会分工出现之前,无职业之分。自从有了社会分工,形成了各种职业,人类就总是要在一定的职业中生活,总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来谋取自己的利益,来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社会分工和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各种社会联系日益紧密,职业利益和职业关系日趋复杂,为了有效地调整职业利益和职业关系,就要求对职业行为主体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对社会应承担的职业责任和义务进行规范,职业道德便应运而生。

职业道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既是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也是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不同职业的人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特殊的职业关系、职业利益、职业活动范围和方式,由此形成了不同职业人员的道德规范。

2.职业道德的本质

职业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关系的类型决定着职业道德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与其相适应的职业道德。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私有制社会的职业道德,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公有制社会的职业道德。比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也强调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但本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强调奉献社会,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另外,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与职业活动的要求密切相关。职业活动是人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所从事的各种专业活动,每一种职业都有特定的服务对象、活动内容、活动环境和活动方式,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享有不同的利益。因此,针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对其职业行为提出了不同的道德要求,形成了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法官的职业道德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独立、客观、公正;等等。这些职业道德规范用来指导和约束职业行为,以保证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最后,职业道德也是调节职业活动形成的各种职业关系的手段。职业关系是一般社会关系在职业或行业方面的特定表现,具体表现为从业人员之间、职业之间和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需要用职业道德来调节,才能使之达到协调。比如,商人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商人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为了调节他们之间可能产生的种种矛盾关系,保证买卖双方的合法合理利益都得到实现,商人就应遵循以童叟无欺、买卖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商人职业道德。

(二)职业道德的特点

1.规范性和职业性

职业道德是道德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反映着特定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要求。每一种职业道德只能规范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发挥作用。所有从业人员都要严格按照各自职业的规范去调适自己的行为。这表明在践行职业道德时具有明显的规范性和专业多样性。

2.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

在表现形式上,职业道德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职业道德并不单纯地表现为抽象的理论或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而是从各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实践中概括提炼出一些具体明确的道德要求,往往采取制度、章程、守则、公约、誓词、条例等简洁实用、生动明快的形式表现出来,用以约束和激励该职业的从业人员,这种道德要求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这种道德要求又与行政纪律结合起来,如有违反,还会受到一定的经济制裁以及行政纪律制裁,这就使得职业道德不仅是一种软约束,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3.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但人们的职业生活代代相传,同样一种职业因服务对象、服务手段、职业利益、职业责任和义务相对稳定,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内容将被继承和发扬,形成了被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

4.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道德有两方面不同的含义:一是精神性,旨在追求人们内在精神世界的高尚和完善;二是实用性,旨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职业道德要对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更偏重于实用性而不是精神性,实用性使得职业道德更容易成文,甚至纳入法律规范。

(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虽然各行各业的职业活动内容和职业特征不同,不同职业的职业道德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不同职业的职业道德都有其共同的基本内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既是我国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南,也昭示了我国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

人们之间只有社会分工不同,而无贵贱之分。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忠于职守、安心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干一行爱一行。对任何从业人员来说,不管是主动选择的岗位,还是被动选择的岗位,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应爱护自己的职业岗位。

敬业是爱岗的升华,是爱岗情感的表达,就是以恭敬、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专心致志。敬业通过对职业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的精益求精表现出来,通过乐业、勤业、精业表现出来。

爱岗敬业,是人们对从业者工作态度的普遍要求,是国家对每个从业者的最基本的期待,是从业者服务社会、敬重自己的具体表现。爱岗敬业,就是要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刻苦勤奋,精益求精,为实现职业上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2.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精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诚实守信对从业者而言,是“立人之道”、“进德修业之本”。诚实就是真心实意,实事求是,不虚假,不欺诈;守信就是遵守承诺,讲究信用,注重信誉。诚实守信是各行各业的生存之道,是维系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必不可少的道德准则。职业生活中的虚伪欺诈、言而无信是与职业道德不相容的。

3.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办事公道是指处理各种职业事务要公道正派、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公平公开。从业人员应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自觉遵守按照行业特点制定的工作原则。

按原则办事是办事公道的具体体现。表现在对待职业对象的态度上,要一视同仁、秉公办事,不因职位高低、贫富亲疏的差别而区别对待。办事公道有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转的有效保证。

办事公道是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4.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满足群众要求、尊重群众利益是为公众服务这一职业道德核心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任何职业都有其职业服务对象,作为一项职业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该项职业的职业对象对这项职业有共同的要求。如,求学的学生要求教师能传道授业解惑、病人要求医生能治好他的病等。在我们的社会中,所有职业的共同服务对象就是人民群众。每一个职业劳动者都是群众的一员,在他的职业岗位上工作是服务者,为群众提供服务;而在其他场合就成为被服务者,接受他人提供的服务。每个人都接受着他人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各种服务。因此,服务群众就是群众自我服务,相互共同服务。服务群众就要求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困难,尊重群众意愿,解除群众忧虑,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取得他们的信任和信赖。

5.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

奉献社会就是要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自觉、努力地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当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每个从业人员都把公众利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奉献社会并不意味着否定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通过职业活动奉献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通过职业活动获得正当的收入,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社会财富也由此得到增加,真正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依性。

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二、会计职业道德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既是带有强烈经济性色彩的经济道德,又是受到广泛社会关注的社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随着会计职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计职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和深化,会计职业关系也日趋复杂,人们对会计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也逐渐明确,促进了会计职业道德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会计职业道德特点

会计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自身的特征:

