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纪录片叙事手法有哪些

纪录片叙事手法有哪些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种种迹象说明在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之下,故事依然是最吸引人和最有效的传播形式,由此引发了故事手法在中国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广泛应用,也带动了“故事类节目”在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的兴起和繁盛。鉴于故事文化对中国人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的深刻影响,故事手法自然在媒介内容制作过程中更受推崇,在各类电视节目中遍地开花,得到了广泛应用。

故事的力量——故事手法在中国电视节目中的应用

左瀚颖

讲故事是人类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承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早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就学会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借以实现道德伦理和艺术文化的世代传承。在书面文字诞生之后,古圣先贤也常寓处世哲理于故事之中,以普通人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传递其真知灼见。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拥有传承千年的故事传统。从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和女娲补天等远古神话,到孔孟老庄借故事之形深入浅出传递的儒道哲学;从汉代的俳优、唐代的传奇,到宋代“勾栏瓦肆”的说书艺人;从神怪陆离的聊斋西游、莺莺燕燕的金瓶红楼,到气势滂沱的水浒三国。故事或劝解教化、或寓教于乐,成为中国大众的一种文化情结,深刻植根于中国丰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并保证了华夏文明的渊源流传。

受故事文化的千年浸濡,讲故事和听故事至今仍然是中国人信息交流和娱乐的重要方式。在西方人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关注体育和娱乐节目的时候,中国人则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在了影视剧之上。在媒体内容迅速丰富、专业杂志层出不穷的环境下,一本32开的《故事会》依然横扫中国市场,在世界期刊发行量排名上高居第5位。在新兴的互联网媒体上,网络小说的写作与阅读初露峥嵘,网络原创小说成为中国文化市场中的一支骑兵,迅速崛起……种种迹象说明在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之下,故事依然是最吸引人和最有效的传播形式,由此引发了故事手法在中国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广泛应用,也带动了“故事类节目”在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的兴起和繁盛。本文结合业内人士对故事手法运用的相关研究和CSM媒介研究的收视率监测数据,浅析故事手法在中国电视节目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一、遍地开花——故事手法的广泛应用

英国学者约翰·艾利斯(John Ellis)把20世纪称为是一个“见证的世纪”(the Century of Witness),在这个世纪中,借助广播和电视等电波媒体,人们可以对远在自己“直接经验”(Immediate Experience)之外的世界有所了解。这种了解更多地不是依赖于简单的文字、图像、声音和影像符号,而是依赖于媒体对于各种传播符号的有效组织,使其能够立体地再现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进程,无论这些经历是真实的抑或是虚构的。

在再现人物经历和事件进程方面,故事无疑是最好的表现手法之一。而依据西方学者所提出的“文化地理学”(Geography of Culture)和“媒介地理学”(Geography of Media),作为“文化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大众传播媒介,其媒介形态、表现手法和媒介作用等都深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鉴于故事文化对中国人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的深刻影响,故事手法自然在媒介内容制作过程中更受推崇,在各类电视节目中遍地开花,得到了广泛应用。

借鉴国外对电视节目的基本分类方法,结合我国电视节目中故事手法的实际应用情况,可以将故事手法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进行如下的分类划分。首先,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故事手法在最基本的两类电视节目——真实类(Reality T V)和虚构类(Fiction)节目中都有应用。其中,虚构类电视节目中的影视剧节目是各类电视节目中最明显依赖于故事手法的节目类型,也是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故事类节目。和虚构类节目相比,真实类节目非常强调对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为增强信息传递的生动性,故事类手法在新闻/资讯、专题节目和综艺娱乐节目等几种节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此外,近几年来在中国诞生的本土节目类型“栏目剧”结合了真实类节目和虚构类节目的主要特征,同样以故事手法为最主要的叙事方式(图1)。

