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间故事流传广

民间故事流传广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故事流传广在江阴城乡,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这是远古以来人们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之一,是江阴人精神生活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草根文化,它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人们常把民间故事与民间传说混为一谈。江阴的民间故事广泛反映惩恶扬善、尊老爱幼、勤劳勇敢、知恩必报、追求爱情、正直无私等内容,表现出历代江阴人崇尚礼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积极向上的品格。
民间故事流传广_江阴民间文艺

民间故事流传广

在江阴城乡,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这是远古以来人们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之一,是江阴人精神生活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草根文化,它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思奇巧,情节或风趣幽默,或机智动人,或发人深省,往往讲述者绘声绘色,津津乐道,旁听者如痴如醉,心驰神往;往往一人讲述,数人甚至几十人围听,成为民间最活跃、最方便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千百年来,它如影随形地存在于江阴人的生活之中。

人们常把民间故事与民间传说混为一谈。翻开《辞海》,“民间故事”的定义是:民间故事,亦称“古经”、“说古”、“学古”、“瞎语”。民间叙事散文作品的一种,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间故事包括神话和传说在内,狭义的民间故事指除神话、传说以外的具有幻想色彩和现实性较强的散文叙事作品。“民间传说”的定义则是: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风物、社会习俗相关的故事,虽具有历史性可信性特征,但并不严格地再现事物本身,而是根据一定的事实,经过艺术加工后逐渐形成,以解释历史人物、事件、风物、社会习俗之事实。题材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素材,经艺术加工附会而成;二是由神话演变而来,可分为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地方风物典故传说三类。这两个定义,其实也没有截然分开的界定,因此,可以说,民间故事与民间传说是一对孪生兄弟,或者干脆说,就是同一个人。

从民间文学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民间故事,还是民间传说,都是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学,都是几千年来老百姓的精神创造。“它最鲜明、最直接地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人间追求、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中国人的气质、智慧、审美、灵气、想像力和创造力,充分彰显在这种口头的文学创造中。”(冯骥才语)在往昔,在作家文学、文人笔记产生之前,民间故事一直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文艺营养、审美情趣的最好母本;就是到了现代,在作家文艺包括高雅文学、通俗文学产生之后,民间故事仍旧是人们最为普及的读物。

对于民间故事,自古而今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民俗学家都十分重视,广泛搜求。司马迁为了撰写《史记》,亲自游历名山大川,广泛搜求民间遗闻和民间故事传说,成为他著作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部分,如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张良和圯下老人的故事,赵氏孤儿的故事等;晋唐以来的《唐人小说》、《搜神记》、“三言两拍”、《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这些重要著作,主要以民间故事为创作素材;20世纪40年代江阴徐再思著《澄江旧话》,也收入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充分说明民间故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984年,江阴的文化部门曾经组织发动全县文化干部、业余作者和民间文学爱好者开展民间文学大规模的普查活动,收集广泛流传在全县城乡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民间谚语,编辑整理出版了《江阴市民间故事集》和《江阴市民间歌谣谚语集》,2009年,在普查“非遗”中又收集了一些民间故事,编在《江阴市非遗资料集》中。这些民间故事记录了几千年来从农耕社会一直流传到当代的最宝贵的口头文学遗产,这些资料基本上保持了作品原貌,原汁原味,开卷展阅,田野风和土腥味扑面而来。欣赏其中的民间故事,可以发现,它在江阴人的生活中,曾经有过甚至现在还有着重要的功能,如教化功能、娱乐功能、价值功能等等。

教化功能。民间故事在轻松愉快的讲述过程中,在谈笑和美好的幻想中常常包含着富于积极教育意义的内容,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江阴的民间故事广泛反映惩恶扬善、尊老爱幼、勤劳勇敢、知恩必报、追求爱情、正直无私等内容,表现出历代江阴人崇尚礼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积极向上的品格。代表性故事有季札故事、徐霞客故事、阎应元抗清故事、缪昌其故事等,以及《年初一嫁女》、《蔡苟郎临死咬奶头》等。

娱乐功能。民间故事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口头创作,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精神宣泄、调剂情绪、陶冶性情的作用。人们可以在紧张的劳动之余、欢乐的聚会之中或者在空闲的车船乘坐之时,讲一些“瞎说”(自由虚构的故事)、“洋话”(夸张有趣的故事),讲一些听来的笑语、寓言和生活故事,来放松情绪、传导快乐、愉悦心情,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这一类故事在江阴十分丰富,有《痴女婿故事》系列、《江阴地名故事》、《江阴物产故事》,以及许多令人发笑的民间笑话等。

信息功能。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由于缺乏教育,大多数人不识字,他们的关于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生产经验、生活哲理等方面内容的传承,以及其他社会信息的传播,大多依靠口头文学(特别是传说故事)来进行,而这些信息流传到今天,就成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具有了历史研究价值。这类故事主要是《定光活佛》等佛经故事,《过年的来历》等民俗故事,《江阴夏良惠故事系列》、《陆官舍和陆家桥》等地理故事等。

民间故事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泛地域性。先说地域性,在江阴范围里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由此而产生的故事,就只能也只会在本地域流传,如:《徐霞客故事》、《杨名时故事》、《江阴抗清八十一天故事》、《夏良惠故事》等,是江阴独有的,即使流传到别的地方,讲述人必定要在故事中加上“江阴”两个字,这类故事是江阴人的“专利”。还有一种故事,它的一个故事情节或者某个人物类型,由于反映了人民生活的某个侧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有一定的艺术性,就从本地域会流传出去,形成多种演变方式,这就是泛地域性。例如江阴的《长江三鲜故事》,讲述河豚、刀鱼、鲥鱼的故事,沿长江的城市镇江、扬州、南通、张家港等也一样流传;《蔡苟郎临死咬奶头》由于具有警世作用,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它流传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至于《八仙的传说》、《鲁班的传说》、《贴双喜的传说》等故事,更是全国各地都有流传。还有一种情况,故事情节依旧,人物却换了。如江阴杨名时云南吃“螯螯虫”,苏东坡海南岛也吃“螯螯虫”,孰先孰后,孰假孰真,不得而知,反正是民间故事,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至于风俗故事、俗语故事,由于江浙沪地区地理相通,气候相同,风俗类同,故事也就口口相传,大同小异地流传开了。

民间故事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草根文化”,深深地扎根于人民,广泛地普及于群众。民间故事的讲述者或者创作者,不一定是满腹经纶,不一定知书达理,只要粗识文字,就可以讲述。讲述者更多的是一些目不识丁的渔父樵夫、农民猎户、村姑老妇。“白发渔樵江渚上,浊酒一壶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20世纪,江阴曾经有过不少收集和讲述民间故事的高手,在1984年那次民间故事普查中崭露他们的头角,有:黄启元、袁宝荣、孙洪才、张树森、邵振良、吴瑞坡、陈荣达、焦保生、陶仕铭、陈正明、刘湘和、张述然、王祥妹、周豪等。其中黄启元(1941~ )原江阴市文化馆副馆长,无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江阴民协主席。长期以来,他致力于收集、整理、编辑出版江阴的民间故事,1987年主编出版《江阴民间故事集》,2005年出版江阴旅游丛书《江阴民间故事》卷,2010年7月出版《徐霞客故事》。原南闸镇文化站站长张树森(1942~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他酷爱民间文学,特别喜爱民间故事,在搜集讲述民间故事的同时,吸收民间故事的营养,创作出大量新故事,有新故事专集《酸酸草》和乡土文学集《千秋南闸》出版。华士镇孙洪才(1930~2009),初小文化,爱好文艺,特别能讲民间故事,主要作品有《把脉》、《城头杀狗》等,2001年,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曾录播他的故事与歌谣节目。王祥妹(1917~2001),新桥镇圩里村农民,文盲,她自幼爱听民间故事,并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讲述过100多则民间故事,是新桥有名的“巧嘴娘娘”。

江阴的民间故事产生于农耕时代,长期存在于民间社会文化生活中。当农耕时代离我们愈行愈远,随着一些依附于农耕时代的民间文化不可避免地已经或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那种在夏夜乘凉,遥望星空,入迷地听老爷爷老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情景;那种于工余小憩,在田头“瞎说”连篇、开怀大笑的场面,已经如童话一般美丽而遥不可及,随着许多当年的民间故事讲述者或者叫“故事篓子”的老人相继故去,江阴的民间故事宝库中的遗产正在减少。所幸的是,目前江阴已有一大批民间故事整理出版,进入了资料库;还有一批民间故事的传承者依然健在,只要我们重视并进一步加强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工作,进一步深入广泛收集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民间故事这朵山花,依然会绽放在江阴的大地上!

附民间故事

人物故事

季札故事

三次让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互相兼并,战争频繁,各国贵族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王室之内,同室操戈,不顾骨肉之情义。吴国的季札却贤良豁达,具有高风亮节,三次让国,几千年来传为美谈。

季札,又名公子札、吴札,是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诸樊,二子叫余祭,三子叫余昧,第四个儿子就是季札。由于季札从小好学,长大成人后贤明博学,豁达大度,待人宽厚,具有较高的政治外交、文艺等方面的卓越才能,深得吴王寿梦的喜爱,一直把他作为自己理想接班人的人选。

这一年,寿梦患了重病,自知活不久了。一天,他一反《周礼》中应由长子继承王位的惯例,把四个儿子都叫到床前交代说:“你们兄弟四个要算小弟季札最为才德兼备,如果让他继承我的王位,吴国一定会繁荣昌盛的。”三个哥哥都同意父王的嘱托,但是季札不肯。寿梦就立下了死后由兄弟相传,一定要让季札当上国君的遗嘱

不久,吴王寿梦去世了。长兄诸樊根据父亲的遗愿,要把王位让给季札,季札连忙说:“父王在世的时候我就不同意这样做,现在怎么能够这样做呢?”为了表明自己心口如一,季札悄悄地隐居到了申港西面的舜耕山,从事农耕生产。诸樊只得自己接任吴王。为了能早些把王位传给季札,诸樊亲自领兵伐楚,战死在沙场。吴国的大臣们遵照先王寿梦的遗嘱,就立次子余祭为王,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一定要把国位传到季札为止,来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余祭效法长兄,不久也“好勇轻生”而死去。寿梦的三子余昧继位,当了四年吴王,一病不起,临终前重申父王的遗命,要季札当上吴王。由于这次传位季札是顺理成章的,季札再也无法推托,他就逃到延陵地方去了,大臣们没有办法,只好立余昧的儿子僚做了国君。

墓前挂剑

季札是个十分守信用的人。有一次,他到徐国去访问,与徐国的国君亲切交谈,十分投机。当时,由于礼仪的需要,季札身上挂着一柄佩剑,十分惹人注目。徐君非常羡慕这把佩剑,向季札要过来看了又看,爱不释手。季札心里明白徐君的意思,但由于这次出访要去好几个国家,到徐国只是第一个访问地,周游列国不能没有这把佩剑作装饰。他就决定,等完成全部出使任务以后,再回到徐国,把这把剑送给徐君。

半年过后,季札终于把要去的几个国家都走访完了,他念念不忘佩剑的事,又专程来到徐国,要把佩剑送给徐君。

谁知,就在季札周游列国期间,徐君已经死了。这时接待季札的是新任的徐国国君。季札解下宝剑,交给新君。季札的随从站出来阻止:“这是吴国的宝剑,不应该随便拿来送给别人啊!”季札说:“我不是无缘无故地赠送这把宝剑,上次我经过徐国,徐君看到这把宝剑,虽然嘴上没说要,但从他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这把剑。因为我还要出使列国,所以不便献上。虽然这样,我在内心已经许诺将此剑赠予徐君了。现在徐君亡故了,我若不把这剑送给他,那就是妄自欺心了!”说完,就将宝剑交给新君。新君也推辞不受,说:“先君没有遗命,我不敢收下这把宝剑。”季札就把剑挂到了徐君坟墓旁边的树枝上,然后离开了。

“十字碑”

传说季札晚年住在申港西边的舜耕山北麓,与农夫一起耕地种植。在他92岁那年,无疾而终。当地的农民和季札的儿子们就将他安葬在舜耕山下的吴陈村上。并在季札的墓前立了一块碑,碑上的字是由孔子书写的“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古篆,字很大,每个字有一尺见方,字体奇崛雄伟,十分注目。

这块“十字碑”经历了千百年风雨侵蚀,到了元朝末年,石碑拦腰裂开了一道口子,眼看要断为两段,附近的百姓很是关切,有人主张修补,有人主张在碑后加撑,也有人想重立新碑……但总觉得不妥当。

有一天,天气异常。傍晚,天上阴云密布,雷声隆隆,很快风狂雨骤,倾盆大雨足足下了半夜。吴陈村的村民,个个都为“十字碑”担心,担心在风雨中石碑会断裂倒下,许多人为此通宵没有睡觉。等到风雨停止,天还没亮,大家不约而同,急忙一齐跑到季子墓前观看“十字碑”。说也奇怪,大家看见,“十字碑”不但仍然屹立在眼前,而且原先石碑上的裂缝居然已经合拢,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紫色印痕,大家啧啧称奇,有位老人说:“看来,这是昨晚天上的雷公、电婆、风伯、雨师来修好的!”

后来,明代有个叫郑鄤的人就为这件事,写了一首诗,诗中有一对联句:“星斗夜寒君子墓,风雷时护圣人书。”人们把这一联句写成了对联,如今这副对联还在季子祠里呢。

昭明太子故事

古塘相思树

顾山有句俗语叫:“先有古塘村,再有顾山镇。”老早老早古塘靠近顾山山脚下,是个蛮大的集镇,特别是每逢初一、月半,这古塘到香山寺烧香的人很多,古塘集镇上更加闹猛。

有一天,住在香山寺读书编书的昭明太子到古塘散步。忽然,碰见一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小尼姑在买香烛。昭明太子想:这样的小地方,有这么好看的尼姑,倒要问问看。小尼姑看见一个后生来搭腔,赶紧回身就跑。昭明太子一看,就紧紧跟上去。跑呀,跑呀,过了一个小村子,尼姑不见了。昭明太子走进村子,寻到村子后边,看见有一座庵堂,进庵一看,尼姑就在里边。

昭明太子说,我也是来烧香拜佛的,住在山上香山寺修行。尼姑听了,看看昭明太子不像坏人,就和他攀谈起来。他们一个讲如来佛观音,一个讲弥陀佛《金刚经》,两人越讲越亲热,越讲越有心思。讲到最后,昭明太子说:“你不要隐居在这小庵堂里了,跟我到京城里去吧!”

尼姑这时候才晓得,这后生是昭明太子,当场吓得连连摇头说:“我是吃胎里素的,不好还俗嫁人,再说,尼姑怎么能和太子成亲!”说完,把太子推出庵堂门,自家关紧门,在房里大哭了一场。

第二天,昭明太子又来庵堂,只看见大门紧闭,喊煞也勿开。昭明太子只好回转。

第三天一早,昭明太子又来到小庵堂,只看见庵门大开,进去一望,一个人也没有。昭明太子想想,小尼姑呀,你为啥要跑掉,难道我太子就不好和尼姑交朋友?想着想着,他伤心地哭了起来。

昭明太子在庵堂里守了三天三夜,伤心了三天三夜。后来,他看看尼姑不回来了,绝望了。但他还是想念小尼姑,就从身边摸出两粒鲜鲜红的相思豆,用手扒开庵堂院子里的泥土,种了下去。没有多少时候,院子里长出了两棵红豆树,随着一天天过去,红豆树郁郁葱葱,格外茂盛。现在,这两棵红豆树还枝繁叶茂地长在那里。

犀 带 桥

昭明太子编《文选》,住在顾山山上的一座楼上。编呀选呀,一直住了三年。三年当中只要有空,就下山帮顾山人做好事。修路、开河、搭桥、造庙,好事体做得勿勿少,顾山人对他又亲热又敬重。

三年下来,《文选》编好了。一天,京城里的皇帝老子派人来叫他回去。他没有办法,只好一家一家去告别。第二天一早,太子动身了,送太子回京城的人数也数不清。太子跟大家送一程,讲一程,伤心一程,一直送了七七四十九程,一直送过八八六十四座凉亭,最后分手的辰光,太子解下一条束腰的犀带,送给顾山人做个纪念。

犀带只有一条,可顾山人几千几百,都争着要留纪念。怎么办?大家商量来讨论去,最后决定在顾山西街上造一顶犀带桥,让大家看看跑跑,来纪念昭明太子。

葱油盘香饼

江阴有一种传统点心,巴掌大小,滴溜圆,是用大饼桶炉贴烘而成的。这饼,看看黄爽爽,亮光光,与普通大饼相差无几;但咬上一口,却会盘旋散开成一条,吃起来酥松暄软,香咸利口,多食不腻。

这种饼,是将面粉用开水烫至半熟,然后加四成油酥搞薄,接着刷一层油,再撒葱、盐花,卷搓成细条,盘成圆形,轻轻压扁后贴烘,谓之“葱油盘香饼”。

相传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在江阴顾山读书编文时,与桃花庵一年轻貌美、谈吐不凡的女尼祁儒贞相遇,两人志同道合,倾心相爱。只因太子日夜用功,常受身寒腹饥之苦,儒贞心疼不已。她就根据萧统口味爱好,精心烘烤了这别具一格的面饼;再用小火炉,卷两圈棉布,将饼热焐起来,嘱托仆人给太子作夜餐,倾注了她的一片温情。

这段佳话,广为传颂,成为青年们追求美满爱情的榜样。“葱油盘香饼”的制作方法也就沿袭了下来。那火炉周围用棉布保暖的好办法,也移用到大饼桶炉上。

施耐庵故事

十字坝与十字坡

传说,祝塘与长寿之间的十字坝,就是《水浒传》中的十字坡。当年施耐庵在大宅里徐经家里教书,还在创作《水浒传》一书上动了不少脑筋,他十分留心周围的环境、人物和事件,一经思考成熟,就一气呵成地写下来。

十字坝地处祝塘、长寿之间,距两镇各有三四里路,两条宽阔的河面上两坝相交,形成十字路口,是南来北往,东行西去的必经之路。古时候的十字坡人烟稀少,土地荒凉,只有一爿夫妻酒店开在路口,供来往人饮酒充饥。店老板秦阿大向来胆小怕事,老板娘孙二娘却办事泼泼辣辣,一贯主持公道。夫妻个性虽然不同,但由于妻子的影响,秦阿大也逐渐变得刚毅起来,秦家夫妻酒店开得蛮兴旺。

有天午后,施耐庵散步到十字坝,忽然听见酒店门口传来一片吵闹声,他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秦家夫妻正与一个欺辱乡下民女的地头恶棍打得不可开交。那个恶棍虽然五大三粗,但他居然不是孙二娘的对手,被孙二娘三拳两脚,打得落荒而逃。乡下民女对秦家夫妻十分感激,连连磕头,千恩万谢。施耐庵对秦家夫妻见义勇为的行为非常佩服,回到书房,就把秦家夫妻塑造成了“张青”和“孙二娘”,把他们写进了书里,还把十字坝写成“十字坡”。

武松打虎

祝塘镇北郊,有条土岗,南北宽一丈多,东西长一里多。这条岗叫做后阳岗。

相传,当时镇上有个武士叫武松,应徐经家的邀请,前往赴宴,酒席上心宽人欢,武松连喝了几大碗酒,回到镇上已是黄昏。路经后阳岗,武松酒性发作,跌翻在地,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就在这时,有条大黄狗在岗上寻食,闻着酒肉气味,就窜到武松身边,伸出舌头,舔吃武松呕出来的酒肉。一舔,把武松舔醒了。武松一看,见是只大黄狗,就跳起来,与狗厮打。凶猛的黄狗向武松扑去,武松酒后力道足,对准黄狗的脑门猛击三拳,连踢三脚,黄狗惨叫一声,脚一伸就死去了。武松哈哈大笑,走了。

武松打狗的事,被在大宅里的教书先生施耐庵晓得了,就写进了《水浒传·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里。

现在祝塘镇的后阳岗,也就改名为“景阳路”。

徐霞客故事

小霞客寻仙记

徐霞客生于公元1587年。他从小眉清目秀,聪明伶俐,父母十分喜爱他。小霞客刚刚懂事,母亲就教他识字读书。到七岁,他已能看书写文章了。

霞客的祖上曾有人当过大官,所以家里有很多很多的书。霞客从小喜欢看书,他一有空就往后院的“万卷楼”里钻,常常因读书入迷而忘了吃饭。

可是,他读书不加选择,有一个时期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书迷了心,竟相信了那些书上写的。书上说,世间有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神仙,他信以为真,就下了决心要找到仙人,学点仙术。

一天早晨,他瞒着父母外出,去找仙人。他按书上写的一直往北走,走出老远老远,直到太阳偏西,还没找到神仙。太阳快落山了,他走不动了,就坐到路旁的一块石头上歇息。

刚刚坐下,身旁走过来一位长眉白发的老人。这人个子高高,道骨仙风,真像书中所写的神仙。霞客大喜,随即赶上几步,一把抓住老人:“老爷爷,你是仙人吗?”