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一般的职业道德侧重于人们的行为动机和内心信念的调整,通常只对那些最低限度的要求赋予强制性。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会计职业道德必将受到社会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旨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职业规范,而不是仅仅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高尚和完善。为了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调整职能,会计职业道德通过《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形式和其他规章制度被固定下来,从而使会计职业道德具有了法律约束力。

2.较多关注社会公众利益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更多履行的是公共性会计职责,会计活动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联系。当个人利益、经济主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发生矛盾、产生冲突时,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把社会公正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1.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动机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建立良好的职业品行,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2.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如果会计从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真实、不可靠的会计信息,就会导致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会计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既取决于会计从业者专业技能水平,也取决于会计从业者的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依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会计从业者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3.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很多行为很难由法律做出规定。例如,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提高技能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缺乏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

三、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1.作用上相互补充

在规范会计行为中,会计法律制度的强制功能和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化功能是相互补充的。会计行为不可能都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不需要或不宜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的行为,可以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调整。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勤勉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因此,在规范会计行为中,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2.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凡是会计法律制度不允许的行为,都是会计职业道德要谴责的行为;而会计法律制度所规定的行为,又都是会计职业道德所倡导的行为。会计法律制度中含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同时,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也包含会计法律制度的某些条款。最初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就是对会计职业行为约定俗成的基本要求,后来制定的会计法律制度吸收了这些基本要求,便形成了会计法律制度。可以说,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法律制度中的许多具体规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如会计制度中的账实相符规定体现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中的诚实、客观要求。

3.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最初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就是对会计职业行为约定俗成的基本要求,后来制定的会计法律制度吸收了这些基本要求,便形成了会计法律制度,可以说,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4.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而会计法律制度则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会计法律规范的制定和施行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会计工作主体自我道德教育、培养的过程,通过对违反《会计法》行为的法律制裁,对依法、守法、执法、护法行为的表扬、奖励,使会计法律规范在培养会计职业道德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

1.性质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是国家会计政策法律化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统治阶级在会计活动中的愿望和意志,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是约束和调整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它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

会计职业道德并不都是统治阶级的愿望与意志,很多来自职业习惯和约定俗成。在一个阶级社会里,会计法律制度体系是唯一的,但会计职业道德不是唯一的。会计职业道德依靠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基本上是非强制性的,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2.作用范围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二者作用的范围侧重点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求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着重要求的是会计人员动机的善良、高尚和纯洁,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会计法律制度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均包括在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之中,会计法律制度的各种规定是会计职业关系得以维系的最基本条件,是对会计从业人员行为最低限度的要求,用以维持现有的会计职业关系和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处在会计行为规范的较高层次上。在会计职业活动的实践中,违反了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一定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而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反了会计法律制度。

3.表现形式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带有明显的强制力。会计法律制度要求的是“必须”,一般表现为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对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应视其后果进行追究,并视情节轻重而给予经济制裁、行政制裁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尤其是那些较高层次的会计职业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并无具体的表现形式,它依靠社会舆论、道德教育、传统习俗和道德评价来实现。即使是那些成文的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相比,在表现形式上也缺乏具体性和准确性,通常只是指出人们应当做或者不应当做某种行为的一般原则和要求。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的是“应该”,对违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应予以舆论谴责,并引起违背良心的内疚和行为的反思。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为了达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目的,会计法律制度有一套实施保障机制,这种保障机制不仅体现在法律规范的内容具有明确的制裁和处罚条款,而且体现在没有与之相配合的权威的制裁和审判机关,而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会计职业道德既有国家法律的相应要求,又需要会计人员自觉遵守。当人们对会计职业道德上的权利与义务发生争议时,并没有权威机构对其中的是非曲直作出裁定,或者即使有裁定也是舆论性质的,缺乏权威机构对裁定执行的保障。

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不仅要以会计法律、法规作保证,还要依赖会计人员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质来实现。要从根本上规范会计行为,必须把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紧密结合起来。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只有转化为人们的内在信念和内在品质,才能在会计行为中真正扎下根,达到治本的目的。为此,在规范会计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既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依法规范会计行为,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德治理会计行为。

【例6-1-1】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两者的区别主要有(  )。

A.会计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B.会计法律制度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会计职业道德只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C.会计法律制度有成文规定,会计职业道德无具体的表现形式

D.违反会计法律制度可能受到法律制裁,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只会受到道德谴责

【解析】A。会计法律制度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会计职业道德既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也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故B错误;会计法律制度有成文规定,会计职业道德有的也有具体的表现形式,故C错误;违反会计法律制度可能受到法律制裁,违反会计职业道德有的不仅会受到道德谴责,也可能受到法律制裁,故D错误。

同步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职业道德的性质是由(  )决定的。

A.社会实践    B.经济基础

C.社会经济关系  D.上层建筑

2.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  )。

A.行为准则和规范  B.规章和要求

C.规则和纪律    D.纪律和规范

3.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4.下列各项中,属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是(  )。

A.诚信为本、依法治国、民主理财科学决策、奉献社会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D.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5.(  )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精髓。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是(  )。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7.会计职业道德,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  )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A.会计工作  B.会计活动

C.会计人员  D.会计职业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作用的是(  )。

A.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B.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C.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D.对会计职务犯罪加以惩处

二、多项选择题

1.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特征一般有(  )。

A.继承性  B.强制性

C.社会性  D.自律性

2.道德是依靠(  )来维持和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

A.社会舆论  B.国家政策

C.内心信念  D.法律

3.某企业员工在讨论职业道德时提出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A.社会分工形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是职业道德产生的必要条件

