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高校阅读现状谈读书认证活动

从高校阅读现状谈读书认证活动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周同 本文从当下高校学生阅读的几个特征谈起,针对高校阅读教育与推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予以总结和分析。如何引导大学生更加关注阅读,有效引导其阅读行为,提高其阅读效率,成为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个新领域。大学生阅读令人担忧的现状引起了高校对阅读教育与推广的重视。

周同

(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南京邮电大学科技情报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03)

【摘 要】 本文从当下高校学生阅读的几个特征谈起,针对高校阅读教育与推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予以总结和分析。同时,对中国大陆地区、中国台湾地区以及韩国部分学校开展的读书认证活动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就如何在高校进一步推进读书认证活动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 读书认证;阅读教育;阅读指导;阅读推广

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改变人生的宽度、厚度和温度。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阅读什么书,就是什么人。许多国家把“阅读社会”作为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纷纷发起各种阅读活动。高尔基曾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对于大学生来说,广泛的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起点,阅读内容的选择关系到大学生阅读素质和智能素质的塑造。近些年,大学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实践过程中的努力和成果有目共睹。越来越多的高等学府认识到爱好阅读和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而且使他们在持续发展中受益无穷。不少的大学图书馆担负起了大学生阅读教育的教育职能。如何引导大学生更加关注阅读,有效引导其阅读行为,提高其阅读效率,成为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个新领域。面对目前大学生阅读和高校阅读教育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兴起于国外的读书认证活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 我国高校阅读现状

1.1 当前大学生阅读中的几个问题

大学时期是读书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阅读内容、阅读量和阅读深度,不仅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而且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影响到今后的就业取向和人生道路选择。而当今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阅读量少、阅读时间短

根据对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读者的调查统计,大学生平均每人每年到图书馆借书不足10本,其中75%为计算机考级与英语考试等教辅图书,课外阅读图书不足3本。40%的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外语和专业课上,50%的学生热衷于上网,打游戏、聊天、猎奇、交友,还有10%的学生无所事事,既不学习也不读书。学生每天阅读时间远远少于上网时间,纸质阅读时间更少。根据我馆统计,大概有33%的大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少于1小时;大概有40%的大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在1~2小时之间;16.0%大学生每天阅读时间的“在2~3小时之间”,6.2%的大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在3~4小时之间”;只有4.7%的大学生每天阅读时间超过4小时。相比之下,用于纸质阅读的时间要更少一些。

(2)阅读品味有待提升、人文阅读尚需加强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小,刚刚脱离未成年阶段,所以在平时还算爱读书的学生中,也有相当多的人阅读品味有待提升,对于文学名著、伟人传记、历史等能够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的书籍兴趣不大,言情武侠、卡通漫画,以及娱乐杂志等反而看得津津有味。这类图书虽可用于休闲、放松,但过多阅读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还会使思想停滞不前。根据统计,我馆2012年文社科类图书借阅次数排名第一的仅为18次,而小说类图书借阅次数排名第一的借阅次数多达72次。正如中国阅读研究会会长徐雁教授所言,当下大学生们的阅读,缺失人文阅读,缺失结构性阅读和目标性阅读,更缺失“苦读”和“悦读”、“深阅读”和“深思考”。

(3)呈现功利化、实用化的阅读倾向

有些大学生不爱读书,阅读意识淡薄,存在着“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及就业考试压力带来的功利化、实用化阅读倾向。应试教育直接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认为有用的就读,认为用不着的不读。不少人只是为了应付一时的考试而读书,考完后就把书一扔了事,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有走低的趋势。除小说外,高校图书馆中借阅率比较高的图书多为英语考级、计算机考证、考研辅导和公务员考试辅导等应试教辅图书。根据我馆统计,2012年高等数学辅导类图书借阅次数排名第一的为209次,是人文社科类图书借阅次数排名第一的借阅次数(18次)的10多倍。就业、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有些大学生盲目地跟在别人后面读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书。在不少学生眼里,“百度知道”、“搜搜问问”等网络搜索引擎无所不能,信息可以很快得到,阅读已经没有太大用处。

(4)“浅阅读”与快餐化阅读流行

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许多学生逐步上网成瘾,通过手机或网络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成为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方式。根据我馆统计,每天阅读在3小时以上的学生仅占10.8%,而每天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学生却达到了28%。网络阅读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阅读习惯,也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思维。在大量的信息面前,人们往往只看一眼标题、看几句简短的摘要就转到下一条信息,而没有耐心读完整篇文章。“浅阅读”其实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学生手机使用效率极高,走路、吃饭甚至上课的时间都只顾低头看手机,阅读呈现碎片化特征。这种阅读固然方便、快速,但其阅读时间零打碎敲、阅读内容良莠不齐、阅读环境嘈杂纷乱的弊端,使它根本无法与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相比。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会使人心境平和、精神升华,会让人深思、发人深省、教人厚积薄发,而快餐式阅读不仅效果不佳,久而久之还会让人产生肤浅急躁的精神状态。