长眉白发老人未曾回答。他朝着徐霞客上下打量一阵,笑眯眯地反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家住在哪里?家中有些什么人?”徐霞客一一作了回答。

长眉白发老人听了,看看即将落山的太阳,说:“孩子,我不是仙人,可我看见仙人了。”

徐霞客要紧问:“仙人在哪里?快告诉我。”

老人告诉他:“仙人刚刚从这里向南走去,你快追上去,越快越好。”

徐霞客又问:“这仙人长得什么样子?”

老人说:“你看到一个倒拖鞋子反着裙,泪眼汪汪笑盈盈的人就是。”

徐霞客朝长眉白发老人鞠了一躬,便掉头向南追去。

追呀追,太阳下山了,没有追到;追呀追,天黑下来了,还没有追到;追呀追,空中挂起月牙灯了,仍旧没有追到。他追得浑身是汗,精疲力竭了,抬头一看,自己的家就在眼前,就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到家门前,举起小拳头,“咚咚咚咚”敲起门来。

这时,父母还没有睡着,正为儿子不知去向而担忧。突然听到敲门声,估摸是霞客回来了,母亲便急急下床去开门。

门一打开,徐霞客一见母亲,惊叫一声,双膝跪了下来:“母亲,你难道就是我要找的仙人?”

原来,站在霞客面前的母亲,倒拖鞋子反着裙,泪眼汪汪笑盈盈,和长眉白发老人讲的仙人一模一样。

母亲听了小霞客外出寻仙的经过后,就教训儿子:“世上哪有神仙?好心的长眉白发老人看你年纪小,远离家园,天又快黑了,家中父母牵挂,叫你往南追仙人,是让你赶快回家!你出门一天,我们找了你一天。刚刚睡到床上,听见你回来了,心里高兴,急着出来开门。看,连鞋子都穿倒了,裙子也着反了。”

徐霞客听了,知道上了坏书的当,一对小眼睛里涌满了亮汪汪的泪水,他说:“母亲,我今后再也不读那些坑害人的坏书了。”

“这才对了,好孩子!”母亲抚摸着小霞客的头说:“看书像吃东西一样。吃东西要拣对身体有好处的吃,看书要选能增长自己知识的看。”说着,她挽着小霞客来到“万卷楼”,亲自给他选了许多书,都是古今历史、文学名著、山海图经和旅行探险一类书籍。

秋圃立志

母亲给他选的书,他很喜欢。他特别喜爱读郦道元的《水经注》,沈括的《梦溪笔谈》,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以及柳宗元的游记等地理书籍。这些书,他不但在家中读,还带到私塾学堂里去看。上课怕被塾师发现,他就把书藏在经书下面,偷偷地读。读到有趣的地方常常眉飞色舞,“嘻嘻”笑出声来。

塾师发现了这个秘密,在放晚学时把小霞客留了下来。他没有动戒罚,而是耐心地劝导他:“孩子,你天资比一般人聪明,只要现在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能中举做大官。”

可是霞客听了说:“我不要做官。”

塾师摇了摇头说:“唉,你呀,真是跟你父亲一样的脾气。”

徐霞客的父亲叫徐有勉,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看不惯当时官场中你争我斗的腐朽风气,所以不想做官,甚至不愿同那些做官的人来往。当时无锡地区名声显赫的官僚秦中丞、侯司谏几次登门拜访,他都避而不见,或躲进竹林深处,或坐小船去游太湖。父亲的思想和行为对徐霞客是有影响的。

过了一会儿,塾师又问徐霞客:“那么,你将来要做什么呢?”

徐霞客说:“我要像张骞、玄奘、郑和那样,遍游五岳九州。”

塾师听了,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徐霞客很快长大成人了。十九岁那年,父亲徐有勉病故了。三年服丧期满,他便想外出游历,实现幼年立下的愿望。但这要求得母亲的同意。这一天,他起得很早,看看母亲的房里还没动静,就在庭院里踱起步来。这个庭院,被人称为秋圃。虽然徐霞客家并不缺吃少穿,院子里却种着各种蔬菜。院地里一畦畦青菜绿油油,围墙上爬满了开着黄花的丝瓜藤,墙脚边搭着一个很大的扁豆棚,挂满了一串串紫色的豆荚。徐霞客很喜欢这具有农家风味的秋圃。他经常在豆棚下读书,他母亲也爱在绿荫下织布。徐霞客从菜畦走到豆棚,欣赏了一会秋圃晨景,来到了一棵姿形奇异的罗汉松旁。他站直身子,正要同罗汉松比高低时,母亲住房的窗子“吱”的一声开了。母亲起身了。徐霞客连忙走过去,但走了几步,忽然又停下了。为啥?就在母亲推窗的一刹那,他看见了母亲雪一般的满头白发。

“父亲去世不久,母亲又年迈体弱,我能离家远游吗?”徐霞客心里打着旋涡,脚步围着罗汉松转。一转转、一圈圈,罗汉松周围的地上,踩起了一层灰蒙蒙的泥尘。

这时,“啾”的一声,一只鸟掠过头顶,停歇在罗汉松的枝头上。徐霞客抬头看到那伸向一边蜷曲多姿的枝干,心里猛地一动。

这棵罗汉松,本来是一盆树景,还是徐有勉从京城带回的。徐霞客九岁那年,他看着花盆里松树年年这么粗这么高,心里不舒服。一天,他瞒着父亲把罗汉松从花盆里掘了出来,种到庭院里。阳光照,雨露洒,罗汉松一年窜一个头,一年放一个轮,十多个年头看着过去,如今杆子粗叶子茂,长得比徐霞客高了。

徐霞客盯着罗汉松想,松树种在窄小的花盆里长不成材,人不也是如此吗?想到这里,他离开罗汉松,向母亲的住房走去。这时候,屋内传出“咿昂咿昂”的织布声。母亲又在织布了。

徐霞客踏上台阶,正想推门进房,房内传出了一个孩童的声音:“阿婆,阿娘怎么还不回来呀?”问话的是徐霞客的儿子,才三岁。只听徐霞客的母亲在回答:“快了,你娘快回来了。”孩子高兴地拍着小手说:“呵,阿娘快回来了,阿娘快回来了,宝宝到大门口去接。”

听到这里,徐霞客难过地别转了头。原来,没等孩子会叫娘,他的妻子就生病离开了人间。现在,这个孩子全靠祖母抚养。徐霞客想:家中老的老,少的少,母亲是不会放自己走的。他正想把伸出的腿收回来时,突然,织布声停了,门“吱呀”一声,母亲出现在了门口。

徐霞客连忙迎了上去,叫了一声:“母亲!”

“霞客,有啥心事对娘说吧。”母亲慈爱的目光盯着徐霞客,温和地说。徐霞客觉得奇怪。母亲怎么会知道自己有心事呢?说出来吧,恐怕母亲受不了;不说吧,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他朝母亲看了一眼,决定暂时不说,便推托说:“娘,我没有什么心事。”

“霞客,娘看得出,你这些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你想些啥,不要瞒我了,快告诉娘吧。”

徐霞客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高兴地说:“霞客,身为男子,应该志在四方,不应该因为母亲年老而把自己关在家里,变成圈在篱笆里的小鸡,拴在马厩里的小马。”

霞客听了,感动得双膝跪倒在母亲的面前,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当天晚上,母亲就为徐霞客整理了行装,并用针线缝制了一顶“远游冠”。就这样,二十二岁的徐霞客,踏上了考察祖国河山的征程。

两探雁荡湖

公元1613年初夏,徐霞客来到浙江的雁荡山旅游,他被大、小龙湫两挂飞瀑吸引住了。小龙湫,水从崖上泻下来,如千鼓齐鸣;大龙湫,自峰顶直冲深潭,像一匹巨大的白缎。

徐霞客看到瀑布,想到了一个问题:这大小龙湫一年到头流泻不息,水从哪里来呢?他问当地人,当地人给他看一本书《明一统志》,上面记载着:“山顶有湖,龙湫之水即从湖来。”徐霞客看了,想,山顶居然有湖,而且两挂飞瀑终年流泻,湖水不干,一定是奇湖,他决定登山勘查一番。

于是,徐霞客和随行的仆人,按照书上记载的途径去找雁荡湖。他们翻山越岭,吃尽千辛万苦,结果一无所获,连湖的影子也没有见到。但徐霞客并不灰心,他一边总结失败教训,一边访问山中的和尚、割柴人和放牛娃,了解找到雁荡湖的正确路线。

二十年后,他又一次登上了雁荡山。

那是一个雨后的早晨,徐霞客带着两个仆人,肩背行李,手握铁棍,踏着没膝的深草,一步一步向峰顶登攀。山愈来愈陡,路愈来愈窄。突然,一个仆人叫道:“先生,前边没有路了。”

徐霞客抬头一看,前面出现了一个光溜溜的山,坡上连野草都不生一根,确实难以登攀。

“先生,我们改条道吧,别处也许有路。”另一个仆人也劝道。

徐霞客笑笑说:“别处的路就一定会平坦吗?如果通向峰顶的路好走,雁荡湖就不奇了。我们不要走人家已经走过的路。这里没有路,我们动手开。”说着,他挥起手中铁棍,叮叮当当,凿起岩石来。

仆人跟随徐霞客多年,晓得主人的脾性,他不到桥断路绝、推车撞壁的地步,是绝对不会回头的。于是,他们跟着徐霞客一起凿起来。顿时,石屑飞溅,叮当之声震荡坡谷,惊得山中野鸟纷飞,草兔窜逃。

不一会,光滑的斜坡上凿出了一个石级,他们登上一步;接着他们凿第二个石级,又登上一步;就这样,一级级凿,一步步向上攀……

终于,他们登上了顶峰。徐霞客站在一块鹅毛石上,擦了一把额上的汗,舒适地吸了口山顶特有的新鲜空气,欣赏起周围的景色来。看脚下,白云弥漫,一个个山顶探出云海,就似一朵朵出水芙蓉;看远处,山峰耸立,好比新钻出土的春笋。

看了一会,他们向一个更高的山峰进发。不久,又一堵峭壁挡住了去路。这山壁如刀削的一般,不要说壁上没有踏脚的地方,就是用铁棍凿了石级,也无法攀上。

徐霞客看着险崖,双眉锁了起来,脑海里出现了初探雁荡湖的险景:徐霞客和两个仆人,在向一座山峰攀登时,遇到了断崖。仆人想看看悬崖有多险,山谷有多深,刚一探头,就吓得连连后退。徐霞客却不怕,他站在崖沿上仔细地观察着。突然,他发现一块突出的石头下有一个小小的平台,心想那里或许可以找到越崖的路。但崖顶到平台有三丈多高,怎么下去呢?这时,他看到仆人解下绑腿布在休息,脑子一转,办法有了。随即,他拿过仆人的四条绑腿布,结成了一条长长的带子,把带子一头拴在树上,要从崖顶上下去。徐霞客拉住布条正要下,仆人忙阻拦:“先生,你不能下去。这悬崖很危险,再说这布条不太牢。”

徐霞客说:“不下去,怎么知道前边有没有路?”

仆人又劝道:“真的要下去,我先下,你留在上面。”

“不,还是我下去看看好。”说罢,徐霞客抓着布条,脚蹬险崖,悬空而下。

徐霞客顺着带子,顺利地垂到了平台上。可是立定一看,愣住了。平台很窄小,仅有一个人落脚之地,没有其他道路;平台下是百丈深渊,望一望就头晕目眩。徐霞客只好拉着布条慢慢地爬了上去。

谁知,布条被锋利的石棱磨损了,徐霞客刚刚爬上两把,“嘶——”布条断了,人险乎跌进深谷去,仆人吓出了一身冷汗。

徐霞客稍镇定了一会,解下自己的两条绑腿布,把断布条重新结好,用力拉了拉,感到挺牢,又继续往上爬,一把、二把、三把……总算爬到了崖顶。站定后,往身上一看,嘿,衣服、鞋子都给锋石割破了,身上有好几处流着血。徐霞客擦了擦血迹,望着百丈深崖,摇了摇头,失望地回转了……

眼下,徐霞客又碰到如此险峻的峭壁,他怎能不愁呢?难道再回转不成?不,登山要拿到峰顶异石,探湖要捧起湖中清水。险难再大,决不回头。但用什么办法登上峰顶呢?他在峭壁前踱步沉思。

一个仆人看到徐霞客这副焦虑的样子,感叹地说:“现在要是有一张登天梯,多好呀!”徐霞客听到“梯”,眼睛顿时一亮。家中登屋面用梯,士兵攻城头用梯,我们登山不也可以用梯吗?但峰高梯短,怎么办?徐霞客和仆人商量了一会,凑出一个好办法。

于是,他们到附近寺院借来了一张梯,搁在峭壁上,踏着梯级向上爬。梯子短,达不到顶,他们就砍木头打进岩缝里,踏着木头再向上攀。还达不到顶,他们就把梯子架在木桩上,并用绳子把梯结在石缝中的树上,然后踏着悬梯登高。就这样木头接梯子,梯子接木头,一步步艰难地向上攀登。中午时,终于登上峰顶,找到了雁荡湖。啊,这湖很奇特,很幽美。湖心,碧水清澈,游鱼可见;湖边,花草丛生,飞雁栖宿;四周,不少处岩缝中溢出清泉,淙淙入湖;入湖之水,又分南北两支涓涓流出,但与大小龙湫风马牛不相及。

徐霞客对雁荡湖详细考察后,指出了《明一统志》的谬误,并作了正确的记载。

“神龙洞”奥秘

徐霞客在旅游中,听人说湖南茶陵有个神龙洞,洞内住着一条威力无穷的神龙,这个洞没有人敢进去。他听了想,神龙肯定是没有的,但里边有什么呢?他下决心揭开“神龙洞”的奥秘。

1637年1月中旬,徐霞客带着顾仆来到茶陵,在城西的云阳山找到了神龙居住的麻叶洞。他来到洞前,只见洞口只有斗那么大,洞很深,里边黑乎乎的,时有凉风迎面扑来,风中还夹有一股奇异的怪味。徐霞客看了连说:“奇洞!奇洞!快进去看看。”顾仆听了,吓得脸孔煞白,道:“先生,还是别进去吧,这个洞没有人敢进去过呀!”

徐霞客说:“越是人家不敢进去,我们越是要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前人不知道的情况,得到他人没有得到的知识。”

顾仆不敢推辞,说:“那么,请个向导吧。”

徐霞客答应了,他们来到附近的村上。当地人听说他们要进神龙洞,一个个惊得伸出了舌头,一位银丝飘胸的老人好心劝徐霞客:“先生,洞内有一条凶狠的神龙,你们千万别进去呀。”

徐霞客和气地问:“老人家,你是怎么知道洞内有神龙的?”

老人说:“我是听前辈人说的。据说在嘉靖年间,有两个和尚进了这个洞,没有看见他们出来。后来又有一个法师,自称有降魔除妖之术,他找了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一同进洞去降妖。可是他们进洞不久,就鬼哭狼嚎,连滚带爬逃了出来,说是里边有一张石床,床上躺着一条雪白的巨龙,四周还蹲着许多怪兽……”

徐霞客听了,哈哈大笑,然后说:“神龙我不怕,妖魔能制服。今天我到村里来,是想雇一个人跟我们一块进洞去,不知哪位肯当我们的向导?”

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个也不吭声,有的悄悄溜走了。

正好这时,走过一个年轻的樵夫,顾仆把他拉住了,拿出很多钱雇他当向导,他答应了。

徐霞客他们又来到麻叶洞。村民们也跟来了。他们虽然不愿当向导,但关心着徐霞客降妖的事。天气冷,他们在洞口燃起了一堆火;洞内黑,他们扎了许多松枝火把送给徐霞客;为防野兽,他们还送来锋利的砍柴刀……

准备进洞了,由于洞口窄小,穿着棉衣进不去,徐霞客把棉衣脱了。顾仆和向导也解开了纽扣。村民们送来了火把。这时,向导弯下腰去洞内看一看,身子颤抖起来,问徐霞客:“先生,你是哪里来的大法师?”

