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轼喜好陶渊明的诗歌,更喜好陶渊明的为人_

苏轼喜好陶渊明的诗歌,更喜好陶渊明的为人_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苏轼喜好陶渊明的诗歌,更喜好陶渊明的为人_苏轼岭海以前的诗风,以超迈豪横为主要特色。对陶渊明、柳宗元的推崇和学习,就是突出的表现。不过苏轼眼中的陶渊明并不是现实中的陶渊明,而是他用禅学理想化了的陶渊明。用这一标准来看陶渊明,自然引起他的共鸣。三是苏轼以自己所体认的境界来揣测陶渊明,也有他诗人审美活动认同效应的一面。他努力把陶渊明境界提高到禅学的高度,同时把禅学的境界降低以适合陶渊明的具体特点。

苏轼喜好陶渊明的诗歌,更喜好陶渊明的为人_

苏轼岭海以前的诗风,以超迈豪横为主要特色。这一时期,随着生活和思想的变化,转而追求淡雅高远的风格,在艺术上日臻圆熟。对陶渊明、柳宗元的推崇和学习,就是突出的表现。他“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郁,正赖此耳”(《答程全父推官》)。后来又在黎子云家借得《柳宗元文集》。他把这两部书看作南迁“二友”(《与程全父书》)。尤其是《陶渊明集》,“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他评述陶柳等人的诗风说:柳宗元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韦应物)上”,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柳宗元)之流是也”(《评韩柳诗》)。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说柳宗元、韦应物的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同样可以看作陶渊明的诗格。周紫芝《竹坡诗话》说:

东坡尝有书与其侄云:“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从“绚烂”中出“平淡”,而不是一味“枯淡”,这是苏轼晚年艺术旨趣所在。

追求这种艺术旨趣的一个显著例证就是他一百多首“和陶诗”。他在扬州时,曾经写过《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在惠州、儋州二地,则几乎和遍了所有陶诗。读到最后,和到最后,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www.guayunfan.com)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植)、刘(桢)、鲍(照)、谢(灵运)诸人,皆莫及也。

——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然而苏轼并非只是喜好陶渊明的诗歌,更主要是喜好他的为人,“如其为人实有感焉”。陶渊明能够认识到自己“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勇敢地与黑暗现实决裂;虽然贫困饥寒,但躬耕垄亩,自食其力,安享自然。而苏轼自省早有回归自然的志向,并且长年参禅学道,却一直未能像陶渊明那样勇敢地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出离红尘。结果“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以致“仕不知止,临老窜逐,罪垢增积,玷污亲友”。对照陶渊明,苏轼深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并且承认自己诗“不甚愧渊明”,而人生境界方面则“深愧渊明”,表示“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同上)。

不过苏轼眼中的陶渊明并不是现实中的陶渊明,而是他用禅学理想化了的陶渊明。这一点在《和陶神释》一诗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二子(指影与形)本无我,其初因物著。

岂唯老变衰,念念不如故。

知君非金石,安得长托附。

诗歌一开始便用佛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根本教义,来说明不仅肉体并非金石,不可依靠,而且人的每个念头都是念念迁灭,不可执持的。

莫从老君言,亦莫用佛语。

仙山与佛国,终恐无是处。

甚欲随陶翁,移家酒中住。

醉醒要有尽,未易逃诸数。

世间一切迁流代谢,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没有一个真实的主宰,因此,道教长生不老是虚诳,仙山琼阁、佛国净土都由人的意识境界所生,依照万法皆空的观念,也是不真实的幻象。只有像陶渊明一样,在酒中修炼,做到醉醒如一,才能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如果醉时醉,醒时醒,仍然落在生灭境中,逃不出阴阳五行,六道三界的圈子。

平生逐儿戏,处处余作具。

所至人聚观,指目生毁誉。

平生的尘世追求都不过是儿戏一场,到处抱残守缺,执著不放,在人群中被无聊地观赏赞叹或指背谤毁。

如今一异火,好恶都焚去。

既无负载劳,又无寇攘惧。

仲尼晚乃觉,天下何思虑。

可喜的是,如今拥有智慧之火,好恶爱憎全部烧去,既没有背包袱的烦劳,又没有遭抢夺的恐惧。孔子也是这样到晚年才彻底觉悟,把天下凡间的一切都放下,得到解脱。

有趣的是,历史上的陶渊明并不学佛修道,苏轼之所以把他塑造成近于成佛的人物,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苏轼晚年贬谪生活几近平民,生存方式和生活情趣与陶渊明归隐极为相似,而陶渊明是主动的,苏轼则为被动,主动者如脱钩之鱼,被动者如服辕之马。苏轼平生学佛修道,常有出离尘世之想,但一直未能摆脱仕宦生涯,而陶渊明没有学佛修道,反而勇于抉择,所以苏轼认为他虽不习佛,却有佛性,因此自叹不如。二是禅宗发展到宋代,高标“见性成佛”,流俗认为开悟破执的高僧大德往往能随缘自适,有“佛之一字我不喜闻”的圣凡一如的平等境界。对照某些出家人的鄙俗嘴脸,苏轼更喜欢洒脱自然、无拘无束的率真性格。他认为学佛与否只是外在形式,内在气质中表现出来的无欲无执才是衡量修为高低的标准。用这一标准来看陶渊明,自然引起他的共鸣。三是苏轼以自己所体认的境界来揣测陶渊明,也有他诗人审美活动认同效应的一面。他努力把陶渊明境界提高到禅学的高度,同时把禅学的境界降低以适合陶渊明的具体特点。这样一个被重新塑造过的理想人物形象,便在禅学与老庄自然无为学说的中间位置上放出了耀眼的“佛”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