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感情纠葛何时休

感情纠葛何时休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事影视工作的人有句俗语,“情是永远的卖点”,也有许多人说“爱情和死亡是文学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本文要探讨的就是最近5年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的“主旋律”电视剧中的“爱情戏”。且看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如何演绎所谓的“爱情”。其次,有必要谈谈牵强的感情纠葛对主旋律电视剧的传播效果的影响。

从事影视工作的人有句俗语,“情是永远的卖点”,也有许多人说“爱情和死亡是文学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应该说,作为人类存在和延续的必要条件,两性之间的情感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话题,在中国的各种电视剧里频频出现并得到大肆渲染也不足为奇。但有一种创作倾向值得警惕,那就是“戏不够,情来凑”,不论什么题材的电视剧都热衷于描写两性之间的畸形恋情,甚至牵强附会地让这些“不正常”的感情介入故事的发展,乃至主宰故事的结局。本文要探讨的就是最近5年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的“主旋律”电视剧中的“爱情戏”。由于这些电视剧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荧屏的文化导向,并且据说在播出前经过了严格的审查,其内容中的某些倾向就更值得注意。

据笔者统计,从1997年秋到2002年夏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30来部反映当代中国人生活工作的“现实题材”电视连续剧中,有25部以不同方式,从不同侧面涉及三角恋爱、婚外恋或婚变,或可美其名曰“感情纠葛”。曾几何时,我们批判过进口电视剧中的“滥情风”“不明身世风”(电视剧情节中满是由于风流债而产生的不知自己生身父母是谁的孩子),而今这股风却早已席卷了中国的荧屏,就连“主旋律”电视剧的专用频道和时段也未能幸免。

在此,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电视作为负有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在提供信息知识和娱乐的同时,是否也承担着提供正确的“情感导向”的责任?有社会良知的艺术家和媒介从业人员都会予以肯定的回答。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电视剧的内容相对于社会现实而言,是应该“高于生活”,还是机械地“复制生活”,或者干脆放大与迎合生活的低俗面和阴暗面?不可否认,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阴阳大裂变”的现象比较普遍,三角恋爱乃至多角恋爱、婚外恋、离婚等现象都比过去有所增加。难怪电视剧《难舍真情》的一位主人公发出喟叹:以前吃不饱的时候怎么不闹离婚呀? 如今日子好过了,两口子反倒过不下去了。红极一时的电视剧《牵手》的导演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在温饱无忧的年代,人是可以为情而死的。是这样吗?关于爱情与人生的关系,鲁迅先生在其名作《伤逝》里早有表述,这里无需多说。且看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如何演绎所谓的“爱情”。

首先,为了创造卖点,这些电视剧常是一开场就导入“走进死胡同”的夫妻情感冲突或“第三者介入”,乃至一方断然宣布“缘分已尽”,必须分手了。真让观众感到“感情潮水天上来”,凭空杀出一桩婚变或感情危机,而且没有充足的理由,十分牵强。更有甚者,一上来就是一个孩子到处寻找自己的生父/生母,或者其养父母苦苦地向孩子隐瞒其身世,都因为若干年前有过一段孽缘。有一部电视剧有这样的情节:一位中共高级将领的妻子是一位国民党将领的前妻,由此又引出他们的“女儿”的身世之争。并不是说这样的故事情节就不可以出现,而是说此情节对整部电视剧的故事发展不必要,甚至起到了喧宾夺主的作用。纵观笔者所分析的电视剧,虽然号称“现实题材”,反映“时代主旋律”,但电视剧的主人公大都不干“正经事”:工程师、教授、将军、干部“上班”只是做做模样。比如偶尔在工作场所昙花一现,他们的事业成了故事的“背景”,“爱情”的陪衬,其他时间都在围着“感情纠葛”转,真可谓本末倒置。请问:这符合生活现实吗?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发展的今天,这些“高级人员”真能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谈三角恋爱甚至多角恋爱?

中华民族的成员具有很强的家庭观念,“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即使社会大变革的今天也有许多普通老百姓在艰难的日子里仍旧忠心耿耿地维护着爱情的尊严,婚姻的完整。在我们身边,有多少家庭里,夫妻双方都是下岗工人,但一家子男女老少彼此相爱,互相扶持,平稳度日,虽不可歌可泣,却也可圈可点。我们的主旋律电视剧却很少反映这样朴实平凡而又实在持久的情感生活,偏偏总是聚焦于那些特别潇洒的“款爷”“官太”和“腕儿”。概括地说,在我们的主旋律电视剧里,难得见到一桩和和美美的婚姻,难得见到一个完完整整的家庭。