徐霞客回答:“我不是法师,是个读书人。”

“那你会不会使法术?”

“我不会。”

向导顿时脸孔变色:“我以为你是一个很有本领的大法师,才有胆量作你的向导,哪里晓得你是读书人!向导我不当了,钱还你!”说着,扔下火把,屁股一扭溜了。

顾仆看着向导走了,也胆寒起来:“先生,还是别进去吧。”

徐霞客厉声道:“怎么,你也害怕了?那我一个人进去。”说着,他蹲下身子,把脚伸进了洞里,然后仰面滑进了洞。

顾仆不敢怠慢,也跟着滑进了洞。

围在洞口的人,这时候都跪了下来,嘴里喃喃轻语,恳求菩萨保佑他俩平安无事。

徐霞客和顾仆进了洞,仔细一看,这洞还算宽敞,可以侧身舒首。他们观察了一阵,举着火把向前走。只见东西两壁都是裂缝,无法进入,只有直北有一个洞。但这洞很小,直径只一尺左右。洞小也要进,他们举着火把在洞内伏地蛇行。弯弯曲曲爬过了三个口子,他们进了一个较大的洞。这个洞上阔下狭,高不见顶。顶上有石孔,一缕阳光从隙中射到洞壁,赛如一轮弯月。他们在洞内东转西攀,不知过了多少洞,尔后进入一个神话般奇丽的大洞。这洞高一丈五,阔二丈。地面有一块平坦的石头,好像石榻。四周岩壁有棱有角,好似窗户格子。壁顶莲英下垂,连接成帏。石榻前边,玉柱圆竖,大小不一,颜色洁白晶莹,花纹比人工雕刻的还要动人。本来胆战心惊的顾仆,被这奇妙瑰丽的石景吸引住了。他问徐霞客:“先生,这洞没有人进过,这石头为什么刻得这样漂亮?”

徐霞客说:“这不是人工造成的,而是天地造化。流水侵蚀岩石,溶化在水中的石膏逐渐凝结,长年累月,就成了这个样子。”

顾仆又问:“那为什么有人说这洞有神龙呢?”

“哦,这不奇怪。”徐霞客把火把举到头顶,指着石榻旁的石壁说:“你看这像什么?”

“像龙!一条大白龙!”

徐霞客又举着火把照看四壁,壁上出现了许多看上去酷似狮、虎、熊等的各种形像。

这时,手中的火把已燃去大半,徐霞客只好恋恋不舍地向洞口返回。

洞外的村民们一见徐霞客出来,蜂拥般围了上去,个个崇敬地行礼称颂。徐霞客礼谢了大家,讲开了洞中的奇景,大家听了很有滋味。

自从徐霞客揭开了“神龙洞”的奥秘后,后来,当地许多人也进了这个洞。

湘江遇盗

公元1637年,徐霞客已经五十岁了,但壮志不已,按原定计划,辞别家园,作连续四年的西南之游。仲春时节,他游历湖南后,坐船沿湘江南下,准备到广西考察。

一天傍晚,船行到一个叫新塘的地方停下来,靠岸歇息。到二更时分了,徐霞客还在烛光下记日记。这是他的老习惯。不管身体怎样疲劳,每天晚上,他总要把旅途中看到的听到的东西记下来,不写好不睡觉。

他写着想着,突然听到船上“咕咚”一声,接着木船摇晃起来,还听到轻轻的对话声。徐霞客知道事情不妙,定有强盗来了。他急忙从卧板下取出一只放游资的匣子,想从船尾跳水逃走。但走到船尾一看,那里也站着几个黑影,隐约可见他们手中拿着大刀、木棍。走不脱了,怎么办?所有游资全在这匣子里,如果匣子被抢走,没有了钱怎么到广西去考察?心急之中,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将匣子暂时丢入河中,待强盗走了再打捞起来!他赶紧掀开船棚油布,将匣子丢到了河里。

这时,六七个强盗钻进了船舱,把睡在舱里的人一个个叫了起来,用刀对着赤身裸体的人,逼他们交出金银财宝来。人们吓得索索发抖,不敢声响。其中有一个人胆子很大,他叫了一声“快跳江”,掀开油布,“扑通”跳进了江里,许多人突然猛醒,也跟着跳江。强盗一看不对,挥刀乱砍。徐霞客不会游水,但看到刀劈过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跳进了江里。强盗们把船上的东西抢劫一空,在船上放了一把火。

徐霞客在水中挣扎着。这时,开过来一条船,发现了徐霞客,船家连忙将他救了起来。徐霞客光着身子。船家看他冷得直“筛糠”,怪可怜的,就让他躺在船舱里。

徐霞客在舱中,看着熊熊燃烧的那只船,心里痛呀!这样一来,他所带的行李物品全部化为灰烬了,他费尽心血一路收集的珍贵资料和自己这次出游写下的日记手稿全部完了,还有一同从江阴出来在一条船上的静闻和尚、顾仆,不知有没有逃出虎口?

正在此时,船家又救起了几个落水者。徐霞客一看,其中有顾仆,他也赤身裸体,身上有四处受伤,满身血迹。徐霞客忙叫顾仆躺进自己的被窝里,问:“你见到静闻没有?”

顾仆说:“我跳江的时候,看见静闻师傅还在船上。”

霞客又抬头看了看那只燃烧的船,很想过去寻找静闻和尚,同时将扔下河去的那只匣子找回来。但他身上寸丝不挂,怎么出去呢?心中万分焦急。

这时,船上有一个乘客,看到霞客这样可怜,就从自己身上脱下一件衣服给了他。霞客非常感激,连忙穿上。但顾仆仍然光着身。霞客就将裤子脱下给顾仆穿,自己向另一个顾客要了一块布遮住了下身,这才同顾仆一起下船登岸,去寻静闻和尚。

在离船不远的一个河滩上,他们找到了静闻和尚。只见他胸前、腿上淌着血,脸孔苍白得吓人。他看到徐霞客、顾仆来了,悲喜交集,涕泪横流。停了一会,他向徐霞客讲述了失散后的情景:

原来,静闻和尚虽然会游泳,但为了保住自己用血写的经卷,他没有跳河。当强盗去抢静闻的行李时,他向强盗要求不要动他的经卷。强盗们看他是一个和尚,又在他身上搜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戳了他两枪,放了一把火后走了。静闻就上了岸。

徐霞客查看了一下静闻的伤口,又想到了那只放钱的匣子,对静闻说:“你坐在这里歇歇,我和顾仆去打捞那只匣子。”谁知话刚说完,静闻从身边拿出了一只匣子,说:“先生,你将匣子丢到河里去,我是看见的。等强盗一走,我就下河打捞,匣子是找到了,但里边的钱没有了。”

徐霞客接过空匣,心中难受极了:一点游资没有,怎么能继续西行?再说,静闻和顾仆身受重伤,也要花钱调养啊!

这时,顾仆打起了退堂鼓:“先生,再往前走,谁知道还会遇到多少灾难,还是回去吧。”

徐霞客却说:“不回去!我身边有一根铁杖,随便哪里都可以埋我这把老骨头!”

后来,徐霞客到衡州一个朋友那里借到了一些银子,又继续西行了。

弥留之际

徐霞客一直旅游到云南边疆腾冲,本想进入缅甸,考察异国风光,突然觉得身体半边麻木,双脚不能行动,只好留在鸡足山帮助编修《鸡足山志》。山志修好后,身体仍然不佳,不能继续考察,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用了半年时间回到了家乡。那时已是1640年的夏天。

霞客到家里,很快卧床不起,不能见客,病势相当严重。但他仍然挂念着自己的事业,只要精神好些,就在床上看起自己写的日记来。看到不足之处时,他坐起身来,背靠着墙壁,把纸铺在弓起的膝盖上,细心修改、补充;看了日记,想到自己在旅途中采集的标本,就叫儿子徐屺一件件搬来,放在床前的桌子上,久久观察,细细研究,还对家里人介绍采集这些标本的经过。

霞客的病越来越重了,连捧日记的力气也没有了,他自知留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太长,就把一家人统统叫到床前,吃力地说:“人总是要死的。死我不怕,只是这些东西我放心不下。”他指了指堆在床角里的一堆日记,“这些都是我在旅途中用心血写下的,得来不容易啊!你们千万不要弄丢,最好把它编成书,印出来。还有,我死了以后,你们要把我葬在潢溪岸边,让我在冥冥之中也能看到家乡的景色。”

家里人听了这些话,都流下了悲伤的泪。儿子徐屺对徐霞客说:“父亲,你的病一定会好的,我明天再去请医生来看看。”

第二天,医生来了。他检查了徐霞客的病情,知道毛病很重,很难度过春天。但他不敢直言,安慰地说:“先生的病不要紧,只要熬过冬天,开过春来就好了。”

严冬过去了,春暖花开。徐霞客的病似乎好了些。一天早晨,他的精神特别好,叫徐屺拿来纸笔,给好友陈函辉写了一封短信。信中说:“我的病很快好了。待好后,我跟你再去游雁荡山。”写完信,从床角拿过一本日记又看起来。

可是,就在这一天下午,徐霞客闭上了双眼,一本他亲笔书写的日记双手捧着,紧紧贴在胸前。那年他五十五岁。死后,家里人按照他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潢溪河边风景秀丽的马湾。

徐晞故事

“不可先生”破象阵

明朝辰光有个兵部尚书叫徐晞,是江阴北湖埭人。据说这个人呢,平时爱说“不可”两个字,随便什么事体一不合他的意,他就要说“不可”、“不可”,因此人家都叫他“不可先生”。

徐晞老早辰光是县衙里的一名文职小官,平时做点抄抄誊誊的事体。有一年,地方上有十八个农民因为生活困难,就结成团伙,去抢了富户的东西。在整理案卷的时候,徐晞动了恻隐之心,就想帮他们开脱一些罪名,救下这十八条性命。他想啊,要免脱这些人的死罪,只有把“抢”改成“偷”才好。可是案卷已定,怎么改呢?夜里,他一面吃瓜子,一面苦苦地想法子。正好一片瓜子壳落在案卷上,把那上面一句“大门而进,大门而出”的“大”字变成了“犬”字。徐晞一看,心里灵机一动:对!就这样改。马上提笔在那两个“大”字的右肩上加了一点。这样,案卷上的“大门而进、大门而出”就改成了“犬门而进、犬门而出”啦。这样,抢劫罪就成了偷窃罪。这十八个人就免去了杀头罪,发配到远地去了。

过了两年,徐晞奉县官的命令,把一批皇粮押运到京城里去,不晓得押到半路,碰着一阵大雨,皇粮全部淋湿。徐晞叫苦连天,没法子,只好等雨一停,把粮食卸到路边的村庄里去晒干。不晓得这个村庄里面住的,正好是上次免死发配来的那十八个案犯,这些人本来对徐晞感激得不得了,现在一认出押粮官就是恩公,就把自己家里的干粮拿出来让徐晞换下潮粮,运到京城里去,并且硬把徐晞留下,盛情招待他,还有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做小老婆。徐晞连忙说:“不可,不可。”拒绝大家的好意。那些人哪里肯依,一到夜里,就把徐晞关到姑娘房间里去了。徐晞没办法,只好一夜坐到天亮,在纸上一遍又一遍地写着“不可,不可”两个字。天一亮,门开了,徐晞就把那一堆写着“不可”两个字的纸拿到外面烧了,有的纸没烧着,就随风飘出村外。

不晓得“不可”纸头飘出去被人拾着,徐晞又碰着新事体。啥事体呢?原来南方有个国家侵略中原,他们用大象当开路先锋,依仗这些畜生一路攻阵陷关,势如劈竹,形势非常紧急。情报传到京城,皇帝急得六神无主,看看满朝文武又没有一个能够抵挡,也没有一个能拿出破敌的好办法。这一天,皇上做了一个梦,梦头里有人对他说:“要想破象阵,得请不可先生。”皇帝醒来就贴出诏书,寻找“不可先生”,还四出察访“不可先生”的下落。徐晞那张“不可”纸头正好被一位公差拾着。公差就进村盘问“不可”纸头是谁写的,寻着了徐晞,一问,他就叫“不可先生”。这一来,公差高兴得不得了,连夜带着他进京见皇帝。皇帝召见了徐晞,授他兵部郎中的官职,命令他早日设计破掉象阵。

徐晞来到边关,一面实地察看战场形势,一面攻读兵书,苦想破脱象阵的办法。一天深夜,徐晞仍旧点灯攻读兵书,他一边读一边想,但是几天来的过度疲劳使他十分困乏,眼睛慢慢合拢起来。不晓得一个瞌睡,把蜡烛碰翻,烫在他的面孔上,把他烫得醒了过来。徐晞不禁触景生计:人怕火烫,大象也一定惧怕火烫,假使制造许许多多的假人,用火烧烫后推到阵地上,大象是畜生,肯定会上当的。他这样一想,连夜奏本,把破敌之计呈给皇帝。皇帝大喜,依计而行,又命令他带兵破敌。

徐晞接到圣旨,马上派人铸造了一千个铜人。这铜人和真人一样大小,肚子里是空的;又制造了五百辆车子,每辆车子放两个用炭火烧红的铜人。徐晞安排停当,打开城门与敌兵交战。敌军照老规矩指挥象阵冲杀过来。徐晞命令兵士放下所有铜人,真人撤退下去。那些大象和前几次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分真人铜人,把铜人一个个卷了起来。这一卷,把它们烫得鼻焦肉烂,一头头大象回头就逃,反而把自己的阵营搅乱了。徐晞见战机已经到了,命令全军出阵,直杀得敌军抱头鼠窜,血流成河。这一仗,明军大获全胜,敌军一败涂地,退出了国界。徐晞得胜回朝,皇帝就封他为兵部尚书。

缪昌其故事

缪昌其之死

缪昌其是明朝年间的一个京里大官。他家住在长泾缪家巷路里,现在那里的姓缪人,都是他的子子孙孙。

缪昌其,身高七尺,四方脸,两眉浓黑,两耳垂肩,人非常聪明。他十三岁辰光,就能写诗作对,二十五岁辰光,考中了举人,后来又考中了进士,留在京里做起了说得着的大官。

当时,皇帝旁边有个奸臣,名叫魏忠贤。这家伙目空一切,结党营私,私设公堂,残害忠良和无辜百姓,真是无恶不作。在朝的文武百官,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但都敢怒而不敢言。缪昌其生性耿直,他不怕权势,把魏忠贤的所作所为,列出了二十四大罪状,上奏皇帝。哪里晓得,昏皇非但没有批准缪昌其的奏章,反而把缪昌其的奏章给魏忠贤看了。从此,魏忠贤把缪昌其看作是眼中钉,肉中刺,私下决心,有朝一日,要叫缪昌其粉身碎骨,尸骨不还乡。

于是,魏忠贤就在皇帝面前说缪昌其的坏话。昏皇听了,就把缪昌其削职为民。缪昌其回到家乡长泾后,经常到无锡东林书院去玩,和高攀龙、李仲达等东林党人商量国家大事,并把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告诉民众。

很快,魏忠贤的爪牙把缪昌其参加东林党和他的言论行动,密告了魏忠贤。魏忠贤得到消息后,立即假传圣旨捉拿缪昌其。

那天,缪昌其正在自己书房里看东林党人送来的书信,只听得外边呼五喝六地喊着:“圣旨到,缪昌其接旨!”缪昌其晓得事体勿妙,但他不慌不忙地整了整衣帽,叫家人点香焚烛,大开正门接旨。耀武扬威的魏党爪牙读完圣旨后,立即命令差人将锁链套在了缪昌其的颈项上。缪昌其面不改色心不跳,叫家人把家中所有的藏书统统搬出来,从家门口一本一本地铺在地上,一直铺到长泾镇上。缪昌其双脚踏着书,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一边高声说:“我缪昌其一身清白,没有做过对不起乡民的事情,只为多念了几本书,拆穿了朝廷丑事,激怒了一些见不得阳光的蛀虫,落得今天的下场。不过,那些贪官污吏,总有一天会受到民众的惩罚!到那时,我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

缪昌其被关在京城的监牢里,魏忠贤指使爪牙对他严刑拷打,百般折磨,受尽侮辱。但缪昌其不屈不挠,坚持自己的立场,还在公堂上大义凛然地对魏忠贤的爪牙们讲:“我缪昌其决不怕死,要死也要死得光明磊落。我要告诉你们,魏忠贤这个奸臣,祸国殃民,我死了变成鬼也不会放过他!”缪昌其的一身正气,更加激怒了魏忠贤和他的狐群狗党,他们就变着法子来残害缪昌其,丧心病狂地用烧红的铁帽给缪昌其戴,把烧红的铁靴给缪昌其穿,就这样,一片忠心的缪昌其含冤离开了人间!

阎应元故事

痛击海盗

明朝末年,江阴有个典史叫阎应元。他本来在京都里管粮仓,后来调到江阴做典史。

他到江阴没几天,有百把只海盗船,打着旗帜,浩浩荡荡闯进长江,准备到江阴抢掠。快到江阴时,住在江边的几个渔民发现了这些海盗船,马上奔到城里向县衙大人报信。事情不巧,知县不在家,到邻县去了。留在县里的县丞、主簿都是胆小鬼,一听到海盗来了,吓得脸孔变色,浑身发抖,赶紧回到家里,整理好金银细软,带着老婆、孩子偷偷溜跑了。城里的老百姓也都惴惴不安,纷纷准备逃离江阴。

看到这种场面,急坏了阎应元。照理,他是典史,官卑职小,海盗的事他可以不管。但他看到县里那些比他大的官都逃跑了,就挺身而出来对付海盗。他骑着马,挎着弓,手中提着大刀,在大街上喊:“好汉们,跟我去杀贼,保卫家乡!”老百姓看到县衙里有人出来领头打海盗,都愿意跟阎应元去,一下子就有了千余人围住了阎应元,喊道:“阎老爷,我们跟你走,快发武器吧!”武器?哪来这么多武器?阎应元灵机一动,手一挥,说:“大家跟我来。”他把千余人领到一家毛竹行前,对竹行老板说:“为了打海盗,我们来借一些毛竹,每个人借一根,钱以后我来付。”毛竹老板听说是借竹打海盗,连忙开门叫大家拣好的毛竹掮。

大家有了“武器”,阎应元就把他们领到江边,叫大家排成一条线站在江堤上。不一会,海盗的船到了,他们从江心里向岸上看,只见人群有几里路长,手中的长矛像竹园一样密,心里大吃一惊,吓得船也不敢靠岸了。阎应元知道海盗胆怯了,就骑着马在江堤上来回射箭。他向海盗船每射出一箭,船上立刻倒下一个海盗,一连三箭射死三个人,吓坏了海盗首领,他连忙命令喽啰们,赶快拨转船头逃走了。自此以后,海盗再也不敢进江阴抢东西了。

出山抗清

清朝朝廷派到江阴的头一任知县叫方亨,到任七八天,天天要叫老百姓剃发留辫。那天,知县召集地方士绅和秀才到明伦堂议事,又强调说:“剃发留辫是大清的规矩,谁也不得违抗!”