B.道德是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C.职业道德主要解决职业生活中的具体道德冲突

D.职业道德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

4.会计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一定的(  )和(  )。

A.强制性  B.自律性

C.他律性  D.较多关注公众利益

5.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职业道德中非强制性要求内容的是(  )。

A.提高技能  B.强化服务

C.参与管理  D.奉献社会

6.下列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二者关系的观点中,正确的有(  )。

A.两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B.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C.违反会计法律制度一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

D.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也一定违反会计法律制度

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爱岗敬业

(一)爱岗敬业的含义

爱岗敬业包含“爱岗”和“敬业”两方面的要求。爱岗就是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要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敬业,就是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从事会计工作为荣,敬重会计工作,认真地对待本职工作,将身心与本职工作融为一体,具有献身于会计工作的决心。

(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1.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只有正确地认识会计本质、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爱岗敬业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选择了会计岗位,都要以从事会计工作为“荣”、为“乐”。唯其如此,才能潜心向学、任劳任怨,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只有真正热爱会计事业,让“心灵进入岗位”,才能把智力、体力的付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追求,而不仅是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才能在不断的追求中产生乐趣。只有真正热爱会计工作,才能增强从事会计职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才能无条件地忠诚于会计事业。

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只有爱岗敬业的意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否则,就可能出偏差。会计工作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对一些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制和审核,必须严肃认真,把好关,守好口,不仅要求数字计算准确,手续清楚完备,而且绝不能有“都是熟人不会错”的麻痹思想和“马马虎虎、敷衍塞责”的工作作风。要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职业作风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

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忠于职守主要表现为忠实于服务主体、忠实于社会公众、忠实于国家三个方面。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经营管理者审计、鉴定或咨询,依法出具审计报告,不仅要维护被审计单位的权益,保守商业秘密,而且还要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单位内部会计人员不仅要尽职尽责地履行会计职能,如加强会计核算、向管理决策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而且还应抵制不当的开支,防止有人侵占单位资产。

在对单位(或雇主)的忠诚与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应选择符合更高社会正义的忠诚,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例如,尽管保守秘密是会计人员起码的道德要求,但是他们有权披露企业故意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秘密,从更高层次上看,“忠”是对会计职业内在的基本信念,如正直、客观、公正等的“忠”,而不仅限于某一具体的岗位职责。能否对社会整体利益负责,是衡量会计人员是否称职的基本标准。

二、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的含义

诚实守信就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所谓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所谓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古贤圣哲无不将“守信”作为治国处世的道德准则,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标准。一般来说,诚实即为守信,守信就是诚实。诚为本,信为用,诚涵内,信显外。诚实和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诚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真实,对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真实。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忠实,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有诚无信,道德品质得不到推广和延伸;有信无诚,信就失去了根基,德就失去了依托。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不威。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是对一切市场主体都具有约束力的“帝王条款”,也是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行为的根本。缺乏诚信,经济运行的成本会极其高昂,甚至根本无法运行。在一个欺诈和舞弊盛行的社会中,弱者得不到公平,坦诚者最容易受到伤害,没有诚信,不讲信用,所有市场主体在交往中都戴着假面具,尔虞我诈、利字当头,最终只能导致整个市场秩序的崩溃。

(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

诚实守信是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会计人员要以诚为本,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如实反映和披露单位经济业务事项,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失误,不为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弄虚作假,伪造账目,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

会计人员要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做好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做假账。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做假账造成的危害极大:①做假账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因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就是不讲信用。②做假账破坏了社会的公平。经济活动涉及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会计人员如果做假账,就将利益偏向了某些主体,从而使其他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平。③做假账不仅失去了会计应有的作用,还严重损坏了会计行业的社会信誉。

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秘密主要可分为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三类。在市场经济中,秘密可以带来经济利益。会计人员因职业特点经常接触到单位和客户的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比如,技术方案、产品配方、投资计划、销售方式、客户名单、销售渠道、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管理经验等。会计人员不得将从业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为己所用,或者泄露给第三者以牟取私利。因此,保守秘密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会计人员为维护国家、单位利益应尽的义务。

单位内部会计人员如果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不仅会威胁单位利益,同时也会给会计人员本身造成不利影响。

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诚实守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始终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根据自身的业务能力选择承担委托业务,不能为追求营业收入而接受违背职业道德的附加条件,迎合客户的不正当要求。要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和执业规范、程序实施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制度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按照规定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反映,维护职业信誉及客户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三、廉洁自律

(一)廉洁自律的含义

不收受贿赂、不贪污钱财,就是廉洁。自律,是指行为主体能够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在会计职业中,廉洁自律有其特定含义。会计职业是一项极为特殊的职业,是一项与财、物直接打交道的职业。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自律的核心就是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每个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其次才是一个社会人。廉洁要求会计人员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考验,不贪污、挪用公款,不监守自盗。

自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会计行业自律;二是会计人员的自律,即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廉洁是自律的基础,而自律是廉洁的保证。

(二)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论和行动。近年来,有的会计人员经不起金钱、权力的诱惑,成了金钱、权力的奴隶,走向了犯罪的深渊,最根本的原因是忽视了世界观的自我改造,在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下,行为方式产生了偏差。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彻底摒弃“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人生哲学,在不义之财面前不动心,决不利用手中权力贪占便宜。

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公私分明是指严格划分公私界限,不贪不占就是会计人员不贪、不占、不收礼、不同流合污。

会计人员的职业工作就是理财,就是对金钱和物质的管理,正是这种时时与钱物相联系的职业工作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在经济上做到廉洁奉公、公私分明,抵制“贪”、“欲”的不良欲望。