img173

图1 故事手法在类型节目中的应用范围

要了解故事手法如何在各类节目中得到应用,首先应该了解故事的定义及构成故事的基本要素。从字面意义上来讲,故事就是过去发生的事。要立体地再现过去发生的事,一个故事至少需要包含四大基本要素:第一是故事的主要人物(角色),具有外形特征和性格特点的人物是构成故事的主要要素;第二是故事的事件进程,人物是故事的核心,事件进程则是故事的框架,事件进程的节奏和起伏,是决定故事趣味性的关键;第三是故事的发生时间,任何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代和时期环境下,沿着一定的时间轴展开;第四是故事的发生地点,事件发生地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故事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对上述四点要素的把握成为了电视台在节目制作中运用故事手法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各类电视节目的目的和作用各有不同,其在运用故事四大要素的时候会采取不同的手法,通过对叙述视角的控制,对文本时间的设计和对故事结构的调整等方法,来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接下来,本文将分别探讨故事手法在各类电视节目中的运用手法及其效果。

二、另辟蹊径——故事手法与新闻节目

业内对于故事手法在新闻节目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争议。支持者认为故事手法能够实现对新闻信息更有效的组织和传递,改善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反对者则认为新闻报道应该秉承客观和公立的原则,尽量减少媒体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干预和再加工。随着人们对媒体市场竞争和新闻节目功能认识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新闻节目的竞争力不仅仅在于对尽可能丰富的新闻信息的及时报道,而且还在于媒体对新闻资源的组织和利用,通过采用故事手法和增加媒体评论等方法,在新闻信息上烙上媒体自身的印记,是电视媒体在新闻节目市场上独树一帜的重要保证。

在新闻节目中将故事,通常是采取新闻记录的叙述形式。这是一种以有声语言为线索,以语言为前导的叙事方式,主持人、当事人和现场记者的语言成为各种图像画面的串联,是保证观众接纳有效和连贯的故事信息的先决条件。在我国新闻节目发展的早期阶段,主持人的话外音播报是新闻叙事的主要方式,主持人千篇一律的,类似于说教的播报讲述使新闻节目显得僵化呆板,缺乏立体感和真实感,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传播效果较差。1992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杂志节目《焦点访谈》的推出带动了中国新闻节目的创新热潮,其中的《生活空间》栏目打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旗号,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新闻人物的故事,在追述新闻人物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同期声及其他声音和视觉效果,使新闻故事更为饱满和立体,在观众市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新闻节目中将故事手法发挥到极致的莫过于近几年来在各地兴起的方言民生新闻。不少民生新闻节目改变传统新闻的播报方式,将传统的说书艺术与新闻故事相结合,并大胆采用人物化和故事化的表达方式,通过强化故事冲突和采取悬念、倒叙等表现手法,极大增强了新闻节目的可看性。例如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老牌民生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就奉行“主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的原则,在组稿的过程中努力寻找新闻事件的故事性和冲突性,并结合角色化的主持人演绎,提高了新闻的可看性。在媒介内容日趋丰富,新闻节目收视受到挤压的现今,故事手法成为了改善新闻节目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中央电视台著名制片人王阳指出“一个好新闻就是一个好故事”,这或许就是民生新闻能够在不少区域市场上取得突出市场表现的重要原因(表1)。

表1 2007年杭州地区主要城市民生新闻的市场表现

img174

续表

img175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三、包罗万象——故事手法与专题节目

专题节目所能涉猎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其中诸如历史、科普、教育、心理和经济等主题的专题节目因其娱乐性相对较弱,话题相对严肃,往往较难赢得观众的青睐。过去的电视专题节目大多采取说教式和推送式的叙事方式,形式枯燥,嚼之无味。近几年来,结合中国观众对故事文化的偏好以及国外专题节目制作的先进经验,故事手法在专题节目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推动专题节目形态创新的同时,也缔造出了近两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上的不少亮点。