方亨的话引起了大家的不满,顿时议论纷纷,激起了公愤。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说道:“头可断,发决不可断!”他就是秀才许用。

许用的话,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北门好汉季世美兄弟俩先从北门起事,并带了一帮平日里使枪弄棒的拳勇,进城包围了县衙,活捉了方亨,打出了“中兴大明”的旗号。清廷闻讯,立即派兵围剿,季家兄弟带领的几百乡兵虽然勇猛,但到底不懂兵法,死伤惨重,后来季世美也在虞门桥一仗中牺牲了。当时,城里一致推举了陈明遇典史挂帅,陈估量自己难以胜任,就去找到弘光帝时当过总兵、已退休在家的徐观海。徐觉得自己年迈力衰,也难担当此重任,就推荐他的五弟徐五出来帮助陈典史。没过几天,清兵的大队人马就把江阴城团团围住,城内外的乡兵和清兵打了几仗,损失很重,这一来,陈明遇典史晓得城里缺一个威信高和武艺强的主将,他想起了前任典史阎应元。

阎应元是崇祯年间出任江阴典史的。他身高八尺,红面黑须,貌似关公。他在江阴任上拒海寇,平盐盗,保平安,在百姓中很有威望。当时他已经升迁到广东英德当主簿,因为老母生病,路途不便,全家暂时隐居在华士砂山脚下。陈明遇就和地方名流登门恳请阎应元。阎应元是大明忠臣,当然不会推辞,但他说:“既然推我当主将,你们能不能一切听从我的指挥?”大家说:“一定唯命是从。”

阎应元就告别母亲,出山守城,立即祭旗发令。他命令武举人王公略守东门,把总汪某守南门,陈明遇守西门,阎应元自己兼守北门,并总管四门,昼夜巡视。

城里的防务顿时井井有条,十人小旗一面,守卫一城垛;百人大旗一面,火炮一座,夜里两垛点一灯,时辰一到,齐声喊杀一声,军威显赫。在阎应元带领下,江阴城坚守八十一天,杀死大清三王十八将,死伤清兵十余万,最后,弹尽粮绝,城破人亡,江阴留下了“忠义之邦”的美名。

勇杀七王

清兵打到江阴,江阴人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他们在典史阎应元的带领下,紧闭城门,死死守城。清兵一连攻了几天,攻不下,却死了许多将士。清政府火透了,派了七王、八王、十王,带了十万人马攻打江阴。

到了江阴后,三个亲王先把人马驻扎在县城四周,然后他们骑了马,围着江阴城池转了一圈。转罢,七王笑出了声:“哈哈,小小江阴,弹丸一粒,我一挥手就可以把它拿下。”

第二天一早,清兵在七王指挥下,开始攻城了。七王先叫炮兵用大炮轰城,炮弹像连珠一样落在城头上,顿时烟雾弥漫,火光冲天。在大炮掩护下,七王又命令步兵抢造了十座浮桥。浮桥刚刚造好,十队登城兵扛着云梯,冲过护城河,用云梯强行登城。

在城头指挥的阎应元看得清楚。他叫守城将士不要慌,搬起早就准备的砖头、石头砸向清兵。砖石如雨,清兵被砸得头破血流,一个个号叫着跌下城去。不一会,尸体铺了一地。

眼看这样攻城不行,诡计多端的七王想出了一个办法,叫清兵抢来不少渔民的小木船,把船底朝天,顶在头上,再登上云梯向城头冲。这样,石块砸下来就伤不着清兵了。清兵一步步向上攀,有的竟靠近城头了。阎应元连忙吩咐守城将士用长矛刺,没等清兵丢下木船,就被刺下地去了。就这样,清兵攻了半天,没有一个能登上城头。

“都是饭桶!”七王看看火了,恶狠狠地骂了一句,就亲自上了云梯。七王是三个亲王中最勇猛的一个,他身穿重甲,腰挂双刀、肩插两剑、手握巨斧,一个劲地往上爬,不一会儿就爬到了城头上。

城头上的勇士连忙用长矛刺。但七王本领非凡,不但刺不到他,反而被他咬住一个枪头,乘势一跳,上了城头。大家要紧围过来,用枪刺,用刀砍,可因为七王的铠甲厚,刺不进,也砍不破。七王呢,挥舞巨斧乱砍乱杀,不少人被他砍倒了。

这时候,阎应元在打从另一张云梯爬上来的清兵,脱不开身,他就大喊:“刺他面孔!刺他面孔!”这一喊提醒了大家,顿时几十个枪尖向七王面孔刺来。这样,七王就只有招架之功了。他的脑袋东躲西防,只管躲避枪尖,却没防背后来了一支钩镰枪,“嚓”的一下,钩住了他的颈脖,用力一钩,一个脑袋从肩膀上咕溜溜掉了下来。谁能相信,用钩镰枪杀死这七王的竟是个十三岁的汤姓孩子!

计炸八王

七王被江阴的守城将士杀死了,尸体从城头上一直跌到城脚下,清兵见了,吓破了胆,连忙把七王的尸体抢回去,抱进八王的营帐。八王见了,大吃一惊。他这才知道江阴人的厉害了!不敢再轻举妄动,就同十王商量,派人到城脚边向城上喊话,劝他们投降。还说,如果投降,阎应元、陈明遇可以做大官。

阎应元听了,“哼哼”好笑。他本来想不理他们,后来一想,倒不如乘机派几个人到清营去摸摸底。

过几天,阎应元选派四个能说会道的秀才,进了清营。八王一见,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吩咐摆宴招待,对他们敬如上宾。宴席上,八王对四个秀才说:“不是我们大清攻不下江阴,实在是怕大动干戈,伤害将士,伤害百姓。如果江阴投降,我们保证不动一草一木,不伤一兵一卒,当官的仍旧可以当官,不愿当官的可给赏银。”最后还说:“若是阎应元答应投降,可先派一百名代表,打着降旗前来议和。”四个秀才临走时,还各给了一个五十两重的大元宝。

四个秀才回到城里,将去清营的经过告诉了阎应元,并献计道:“既然敌人前来劝降,我们不如将计就计,选派一百个人,假装去投降。前面的人扛着降旗,后面的人抬着装有火药的银鞘,到得营里,点着火药,叫他们一个个去见阎王。”

阎应元听了,点了点头,接着又摇起头来。四个秀才忙问:“阎老爷,难道这个计策不好?”阎应元说:“这个计策好是好,就是要伤我一百名勇士!”四个秀才看见阎应元这样爱护百姓,真是非常感动,说:“我们一百个,清兵几千个,说不定还能把八王、十王炸死,值得!我们四个一定去!”话刚说完,门外拥进一群人来,有士兵、有百姓,他们嚷着要去假投降,杀清兵。还说,如果不答应他们去,他们就不走了。

阎应元看到大家的决心很大,感动了。第二天,他选了九个白发老翁,扛着白旗,提着香炉,在前头引路,后边跟着一百名勇士,各人手里拿着一个木制的银鞘,前往清营“投降”。

他们很快到了清营。清兵看到来了这么多人,连忙搭起弓箭阻止。走在前头的白发老翁挥动着白旗,招呼清兵不要放箭,并派人前去对门口的清兵说:“我们江阴守不住了,愿意投降,阎老爷派我们前来同你们大王议降。”

守门的清兵朝人群看了一眼,有点怀疑,问:“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喔,是银子!”为首的一个白发老翁说:“阎老爷叫我们送点银子来犒劳大家,希望你们进城后不要乱杀。”说着他伸出右手向后边的人群挥了挥:“过来几个人。”随即过来了五六个人。清兵上前打开银鞘检查,里边装的确实是银子,就跑进营帐向八王通报去了。

八王听说城里派人来议降,还带来了许多银子,很是高兴,急忙吩咐大开营门迎接。为了显示威风,八王在营里搬出两千清兵,手执武器,从营帐前一直排到营门口,排成了一条人巷。

九个白发老翁和一百名勇士排成长队,沿着这条人巷向营帐走去。八王看到这种架势,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等江阴人走到帐前,八王关照点收银子。就在这时,火光一闪,药线点着,银鞘里火药“轰、轰、轰”爆炸了,八王被炸成了肉酱,两千清兵死了大半。九个老翁和百名勇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炮毙十王

清兵围困江阴城已有两个月了,七王和八王都已成了刀下之鬼,十王又恨又怒,破城之心更加迫切。这一天,他命令将士们抢来一千多只木箱,集中在十方庵后头,叠成一个将台,与江阴城墙一般高。十王登上将台,周围有上将四员,亲兵二三百,十王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又命令早先从南京镇江方面调来的一百多座大炮,排成一列长长的火阵。十王在台上一声令下,亲兵立即点燃狼烟喷筒,一百多门火炮随即点燃,“轰、轰、轰”一齐发射猛轰东南城角,震得江阴城地动墙摇,守城将士连眼睛也睁不开,伤亡在增加。

这时候,阎应元主帅哪里危险就往哪里跑,他从城墙雉堞的炮眼中,看见了五六百丈外的十王,正神气活现,指手画脚。阎应元略微一想,忽然来了计策。他叫来一名炮手,装上弹药,瞄准。可是当年的土炮,怎么也瞄不准目标。这时,阎应元招呼周围:“哪一位好兄弟肯当一个活络的炮架?”

守城百姓个个面面相觑,炮身重,要大力气不要说,关键是那一条火龙生成之时,震天动地可不敢挡哪!

一旁有个汤三老头,虽然是个聋子,却是聪明人。前几天的七王就是他叫孙子小汤用钩镰枪刺到的,他发现情况就问身边的儿子阿四,阿四连比带划做手势告诉了他。汤三老头连忙说:“老爷,我来担当。”说罢半蹲下身子,让人把土炮架到他身上。

“好兄弟,难为你了。”阎应元连忙用手指挥汤老头蹲起点,靠左,再靠右一点,就这样把炮口对准了十王。说时迟、那时快,阎应元亲自点火,“轰——”一条火龙直窜远方将台,只见一团烟尘冲天而起。烟尘下,十王、上将、亲兵全部吞没,只看见半空里一把黄伞在旋转,点将台血肉横飞,一片狼藉……“啊,十王升天啦!”清兵们鬼哭狼嚎,四处逃窜。失去了主帅,一百多门火炮顿时哑寂。

清兵这一个回合的攻城又失败了。

壮烈献身

清兵进攻江阴,打了七十余天,不但没有把城攻破,反而死了三王十八将。清政府极其恼火,用二十四只大船从南京运来二十四门巨炮。巨炮到江阴后,连同原来的小炮一共一百多门,集中一起,对准东北角城墙猛轰。半天下来,城墙轰出了几十个大窟窿,房子轰成了瓦砾堆。清兵趁机登上了城头。

此时,城内已是粮弹尽绝。阎应元见城被攻破,知道大势已去,就在墙上写了一副对联:

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取义,留大明三百年江山。

写完,他把笔往路旁一掷,“唰”地拔出宝刀,向守城的将士和百姓大声喊道:“勇士们,下城打巷战!”于是,江阴的每一条街巷都成了战场。勇士们用刀枪、棍棒跟清兵拼斗,武器打落后,就用拳打,用脚踢,用嘴咬,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全城百姓没一个投降的,有的受了重伤,宁愿投井自杀,也不愿做俘虏。

阎应元领着一队人马来往冲杀,浑身受伤,鲜血淋淋。到黄昏时分,他看看身边没有几个人了,而清兵又在冲过来,他不愿被清兵抓去,就举起宝剑往腹部猛刺了一剑,接着跳进了前湖。

清兵见了,连忙也跳进湖去,将阎应元从湖中拖了起来。由于一剑没有刺中要害,虽然腹部鲜血直冒,但没致命,清兵就把他绑了,押到降将刘良佐那里。刘良佐是明朝的一个大将,清兵南侵时投降,留在清朝做官。他见阎应元被押来,心中一阵高兴,连忙从椅子上跳下来,拍着他的肩膀假惺惺地痛哭起来。

阎应元两眼圆睁,满脸怒容,骂道:“哭什么,快杀了我!”刘良佐再三劝阎应元投降,阎应元再三破口大骂。刘良佐没有办法,他只好叫兵士将阎应元押到清南侵大将军博洛那里去。

阎应元见了博洛,直立不跪,大骂不绝。一旁的清兵火了,用枪尖刺他的小腿,顿时鲜血直流,阎应元两腿站立不住,跌倒在地。

当夜,阎应元被关在栖霞庵,夜里还不时传出怒骂清兵的声音,可到第二天早晨,他已僵卧在了血泊之中。

在阎应元的指挥下,江阴守城八十一天。全城百姓幸免被杀害的只有五十余人,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反抗民族压迫的英雄史诗。

杨名时故事

方砖上的湿脚印

杨名时十三岁那年大年夜,天寒地冻,家里过年费用毫无着落,连夜饭米也没有一粒。母亲愁眉苦脸地对杨名时说:“这个年没法过了,还是到舅家去一趟罢,看能不能借点年夜饭米,回来过了年再想办法。”

杨名时奉了母亲之命,只好到舅家去走一趟。他手里撑着一把破雨伞,脚上穿了双湿蒲鞋,顶着西北风向舅家奔去。

舅家是个小康之家,娘舅为人还好,就是因为怕老婆出名。杨名时来到舅家,很不巧,首先碰着的是舅母。杨名时就向舅母请了个安,说是来“辞年”的。舅母心中有数:这个穷鬼嘴上倒挺客气,挺有礼貌,他无事不上“三宝殿”,不想好处,怎么会来?舅母找到舅父,关照说:“我们自己的年也没法过,哪有力量帮助人?况且救急勿救穷,穷坑填勿满,我勿准你去理这穷鬼。”娘舅当然遵命。杨名时叩见过舅父,说明了来意,舅母不等说完,就满嘴地诉说困难,好像比杨名时家还要困难,哭穷哭了小半天。到了掌灯时分,舅父把杨名时引到屏门背后立着,也不招呼坐,也不叫他吃年夜饭。大厅上摆上了酒席,舅父、舅母手擎酒杯,喝着酒,品尝着八宝鱼翅火锅。屏门背后的杨名时却冻得缩颈耸肩,又冷又饿,右腋下挟着把破伞,像木头人一样立在方砖地上。他眼看人家红烛高照,欢声笑语,满堂喜气地吃着年夜饭,又想到老母这时或许正倚在门口,盼望自己背着斗米返回家来。舅家这种炎凉世态使他又气又急,不由得怒气冲破胸膛,用脚狠命地在方砖地上一顿,回身就走。从这天起,舅家的大厅屏门后方砖上留下了一双潮湿的脚印,尤其是阴湿天,更加清晰明显。

神船送考

杨名时后来中了秀才,他一面教书,一面继续刻苦自学。有志者事竟成,康熙二十九年,杨名时参加了江南乡试,考中了举人。

那年八月初,杨名时得到府、县的推荐,乘长江航船去南京参加考试。可是航船遇到逆风逆水,一天一夜还没出江阴县界,三天三夜还没有到达澄西的桃花港。照这样的天气和风色,不但误了考期,而且一误又得耽误三年,杨名时这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暗中祈祷皇天保佑,早早地转转风色,发上两天东风,好让他早点到南京。可是到天黑船只傍岸,仍旧是哗哗的西风,而且越吹越大。杨名时更加暗暗叫苦。就在这个时候,下游又来一艘官船,船上插满旗旆伞扇、肃静回避的虎头牌和许许多多的“头衔牌”,只见官船就停泊在杨名时那艘航船旁边,官船上有不少水手,船上灯火辉煌,气派不小。只听得官舱中传出:“晚饭过后,继续开船。”这时杨名时心中暗想:这官船不知要开到哪里去?能开南京吗?要是能带上我就好了!

这时,风色在转。晚饭过后,官船上的水手们就忙碌开了,正在作继续开船的准备。忽然,官船上有人高叫:“杨名时在哪里?杨名时在哪里?我们上南京去,便船要不要乘?要乘,快来!”杨名时听到喊自己的姓名,虽然觉得奇怪,但一想,大概官船上有人认得我,叫我乘船,所以急忙高声答应:“杨名时在这里,在这里,马上就来,马上就来!”说着,他急忙夹上雨伞,拎起考篮,直奔官船上去。到了官船上,看看没有适当的地方可蹲,就悄悄地走到官船后艄头上蹲着。再看看风色,已转东风,船一离岸,就乘风破浪,直向上游而去。杨名时几天来的焦虑,这时候顿时消除了。他把考篮摆好,雨伞竖好,不觉呵欠连连,只想瞌睡,就在后艄头打了个盹。一觉醒来,天色已亮,向西望去,燕子矶已在前面。杨名时暗暗吃惊,这船真是好快呀!谢天谢地!