【例6-2-1】甲某原系某单位一中层干部,下岗后,考取了会计证后到一单位担任出纳工作。甲从事会计工作以来,感到出纳工作太具体、太琐碎,认为干会计没多大出息,所以工作上应付差事,敷衍了事,也从未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请分析甲的行为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哪些方面的要求。

【解析】甲从未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违背了“提高技能”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甲工作上应付差事,敷衍了事,违背了“爱岗敬业”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四、客观公正

(一)客观公正的含义

客观公正是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追求的目标。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反映事物,不夸大,不缩小。公正就是公平正直,不偏不倚,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客观是公正的基础,公正是客观的反映。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者的一种工作态度。它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的处理,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以及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评价必须独立进行职业判断,做到客观、公平、理智、诚实。

(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

1.依法办事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并不是会计人员没有知识技能基础,而是因为他们未能做到依法办事。在“书记成本、厂长利润”以及“技术处理”中,有的会计人员表现出了“高超”的技术处理能力,不讲原则,不严格执行各种法律法规,做出了不实的会计职业判断。因此,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核算,才能做出客观的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人员要做到客观公正,必须过好“两关”。一是“权势”关。会计人员在执法时,无论对方地位高低,都应平等对待,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敢于坚持原则,不畏权势。二是“人情”关。会计人员在执法时,不能因关系亲疏而异,应坚持法不容情的原则,在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把好“人情”关,做到“手提万贯,一尘不染”。只有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才能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业务,并做出客观的会计职业判断。

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客观公正应该贯穿于会计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客观公正,即指会计人员在具体进行职业判断或进行业务处理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不偏不倚,既不违背事实,也不夸大或者缩小事实,不能为了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二是最终结果公正,要求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处理结果是公正的。例如,某人因公出差丢失了报销用的车票,业务处理时,如果仅仅因为无报销凭证就不报销,就有违结果公正的要求;而如果随意报销,也有违业务操作过程的客观公正的要求。只有要求出差人员办理各种合法合理的证明手续后,才能报销,这才做到了会计核算过程的客观公正和最终结果的客观公正的有机统一。因此,会计核算过程的客观公正和最终结果的客观公正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客观公正的会计核算过程作为前提,结果的客观公正就难以保证;没有客观公正的结果,业务操作过程的客观公正就失去意义。

3.保持独立性

独立性有两层含义,即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也称精神上的独立,指会计人员执行业务时不受个人或外界因素的约束、影响和干扰,保持客观且无私的精神和意志。

实质上的独立包括:一是会计核算环节的独立性,即会计人员在进行凭证、账簿、报表处理过程中,是按会计准则进行的,不受控制和干扰。二是会计监督环节的独立性,即对凭证受理、审核、钱物监管等,是按会计法规独立操作的,不受控制和干扰。形式上的独立,即会计人员表现出适当的独立身份。

形式上的独立包括:

(1)财务利益上的独立。如实行会计委派制。

(2)回避亲属关系。如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六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需要回避的直系亲属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配偶姻亲关系。

(3)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如出纳和会计岗位不能由一人担任。

(4)部门独立。即单独设置机构,直接向单位领导人负责,体现部门牵制原则。

保持独立性,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尤为重要。独立是客观、公正的基础,也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应当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回避可能影响独立性的审计事项,实现形式上的独立。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计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独立是实质上独立的必要条件,形式上不独立,就不能保证实质上独立。形式上独立也不一定能够保持实质上独立,注册会计师更重要的是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实质上独立就是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在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

五、坚持准则

(一)坚持准则的含义

准则,是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标准和依据,包括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意志或他人意志左右。以会计准则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会计法律法规为准绳,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把好财务收支合法性、合理性的关口,依法理财。同时,要以会计准则作为与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的有力武器,通过树立会计准则的权威性来维护会计行业的信誉和会计人员的地位,确保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

1.熟悉准则

熟悉准则是遵循准则、坚持准则的前提。熟悉准则是指会计人员应了解和掌握《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与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只有熟悉准则,才有可能提高会计人员的守法能力,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企业、单位是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进行经济活动的。会计工作不单纯是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在记账、算账和报账过程中会时时、事事、处处涉及政策界限、利益关系的处理,需要遵守准则、执行准则、坚持准则。只有熟悉准则,才能按准则办事,才能遵纪守法,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熟悉准则,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正确领会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还应了解和熟悉与会计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如税收、金融、证券、票据、合同等法律制度。此外,还要熟悉本部门、本单位内部制定的管理制度,如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严格执行这些制度。

2.遵循准则

遵循准则即执行准则。准则是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的外在标准和参照物。会计人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规定行事,不能搞不必要的“灵活”,更不能根据职务高低、关系远近来确定执行准则的宽严松紧程度。会计人员不仅自己要自觉地严格遵守各项准则、自律在先,而且也要敢于要求他人遵守准则,使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事项和经济行为符合会计法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避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业务事项日益复杂化,随之而来的会计业务也日趋复杂,因而准则规范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和完善。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及时学习、掌握准则的最新变化,了解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实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准则未涉及的经济业务或事项,能够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做出客观的职业判断,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准则。

3.坚持准则

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企业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当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单位、部门以及个人利益时常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能否以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准则为准绳,坚持准则,是会计信息能否保持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条件。