专题节目对故事手法的应用非常灵活,目前国内专题节目中最常见的讲故事的方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种是单人讲述的方式,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单口相声和评书。采用这种形式的电视节目往往会邀请表现力和个人感染力较强的主持人,通过单人对着镜头的讲述来展现故事。由于这类节目的镜头语言相对平淡,故而在讲述过程中故事本身的吸引力,以及主持人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方面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传播效果。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就是采取单人讲述方式的典型。在2001年7月《百家讲坛》刚推出之际,其主要关注于在环保、经济、政治、历史和科学等问题上与大师之间的对话,学术味道非常浓厚,传播形式却相对枯燥,收视效果平平。在经历了2002年5月和2003年9月的两次改版之后,《百家讲坛》在逐步明确历史探秘、文学经典、自然科学、哲学伦理、艺术研究、经济管理、时政话题和现代生活等几大主题的基础上,挖掘出了诸如于丹和易中天等一批善于讲故事的“名嘴”,通过对历史故事、文学经典的故事化演绎,以及对悬念和戏剧冲突的充分利用,在没有丰富视觉画面支撑的情况下,仍获得了不错的收视反响,创造出近几年中国文化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第二种方式是谈话式的叙事,通过一个谈话的过程来完成叙事,以语言为主要的表现方式,同时辅以纪录片、照片和音乐的元素,来使故事讲述更为立体。采取这种叙事方式的节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谈话节目。在这种节目中,经由主持人的引导,通过当事人的叙述、事件相关者的引入以及其他电视表现手法,来推动故事进程的展开。谈话类节目在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内地兴起之后,一直在电视荧屏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主题和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着演进。从主题上来看,从最初的《艺术人生》和《东方之子》等关注名人生活,到而今的《人间》和《真情》等着眼普通百姓,谈话节目的故事主角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从形式上看,随着现场大屏幕的广泛应用,以及直播技术的引入,谈话节目的空间感和时间感得到了极大延伸,再配合以各种音响和画面的特效,谈话节目的故事讲述显得愈加丰满和立体。

到2007年,随着江苏卫视《人间》的亮相和湖南卫视《真情》的改版,带有明显辩论和讨论色彩的谈话节目逐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类节目在传统谈话节目的叙事过程中,融入了更多的现场冲突和事件再现,在加强事件的冲突感的同时,使节目进程更富于起伏感。此外,这类节目往往会尝试解决故事中的矛盾和冲突,在节目一开始就抛出悬念,并通过环环相扣的访谈和纪录片播放环节,使观众进一步融入到故事进程之中,加强了故事讲述过程中与观众的心理交流。正是这种强化了的交流和沟通氛围,使不少观众乐此不疲,促使情感谈话类节目在2007年的收视市场上创造佳绩(表2)。

表2 2007年上半年全国35中心城市情感谈话类节目收视表现

img176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第三种叙事手法仍然是新闻纪录的叙事手法。这种手法在纪录片形式的节目中有广泛的应用。近两年来,诸如《故宫》和《新丝绸之路》等纪录片,一改传统纪录片平铺直叙的表现方法,通过情景再现等手法强化故事性表达,明显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例如纪录片《新丝绸之路》第五集《和田寻宝》就通过一幅带有玉般微笑的东方美女壁画的故事,引起人们对古代于阗国(和田)和和田玉的兴趣,并通过再现玉农采玉等小故事,来推进整个纪录片的进程。上述两个纪录片的良好收视表现,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故事手法的效果。新闻纪录类的叙事手法除了在纪录片里得到应用之外,还在专题栏目中被广泛采用,例如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品牌栏目《讲述》,就采用传统的新闻纪录叙事手法,以旁白讲述串联丰富的图像画面,展示一个个或感人至深,或发人深省的生活故事。