1.2 高校阅读教育与推广活动中的几点不足

2013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消息称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可见阅读教育与推广现在已经成为高校乃至全国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大学生阅读令人担忧的现状引起了高校对阅读教育与推广的重视。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阅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能力是学生能够终身学习的重要保证,正在积极地探索促进和指导大学生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就目前的探索情况来看,我国高校阅读教育与推广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阅读教育课程有待开设

现在我国的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许多高校正在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加强人文传统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经典名著、传统文化的认同,这对改变大学生的阅读状况,提高阅读层次,改善浮躁的心态有很大帮助。高校图书馆也都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给予学生文献检索指导,指导读者怎样利用图书馆馆藏文献进行科学研究。但图书馆的导读工作还有待改革,从一般的日常工作升级为系统的阅读教育。不少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都表示应当将导读纳入大学课程设置体系,借鉴语文与英语阅读课的相关经验,选取图书馆学、目录学、阅读学、信息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相关内容,开设阅读指导课,讲授图书发展简史、阅读理论和方法、阅读工具的使用与制作、阅读内容的选择、信息的有效获取、阅读心理与自我调节、经典欣赏、文献组织、阅读与知识创新等内容。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使学生对阅读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提高其自我学习的能力和阅读欣赏水平。

(2)阅读推广效果有待提高

为了改变大学生阅读现状,许多高校图书馆力图通过举办读书节(月)、推荐书目、举办读书讲座、读者书评比赛、奖励优秀读者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推动、指导大学生阅读,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益。但是随着阅读推广活动的深入,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比如,阅读推广活动往往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没有明确的对象;缺少制度性保障,规模与反响不尽如人意;宣传以图书馆为中心,对大学生的阅读需求特点缺乏充分考虑;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较简单,不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欠缺深层次交流;等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阅读推广活动的深入发展,对大学生的阅读指导作用不够明显,也影响了阅读推广的实际效果。

(3)阅读指导服务有待拓展

现在中国出版业非常繁荣,有关权威人士预测国内年出版量在2015年有望突破25万种,这么多书里多以市场畅销书和专业书为主,此外还有大量的教科书,真正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并不多。畅销书跟风出版现象严重,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错误百出,不仅使读者觉得眼花缭乱,还容易误导读者。对南京邮电大学读者的阅读调查结果显示,83%的大学生都有阅读指导的需要,在阅读中最主要的困惑是不知道读什么书和不知道怎么读,希望有专家给予导读,67%的大学生表示老师和图书馆对他们的阅读指导“效果不明显”。这一结果充分反映出阅读指导服务的覆盖面还需要拓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阅读指导服务对其阅读行为的帮助。网络的盛行已经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甚至是生活习惯,目前的阅读指导服务在网络阅读指导方面还比较薄弱,对于怎样正确高效地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阅读和交流、弱化互联网对阅读的副作用等方面的指导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2 国内外读书认证活动的开展情况

读书认证活动,作为阅读教育和推广的一种先进形式,自21世纪初逐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推广开来。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开展读书认证活动的图书馆和学校逐渐增多,参与人数和通过人数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读书认证活动对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所起的作用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2.1 韩国

韩国江源大学从2001年开始对新入校的本科生实行毕业资格认证,大学生可以从外语认证、计算机认证和读书认证中自主选择两门,参加毕业资格认证考试,合格后才能准予毕业,将大学生阅读提到了与学习外语和计算机同等重要的高度。该校成立了专门负责读书认证的运营委员会,制订了一系列使用指南和管理条例,2001—2005年入学的学生按阅读数量认证,2006年以后入学的学生采取点数积累方式或阅读数量方式两种认证方式,认证方式的多样化充分给予了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书活动的自由度,从而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意愿。推荐的图书必须保证在100种以上,也可适时调整,每种图书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按等级分为2、3、4、5点,规定教师应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教学一线的教师和有关的人员都参与其中。读书评价由计算机题库系统进行客观题测试,答对60%以上的题目才能认定通过读书认证。

2.2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阅读推广中心、中国台湾网络教学学会和台中县九德小学于2008年建设了网络阅读认证平台“教育生活家”。网络阅读认证平台根据每本书的内容设计25道以上的问答题,电脑随机出题,学生必须在15道题目中至少答对12题,才可取得认证。为了避免学生恶作剧乱猜题,三次测验没过的学生系统将告诉其10天后把书读熟了再填答。教师只需利用学校配发的以“edu.tw”结尾的电子邮件,即可自行申请加入网络阅读平台认证会员,参与建设认证题库及管理学生阅读。这种网络上的读书认证方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很快推广到台中市、彰化县等地,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浏览人次就突破10万。活动推出的第二年,排名第一的小学生在平台上完成了1 686本书的阅读认证。

2.3 中国大陆

2008年开始,中国大陆一些高等院校、中职学校也尝试实施读书认证活动。一般是规定在校生每学期必须借阅一定册数以上的校图书馆藏书,并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心得。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的学校将学生和班级的阅读完成情况计入各班级量化考核之中,与参与各种评优活动挂钩,成为班级和辅导员评优的影响因素;有的学校定期评选“读书标兵”,以读书的量和质作为依据,围绕所读书籍以答辩的方式评出若干名给予奖励。目前中国大陆高校中真正将读书认证与能否毕业挂钩的并不多。