有的会计人员在面临道德冲突时,顶不住各种因素的干扰,或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前途,对一些违规违纪行为视而不见、放弃原则,使会计工作严重偏离了准则,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就无法保证,作为会计人员,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因此,要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准则。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单位、社会公众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会计人员应如何处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发布的《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提出如下建议:①如遇到严重的职业道德问题时,职业会计师首先应遵循所在组织的已有政策加以解决;如果这些政策不能解决道德冲突,则可私下向独立的咨询师或会计职业团体寻求建议,以便采取可能的行动步骤。②若自己无法独立解决,可与最直接的上级一起研究解决这种冲突的办法。③若仍无法解决,则在通知直接上级的情况下,可请教更高一级的管理层。若有迹象表明,上级已卷入这种冲突,职业会计师必须和更高一级的管理当局商讨该问题。④如果在经过内部所有各级审议之后道德冲突仍然存在,那么对于一些重大问题,如舞弊,职业会计师可能没有其他选择。作为最后手段,他只能诉诸辞职,并向该组织的代表提交一份信息备忘录。

六、提高技能

(一)提高技能的含义

会计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需要会计人员提供会计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专业化、国际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对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人员要想生存就必须使自身具有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既是会计人员的义务,也是做好会计工作的需要。

提高技能,就是要求会计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途径,持续提高自身的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自动更新知识能力、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经验等,以达到和维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的活动。

(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

1.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

会计人员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要有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愿望和要求。只有具备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才能不断进取,才会主动地求知、求学、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会计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会计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时刻保持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树立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提高技能的意识,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保持专业胜任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提高会计专业技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2.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专业技能必须不间断地学习、研究、充实和提高。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会计理论的不断创新,新的会计学科分支也在不断出现,如跨国公司会计、国际税收会计、金融工具及衍生工具会计、知识产权会计以及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都要求会计人员去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不断学习新的会计理论和新的准则制度。

会计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更是一项注重实践,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工作。除了要有广博精深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精湛的专业化业务技术。如何将学到的专业技术理论转化为技能技巧,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锤炼提高会计业务的操作能力,把理性的东西和感性的东西结合起来。

要做一名业务精、技术硬的会计人员,需要付出终生的努力。只有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实际工作学,并且具有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用科学的会计理论、高超的会计操作技术武装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才能推动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的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

七、参与管理

(一)参与管理的含义

参与管理,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

会计或会计工作本质上就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商品价值运动为管理对象,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形式,以核算、监督为基本职能,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组织、调节和指导工作,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益。

会计工作或会计人员与管理决策者在管理活动中分别扮演着参谋人员和决策者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义务。会计人员在参与管理过程中并不直接从事管理活动,只是尽职尽责地履行会计职责,间接地从事管理活动,为管理活动服务。

会计人员要树立参与管理的意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经常向上级领导反映经营活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不能只是消极被动地记账、算账、报账。

(二)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

会计人员应当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只有具备娴熟的业务处理能力和精湛的技能,才能更好地参与管理,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会计人员还应当熟悉并深刻领会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广泛宣传有关会计规章制度,充分利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去分析单位的管理,找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单位管理决策提供专业支持。

(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和管理情况,掌握单位的生产经营能力、技术设备条件、产品市场及资源状况等情况,结合财会工作的综合信息优势,积极参与预测,有针对性地拟定可行性方案,参与优化决策。对计划、预算的执行,要充分利用工作的优势,积极协助、参与监控,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八、强化服务

(一)强化服务的含义

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并不是虚无的、观念的东西,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的,这就是会计职业的服务。通过强化会计人员的服务,提高会计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服务水平,可以体现出会计职业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1.强化服务意识

会计职业既为经济主体服务,客观真实地记录经济活动,为管理者提供管理服务;也为社会公众服务,真实、客观、公正地为社会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人员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摆正服务的位置,才能管好钱、管好账,才能更好地参与管理,才能不断地提高会计职业的声誉。

2.提高服务质量

强化服务的关键是提高服务质量。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内容各有侧重,其服务效果的表现也不同。

单位会计人员服务的内容就是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为管理者提供真实正确的经济信息,当好参谋;为股东真实地记录财产的变动状况,确保股东资产完整与增值,当好股东的管家。因此,强化单位会计人员的服务就是真实、客观地记账、算账和报账,积极主动地向上级领导者反映经营活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

注册会计师是以“独立、客观、公正”身份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提供会计鉴证等服务的专业人员。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发生的经济交往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其强化服务的内容就是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正确评价委托单位的经济财务状况,为社会公众及信息使用者服务。

质量上乘,并非无原则地满足服务主体的需要,而是在坚持原则、坚持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用户或服务主体的需要。服务不仅要文明,还要讲质量,更要不断开拓创新,利用会计数据、会计信息,满足不同对象的需要。不同的会计岗位,掌握的会计信息不同,服务的对象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广大会计人员充分运用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数据,为单位决策层、政府部门、投资人、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积极主动地当好领导的参谋,提供优质科学的经营决策方案。

会计职业强化服务的结果,就是奉献社会。如果说爱岗敬业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出发点,那么,强化服务、奉献社会就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归宿。任何职业的利益、职业劳动者个人的利益都必须服从社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把奉献社会作为职业的崇高责任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最终归宿。

【例6-2-2】某企业会计科长老王,从事会计工作已经30个年头,科里开始实行会计电算化时,老王第一个报名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当上会计科长后,他主持起草内部核算制度,建章建制,时常加班加点,以厂为家。他常讲:“坚持好制度胜于做好事,制度大于天,人情薄于烟。”他自己也是一切按制度办事,一丝不苟。为了做好会计工作,他又学习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多年来,由于工作出色,老王多次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请分析会计老王的行为体现了会计职业道德哪些方面的要求。

【解析】老王从事会计工作已经30个年头的行为体现了“爱岗敬业”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老王第一个报名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体现了“提高技能”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老王一切按制度办事,一丝不苟的行为体现了“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老王为了做好会计工作,又学习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的行为体现了“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同步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人员对于工作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依法保守,不得泄露,这是会计职业道德中(  )的具体体现。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坚持准则  D.客观公正