其次,有必要谈谈牵强的感情纠葛对主旋律电视剧的传播效果的影响。媚俗的内容确实比较容易吸引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但恰恰是这些内容分散了观众对严肃主题的关注,误导他们有限的注意力。收视率逐渐成为电视台衡量一部电视剧是否“成功”的标准,有失偏颇。假设一部电视剧只吸引了1万名观众,但其内容高雅而高尚,深深地打动了这一万名观众的良心,不仅给予他们快感,而且给予他们崇高的美感;而另一部电视剧有10万观众,但其内容浅薄低俗,除了博得观众当时一笑或短暂的快感之外什么也没留下,甚至对他们的心灵起了负面的影响—如此相比,哪一部电视剧的传播效果更好呢?答案不言自明。先哲已经告诉我们,文艺之“寓教于乐”是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创作者的良心。我斗胆说,艺术家心灵的善是生活的真和艺术的美之间的桥梁。面对现代人群体中日渐升高的离婚率,日渐盛行的情感诱惑,主旋律电视剧应该把握“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准则,千万不能迎合低级趣味。

在这一点上,新加坡电视机构每晚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新加坡政府长期以来坚持倡导“亚洲价值观念”,重视家庭的稳定,婚姻的纯洁。当地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也时常涉及感情纠葛,但故事的结局总以“第三者”或“入侵者”的失败或良心发现告终,并且剧情的寓意十分清晰:对爱情要忠贞,对配偶要忠诚,才会有好报。虽然我们未必照搬此类剧情模式,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和范例,对我们提高主旋律电视连续剧的质量,净化荧屏,不无好处。

再次,倘若在短时间内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荧屏上泛滥的“感情纠葛”风,至少也应该把握一个“度”,防止某些不健康的观念对观众的误导。荧屏上美女如云,而细究起来,这些角色似乎是专为了引起“感情纠葛”而存在的,如同做菜时撒的味精或胡椒面。每个美女身边都有不只一位男性追求者,他们的“工作”就是围着美女转,各显神通,美女的小嘴一撇,脸色一变,男士马上忘了自己是谁,行为立马走样。有些从事事关重大社会责任工作的,比如公检法部门的男主人公,也常在荧屏上为“感情纠葛”苦恼不已,最后总要“佳丽”以善解人意的方式款款解围。美人的本事真不小啊!这些情节不禁让人想起某些蹩脚的好莱坞影片的叙事模式。令人担忧的是,不谙世事的青少年从此类情节中获得的信息是:“感情”高于一切,为了“爱情”可以牺牲工作,乃至和“情敌”打破头。小女生们看了此类故事,可能就把人生目标定位在如何“开发”自己的身材相貌以获取“实惠”,说穿了就是不劳而获。“工作做得好,不如嫁得好”。关于这种影响的体现,许多报刊已经提供了调查数据和相关报道。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提起《大雪无痕》中的廖红宇。这个一身正气的女性,虽然有自己的性格缺陷,但在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原则问题上毫不含糊,决不让步,即使是被歹徒砍了7刀,险些丧命,即使在婚姻裂变、亲人也不支持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告倒了一群贪官。像她这样的女性,与胆小怕事、明哲保身的前夫离婚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情节是合情合理的。但就是这样一个切中时弊的闪光的女性形象,在该电视剧播出并获得好评后,却并没有引起评论界足够的关注。相反,在剧情中比较次要的爱耍小脾气的高干女儿丁洁,置身于感情旋涡中,反倒引起一些评论者不知是衷心的还是违心的好评。

除了防止“美女”引起不必要的“感情纠葛”外,歌颂主旋律人物,弘扬主旋律精神的电视剧还应该把握另一个“度”——两性间亲密感情在荧屏上表现的限度。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倡导“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纵观近几年来的主旋律电视剧,总觉得“三厅一室”现象仍然嫌多。男女主人公仪表堂堂,秀丽可人,衣着入时,谈公事不在办公室谈,偏偏要到“三厅”(高级餐厅、咖啡厅、歌舞厅)去谈,一说起交流情感,就进“一室”(卧室),结果是出现许多让人觉得不必要的“床上戏”。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并不是人类的所有活动都适合在荧屏上表现的。与剧情发展无关的所谓“激情戏”太多了,应该适当减少。

电视剧的叙事基本上可以算是文学类叙事,其过程当然有一定的张力。但这种张力如有太过牵强的人为痕迹,到故事收场时如何消除就成了一个难题。且看电视剧的编导们是如何处置的: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之后,叙事走进了死胡同,“感情纠葛”如何收场? 于是,或者让一个人不明不白地远走他乡(最常去的是美国),一去不返,或者恋爱的一方突遭意外而死亡(哪怕是优秀电视剧《牵手》也难免这样的败笔),或者病逝,等等,不一而足,徒然增加剧情的突兀感和刺激性,却难以让观众得到健康的审美满足。

综上所述,话题的最终指向是主旋律电视剧的社会责任问题。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也是充满诱惑的时代。男女老少社会地位和身份都有快速改变的可能。一个老实巴交图温饱的男人也许找到一个机会发了财,于是“饱暖思淫欲”,一个清纯忠诚的少女也许遇上机会出了名,于是面临感情的陷阱,这都是可能的。如果人性没有弱点,世上哪来的法律意义上和道德意义上的“犯罪”?正因为有弱点,才要加强戒备。目前许多权威性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大多数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其中又以看电视剧的居多。因此,主旋律电视剧的编播人员“身负重任应自知”!

原文刊载于《文艺报》2002年8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