船到龙江码头,大约才上午八点多钟,官船靠岸,杨名时与艄公们打过招呼,拎起考篮从后艄头上了岸,急忙进城,到秦淮河边夫子庙东首的贡院里去报到。

三场考试,杨名时高中举人。新科举人回籍之后,一定要到城隍庙里去进香,杨名时回到江阴,当然也不例外。到得庙里,他一处处地拈香礼拜,香烛点到神船边,看到这船好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又好像在哪里坐过,因此围绕神船看了一圈。奇怪,神船后艄舱边斜竖着一把雨伞,这把雨伞好像是自己的。杨名时伸手把伞拿下,打开一看,伞柄上“杨名时”三个字赫然在目。啊,杨名时猛然想起,那天在长江上搭乘官船,船到南京,匆忙上岸,就把雨伞遗忘了。等到考试出场,收拾行李,才发觉雨伞遗失了,但又想不起遗失在哪里。嘿,想不到这把雨伞竟然在这里!原来是神船送我赶考哇!杨名时不由得向这神船多叩了几个响头。

吃“螯螯虫”

这几年,杨名时一帆风顺,康熙廿九年中举,三十年中进士,钦点翰林,南书房行走,皇上很信任他。以后又出任贵州布政使,云南巡抚,成了封疆大吏。在贵州,在云南,官声很好,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杨名时初到云南,正是农历八月底的时光,老百姓就来报荒。杨名时感到奇怪,今年风调雨顺,哪来的灾荒?难道,这个地区的百姓真的是刁民吗?倒要细细察访一下。第二天下午,他带上两个随从,身着青衣小帽,出了昆明南门,来到滇池旁边,细细看水稻。照理,这时节应该是要抽穗,怎么会枯黄呢?再仔细看看,穗苞好像被什么东西掐过的,里面穗茎已经掐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往田里一看,田里爬满一群群螃蟹。杨名时明白了:是螃蟹在作怪!忙叫两个随从帮着来捉蟹。可是随从中有个本地人,非但不肯帮着捉蟹,而且还出来阻止捕捉,连叫:“大人呀大人,捉不得捉不得,捉了要闯大祸呀!”杨名时忙问:“为什么?”他说:“这是一种神虫,叫螯螯虫。世人有罪,神虫就来螯稻禾,它是碰不得的。”杨名时哈哈大笑:“今天我不但要捉它,而且还要吃它!”

回到衙门,他立即吩咐所有衙役,从明天起,每人要交螯螯虫十斤,多则有赏,少交要罚。同时和幕宾们草拟布告,大意是于明日下午在巡抚大堂上举行“牙祭大会”,希望父老们前来参加或观看。

第二天下午,大堂上炉火熊熊,蒸笼上热气腾腾,但是大家不知道笼内蒸的是什么东西。再看看案桌上放着酒器,盆盏中分别放着生姜与香醋,案桌旁陈列着一罐罐黄酒。百姓们好奇地看着,摸不着这位巡抚大人要搞出什么名堂。不一会儿,衙役宣布“牙祭大会”开始,巡抚升堂,杨名时坐于大堂正中。他简短讲了几句,就吩咐手下人揭开笼盖,将蒸熟的蟹端出来,厨役马上用大盘把蟹献上。杨名时拿起一只蟹,把壳剥去,扯开,剔肉,再把蟹黄、蟹肉与生姜、香醋拌好,大嚼特嚼。杨名时吃过三只螃蟹后,又作了简短的讲述,说明“螯螯虫”不是什么“神虫”,而是一种滋味鲜美的菜肴,希望大家大胆地捉,放心地吃,如果大家都来捉“螯螯虫”,吃“螯螯虫”,今年的庄稼还有希望。当地百姓看杨名时吃得津津有味,也就试着吃,一吃,果然鲜美!于是,大家都动手捉了蟹,烧来吃。这样,危害庄稼的蟹越来越少,这年水稻就获得了丰收。从此,云南人学会了吃蟹。

地名故事

文  林

相传明朝辰光,朝堂上有位当过七省巡抚御史的大臣,姓杜,是门村河湘人。那年皇上开科大比,杜御史任主考官。三场考下来,结果名列前茅的人中间,门村人很多。皇上好不奇怪,又有点怀疑,就问杜御史:“为啥‘三元’都落在你的家乡?”杜御史答了:“我们那个地方的人,一直爱好读书,文风浓厚,不论男女,都能背诵全文完篇。”皇上将信将疑,心里又好奇,就派人到门村,实地察看。当他派出去的人还没有到达的前头,杜大人早有信息送到本乡,关照本地长官预作布置。当京里的官员到门村辰光,只见牧童牛角挂书,纺姑织女膝上放着《三字经》或《百家姓》,店堂伙计也都捧着一本书在看。一进门村地界,到处书声琅琅。官员回京汇报了这一情况,皇上赞叹不已,就对杜御史讲了:“你家乡真是‘文人如林’啊!”由此后人把皇上赞语作为家乡的名字,文林取代了门村。

祝  塘

祝塘古辰光叫做筑塘。为啥“筑”字会变成“祝”字呢?这里还有个说法呢。

明朝洪武年间,江阴东乡有个非常富有的徐麒,他在全县当中也算得是一个大户人家。一到收成季节,四面八方的佃户都要来交粮食,路上的马匹,河里的船只,挤得不得了。徐家周围一带,就变成了乡下一个小城市。那个辰光,徐麒住的村子,还不晓得叫啥村名,大家就把这个热闹的地方叫做梅龙镇。

后来,徐家的地盘越来越大,梅龙镇挤不了,到正德皇帝辰光,徐家发财发穿了屋脊。梅龙镇只好向南面扩大,但南面又是一大片芦苇塘。徐家就叫成千上万的民工,把芦苇塘围起来,筑了个新的街镇。就这样,水路陆路连通在一起,新筑成的“筑塘镇”成了东南西北的必经口子。为庆祝新的街镇筑成,就把“筑塘镇”改称为祝塘镇。

周  庄

据说在明朝正德年间,周庄不叫“周庄”,叫曹庄。曹庄鸡笼山下有一家人家,母子两人。儿子名叫周元,每天上山砍柴,两人靠卖柴过日脚。有一次,周元上山砍柴,从老鹰嘴里救下来一只鸡,就放在家里养养。

有一天,周元又上山砍柴去了,傍晚辰光,有一个过路人经过周元家,因为前不搭村,后不搭店,就向周元娘要求借宿一夜。周元娘呢,是一个善心肠人,就答应了过路人的要求。

家里来了客人,周元家里却呒啥招待客人,周元娘只好把那只鸡杀了,烧烧给客人吃。那个过路人日里跑了不少路,肚皮蛮饿,有鸡肉搭搭饭,吃得蛮满意。

过了一歇,周元砍柴回来,一看那只鸡被客人吃了,一急,就熬不住哭了起来。客人就问:“你为啥要哭呀?”周元说:“你吃了我的鸡,就是吃了我的娘子。”啊,有这样的话啊?客人弄不懂是啥道理,催周元讲。周元说:“我那只鸡是母鸡,它能一批生下十八个蛋,十八个蛋可以孵十八只小鸡,小鸡长成大鸡,十八只大鸡可以换一只小羊。小羊长大好换一头牛,牛长大后卖掉,得了钱,就可以讨一个娘子。”噢,是这样,客人听了恍然大悟,就对周元说啦:“我来赔我来赔,赔你一个娘子。你拿纸来,我写一写,你就拿这张纸到墩寻曹御史,事体保险能够成功。”周元是不识字的,家里没有纸,摸了半天,拿出来一张草纸。草纸就草纸,过路人就在草纸上写了几行字,写完还盖了一个印。

明朝转来,周元把客人送走,就动脚到墩去寻曹御史。曹御史家里差人看看周元破衣烂衫,不肯放他进去,周元只好交出草纸,自家在门外头等候。差人呢,拿着草纸去禀报老爷。曹御史接过去一看,啊呀不得了,草纸上写的竟是皇上手迹,着实一吓,急忙吩咐正门大开接旨,恭恭敬敬地把周元接进府里。草纸上写的啥字呢?写的是替曹御史女儿曹玉美做媒人,叫曹御史招周元做女婿。原来那个过路人就是正德皇帝。曹御史本意并不同意,拗不过皇上作媒,只好成全周元,于是,叫周元换过新衣裳,香汤沐浴,当天就完婚。

据说,周元在沐浴辰光,错把曹府里的去污油膏当成了米糕,吃下了肚皮,清洗了肚肠,再加了娘子曹玉美日日都教他,文才大长,后来还在地方上做了官,子孙蛮发达。老百姓就把曹庄改成了周庄,一直传到现在。

月 城 桥

民间传说:先有夏城,后有月城。夏城从前的地址在秦望山山脚下,老早辰光,叫浦城。

浦城风景优美。南面是湖,北面是山,山的形状像条卧龙,在东南五里路的地方有一座小镇,叫卧龙镇。

卧龙镇,从宋朝到明朝,百姓越住越多,成为做生意的商业集镇。而夏城却渐渐地败落下去了。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在浙江、江苏一带烧杀抢夺,卧龙镇上有一个进士叫黄月桥,黄月桥和他的儿子黄宗周,出头提出建议抗击倭寇,并拿出黄金一万四千两,粮食几万担,组织地方上百姓,在卧龙镇四周筑了一座土城,依靠土城进行自卫,打败了倭寇。当地百姓为了纪念黄月桥父子筑城,保卫家乡人民生命财产的功劳,所以在月桥名字当中加了一个字。把卧龙镇改名为“月城桥”,一直沿用到现在。

三 宝 村

西石桥乡街梢头有个三宝村。这个村为啥叫“三宝”?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村里有三件宝:一件是篮里长的草;一件是一个大西瓜;还有一件呢,是一个钩子。据说,苍墩山的下头有一头金牛,这金牛用篮里长的草可以把它引出来。西石桥西北面的前栗山里边有一头银狮,这只银狮看到这个西瓜就会出来抢。西石桥街东有一座报恩寺,据说寺里有一只玉蟹,这只玉蟹只有用这只钩子才能钩出来。起初村上人不认识这三件宝,被一个江西人骗去了,金牛、银狮、玉蟹,都被他拿去了。后来人们晓得了这件事,把村名定为“三宝村”。

第二种传说是,明代时,三宝这个村子已经相当繁荣了,先有三宝村,后有西桥街。明代有个三宝太监叫郑和,他奉旨下西洋,从京城出发到太仓浏河出海,沿途所经过的地方,他要休息和住宿,凡是三宝太监住夜的地方,都称为三宝村或三宝殿,或建一个三宝庙来纪念郑和下西洋。据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在这个村里边也住过夜,所以叫“三宝村”。

苏墅桥和马嘶村

传说宋朝年间,苏南一带闹过灾荒。有个家道比较富裕的秀才,大做赈灾善事。他在蔡港河上一座无名的小石桥下头,搭了间草棚,开一爿粥店,免费让人们来喝他的粥,帮助大家度过荒年,避免了因饥饿而死亡。于是,成千上万的逃荒人都去喝他的粥,人挤得把小石桥的石桥磨得滴滑光,坐可当板凳,睡好当张床。后来这座无名的小石桥,就称为“活人桥”,名气响到苏州、无锡一带。

在常州府当官的苏东坡,听了这“活人桥”的传说,也来了兴趣。第二年春三头,苏东坡骑上一匹高头大白马,出城视察民情,心里老是惦记着“活人桥”的事,就特意来到这里。他到桥上转了又转,看了又看,还向老百姓问长问短。过了一歇,他就抄小路回转,看看沿途菜花金黄,麦苗青青,一时来了游兴,就抽上一鞭,向南奔去。哪晓得,大白马才奔了一歇功夫,突然,前足腾起,长嘶一声,差点把苏东坡摔下马背。苏东坡定神一看,原来眼前横着一条大河,河面上只架着一座摇摇晃晃的烂木板桥,马不能过河,他很是扫兴。于是,他跨下马背,进村把当地的绅士们叫来,吩咐他们把烂木桥拆掉,绅士们立即行动,拆去烂木桥,很快就造了一座大石板桥。老乡们为了感谢苏东坡的恩情,就把这座桥命名为“马嘶桥”,原来的“活人桥”也改为“苏墅桥”。直到现在,新桥乡里仍旧保留着苏墅村和马嘶村的地名,苏墅桥和马嘶桥的旧址还依然保留着。

李 家 巷

青阳杨庄有个刘家村,可是上了年纪的人总叫它李家巷。一块块田的名字也很特别,有的叫“上墙门”、“下墙门”,有的叫“花园矶”、“茶园矶”、“桃花岗”……为什么别的不叫,偏偏起这些名字呢?

传说明朝时候,这里有个蛮有名气的李郎中。李郎中从小学医,曾得到名师的指点,加上他天资聪颖,虚心好学,十八岁的时候,李郎中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生。一棵棵很普通的草到了他手里,就会变成了一味味能治病的好药;一个个穷苦人带着病找到他,很快一个个会带着笑容走。特别是一些险恶的病到他手里,常常药到病除。因此,慕名求医的人越来越多,李郎中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了。

有一次,李郎中在京城行医,看到一张皇榜,就揭了皇榜来到皇宫。原来,太后得了一种怪病,每天叫唤不停,很是痛苦。皇宫里的太医们急得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皇帝是个少年天子,为人至孝,他命太监四处张贴皇榜,求访天下名医。自从皇榜挂出后,京城轰动了,名医们纷纷进宫。可是,看来看去,太后的病反而更加重了。

李郎中来到皇宫里的时候,宫内已经在为太后准备后事了。李郎中搭了搭太后的脉,脉搏微弱;再看脸色,白得吓人。李郎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太后的头上、胸口扎了几针,又在太后的手上、脚上扎了几针,并让太后服了一帖汤药。没有多久,太后慢慢苏醒过来,在李郎中的精心治疗下,经过十几天,太后完全恢复了健康。

皇帝非常高兴,赏给李郎中许多金银财宝,还在他的家乡造了一座庄园,共五千零四十八间,里面有“上墙门”、“下墙门”、“花园矶”、“茶园矶”、“桃花岗”……这就是当年的李家巷。

后来,李郎中将家中的金银财宝埋在九只井和十三只坑中,分给后代子子孙孙,叫做“九井十三坑”,据说还留下了一张藏单呢。

李郎中去世后,李家巷就逐渐衰落下去了。田庄里的花园、茶园被开辟成耕地。但是,人们还是按照原来的习惯,称呼这些地方。

胥 林 村

春秋辰光,楚国有个忠臣伍奢,在楚平王七年被楚王杀死。伍奢的第二个儿子伍子胥一个人逃了出去,东藏西躲,躲过了楚平王的追杀,一路讨饭到了吴地。落脚以后,搭起茅草屋住下,靠种田过日脚,还认了一位渔夫为义父。伍子胥立志要在吴国做一番事业,他常到湖边树林里练功舞剑,激昂高歌。伍子胥与渔夫相依为命,情同亲生父子,当他离开这里去投奔吴王时,就把自己的宝剑赠给了渔夫作为留念。

伍子胥到了吴国,在帮助阖闾夺得了王位以后,就担任了吴国的大夫,日日夜夜操练兵马,不久吴国就打败了楚国。吴国一天天强盛,到吴王夫差手里,夫差有个亲信大臣叫伯嚭,伯嚭受了越国的贿赂,从中挑拨夫差与伍子胥的关系,激怒了夫差。夫差赐剑给伍子胥,叫伍子胥自杀了。因此后人非常痛恨这个伯嚭,吴地一带对出坏主意的人,称为“坏伯嚭”。据说,月城脱水港是渔民进入芙蓉湖捕鱼的一个港口,向西就是现在的胥林处,那里有一个小溪称胥溪河。胥林村因伍子胥在那里居住过而得名。

沙 湖 里

华士山北有个村子名叫“沙湖里”,传说这里过去不叫沙湖里,叫胥湖里。

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从楚国逃亡过来,一路流浪,跑到现在的沙湖里附近,又饿又累,实在跑不动了,他看见沙湖里河塘水清,就喝了几口河水,可是他已饿了几天,肚皮里一阵阵难受。这时,河边有个中年妇女正在洗衣裳,一边还顺便淘米、洗菜,有只筲箕里还有一些剩饭。

伍子胥饿得挺不住,就向她要求把那些饭给他吃,中年妇女见他可怜,就把饭给他吃了。伍子胥吃过饭,身上就有了力气,就继续赶路了。但他不忘这一饭之恩,用心记住这个地方和那个中年妇女。他朝四面方向一看,把河塘、村子等一一记牢了。后来他到了吴国,受到吴王的重用,当了宰相,就想来报答中年妇女的一饭之恩。可是那中年妇女已经不在人世,伍子胥就跑到河边,掏出金银丢在河里,表示对中年妇女的敬意,然后洒泪而别。后来当地人就把区河塘叫做“胥湖”,村子就叫“胥湖里”,年数一多叫别了,就叫“沙湖里”。

圆 堂 弄

华士镇东街有条“袁堂弄”,这条弄堂其实不叫“袁堂弄”,过去叫“圆堂弄”,这是因为明朝著名的美女陈圆圆曾经在那里住过。后来姓袁的人住了进去,才误称为“袁堂弄”。

那是明朝末年,贡御史家的后代贡修龄经济上穷困,住在几间破屋里。有一天,他的门生苏州知府张国维登门来访,他看见老师晚景这样穷困,不由十分叹息。他拿出一笔钱,让老师造几间新屋。新屋不久就好了,题名“世恩堂”。新屋造好后,贡修龄就叫儿子贡嵩去苏州拜谢张国维。

贡嵩到了苏州,张国维盛情招待他,在知府后堂摆出酒席,还叫来个歌女助兴,这个歌女就是流落在苏州的陈圆圆。她不但人长得漂亮,歌也唱得非常好。陈圆圆开口一唱,就把贡嵩吸引得呆住了。直到她唱完,贡嵩还没有回过神来。陈圆圆看着他一副如醉如迷的样子,忍不住“扑哧”一笑,把贡嵩笑得面孔通红。张国维看出贡嵩的心思,开口讲啦:“师弟,你看,这姑娘怎么样?”贡嵩说:“好,好!”张国维又问陈圆圆:“你跟我师弟走,好不好?”陈圆圆笑着不说话。张国维当场作主,把陈圆圆给了贡嵩。贡嵩当然高兴得不得了,别了师兄,把陈圆圆带到了华士。可是,贡嵩已经是一个有家室的人,他的父亲贡修龄家教又很严,不敢让父亲晓得。贡嵩到了华士,就在陆家河庭寻了一间房子,让陈圆圆住在里面,每天借口出去会文友,出来陪她。因为这陆家河庭与那条弄堂相连,从此以后就把那条弄堂起名叫“圆堂弄”。

住了一阵,陈圆圆的事情让贡修龄知道了。贡修龄就把儿子叫去盘问,贡嵩只好直说。贡修龄早听说陈圆圆长得美貌非凡,就叫贡嵩把她领来看一看。贡嵩就把陈圆圆领到父亲面前。贡修龄一看,果然漂亮得不得了,就对儿子说:“现在李闯王正在作乱,这姑娘是国色,不是我们这种小户人家能收留的,还是趁早把她送走,不然就会引来祸事的。”贡嵩心里虽然不肯,但又不敢违背父亲的话。不久,就把陈圆圆送回了苏州。