2.“理万金分文不沾”、“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这两句话体现的会计职业道德是(  )。

A.参与管理  B.廉洁自律

C.提高技能  D.强化服务

3.某公司为获得一项工程合同,拟向工程发包方有关人员支付好处费10万元。公司市场部持公司董事长的批示到财会部申领该笔款项。财会部经理王某认为,该项支出不符合有关规定,但考虑到公司主要领导已作了批示,便同意拨付该笔款项。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王某的行为违背了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B.王某的行为违背了爱岗敬业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C.王某的行为符合参与管理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D.王某的行为与会计职业道德无关

4.会计人员看人办事:“官大办得快,官小办得慢,无官拖着办。”这一现象违反了(  )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A.强化服务  B.诚实守信

C.参与管理  D.提高技能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人员如果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

A.会计人员的信誉将受到损害  B.会计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

C.单位的经济利益将遭受损失  D.会计行业声誉将受到损害

2.下列行为中,违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关保密要求的有(  )。

A.注册会计师李某取得客户授权对外披露该客户的有关信息

B.注册会计师王某在其所在事务所与甲客户的业务约定终止后,将其执行中获知的甲客户的信息告知他人

C.注册会计师赵某向主管财政部门报告所发现的乙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

D.注册会计师魏某在审计某上市公司期间获知该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股票有望升值,随即告知其妻大量买入该公司股票

3.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可以概述为(  )。

A.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B.遵纪守法,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C.重视会计职业声望   D.保持会计人员从业的独立性

4.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自律”范畴的有(  )。

A.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自我约束

B.会计职业组织对会计人员的管理

C.新闻媒体对会计工作的舆论监督

D.财政部门依法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5.下列关于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都必须在形式上和实质上保持独立

B.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完全相同

C.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廉洁自律是单位会计人员与注册会计师都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

D.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要求各具特点,应当分别对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规定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

6.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职业道德“提高技能”要求的有(  )。

A.出纳人员向银行工作人员请教辨别假钞的技术

B.会计人员向计算机专家学习会计电算化操作方法

C.会计主管与其他单位财务人员交流隐瞒业务收入的做法

D.总会计师通过自学提高会计专业判断、财务分析和政策水平

7.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主要体现在(  )。

A.向领导反映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B.做好记账、算账和报账工作

C.一切按领导的要求去办

D.主动提供合理化建议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主要发挥参谋作用

B.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主要发挥决策作用

C.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主要发挥鉴证作用

D.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主要发挥服务作用

9.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会计职业道德“强化服务”要求的有(  )。

A.出纳人员在稽核会计生病期间主动提出兼任稽核检查工作

B.会计人员在采购部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代理采购人员办理采购业务

C.会计机构负责人在单位负责人苦于无法实现盈利目标时,主动提出虚构销售合同、虚增利润的建议

D.总会计师在单位负责人外出开会的情况下,代替单位负责人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章

10.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师职业道德“强化服务”要求的有(  )。

A.出纳人员对前来报销差旅费的人员笑脸相迎,并耐心解释凭证粘贴要求

B.会计人员向生产车间工人宣讲会计基础知识,推动了班组核算制度的顺利开展

C.稽核人员认真检查凭证内容与格式,并就规范领导审批程序提出建议

D.总会计师和会计机构负责人认真组织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提出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促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1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人员强化服务行为的有(  )。

A.客观、真实地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为管理者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当好参谋

B.完整、准确地记录单位财产变动状况,促进所有者资产的保值增值,当好管家

C.积极主动向单位领导反映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

D.定期对本单位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

12.对参与管理与强化服务的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参与管理是强化服务的一种表现形式

B.强化服务有利于参与管理

C.不参与管理,也完全可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D.不强化服务,就难以保持参与管理的热情和动力

13.ABC股份有限公司会计王某不仅熟悉会计电算化业务,而且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经营管理颇有研究。“非典”期间,王某向公司总经理建议,开辟网上业务洽谈,并实行优惠的折扣政策。公司采纳了王某的建议,当期销售额克服“非典”影响,保持了快速增长。王某的行为体现出的会计职业道德有(  )。

A.爱岗敬业  B.坚持准则

C.参与管理  D.强化服务

三、案例分析

2001年2月,某商业银行按照财政部要求,决定在全行系统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在检查中发现该银行下属C支行行长李杰、副行长胡强、财会科长罗志刚利用联行清算系统存在的漏洞,将C支行的资金划转到由李杰等人控制的D企业名下,再从D企业的银行账户划转到境外由李杰等人控制的公司账户。经查实,C支行负责清算业务的会计张军早就知道C支行几年来在联行系统中存在很不正常的巨额汇差,怀疑与李杰等人有关,但考虑到李杰是自己的直接领导,慑于李杰的地位和权威,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没有声张,听之任之,直至案发。请问:会计张军的行为违反了哪些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

1.接受教育

接受教育即外在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或培训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以职业责任、职业义务为核心内容的正面灌输,以规范其职业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教育。接受教育是一种教育性道德影响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它是根据会计人员从事的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培养,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灌输到会计人员的头脑中,逐渐培养其职业道德情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组织者来讲,接受教育是主动开展正面教育和灌输;对会计人员则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教育。