在对上述三种叙事手法的应用过程中,还产生出了一些创新的组合。例如将单人讲述或谈话式叙事与新闻纪录的叙事手法相结合,就产生了而今颇为流行的“故事类节目”。这类节目往往在节目开始和结尾,以及节目过程中发生情节转换的地方,由主持人串联,而在节目的大多数时间则播出配有主持人旁白的、类似于新闻纪录的图像片段。在这种叙事手法中,主持人的主要作用大致体现为:节目开始时抛出悬念,故事情节发生变化时承上启下,故事结束之后对故事进行评述和讨论等。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和主持人的表演能力成为了节目的两大倚重。在这类节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中央电视台的《财富故事会》,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和重庆卫视的《生活麻辣烫》等等,其中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有效地带动了频道收视,在全国35中心城市时段竞争中名列前茅(表3)。

表3 2007年全国35中心城市《传奇故事》播出时段卫视频道市场份额排名

img177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意识到故事对中国观众的巨大吸引力,各类题材的专题节目都开始强化故事手法的运用。例如中央二套的《财富故事会》栏目,以故事为主要表现形式,主打由寻求致富之路而引发的各类中外人生故事,关注主人公追逐财富梦想过程中的命运转折和心灵体验,传达健康的财富观,将相对沉闷的经济话题演绎得活灵活现。又如中央台十二套的《今日说法》则以案说法,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细致的人物刻画,向观众详细展示法律过程,深刻阐释法律条款,有效推动了普法教育的进程。总体而言,专题节目借助故事手法寓教于乐的特征,在电视节目的教化作用和娱乐作用中找到了更好的平衡。

四、与众不同——故事手法与真人秀

在20世纪末期逐步引入中国的真人秀节目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形式的叙事模式,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苗棣将之称为“现场追诉”模式,以与前文所提及的几种“追述”模式相区别。业内人士指出,大多数节目在运用故事手法的时候,都采用“追述”的方法,完全出于过去时态。除了新闻画面之外,包括主持人讲述、当事人访谈以及追踪采访等等,都是在整个事件发生完之后进行追踪,而故事进程则更是制作人基于所获得素材的加工和串联。这种叙事方式能够对故事情节和进程进行高度提炼,但观众在收看这类节目时却缺少见证感和参与感。

与传统的叙事方式不同,真人秀将参与者放入设定的游戏或故事环境之后,采取了跟进式的纪录方式,实时纪录人物和事件在当时当地的发展变化,让观众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更直接地见证和参与了整个事件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为了增强真人秀节目的戏剧性和冲突性,不少节目还通过事件中和事件后对人物的实时访谈,表现人物在当时环境下的想法和心理状态。这两种手法相结合,很好地满足了观众对电视节目真实性和戏剧性的需求,也由此形成了真人秀不同于传统故事手法的叙述模式,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例如,美国著名真人秀节目《学徒》就将选手们参加各项“考核”的过程,每次考核后的评定和淘汰环节,以及“考核”和“评定”环节中选手自述的心理状态相结合,在真实地展示整个比赛进程的同时,也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了其间的戏剧冲突。

而今,真人秀这一手法已经在我国的电视节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前几年比较盛行的娱乐选秀节目当中,不少节目通过将选手参赛、集训的情况,选手的成长背景,选手之间的相处,以及选手在舞台上的表现相结合,通过讲述每个参赛选手的“故事”,使得选手在观众心目中不仅仅是一个表演者,而是一个个有故事和有个性的立体的角色。这种叙事手法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歌唱比赛,是引发部分观众“狂热”追捧的重要原因。除了娱乐选秀节目之外,在其他一些综艺节目中也出现了真人秀的叙事方法。例如,在湖南卫视2008年全新推出的综艺节目《快乐2008》中的《快乐运动会》环节,就通过真人秀的手法,展现超女快男学习“走钢丝”等绝技的故事,妙趣横生的画面和不时穿插的选手访谈,为综艺节目增色不少。