莫 城 弄

传说在明朝年间,倭寇时常乘着海船,扰乱中国沿海一带村庄,弄得当地居民苦难重重。据说当时,长寿离长江不远,倭寇常来侵犯。他们无恶不作,有些人只好逃离家乡,也有人自觉起来抵抗。负责守卫这一带的大将姓莫名宠,他为了防御倭寇,就在长寿、云亭、祝塘一带反复察看,决定在这一带筑城防御。中心位置就在长寿范围内,也就是现在的莫城弄、许家基、赵家湾、钟家村一带。南面是万岁河浜、万岁桥。串通祝塘串桥里,要筑两道城,西面和北面可以利用大河抵敌。用什么筑城呢?大家因地制宜,挑土筑城。由于万众一心,一道比江阴城墙略低的土城墙就此筑成。倭寇几次来犯,由于城高,加上众人在莫宠将军的带领下,奋力抵抗倭寇,同心守护,每次都得到胜利。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了安全保护,从此安居乐业,老百姓无不感激莫宠将军。

莫宠将军去世以后,老百姓非常怀念,就把这土城墙的旧址命名为莫城弄,让子孙后代永远不忘莫宠将军的功劳。

贪  山

江阴古城东面约三十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叫赤石山。相传梁代大同年间,有一个樵夫经常到这座山上来割柴。这座山上的石头真怪,都是血血红的,而且闪着光彩。樵夫想:这座山里一定有金银财宝。于是,他不再割柴了,整天在山上凿石,挖洞,寻找金银财宝。洞越挖越大,越挖越深,他越挖越起劲,似乎金银财宝就在眼前了。山上的和尚见了,非常担心,苦口婆心地劝他说:“金银就在石块里,红色的石块,每块都有,只要提炼。你这样苦心挖洞,弄得不好会有生命危险的。”樵夫不听,反而气呼呼地说:“你当你的和尚,我挖我的金银!”不久,山洞塌了下来,就把那个樵夫压死了。后来,人们把赤石山改名叫贪山。

凤 凰 山

山观东北有座凤凰山,这座山古代叫陆家山而不叫凤凰山。传说在晋朝辰光,山下住着一家姓颜的富户,富户的儿子名叫颜吊郎。颜吊郎一心想做官,因此从小苦苦读书,但总是考不取,眼看年纪已经到了四十多岁。这一年,颜吊郎的娘老子一道死了。颜吊郎想啊:我之所以不能做官,可能是祖宗坟上风水不好,现在娘老子的棺材一定要寻块风水好的地方葬葬。因此他把棺材停在家里,四处寻找有名的风水先生,来选一块坟地。有一天,来了一个风水先生,颜吊郎陪他在陆家山周围看来看去,总算选中了一块地,就说啦:“这里风水很好,葬下后子孙就会大贵。”颜吊郎就买下了这块地。风水先生又再三关照:“下葬的时候应该深埋‘金井’,要向下挖,一直挖到有大石头阻挡为止,但不要把石头随便掘开来,要等到有头戴铁帽的人走过,请他掘开这块大石,再在底下葬棺材,才能大贵。”颜吊郎依了他的话挖下去,果然有一块大石头埋在地底下,就等戴铁帽子的人来。不晓得从早到晚,没有看见戴铁帽子的人走过。这样一连等了三天,直到第三天中午,才看见有一个人头顶着锅子过来,颜吊郎认为再也没有戴铁帽的人来了,他急于安葬棺材,决定不再等待,就叫人把大石头挖了起来。只看见大石头底下有一对玉凤凰,和真的凤凰一样大,颜吊郎想要去拿,忽然玉凤凰变成了真凤凰,朝天上飞去。颜吊郎追到桥边,它又向高空飞去,一会儿就连影子也没有了。颜吊郎悔恨得不得了,只好把娘老子的棺材葬了下去。颜吊郎到死也没有做着官。

过后人们认为这座山有玉凤凰,就改名为凤凰山,那座桥就叫“来凤桥”,一直流传至今。

秦 望 山

相传在秦朝辰光,秦始皇在昆仑山上收服了一条青龙。他为了统一天下,骑了这条青龙遨游六国。走到这里,看见此处北面有长江,南面是太湖,就停了下来,站在龙背上看这一派好风光。看完了,要赶青龙到别的地方去,可是赶不动了。他四转一看,只见这条青龙已被南边三个桩(戴庄、蔡庄、花园庄)、北边三个桩(观庄、曹庄、黄庄)带住了。从此,这条青龙就在这里定居,变成了山。因为秦始皇在赶青龙跑的辰光,对龙猛抽过两鞭子,所以就出现了头山坳和二山坳。又因为秦始皇在龙背上瞭望过四周,所以后人把这座山叫做秦望山。

孤  山

江阴有大大小小几十座山,江北就只有一座山,大家都叫它孤山。传说,孤山还是从江阴黄山上抽过去的呢。

传说秦始皇造万里长城,到全国各地抽调了许许多多的民工。万里长城都造在边疆上,边疆上又都是山,那些民工吃不饱睡不好,人越来越瘦,死伤也很多。天上的观音娘娘看见了,就作了个法,飘出千千万万根红头绳,刚好每人一根,绑在腰上。这样民工就舒服了,一日做到夜人也不觉着饿,太阳不升起也不觉得冷。人一有了劲,万里长城就造得快了。后来万里长城造成了,秦始皇就将红头绳收集起来,绞成一条鞭子,能赶山填海。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到江南,看到江阴这么多山,再看看北岸灰蒙蒙一片,当下就挥动鞭子,朝黄山上一抽,马上就过去一只山头,就是现在的孤山。现在黄山腰上还有被鞭子抽过的印子呢。

鹅 鼻 嘴

传说很久以前,玉皇大帝身边有一个天鹅女,长得好看得不得了,名字叫阿鹅。阿鹅虽然身在仙境,可她不甘心一天到晚陪着玉皇大帝。她眼热人间男耕女织,自由自在的日子。有一次,她趁玉皇大帝睡午觉的辰光,偷偷逃出仙界,跑到了人间。她一路白相,一路跑,不知不觉忘记了回去的时间。当她走到江阴黄山时,刚好玉皇大帝醒了,发现身边少了天鹅女,心里很光火,就派托塔天王李靖去查找。李靖拨开云层一看,阿鹅正在长江边游玩呢。玉皇大怒,降下圣旨:“命天鹅速速回宫!”哪里晓得,天鹅女已经不肯回宫。玉皇更加光火,下令将阿鹅罚下凡间,在长江边把她点化成石头。阿鹅一心只想向前奔,结果形成了现在这种样子:脖子伸得很长很长,一只鹅头一直支到长江里。

大家都喜欢阿鹅,就把黄山这只山脚叫做鹅鼻嘴。

孟 姜 嘴

传说秦朝辰光,住在苏州浒墅关的范喜良同孟姜女成亲才一天,就被狠心的官府拉伕到北方去筑万里长城了。

孟姜女在家孤单一个,等了一年还不见范喜良的音信,心里实在悲伤,就下决心步行万里,去寻找丈夫范喜良。她带上喜良最爱吃的蜜枣和一些用品,就乘船北上。到了江阴,船遇着上风浪,她就上了岸,晚上就借住在君山顶上的庵堂里。几天过去了,长江里的风浪还是不停,孟姜女带的干粮都吃光了,只得拿出蜜枣来充饥,每天她只舍得吃一粒。这件事感动了到君山庵堂里烧香拜佛的施主们,大家有的送银两,有的送干粮。后来风浪停了,孟姜女又从君山西面山脚下的礁石上登船出发。这块礁石人们称它为孟姜嘴,现在还在。孟姜女吐出的枣核也在君山顶上长成了枣树。奇怪的是,这儿的枣树每年只开花不结枣。

金 姬 墩

金姬是啥人?金姬是张士诚的小娘子。那时,张士诚在苏州城里作皇帝,他有三十六个大娘子,七十二个小娘子,当中顶喜欢的是金姬。她不但人长得像天仙,而且还会打仗。

有一年,张士诚被朱元璋围困在常州。金姬骑了白马从苏州赶到常州,几下子就把朱元璋打退,救出张士诚,一起顺原路回苏州。哪知道,路过顾山辰光,金姬突然肚子痛,痛得从马背上跌下来。张士诚看见金姬病了,只好把军队驻扎在东山嘴。

第二天,金姬死了。张士诚哭得死去活来,想把金姬尸体运回苏州安葬。张士诚的好友、顾山大财主脱袜周说:“顾山的风水也很好,就葬在顾山吧!”张士诚很相信脱袜周的话,就把金姬葬在顾山西山脚下。后来人们把金姬墓叫金姬墩。

钓 鱼 墩

峭岐镇有一个钓台村,钓台村有一个钓鱼墩。

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花山脚下还是一片芦苇滩。七月初三的一天,神仙姜太公看准这是一个钓鱼的好地方,就人坐在土墩,脚搁昆山,开始钓鱼了。

姜太公钓鱼与众不同,人家钓鱼是弯钩子带扎钩,姜太公是直钩子钓鱼。后人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就是说的姜太公在“钓鱼墩”上用直钩钓鱼。

姜太公的钓鱼竿也与众不同,他能把鱼竿一直伸到太湖里去钓鱼。

这天,姜太公钓着两条大鱼,一条是鲤鱼,一条是青鱼,全甩在花山上。由于鱼大,花山被两条大鱼甩出两条鱼印子,就是现在花山上的“鲤鱼塘”和“青鱼塘”。

后来,姜太公钓鱼的这个土墩,人们叫它“钓鱼墩”,“钓鱼墩”附近的一个村庄叫“钓台村”。

顾山仙人洞

从前,顾山东巷门有个名叫顾阿二的人,年纪二十来岁,家里穷得叮当响,靠打山柴买米过日脚,真所谓早吃新鲜米,夜打活树柴。

有一日,顾阿二到山上去打柴,来到半山腰,看见一个洞。阿二想:我天天在山上打柴,怎么没有见过这个洞呢?探头一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阿二生来胆大,就钻进洞去,想看个究竟。

阿二进洞摸黑转了几个弯,见前面越来越亮,走到亮处一看,原来是洞的出口处,只见老松树下坐着两个白胡子老人在下棋。阿二本来是个棋迷,一见有人下棋,脚步就停住了,不声不响地站在旁边看了起来。

一盘棋下来,两位老人见阿二还不回家,就说:“后生,你可以回去了。”阿二说:“时间还早,我看完第二盘回去还不迟呢。”

一位老人笑着指指阿二撑在地面上的扁担,说:“后生,你看看扁担怎样了?”阿二看了看,呆住了:咦!好好的一根扁担,怎么一下子糟掉了半根?这个可糟了,回去用什么挑柴呢?想到今天的夜饭还得靠卖柴买米,就再也没有心思看下棋了。阿二赶紧出得洞来,打了一小担柴,就收收肩挑下山去。

阿二回到东巷门,一看变样了。原来巷门口的两棵小树变成大树了。再看看房屋,原来的房子不见了,没有房子的地方却变得有房子了,自己住的半间草房找不到了。阿二搔搔头摸摸耳朵,弄不明白。

这辰光,过来一个人,看见阿二身旁有担山柴,以为他是来卖山柴的,就上前问:“后生,你的柴卖几个铜钱一担?”阿二回答说:“老伯,我勿是卖柴的,我是住在这里的。”那人听罢,看了看阿二说:“后生,我年纪活到九十九,从来勿曾见过你这个小后生,你怎么说是住在这里的呢?”

阿二讲:“我叫顾阿二,确实是住在这里的。你这老伯我也没有见过,莫非是刚搬来这里的吧?”这时人越来越多,都挤过来看热闹。阿二看看一只只面孔,一个也不认识,觉得实在奇怪,就说:“诸位,我确实是这里人,勿相信,你们到族长那里查家谱,看看家谱上有没有我顾阿二的名字?”

大家听到“顾阿二”三个字,惊呆了。他们听上代的老人讲过,祖上有个叫顾阿二的,一天出去打柴没有回来。他们就问顾阿二儿子叫什么名字?阿二讲,儿子小名叫小毛,大名叫顾盼富。大家一听,奇怪了,顾盼富是他们的老太公呀!他们就问阿二,这是怎么回事?阿二就这么长那么短地把事情讲了出来。

第二天,顾阿二就带着村上不少人去寻那个洞。来到半山腰,洞闭掉了,但还看得出洞的样子,大家知道阿二碰着仙人了,就把那个洞叫仙人洞。

运河浮桥

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一次路过江阴,看到这里的地势风水,大吃一惊,回去对皇帝说:“江阴是块活龙地,如果不想法切断龙脉,将来要出九王十八将,三斗三升芝麻官,明朝天下就不会太平。”

皇帝一听那还了得!于是,就派刘伯温尽快毁掉这块活龙地。刘伯温回到家里,苦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个办法。他吩咐在江阴城东南角的花山顶上开一口四眼井,把龙的眼睛挖掉,龙瞎了双眼就不能辨认方向。虽然这样,龙身还在,将来还是要危害明朝天下的。刘伯温又下令从长江口直南直北开一条沟,切断龙脉,使龙身分开。

不晓得民工们日挖夜长,白天看上去挖了很深,早晨起来一看又像原来平地一样。刘伯温更加证实了自己的看法,就关照民工一律不许将工具带走,统统插在工地上。但是这样做还是一点也没有用。刘伯温日思夜想,也想不出一个破解的办法。一天深夜,他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只听见耳旁有人低低地连说三遍:“不怕铁,只怕竹。”刘伯温醒后,高兴得不得了,明白这一定是仙人的指点。

第二天,刘伯温就叫民工照仙人的指点去做,在工地上到处插满竹签。果然,运河不再生长,地上却到处是鲜血。龙脉终于被切断了。刘伯温下令继续深挖,这样就开成一条河,取名运河。

后来,由于运河妨碍交通,地方上就在河两岸打下桩,两头用铁链连接,中间插上木板供人行走,人们就把这座简易的桥称为浮桥。

现在浮桥早已不在,变成了水泥石头桥,可花山顶上的四眼井仍然还在。如果到山上去踏青游玩,就能看到。

双  桥

江阴月城的双桥,是明朝万历年间造的。在造双桥的时候,涂镇也正好在造桥。两座桥到同一个地方去订石料。造桥人同时安排两座桥的石料。由于工匠计算上的误差,所以一座桥料厚实,一座桥料单薄。在装运桥料时,涂镇人先去把厚实的桥料装走了。等双桥人再装桥料时,只剩下了这批单薄的桥料了。当时有一个过路人说:“涂镇桥厚又牢,罗成跑过就要倒;双桥桥,薄晓晓,万古千年不会倒。”果然,涂镇桥刚造好,就有一个姓陈的人肩上背了一捆芦苇过桥,桥就断了,而双桥尽管单薄,可一直到现在还是好好的。

据说,双桥桥上还有好几样宝贝:桥上有一颗金田螺和一只金蚌,传说被一个江西人路过看出来,挖去了。现在还留有好像一只田螺和一只蚌的痕迹呢!桥背下头还有一只玉蟹,因为在桥的下面,没有挖去,现在还看得见。还传说,由于造桥人当时把一块多余的石头(这块石头当中高,两边低,好像一只鸡棚)丢在桥堍旁,夜里好多人听到过桥旁的鸡叫声。后来,有一个过路的怀孕妇女跑得吃力,在这块石上坐了一会,从此就听不见鸡叫声了。

孝子牌坊

夏港河东有个孝子牌坊,据传是为吴孝子立的。

事体出在明朝。吴孝子是个孝廉,他孝顺老人在乡里有名,县里府里也很看重他,要在他的祖坟堂前竖一座孝子牌坊。朝廷晓得了,就派一个御史下来微服私访,考察考察这个孝子到底孝到啥种程度。

御史一到夏港,白天走门串户,问长问短,夏港地面上的老百姓都说吴孝子是个孝顺人,可以说无人能及。那天夜里,御史又到吴家隔壁,想听吴孝子说点啥话,听听他对老子怎样孝顺。一歇歇,只听见吴老头在床上“哼啊哼啊”地喊他儿子,他说啊:“儿子呀,快把夜壶拿来,我要撒尿了!”吴孝子呢,在隔壁房里答应了:“晓得了。”可是没有马上拿过去。过了一歇歇,老子又喊啦:“你快点呀,我熬不住了!”御史一听,心想:哼!还说是天下无人及他的孝顺嘞!老子病在床上要夜壶撒尿,他都拖拖拉拉,这种孝子,哼,假的假的!不晓得御史心里还没想完,又听见吴孝廉说啰:“爹爹,你再熬一歇歇,夜壶在我被头窝里还没焐热,冷冰冰地塞进你被头窝,你要勿适意的。”喔,原来是这回事!御史这才晓得刚才的想法错怪了这位孝心人,吴孝子真的是孝子。他回到京城,向皇帝说啦:“吴孝子名不虚传。”皇帝蛮重视,当即封为“江南孝子”,下令常州府为吴孝子立了孝子牌坊。这座牌坊呢,就一直保留到今朝。

白 米 坝

传说明朝嘉靖年间,长寿西街出了个大官,人称李驸马。他在长寿西桥堍竖起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军民人等,不得大声喧哗。真是神气活现,独霸一方。

李驸马收租手段十分厉害,荒年要包三担,熟年对半分,使得农民糠菜半年粮,不得温饱。如若农民不交租,就送官究办,弄得他们妻离子散,倾家荡产。

长寿东街外长巷上有兄弟两个,兄名曹洪,弟名曹义。爹娘因为连年灾荒,交不出李家租米,被李家抓去,毒打折磨而死,因此曹氏兄弟与李家结下血海深仇。兄弟俩报仇无路,商量结果,必定要自己求得一官半职才能报仇雪恨。曹洪对弟弟说:“弟弟,你要读书,我种田打柴捉野鸡,供你读书,你要发奋向上,定要求得功名,为爹娘报仇!”曹义答应,就在邻村缪巷上的一个私塾窗外偷学。由于报仇心切,曹义虽然吃稀穿薄,但格外用功,经过十年苦读,吟诗答对,件件皆能。后来居然考中榜眼,官封常州知府,皇上准假三月,回家扫墓祭祖,荣耀门庭。三只官船,一路浩荡,接近长寿,鞭炮齐鸣,锣声响亮,好不威风,老百姓夹河欢迎。