2.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即内在教育,是会计人员的一种自我学习、自身道德修养的活动。会计职业道德的接受教育是基础,自我教育是目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整个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外在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逐步转变为会计人员内在的职业道德认识、会计职业道德情感、会计职业道德意志和会计职业道德信念。因此,要大力倡导会计人员自我教育,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最终做到“慎独”。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1.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主要是普及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使广大会计人员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懂得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它对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将受到的惩戒和处罚。要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介,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使会计职业道德知识深入人心,形成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光荣,不遵守职业道德可耻的社会氛围。

2.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是指对会计人员开展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使广大会计人员了解并掌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八方面的内容,并在自己的会计职业活动中,时刻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和行动的指南,检验自己在职业实践中的一言一行,树立起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

3.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职业道德警示教育是通过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和违法会计行为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和剖析,从中得到启发和警示,提高法律意识、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4.其他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

其他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包括法制教育、形势教育、政策教育和反腐斗争教育以及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配套教育。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1.通过会计学历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在大专院校会计类专业就读的学生,是会计队伍的预备人员。在大专院校的学习阶段是他们的会计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时期,所以会计专业类大专院校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会计人员岗前教育的主要场所,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础地位。通过教育,可以促使会计队伍预备人员将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变成未来职业活动中遵循的信念和标准,从而对潜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起着基础性作用。

会计学历教育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是:使会计专业类大专院校学生在学习会计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了解会计职业面临的道德风险,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情感和观念,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判断是非的能力。

2.通过会计继续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完成某一阶段专业学习后,重新接受一定形式的知识更新教育和培训活动。继续教育是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始终。现阶段,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是在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会计专业理论、业务能力的同时,通过会计职业道德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会计职业荣誉教育,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行。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依照职业道德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活动。会计职业道德品质,最终在会计人员自我修养中得到升华。

无论是职业道德规范,还是职业道德教育,都表现为客观的、外在的、强制性的道德要求。它以职业义务为核心,表现为一定的应该负担的职业道德责任,并往往以政府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性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督为后盾,体现出道德作用的他律性。这种他律教育灌输,是职业道德形成的不可逾越的首要阶段。它使从业人员将这种职业规则看作是外在的、不受内心支配的东西,而被动地去遵守、服从。在职业道德建设初期,这种遵守和服从是必要的,也有其合理性,因而应用也最为普遍。

教育他律并不必然使这种外在要求转化为从业人员的内在要求,也难以让人们自觉地产生符合道德要求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它应该向以职业良心为特征的自律型职业道德发展。职业良心是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是认识和情感、意志和信念的统一,它不仅会使从业人员表现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而且能够使其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地选择和决定其行为,成为从业人员发自内心的巨大精神动力,在从业人员的行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实施这种转换的途径,就是开展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在于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将职业实践中对职业道德的意识情感和信念上升为职业道德习惯,使其贯穿于职业活动的始终。这种职业道德习惯是一个人职业道德高度自觉性的表现,是职业道德教育所达到的最高成就。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环节

1.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识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认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使人们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规范,了解职业道德的有关知识,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二是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即运用已有的职业道德知识,对已经发生的会计职业行为作出是非善恶等道德判断。通过道德评价,可以巩固和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从而提高会计人员对职业行为的分析判断能力,加深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

会计职业道德情操是指会计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对职业行为进行善恶评判所引起的内心体验。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操包括职业义务感、责任感、正义感、荣誉感、幸福感和自尊心等。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操,是使会计人员个人的精神世界得以完善起来的必要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对于会计人员来说,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操不是一日生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会计工作的实践体验,通过自身不断地进行职业道德陶冶和修养而逐渐形成的。

3.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会计职业道德信念是会计人员发自内心地对会计道德义务所具有的坚定信心和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是深刻的会计职业道德认识。在自我教育与修养过程中,会计人员对于会计职业道德义务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付诸实践,锲而不舍,始终如一,就会形成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会计职业道德信念具有综合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会计人员一旦树立了坚定的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信念,就能自觉地选择自己的行为,评价他人和自己的职业行为,而且能以坚强的毅力排除艰难险阻,使正义的行为一以贯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4.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

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调节下所采取的行为,当这些行为反复持久、习以为常以后,就会形成职业习惯。职业习惯是一种不需要任何监督的自觉行为,这种自觉行为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要通过职业道德修养养成的。因此,会计人员在职业道德修养中,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职业习惯。

(三)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自我解剖

自我解剖是指用会计职业道德这面镜子对照检查,严肃评判、剖析自己在会计职业活动中的不足,发扬成绩,纠正错误。

2.自重自省

自重自省是指经常检点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的缺点,不断修正错误,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会计人员为了更好地反躬内省,除了进行自我批评和剖析外,还需要有虚心听取意见、闻过则改的精神。

3.自警自励

自警自励是指经常以反面典型警示自己,以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理想信念激励、教育自己。

4.自律慎独

自律慎独是指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事。会计人员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防止各种私心杂念和不道德行为的产生。

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不是一年半载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不弃小善,不为小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积成大器。只有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才能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会计人员的内在品质,规范和约束自身的会计行为。

同步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各种途径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是(  )。

A.会计继续教育  B.会计学历教育

C.会计自我教育  D.会计职业荣誉教育

2.会计人员经常评判、剖析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这种自我教育方式属于(  )。

A.自我解剖法  B.自重自省法

C.自警自励法  D.自律慎独法

3.下列(  )不属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A.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B.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C.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D.会计专业知识教育

4.下列(  )不属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A.通过会计学历教育进行    B.通过会计继续教育进行

C.通过会计人员自我教育进行  D.通过会计专业资格考试进行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

B.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离不开宣传教育

C.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影响活动

D.会计法制教育属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

A.会计职业技能教育    B.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C.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D.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包括(  )。