五、谁与争锋——故事手法与影视剧

真实类节目多采用“追述”的叙述方式,大多数故事情节只能通过主持人的旁白讲述、当事人的访谈或者适当的情景再造来展示,在故事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戏剧性上难以有太突出的表现。相比较而言,属于虚构类的影视剧节目,拥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对故事细节和人物心理进行塑造,其在故事的叙事视角、时间序列安排和场景设计等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这也决定了影视剧是最“完美”的运用故事手法的电视节目形式。

img178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图2 2007年全国市场各类节目收视份额

由于影视剧非常符合中国观众听故事和看故事的文化传统,故而其在中国收视市场上获得了极佳的收视表现。其中电视剧节目因其故事的时间容量较长,表现手法相对多样,往往能够讲述具有多条线索的复杂故事,也最贴近观众对故事的审美需求,而赢得了观众30%以上的收视时间。电影节目的时间容量相对较短,在注重故事讲述的同时,比电视剧更注重叙事的艺术效果,赢得了高端人群的喜爱;近几年在专业电影频道中兴起的电视电影,在结合电影的艺术手法的同时,注重故事讲述的连续性和系列性,成为了影视剧节目收视的新亮点(图2)。

六、虚实相和——故事手法与栏目剧

处于真实类和虚拟类节目中间地带的栏目剧,既与真实类节目有极大的相似性,又与虚构类的影视剧有诸多的共通点。和真实类节目一样,栏目剧同样将纪实作为自己的鲜明特征之一,被视为栏目剧开端标志的《雾都夜话》就打出了“这不是电视剧,这是真人真事,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自己演员自己的故事”的宣传语,提出栏目剧“形态生活化”“内容平民化”“演员群众化”“语言地方化”“情景真实化”和“观众参与性”的“五化一性”标准,并将“情景真实化”作为栏目剧最主要的特征。与真实类节目所不同的是,栏目剧采用电视剧的表现手法,故事情节是通过群众演员的演绎来展开,而非由镜头和主持人旁白来推进,从这个角度上讲,栏目剧比真实类节目更能发挥内容的故事性、戏剧性和冲突性,可以更灵活地运用各种空间转换和时间编排技巧,而不必拘泥于事件本身。

由于栏目剧在形式上大量借鉴电视剧的表现手法,有专业人士将其戏称为电视剧的“儿子”,其在讲故事方面的优势与电视剧如出一辙。和电视剧对比,栏目剧具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其一,真实性。和电视剧在有限的播出时间内极力铺陈,集中大量虚构的情感冲突不同,栏目剧偏向于通过贴近生活的情节将真实的故事讲述清楚;栏目剧启用非职业演员、使用方言、模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演绎方式,是对近几年来电视剧中存在的“戏说风”、“豪华风”和“滥情风”的有力迎击,通过贴近性赢得了电视观众的青睐。其二,引导性。栏目剧侧重于讲故事,但不限于讲故事,由主持人在故事进行前后或中间进行适当地串联或评点,是栏目剧的一大特色;电视剧通常将一些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隐匿于情节背后,为观众留有余思,栏目剧则将问题摆出台面,“响鼓重槌”地引发观众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比电视剧更具引导性。

七、结语

近两年来,故事手法的运用在中国节目市场上屡掀热潮。除了在各地不断涌现的方言栏目剧,以及类似于《生活麻辣烫》《传奇故事》和《人间》等带有明显故事色彩的节目之外,还有不少电视频道都打出了“故事”的频道定位,例如四川卫视的“天下故事”和重庆卫视的“故事中国”。依托中国观众对故事手法的偏好和喜爱,故事类节目和故事类频道在内容创作和频道定位方面另辟蹊径,获得了独特的生存空间。不过,正如部分行业人士所指出的那样,在各类节目都频繁采用故事手法,“故事类节目”迅速发展的时候,难免会在故事题材和故事来源等方面出现过度的竞争,这一方面可能导致故事节目的同质化趋势加强,另一方面则可能导致部分节目为追求差异化而走上猎奇和低俗的歧路,这两大现象的存在对故事手法的进一步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还有待业内人士的思考和推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