鞭炮声惊动了李驸马。他想:是哪里来的官员经过长寿,不来拜望我?派人一查,回报是曹义得中榜眼回乡。李驸马心里光火,连夜召集众乡绅商议,设法不让曹义的官船过来,叫他只能步行上任,坍坍他的台。几个人一商量:官船是进楼下浜到曹巷上的,我们就在楼下浜口筑一道坝。使官船不能出浜,烂在里面。李驸马说:“好主意!但垫坝要动土,如果曹义奏本皇上,我现在有职无权,打官司可能要输。怎么办?”李驸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决定用白米来筑坝。他叫乡绅们各自拨出仓库里的白米,连夜垫坝,再搬十二棵大杨树,埋在米坝两边。这样,曹义假使要奏本,来去耽搁总要一年半载,可能要两年三年,才会派钦差大臣下来。那时,米已烂,树已大,我们就没有责任了。

第二天消息传到曹义耳朵里,曹义立即奏本皇上。但毕竟千里迢迢,等到皇上晓得,派钦差下来已是两年以后了。但上任期限已到,曹义只得骑马上任。据说他的三只官船以后果然烂在浜里。长寿楼下浜口从此留下了一道坝,名叫白米坝。

朝宕“官田”

在江阴、无锡、武进三县交界处,有一个朝宕村。这个村上有三条河,名叫黄泥泾、五龙泾、长界泾,村里有人在京城做官。这个做官人有一次与人讲闲话,说:“我的老家日出五龙泾,背靠长界泾,身坐黄泥泾。”不晓得这话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帝想啦:我只有两京——南京、北京,他倒有三京,莫非他自立三京,想谋王篡位?马上就派官员去调查。官船停靠在圩外河,官员登上圩岸,还没进村,只听见全村上下,满村三巷一片“乒乒乓乓”的声音。官员大吃一惊,认定是兵马操练之声,就不敢进村,调头就走,禀告皇帝。皇帝听了,将信将疑。

不久,这个官员回家省亲。皇帝立刻又派官员随后查勘。皇上的官员登上圩岸一望,农田里白茫茫的一片水,水中站着一排排手握长矛的士兵,整整齐齐,纹丝不动,分明是练兵的阵容。官员立刻向朝廷禀告:此人确实想谋反。皇帝得讯,立即传旨:逮捕那个探亲官员,就地处决。朝廷命官立刻派兵团团围住,将探亲官员杀死在农田里。等到杀了官员,才弄清真相:原来水里是一排排竹签,竹签上晾着一捆捆水稻。上次村上“乒乒乓乓”的声音是农妇在用连枷打柴草。可是人已杀了,只好把这块田就题名为“官田”,一直流传到现在。

墩梅园

周庄墩曹家子孙当中,有一个叫曹文钟的,宋朝辰光,在山东青岛当过知府。据说他为官清正,体贴民情,当地老百姓蛮敬重他,叫他父母官。

不久,朝廷封他为江苏巡抚。离任时,当地老百姓依依不舍,排成长队,十里相送。行至八里左右,在人群中走出五位百姓,手中各拿一样东西,跑在曹文钟面前,曹文钟以为有冤要申,就命他们一一讲出。五位百姓流着热泪相告:“大人为官清正,爱民如子,现在皇命在身,离任重赴要职,我等五人代表青岛百姓一片心意,将这区区薄礼,赠予大人,以表敬意。”第一位百姓呈上护身剑一把,以保大人一路平安;第二位百姓呈上虎骨一包,以祝大人身体安康;第三位百姓赠上桃核一包,但愿大人桃李满天下;第四位百姓呈上铜镜一面,愿大人明察秋毫;第五位百姓呈上梅核一包,愿大人日后远征,时刻想起青岛百姓。

曹文钟任职前,告假回乡探视,他将桃核、梅核种在家乡墩。年迈告老回乡时,梅树已树大叶茂,成为远近闻名的梅园了。清大臣翁同龢游了墩梅园后说:“这梅园,胜过吴门香雪海。”

特产故事

长泾月饼进皇宫

清朝辰光,江阴东乡长泾镇上,有爿“张惇裕糖食店”,这爿店专做月饼,在镇上有点小名气。有一年,吃年夜饭辰光,老板张惇裕端出来一个鸡头,请糖食师傅吃,意思是歇脱他的生意,请他另找门路,从头开始。这个师傅吃着鸡头,心里很不开心。当天晚上,回到作坊,看看白天熬好的十来甏猪油,心里一阵阵气闷。他想啊,早晓得要歇生意,哪里用得着白天这样拼命干!他憋着一口气,就在临走前,气呼呼地把做剩的白糖倒进了每只猪油甏里,想让这些猪油“哈剌”脱(变质),倒完后又把甏口封好,放到潮湿的墙角落里,还在猪油甏上面堆了一些破烂的东西,叫人不能及时发现。到了第二年初秋,糖食店又开始做月饼了。新来的师傅清理作坊,发现了这十来甏“糖”。挖开糖一看,下面全是猪油。奇怪,这些猪油经过一个夏季,不但没有“哈剌”脱,反而香甜微醇,格外有味道。新来的师傅就用这些猪油配料做了月饼。说也奇怪,用这些猪油做出来的月饼,不但香酥松脆,格外好吃,而且油而不腻,酥而不碎,时间放长了不霉不馊。因此,这年的月饼生意特别好。

从此,张惇裕尝着了甜头,每年都要准备好一批用白糖封面的伏猪油,到第二年配料做月饼。这样一来,长泾“张惇裕月饼”的名气,就在附近四乡八镇传开了。

光绪年间,常熟状元翁同龢有一次便服路过长泾张惇裕糖食店,无意当中买了两个月饼充饥。一尝,味道真好!回到船上,就吩咐仆人到张惇裕店里买了一批月饼,带到常熟,送给亲眷朋友。亲友们吃着这月饼,个个称赞。因此,直至现在,常熟人还是喜欢吃长泾月饼。

后来,翁状元进皇宫做光绪的先生,就把长泾月饼带进皇宫,作为平时的点心。有一次,翁状元不在书房,光绪小皇帝翻翻先生的抽屉,看见月饼,拿来就吃,觉得很好吃。正吃得有滋有味,慈禧太后来了。她见那个月饼,宫中从来没有见过,又听小皇帝说很好吃,就也尝了一尝,味道果然好!你想,宫中的那些糕饼,她多吃滋味少;而长泾月饼,她少吃滋味多。所以,她不禁连连咂嘴,心想:阿唷喂!哪来的上等佳品?这么好吃,宫中少有,这翁先生真会享福!后来,慈禧太后向翁状元问明情况以后,就马上派人到长泾,采办了大批月饼进宫。从此以后,每年到中秋佳节,长泾月饼就被大量采买进宫,成了进贡的佳品。

杜 康 酒

江阴黑酒,是杜康发明的。

那辰光,杜康住在江阴,就在青果路杜康巷底,现在那里还存有古迹。他在江阴做酒。过去的酒不像现在的黑酒一样,没有甜味,也不是黑颜色,像烧酒差不多的。因为江南地方人吃东西,像菜、点心等,喜欢带点甜味。酒呢,农村人家做的甜水酒是蛮好吃的,就是劲头不大,淡水气。因此,杜康就想做一种既不凶又不淡,香而略甜的酒,适合江南人的口味。

有一日,天上的八仙钟离汉、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铁拐李他们下凡到杜康家,要酒吃。

杜康怎会认得八仙的呢?那是在他老家的事。那时,杜康刚学做酒,因为没有经验,做的酒总是不好吃。因为古代人全信鬼神的,所以杜康横烧香竖磕头,想请神仙指点指点帮帮忙,可是从来没有仙人帮过他。后来杜康终于做出了好酒,名声传了出去,仙人却上门吃白食了。尤其是这八仙,死皮赖脸今朝来吃明朝来吃,“皮包”不算,还要“布包”。为此杜康很光火,但又不能得罪他们,就想法避开他们。他到过陕西,后来又来到江南。杜康在江南做酒,虽然生活清苦,但安安心心,谁也不来打搅他,苦中有乐。谁知今天八仙上门,又不得安心了。杜康越想越气,但又只好耐着性子,忙里忙外招待他们。谁知,手忙脚乱间他把饭烧枯了。杜康便动起了歪脑筋。因为枯锅巴味道是苦的,他就拿枯锅巴放在酒里,浸一歇,酒变苦了,再给八仙吃。谁知八仙一吃,反而觉着这酒虽然味道辣中带苦,但是酒味喷香,别有风味,吃得格外起劲,而且天天来吃。

因为杜康是小本生意,吃不消八仙天天来吃白食,他恨得要命,就到天上玉皇大帝面前去告状,要他管管手下的仙人。玉皇听得八仙他们的行径,好不难堪,简直是往他脸上抹黑,他马上召回八仙狠狠训了一顿,又警告他们不得再去纠缠杜康。

后来,杜康又安心做酒了。他想起以前枯锅巴浸酒的事,又根据糯米做甜水酒的办法,合二为一,把糯米炒焦,终于做出了香甜醇厚的黑酒。再后来,杜康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黑酒叫作杜康酒。

点心“草鞋底”

“草鞋底”是江阴传统特色点心,其形状、色泽,恰像民间用稻草编成的草鞋底。它是先将面粉用热水烫至半熟,放些盐,摘坯,加素油酥,揿薄擀长,卷起,再顺长擀薄,刷饴糖,撒芝麻,然后烘烧而成,特别香酥可口。

1645年,清兵南下,重兵围困江阴。日子长了,城外的百姓渐渐焦急起来,倘若城内粮尽无援,就会不战自垮,那千万同胞必定遭殃。用啥办法送粮入城,援助他们击退清军呢?

江阴城东有座蒲鞋桥,从前是民间蒲草、稻草编织品“蒲鞋”、“草鞋”的买卖集散地。桥头有家夫妻烧饼铺。为了设法援助城内军民,这夫妻俩想了又想,仍是束手无策。有一天,街上来了个卖草鞋的老乡,向他家苦苦哀求,要将草鞋换烧饼充饥。男的忽然灵机一动,心里闪出一个念头,若将面粉做成草鞋形的烧饼,以假乱真,不就能遮避清兵耳目,趁机送入城了么?他跟妻子一讲,妻子拍手叫绝。于是他俩立即动手,待把草鞋底一样的烧饼烘熟后,一只一只地系上稻草细绳,混进城内送给抗清的军民去了。随后,他俩将这方法秘密传给了同行。虽然不久,清兵还是把城攻破了,但做这种烧饼的方法沿袭下来,并美其名为“草鞋底”。

拖 炉 饼

“拖炉饼”是江阴传统春令美点,相传是由古老“提炉饼”改进而成,饼名由太平天国将领李容发首提。

1864年春,李容发率部要在华士伏击清兵和外国侵略军,消息传到了江阴,人们打算献出“提炉饼”,表示对太平军的敬意。

那时,江阴的点心店,大多数有“提炉饼”。每年春季,便做一种用沸水烫熟面团作皮,荠菜为馅的面点。“提炉”像只空心锅盖,上有敞口,周围铁箍,有鋬,系绳攀于屋梁。平时落地放置,使用时起吊。还要用只桶炉,木炭为燃料,先在桶炉上放只空铁锅,再放上平底饼锅,不加水也不淋油,接着放下提炉合拢盖严,利用高温热空气慢慢烤熟饼,此饼就叫“提炉饼”。

为了赶制犒劳品,人们家家出面粉,人人采荠菜,聚集各店,忙乎起来。有个叫阿六的师傅边做边想:大军二三万,战斗迫在眉睫,而这一炉炉饼烤熟却如此缓慢,怎么来得及?他想起家常烙饼法:加些油,摊匀面糊,煎一会就熟了,既快又简便,那饼焦黄、喷香,颇有特色。当下,他向众人一讲,大家点头称是,说干就干,拆去提炉,放上饼锅就煎。阿六怕饼厚,明火旺,成熟难以煎到两面发黄,他又给饼“哺——”的一声喷了些水,马上盖紧锅盖转成小火焖。不一会,阿六揭盖一看,一只只饼焦黄油亮,煞是诱人。一尝,满口生香。接着,众人分头制作,很快做出大量饼来,及时送到了严阵以待的太平军将士手中。

李容发将军紧握阿六的手,不住道谢:“你们做的饼非常好吃。谢谢,谢谢!”阿六激动得热泪盈眶,半晌才说出了话:“太平军为民杀敌,我们却拿出这无名土产,真不成敬意。”他又说:“‘提炉饼’是大众爱吃的点心,而达官贵人们都不屑一顾,呼之为‘噜吐饼’(江阴方言,意即邋遢饼)。”李将军风趣地说:“我看,不妨将‘噜吐’两字换换位置,取其谐音,叫做‘拖炉饼’,如何?”

从此,“拖炉饼”的名称和做法就流传下来了,成了江阴名点。

中 山 饼

“中山饼”原名“黄烧饼”,是江阴人爱吃的点心之一。店家用白萝卜丝做馅心,外撒芝麻,真是香味可口,价廉物美。

1912年秋末,孙中山全国考察,来到江阴,检阅黄山炮台。江阴人为对中山先生表示一点心意,特派代表送上江阴土制点心两种:一是“馒头”,每只时值小钱七文;一是“黄烧饼”,每只仅值小钱二文。孙中山看了很是高兴,每种各尝两只,吃得津津有味,尤对“黄烧饼”倍加赞赏。事后,他表扬了江阴人民用小小“黄烧饼”,履行他倡导的勤俭节约好风尚,说:“江阴人民不铺张,不浪费,最合我意。”

为此,江阴人便将孙中山吃过,而且大加赞赏的“黄烧饼”改名为“中山饼”。每逢秋冬,大家都以亲口尝一尝“中山饼”为一大快事。

名菜“过桥鳝”

“过桥鳝”是一只菜,是我们江阴的名菜。

在清朝乾隆辰光,江阴来了个知县官。这个县官是北方人,跟孔夫子是同乡。他很尊敬孔夫子,常常去叩头祭他。

过去祭孔,定日子,讲时辰,就是逢到每月的朔和望才开祭。这朔,就是初一,望呢,就是月半。还有呢,祭孔是有身份的人才好进孔庙的门,就像当官人家啦,财主家里啦,等等,平民百姓是不准进去的。

那时的当官人家,一般全有厨子烧饭,自家不动手,有佣人服侍端正好的。县官家里有个厨子,蛮聪明的。一次他烧了一盆过桥鳝。县官一吃,喔唷,味道蛮好,而且头一次看见这只菜,就问厨子这菜叫啥个名堂?

厨子就对他讲:“那个孔庙前头不是有三顶桥吗?老爷要祭拜孔圣人,必定要过桥,老爷吃的这菜就叫过桥鳝,寓意今后步步高升。”

县官听了想,对呀,我不学孔圣人的一套,哪来官做,哪能光宗耀祖,他的话有道理。他一高兴,赏了不少银子给厨子。

再后来,过桥鳝这道菜所有厨子就全会做了,在江阴就传开了。

江阴“三鲜”

过去,江阴有一种宴会叫“三鲜宴”,是专门招待上等宾客的。什么是“三鲜”呢?就是肉细鲜嫩的刀鱼,肥而不腻的鲥鱼,鲜美得叫人拼死要吃的河豚。关于“三鲜”,在江阴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哩!

说是刀鱼、鲥鱼、河豚,本来是生活在大海中的,而且是很要好的“海友”。可有一次,它们突然吵了起来。刀鱼说:“我最聪明。”鲥鱼说:“我最聪明。”河豚呢,也说自己最聪明。争论到最后,它们决定,在春暖花开的四月,到长江里去作次比赛。

四月到了,它们结伴游进了长江,以最快的速度向上游游去。哪里晓得,游到江阴黄山,撞到了网罟。刀鱼自以为聪明,碰到网罟就马上后缩。哪知它嘴边生有两条锯齿一样的胡子,只能进不能缩,结果一缩,就牢牢地粘在网线上。鲥鱼看见刀鱼因为后缩而“被俘”,它就凭着体重力大,拼命向前冲。谁知鲥鱼头小腹大,只能退不能进,结果一冲,头钻进网眼,而身子被网丝紧紧卡住了。河豚看见刀鱼、鲥鱼退也死,进也死,它既不敢进,也不敢退,气得呼噜呼噜直喘气,把个雪白的肚皮气得像个皮球,结果失去游泳能力,也成了“网中囚”。就这样,三个自以为最聪明的家伙,成了人们桌上的佳肴。

“刀鱼面”的传说

“刀鱼面”是一种细面,就是拿刀鱼的肉再加点鸡蛋清,和在面粉里,摇成的面。

刀鱼面,老老早早就有了。元朝有个起来造皇帝反的张士诚,他要吃刀鱼面,我们江阴人呢,吃的是长江水,俗话叫“跹跟斗水”,所以说话蛮梗呛的。张士诚说要吃刀鱼面,一方面他是江北路里人,说话听勿懂,一方面老百姓恨透打仗,全想过太平日子,所以这个草头王说要吃刀鱼面,江阴人不买账,说啦:“吃到样(什么)?要末吃刀!”张士诚一听江阴人要请他吃刀,吓得不敢到江阴来。

后来,出了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带兵同张士诚的军队在黄山上打了一仗,大获全胜,朱元璋就得人心了。那时刚好是春天,江阴人就拿刀鱼摇成面,送给朱元璋的军队吃,所以刀鱼面已经有了好多年数了。

拼死吃河豚

江阴有句老话叫“拼死吃河豚”。河豚是长江里的一种鱼,有毒。传说吃河豚并不真为了吃鱼,而指的是一个坏人死后变成毒鱼,来毒杀黎民百姓,人们才要吃掉它,所以说这话时,总是咬牙切齿。

据说,从前有个名叫何滕的叫花子,讨饭来到江阴。他一副可怜相,善良的人们就收留了他。他日子难过,大家送米送柴,他偶尔生病,大家问痛送药;他孤苦伶仃,众人又帮他安家立业。何滕生活慢慢地好了,人们全都十分高兴。不晓得何滕发财后,没有良心,把大家以前待他的好处忘记得干干净净。别人有困难,他不帮助,整日里吃喝玩乐,只顾享受。众人的好言劝告,他只当耳边风。老话说“坐吃山空”。何滕不思改悔,弄得老婆不跟他,儿女也随娘去。这时何滕变本加厉,干起了偷鸡摸狗、打家劫舍的勾当。远邻近舍,今天这家少了只鸡,明天那户缺了头羊。周围百姓日夜不安,鸡犬不宁。时日一长,人们咬牙切齿,后悔当初真不该可怜他。终于有一天,地方上人组织起来,除掉了这害人精,将他千刀万剐,抛入长江喂鱼虾去了。

可是,何滕的碎尸竟然变成了无数大头细尾、鼓鼓的肚子、花花的身子、浑身无鳞却长满了尖尖细刺的怪鱼!人们从没见过这种怪鱼,惊愕之余,想到肯定是何滕心有不甘,人虽死而阴魂不散,就撒下大网,把鱼捉来烧烧吃。谁知吃了这种鱼,觉得口麻眼花肚里发胀,难过煞了,有的人竟一命呜呼死了。大家更加愤怒,再捉怪鱼,洗弄清爽,多烧一歇,细细尝尝,后来终于安然无恙,并觉得味道特别鲜美。

人们因为上当受骗,吃过何滕不少苦头,发誓决不让他子孙后代死灰复燃,就管这种鱼叫“河豚”;又因为它味美无比,是难得的佳肴,因此“拼死吃河豚”的话就流传下来了。

传统生活故事

关老爷吃猪头

有个地方有一座关帝庙,庙里供着关老爷,当地老百姓不管碰着啥个为难事体,来求他显灵帮助,总归有求必应。这样,当地的老百姓人人称赞他非常灵验。因此,经常有人买了大鱼大肉,或者拎了猪头,到庙里来上供。

有一天,周仓对关老爷说:“老爷,你倒天天有人买了猪头来供你的,我末猪头气味也闻不着。你可不可以让我来坐几天,吃几天猪头肉呀?”关老爷听了,笑嘻嘻地对周仓说了:“好呀,我本来就要上玉帝那里去讨论事体,就让你代理几天吧!”说完,关老爷就骑上赤兔马,上天去了。

关老爷一走,周仓就坐上了关老爷的位子。刚刚坐定,就有一个种菜的农民,来恳求说:“我园里的菜,快要干死了,请你老爷帮我下一场雨,我一定买一个大猪头来感谢你老爷!”