A.帮助会计人员认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B.促使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自律能力

C.引导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

D.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的风尚

4.职业道德修养是会计人员依照职业道德原则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活动的有(  )。

A.自我教育活动  B.自我改造活动

C.自我锻炼活动  D.自我提高活动

5.下列关于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两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职业道德教育是外在的道德要求,职业道德修养是会计人员的内在要求

B.职业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C.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一致

D.自我教育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

一、财政部门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检查

(一)将《会计法》执法检查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财政部门作为《会计法》的执法主体,可以依法对社会各单位执行《会计法》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违反《会计法》的行为,也一定是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会计人员若存在这种行为,不仅要承担《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同时还必须接受相应的道德制裁,如可以采取在会计行业范围内通报批评、责令其参加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课程、暂停其从业资格、在行业内部的公开刊物上予以曝光等。法律惩罚和道德惩罚两者并行不悖、不可替代,应同时并举。所以,开展《会计法》执法检查,同时也是对会计人员是否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情况进行检查。

(二)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凡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被单位聘用从事会计工作时,应由本人或本人所在单位提出申请,按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年检即年度检查验证制度。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情况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的重要内容。持证人员有违背会计职业道德情形的,不予通过年检。

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和年检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结合起来,有制度基础和保证,有利于强化对会计人员行为的约束,强制引导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三)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在组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时,应对参加报名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进行检查。对有不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记录的,应取消其报名资格。

各单位在聘用会计人员时,除考察其专业胜任能力外,更应考核其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将会计职业道德奖惩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联系起来,必将使广大会计人员像重视自己专业技术职称一样重视自己的职业道德形象,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自律管理与约束

在经济生活中,如果会计人员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求,自不必承担法律上的责任,但如果其行为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规定,则理应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和惩戒。在会计行业自律组织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可以由职业团体通过自律性监管,根据情节轻重采取通报批评、罚款、支付费用、取消其会员资格、警告、退回向客户收取的费用、参加后续教育等方式,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

在我国,目前主要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组织。当然,由于我国会计职业组织建立比较晚,自律性监管还比较薄弱,在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施与惩戒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要求注册会计师职业组织从行业整体利益和社会责任出发,切实改进管理和服务,把行业建设好。

三、依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建立激励机制,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

我国会计人员表彰制度早在1963年就已制度化。1963年1月,国务院发布《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确立了会计人员奖惩制度,规定:“凡是工作积极负责,奉公守法,厉行节约,保护国家财产,如实反映情况,完成任务有显著成绩的,给予表扬或奖励。”1985年1月,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规定:“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1988年6月,财政部印发《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试行规定》,为各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满30年的会计人员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

从我国会计人员表彰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看,始终突出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弘扬。受到表彰的会计人员都有很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思想境界,表彰是社会各界对他们的职业道德风尚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会计职业道德激励机制应当继承、发扬会计人员表彰制度,以起到弘扬正气、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四、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情节严重的,由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单位应当定期检查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并作为会计人员晋升、晋级、聘任专业职务,表彰奖励的重要考核依据。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由所在单位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由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发证机关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例6-4-1】某有限责任公司会计李某,其丈夫在一家私营电子厂任厂长,在其丈夫的多次请求下,李某将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公司新产品研发计划及相关会计资料复印件提供给其丈夫,使其从中获利,同时给李某的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公司认为李某不宜继续担任会计工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李某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并说明理由。

(2)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哪些单位可以对李某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处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1)李某违反了“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理由是:诚实守信是指会计人员应当作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廉洁自律是指会计人员应当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尽职尽责。李某把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公司新产品研发计划及相关会计资料复印件,提供给在私营电子企业任总经理的丈夫,这是因情感和利益诱惑等因素,违背了“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泄露了公司商业秘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

(2)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财政部门、本单位对李某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均可以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进行处理。理由是:《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等均把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参加会计资格考试的前提条件。财政部门可以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可以在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进行记载,情节严重的,将依法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有责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检查和考核本单位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遵守情况,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可以按照单位内部有关制度进行处理直至除名。

同步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道德惩罚与法律惩罚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道德惩罚可以替代法律惩罚   B.法律惩罚可以替代道德惩罚

C.法律惩罚和道德惩罚并行不悖  D.法律惩罚和道德惩罚相互排斥

2.我国会计人员表彰制度在(  )年就已形成。

A.1963  B.1985

C.1988  D.1999

3.“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做出这一规定的是(  )。

A.1988年《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试行规定》

B.1993年《会计法》

C.1963年《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

D.1985年《会计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的目的有(  )。

A.督促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   B.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道德情感

C.引导会计人员健康的道德行为  D.防范会计人员不良的道德行为

2.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包括的内容有(  )。

A.对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会计人员给予奖励、褒扬

B.对违背职业道德规范的会计人员给予惩处、贬抑

C.对违法的会计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D.对违法的会计人员给予刑事处罚

3.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人员应当给予必要的道德制裁,其制裁形式主要有(  )。

A.追究刑事责任  B.给予行政处分

C.通报批评    D.责令其参加继续教育

4.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的具体方式有(  )。

A.由会计人员对照标准要求进行自我检查

B.由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组织互相检查

C.由会计职业团体或所在单位组织公开检查

D.由财政部门组织深入检查

5.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是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下列各项中,可以记入诚信档案的有(  )。

A.会计人员执行会计法规制度情况  B.会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情况

C.会计人员受到奖励的情况     D.会计人员受到惩处的情况

6.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

A.自我修养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B.宣传教育与检查惩戒相结合

C.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督相结合  D.道德规范与法律监管相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