3 进一步推进读书认证活动的具体策略

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电子书阅读量为2.3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1.3%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很多,53.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要想在国民中,特别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大学生群体中真正做好阅读教育和推广工作,积极推进读书认证活动不失为一条锦囊妙计。

3.1 大力提高全社会对阅读的重视程度

我们很多人也都认可这句话: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如果全社会和各级政府把推动全民阅读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把推动全民阅读当作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当作一项长期工程、基础工程和国家工程去抓,相信一定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在的阅读局面。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今天的阅读状况,对未来的人口素质影响非常大。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读书人。逐步提高全社会对阅读的重视程度,既是开展读书认证活动的先决条件,也是最终目的,应该贯穿活动的始终。

3.2 逐步加深施教者对读书认证活动必要性的认识

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学生的人文素质被弱化,高中时期,从学校到家庭都在围着高考转——“高考不考的不看”。而大学教育以专业为中心,功利主义思想十分严重,现实社会的就业压力使得不少人上大学的目的就是找工作赚大钱——“对赚钱没帮助的不学”。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让人心痛的现实。“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这是爱因斯坦对于学校教育的基本看法。他反对把学校仅仅看作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反对把学生“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他认为:“学校的培养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在大学甚至是中小学全面推进读书认证活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相应的阅读素养,将阅读融入校园生活,这样才能够在阅读的潜移默化中完成学校读书育人的伟大使命。

3.3 加快建立健全合适的读书认证制度

高校图书馆想要切实履行好阅读教育这一职责,必然离不开整个高等教育的教育资源配合和支持,既要有健全的阅读教育机构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做保证,还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教育运行机制和科学的阅读评价系统。当务之急就是要结合我国国情,制订出适合高等院校的、以高校图书馆为核心的读书认证制度。可以先在部分高校试行,然后总结经验,逐步进行推广,坚决贯彻实施,扎扎实实地从制度上进行干预,让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大学生阅读的良好风气,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

3.4 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氛围

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氛围,对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还立足于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指导工作(包括:宣传馆藏文献资源;组织、整理和加工馆内的文献,形成文献资源;开发馆内知识资源等)。读书认证活动的发展,需要对学生的阅读做好规划与引导。这不仅包括对国学经典的阅读指导,还包括各科专业课程的阅读指导,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书籍需要阅读,自然科学书籍也需要阅读。教师、辅导员和图书馆员要共同努力,利用阅读教育学理论,指导大学生怎样选择图书,怎样去读,开发大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让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海洋中的阅读港湾。

3.5 努力避免读书认证活动的副作用

读书认证活动作为大学推进阅读教育的基本依托机制之一,是基于强制的压力推动的,学生开始可能难以摆脱“要我读”的心理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做好选读书目的制订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兴趣的变化及时调整书目,让学生被好书“牵着走”而不是被认证“推着走”,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从已有的实践看,无论是写读书心得还是进行客观题测试,都存在着学生消极应付、投机取巧的漏洞,这也反映出现有的读书评价方法存在不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推广、建立完整的阅读评价体系来解决,要以加大对测试中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优化阅读测试题库等手段作为保障。由于阅读书目的口径宽、范围广,参加认证的学生数量大,认证队伍建设的问题便会浮出水面,比如阅读评阅师资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评阅工作量大、成果评价形式化等。这就要求在对学生开展读书认证活动时对教师、图书馆员的阅读教育一定要跟上,最好是结合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分门别类地进行读书认证考核员的培训,既要增加考核员的数量,也要提升考核员的水平。

阅读教育与推广任重道远,读书认证活动方兴未艾。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我国大学生的阅读面貌能够有较大的改观。

参考文献

[1]王立新.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新举措:阅读学分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89-91.

[2]党小波,詹红霞.关于建立大学生阅读学分制必要性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130-131.

[3]张家德,杨爱萍.韩国大学生读书认证制度对我国大学的启示[EB/OL].[2012-02-16].

[1]强红芳.在中职学生中实施读书认证制度的探索和实践[J].管理观察,2009(21)165-166.

[2]王慧秋,陈明华,孙志梅.大学生毕业资格读书认证制度及其运营:一种颇有创意的大学生阅读教育促进机制[J].图书馆杂志,2008(11):43-45.

[3]王慧秋,刘香兰,骆冬燕,等.韩国江原大学图书馆办馆特色[J].图书馆论坛,2008,(10):174-176.

[4]陈焕之.阅读积分制——高校图书馆阅读管理新模式[J].图书馆建设,2010,(2):51-53.

[5]王余光.中国阅读文化史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68.

[6]黄少玲.高等院校图书馆阅读指导之读书活动研究[J].图书馆,2009(4):90.

[7]王慧秋,等.建立大学生阅读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与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0(12):49-51.

[8]王欣欣,王慧秩.我国高校阅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6.

[9]台湾教育生活家网站[EB/OL].[2014-06-21].www.teacher.com.tw.

[10]台湾彰化县阅读线上认证系统[EB/OL].[2014-06-21].http://read.chc.edu.tw.

【注释】

[1]本文系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