接着,一个渔民又来恳求,说啊:“今天我捕到了一批大鱼,请你老爷帮我出几天好太阳,让我把鱼晒干,我一定买个大猪头来答谢你老爷!”

过了一会,又有一个种桃子的果农,来恳求了。他说啊:“我种的桃子快要成熟了,请老爷不要发大风,让我把桃子顺顺利利收到手,我一定买个大猪头来答谢你!”

又过了一会,有个撑船的船户,也到关帝庙来恳求,他说啊:“请你老爷赶快吹上几天大风,好让我的木船,顺风顺水地进入港口,做好生意,我一定买个大猪头来答谢你老爷!”

周仓一听,啊呀!一个要下雨,一个要求出太阳,一个不要发风,一个要求发大风,这个问题倒复杂的,难缠的。怎样才能适合大家的要求呢?真是弄得七荤八素,束手无策。

过了两天,关老爷骑着赤兔马从天上回来了,周仓急忙汇报了无法解决的困难。关老爷听完,说了:“这许多问题呀,是不难解决的。只要立一个章程,叫大家照章办理,不就好了吗?”说着,他就提起笔来,把章程订了出来,他写呀:

日里太阳晒鱼干,
夜里落雨浇菜园。
大风只许沿江走,
千万不准入桃园。

写罢,他就命令部下立即照章执行,不得有误。这一来,周仓对关老爷服帖了,他说:“老爷,你有这么大的本领,看来猪头只能让你吃了!”

蔡苟郎临死咬奶头

传说在清朝末年,夏港西面的一个小村庄上,出过一个聪明的儿童。这孩子姓蔡,名叫苟郎。在七岁那年的热天,有一个鱼贩子,挑了一担鱼到村里来叫卖。蔡苟郎看见了,就和几个儿童围了上去。他趁人多手乱的时候,偷了一条鱼贴在背上,人靠在墙上一动也不动,一声也不响,装得很规矩的样子。其他几个儿童,却仍旧在七手八脚地翻鱼。那个鱼贩子讨厌这几个儿童,就指着靠在墙上的蔡苟郎说:“喏,那个小孩多好,不像你们动手动脚的,讨厌!”

鱼贩子一走,蔡苟郎就拿着那条偷来的鱼,去给他的娘看。他娘看见儿子会偷东西了,不但不骂儿子,反而心里蛮高兴,对着蔡苟郎说:“有了鱼,油也没有一滴,拿啥个烧呢?”蔡苟郎听了,灵机一动,就在娘的摇车跟头,拿了一根棉条,搓成一个棉球,搓好就往外跑。他跑到街上,故意把棉球当作皮球,抛东抛西。走到卖油的地方,装作一不小心,把棉球抛进了卖油人的油缸里。卖油人看他人小,以为他是无意弄白相的,对他没加追究,就让他将手伸进油缸把棉球捞起来。蔡苟郎把油棉花球拿了家去,给了他的娘,挤出油来,烧鱼下饭。

蔡苟郎第一次做贼尝到了甜头,从此以后,他就在地方上偷葱摸菜,养成了做贼的习惯。

过了几年,蔡苟郎渐渐长大。人大了,心也大了,胆也粗了。有一年端午节快要到了,他娘对蔡苟郎说:“我家糯米没有一粒,粽箬也买不起,明天粽子也吃不成了。”蔡苟郎听了转念一想,就对娘说道:“你不要愁,我明朝准定拿一篮粽子回来!”蔡苟郎就在家里寻了根竹竿,又用铁丝弯成一个勾子,绑在竹竿上。等到半夜过后,他偷偷地爬到人家屋上,把灶头上面的天窗轻轻地揭开,用竹竿伸下去拨开锅盖,再把粽子一只一只地勾起来。不多一歇,就把人家一锅粽子,偷得精光,拿回家给他的娘吃。他娘吃到她儿子偷得来的粽子,居然是眉开眼笑,满心欢喜。

蔡苟郎偷东西横偷竖偷,从来没有被人发现。他想想做贼是容易的,就不想做生活,一心只想偷东西。偷啊偷啊,过了几年,已经会掘墙洞,进内室,偷家生,偷粮食,居然还会偷人家的耕牛,成了一个本领高强,方圆十里独一无二的贼骨头了。当地的农民,对他恨得不得了。

有一天夜里,蔡苟郎又去掘人家壁洞,主人家并不惊动他。等到他把壁洞掘好,慢慢地钻进来的辰光,就用一只大麻袋张在洞口,把他捉住,先把他着着实实地打了一顿,再把他送到县里。

县里一调查,蔡苟郎是个惯贼,地方上有民愤,就把他定成死罪。在法场上,县官问他还有啥话说?蔡苟郎说:“别的呒啥说了,我家里只有一个老娘,临死前,我要最后见她一面。”县官答应了他的要求,便叫差人把他的娘叫来。蔡苟郎看见娘一来,就对娘恳求说:“我马上就要死了,临死之前,要向娘讨一口奶吃。”他娘看他可怜,就真的解开钮子,把奶头塞到他嘴里。不晓得被他狠命一口,咬得她痛啊,痛昏在地上。蔡苟郎咬完,对着他的娘说:“你从小没有教育好我,是你害死了我。”等到他娘慢慢地苏醒过来,她的那个从小被放纵溺爱的宝贝儿子,已经是人头落地了。

善有善报

从前,有个穷秀才,年轻时当过私塾先生,后来因为性格耿直,与东家合不来,一气之下,发誓再也不当教书匠了。可是,教书匠可以不当,肚皮可不能不饱啊,何况还有一家老小呢!没有办法,穷秀才向人借了点钱,买了个罗盘,当起风水先生来了。他这一当,还真给他当出点名堂来了,没有几年,他的名气大了,连江阴城里的大户人家造屋看阳宅,死人看阴宅,都派了轿子来请他去哩。

这风水先生有个怪脾气:穷人请他看风水,分文不收,滴礼不受;有钱人请他,开口就要七斗八斗米。有钱人明知他要得多,但希望他能给自己看个好地方,风水好了,世世代代能发财,或者出个做官的子孙。因此虽然心里肉痛,却只能忍痛给他重金。

有一年七月的一天,风水先生到东乡去替一户财主看一个阴宅,按照他的眼光看来,这个阴宅,是他当风水先生十多年来看到的最好一穴地,主家将来要发大财。因为高兴,他多喝了点酒,因此一路上,口渴得要命,一抬头,见前面大路旁有间茅草屋,就走了进去,想讨杯茶解渴。一进屋,只见地上一块破席子上,躺了个死尸,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正跪在地上哭泣。刚想开口,那老太听到风水先生的脚步声,就从地上爬了起来。风水先生说:“大嫂,我赶路累了,口渴想讨杯水喝,不知你家里有事,实在冒昧得很!”

老太太拍了拍膝盖上的泥灰说:“不必客气,赶路的人谁没有个难事,只是我家里只有隔夜茶,先生如不嫌弃,就请将就着喝一碗。”

风水先生心想,隔夜茶肯定阴凉,正好解渴,连声说:“再好没有,再好没有。”

老太太端了张小竹凳,请风水先生坐,风水先生趁势指了指地上的死尸说:“这位亡故的是老当家吧?天这么热,为啥还不出殡?”

那老太叹了口气说:“一来家里穷,连个葬身之地也没有;二来嘛,三个儿子都到东家去修墓地了,要等他们回来后再作打算。”

风水先生一听,连忙说:“东家是谁,怎么不讲理,人家父亲死了,还要去帮他家修墓?真正岂有此理!”

老太告诉他说:“昨天我对东家求情去了,东家说,死了个穷光蛋,跟死了只猪狗有啥两样,几时不好埋?可别误了我家的好时辰,谁也不能走!”

风水先生打听东家是谁,老太一讲,他又恨又悔,原来就是刚刚请他看风水的那个财主!他恨那财主良心太恶,他后悔不该给他看了这么穴好地。但是地已经看好了,再悔也没有用,他看看地上的死尸,忽然心里一动,嗯,我替这家也去看个好地,一来谢她解渴之举,二来也算自己良心上有个安慰。

正在这时,那老太已端来一海碗茶,一边递给他一边说:“先生,这茶太凉,你慢慢喝。”

风水先生心想,茶还有太凉的吗,我现在是越凉越好哩!端过来就送到嘴边,正要喝,却见碗里茶面上氽着一层麦壳!风水先生心中大怒,在肚里骂道:“这个坏女人,我倒同情她,想给她看穴好地,谢谢她,想不到她的心肠比那个财主还坏!这麦壳里有麦芒,吃到嘴里,岂不要我的命!”照他的脾气要把碗一丢,骂个痛快。但人要争气,嘴巴不争气,实在渴不过了,他只得一边小心地吹开茶面上的麦芒,一边小口小口地呷茶,一碗茶足足喝了一袋烟辰光,等到茶喝好,风水先生肚里的主意也打好了。

他故意说了许多千恩万谢的话,最后说:“喝了你的茶,我没有什么可谢你的。大嫂,不瞒你说,我是个风水先生,你家的老当家总得安葬,我替你看一个阴宅好了。”

老太摇了摇头说:“一碗茶怎说得上谢字,我家上无片瓦,下无寸地,哪里有地方给你看?”

风水先生说:“自己没有地方,就葬到义冢地上去,那里也有好风水的。”

老太感激万分,陪着风水先生到了义冢地上。风水先生替她看好地,就告别走了。

一晃眼十年过去了,风水先生已经六十多岁了。这时候,风水先生的名气大透了,他也自以为身份高了,每次出去看风水,主家都得用轿子抬他去。

这一年,他又到东乡去看风水,想起十年前老太给他喝茶的事,嘴里“嘿嘿”冷笑了几声,对轿夫说:“到了前面大路旁,请你们歇一歇。”

不一会,轿子歇了下来,风水先生走出轿来,抬头看去,哪里还有当年的茅草屋!他在肚里笑道:“嘿,那坏女人一家,恐怕早已死绝啦!”想罢,又钻进轿子。

到了主家,接待他的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童颜鹤发,满脸慈祥。风水先生越看越觉得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的。正自猜疑,那老太忽然迎着自己倒头便拜,吓得他连喊“折煞我了,折煞我了!”

那老太请风水先生上坐了,这才开口说:“先生,真要好好谢谢你啊。多亏你替我看了那穴好地,我家才有今天啊!”

风水先生心里一惊,抬头一看,恍然大悟,喔,这不是十年前我看过一穴好地的人家吗?果然我好眼光,这穴地竟十年之内就有了报应!但又一想,不对啊,上次主家的财主是男的,这次怎么变成老太了?

他正在猜想,那老太又开口了;“先生,你怎么忘记啦?我就是当年给你喝了一碗茶的穷老太啊!”

这句话一出口,风水先生几乎惊呆了!原来,十年前他恼恨老太给他喝麦壳,给她看了一穴白虎地,葬了那穴地要断子绝孙的。想不到这老太非但没有断子绝孙,而且变成了大财主!

风水先生定了定神,问道:“老太,你怎么住到当年的财主家里来了?”老太哈哈大笑:“我三个儿子,几年来省吃俭用,积了些钱,做起生意来了,不想发了财。当年东家的儿子吃喝嫖赌,一败涂地,这房子要卖,我就买了下来。这都靠你替我家看了穴好风水啊!”

风水先生不明白,为啥眼前这个良心不好的坏女人,男人葬了穴白虎地,反而会因祸得福,这不是恶有善报了吗?

他不禁问道:“老太,你当年为啥要在茶里放把麦壳呢?”

老太一阵爽朗大笑,笑过,她神情严肃地说:“先生,那茶里放的不是麦壳,而是炒枯的大麦。这种大麦在大热天喝了可以解暑消热啊!再说,当时我看你渴得厉害,要是把冷茶水一饮而下,肯定会生病;放了大麦,你一边吹开茶面上的麦芒,一边小口小口地喝,就不伤胃了。”

风水先生听完,鼻子一酸,两滴眼泪几乎要落下来,心里直后悔自己差点害了个好人!

风水先生在老太太家住了几天,见老太一家虽然发了财,却省吃俭用,经常做好事,接济穷乡邻,三个儿子三房媳妇,都是敬老爱幼,心里十分羡慕。

风水先生回家后,把罗盘砸个粉碎,有人来请看风水,他再也不去了,问他为什么?他告诉请他的人说:“风水好坏是小事,关键是良心好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风水再好也帮不了忙,你还是回去多做点好事吧!”

年初一嫁囡

说是在明朝末年,华士大河南面陶家基上,有一个财主叫陶百万,他是沙上人,所以又叫陶沙包。他有几百亩地,家财很多。

有一年大年夜,陶百万做寿停当,就把几个女儿一齐叫到眼门前,问她们:“你们讲讲看呢,你们过这样好的生活,靠啥人的福?”这几个女儿叽叽呱呱说:“靠爹爹的福呀!”陶百万蛮开心。不晓得小女儿兰娣不一样,她说:“要说靠爹爹的福呢,那是暂时的,将来呀,还是要靠自己的福。”她这一讲,陶百万心里火了:“啥?你不靠我的福?”“是的,我靠我自家的福。”陶百万火气冲天,就关照家里人,把兰娣身上的金银首饰和绸缎衣裳换下来,换上粗布衣衫,关照兰娣:“明天开出门来,碰着的第一个人就是你的丈夫,你就跟他去。”

第二天正是年初一,陶百万开出门来,第一个碰着的人,竟是扬州叫化子,叫杨阿二。陶百万不管三七廿一,就要兰娣跟着杨阿二走。家里人劝兰娣承认自己说错话,向父亲讨饶,兰娣不肯,她头也不回,跟着杨阿二就走了。

兰娣拗憋气,跟着杨阿二走,也实在可怜。那个杨阿二虽然年轻,却生得满身疥疮,身上邋邋遢遢。兰娣这时候也顾不得了,两个人一道讨饭。过了几天,有一天黄昏,杨阿二叫兰娣在一棵大树下点起火来,把讨来的冷粥热一热。哪晓得她把火一点,热气冲进树洞,熏下来一条过冬的蛇,“卜落秃”从树上落下来,正巧落进饭锅,兰娣嫌龌龊,不肯再吃了。这时杨阿二正好回来,舍不得倒掉,就把那些粥吃了下去。谁知,他吃下去不长时间,肚子痛了,痛得他满地乱滚。兰娣吓坏了,只得帮他揉啊揉啊。好一会儿,杨阿二不痛了,却觉得身上痒,痒得熬不住,就跳进河里洗了一个澡。啥人晓得他这一洗,把满身的疥疮洗去了,杨阿二成了清清白白的一个俊小伙啦,两个人又是惊奇又是欢喜。

眼看天色已经夜下来,两个人就去庄上借宿。庄上人见他俩年轻力壮,就对他们说:“庄东有几间大房子,因为有鬼,长远勿曾有人住了,你们假使不怕,就住到那里去。”兰娣和杨阿二反正是穷得叮响,二话没说就住进了那幢大屋。夜里,他俩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个人交给他们一串钥匙,说是替他们保管的。兰娣和杨阿二醒过来以后,果然见地上有一串钥匙。他们用这串钥匙打开了几扇门,啊,里面都是宝贝,原来兰娣真有福气。这一来,他们就发了财,就在那庄上住了下来。

过了几年,陶百万因为和人家打官司,把家当都输光了,最后弄得家破人亡,一双眼睛也瞎了,只好一路讨饭,来到这个庄子,就在杨阿二的家门口讨吃的。兰娣认出是她的爹爹,就叫杨阿二把他叫进来。陶百万怎么也想不到这是自己的女儿,只等送他一碗冷饭吃吃,不晓得他等了半天,一个小丫头端给他一碗馄饨,一吃,啊,是鸡肉馄饨。陶百万心神不定地吃了半碗,忽然吃着一根头发,拉着一量,三尺六寸,陶百万心里明白了:这样长的头发,只有我女儿兰娣才有;晓得我爱吃鸡肉馄饨的,也只有我的女儿兰娣!自从赶她出门后,我再也没有吃到这样的鸡肉馄饨。“兰娣,我的女儿,你在哪里?”陶百万心里一动,熬不住喊了起来。这时,兰娣从里面出来,抱住爹爹大哭了一场。父女俩互相问了情况,陶百万十分惭愧,叹息说:“唉,儿女到底自有儿女的福,你是靠自己的福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