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灰色的九月”

灰色的九月”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的教师们来说,他们的心情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大起大落:每年学生毕业时,他们都为毕业生供不应求、格外抢手而欣慰、自豪,这被他们称为“红色的六月”;但在招收新生时,他们却为想尽办法仍完不成招生计划而苦恼、无奈,这被他们叫作“黑色的九月”,后来又改称“灰色的九月”。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办学能力制定了符合实际的畜牧兽医专业招生计划。
灰色的九月”_满眼风光:全2 册

对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的教师们来说,他们的心情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大起大落:每年学生毕业时,他们都为毕业生供不应求、格外抢手而欣慰、自豪,这被他们称为“红色的六月”;但在招收新生时,他们却为想尽办法仍完不成招生计划而苦恼、无奈,这被他们叫作“黑色的九月”,后来又改称“灰色的九月”。招生和就业的局面,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时间还没有进入5月,离今年的考试、招生也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但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的老师们就开始为今年的招生而奔波了。系主任赵晓瑞、副主任韩海燕告诉记者:他们每年的招生工作从3月份就开始了,4月份则要分头行动,这项工作一直要持续到9月。

招生成为伤心往事

之所以这样下力气抓招生,是因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自设立这个专业以来,一直没有摆脱招生难的困扰。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支持力度的加大,畜牧业在全国迅速发展,人才需求量大增,仅宁夏每年就需要补充500人以上。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办学能力制定了符合实际的畜牧兽医专业招生计划。然而,现实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失望:2006年计划招生150人,由于招到的新生寥寥无几,他们不得不一再降低录取分数线,甚至降到比本校最高录取分数低200分、比平均分低几十分的地步才招到32人。动物科学系的老师们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如此招生数额,不仅无法保证充足的教学经费,而且面临专业停办、学科下马的危机!有负责人明确告诉他们:如果两年后还是这种状况,你们就自己想出路吧!

招生,成了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招生,也成为许多老师的伤心之旅。老师们告诉记者:为了扩大招生,他们在宁夏交通音乐台投入了为数不少的广告费,印制了上万份招生简章到处散发,找到各地招办、学校、班级进行宣传,与一些中学班主任建立热线联系,有时甚至面对面去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到养殖企业、养殖户介绍专业的独特优势和美好前景。这些努力没有白费:近几年的招生人数均有少量增加。当然,离招生计划还有不小的差距,还没有哪一年完成招生计划。2009年,他们最终招到了90人。这90人被分到畜牧兽医、动物疫病防疫与检疫、兽药生产与营销3个专业,其中最少的专业只有13个人。

赵晓瑞、韩海燕向记者描述了每年9月新生入学的情景:老师们热情地在学校大门口迎接新生,别的专业都热热闹闹、人声鼎沸,他们面前却冷冷清清,来人稀少。一种悲凉、失落感顿时袭上心头。偶有新生前来报到,他们便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就业成为开心盛宴

这么难招的专业,是否脱离实际、就业形势很糟呢?赵晓瑞告诉记者:近几年他们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百!2006年招收的32名学生毕业时,竟有15家企业前来要人,每个企业都要五六个人。2007年招收的73名同学毕业了,用人单位居然来了30家,有个企业竟然要十几个人。这些毕业生都成了“香饽饽”,每个人都可在两三个单位中随心所欲地选择。有的企业为了得到急需的人才,不仅上门招人,而且找熟人、托关系,招不到人不肯罢休。无奈,毕业生就这么多,实在不够分啊。为了把人才吸引过去,有的企业使出浑身解数,竭力宣传他们的生产条件如何好、福利待遇如何高、发展前景如何诱人。

外省企业也前来招人,有的毕业生因此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就业。去年,哈尔滨的尚志牧场来招人,一开口就要10个人,工资开到3000元,其他待遇也不错,结果去了6个人。令人遗憾的是,有4个人因为气候不适应回来了。但他们很快就被北京、兰州、内蒙古的企业要去了。

一个经历了两次就业选择的毕业生兴奋地告诉老师:“我现在不怕失业了。要我的地方很多,我哪都可以去。我学的专业,让我有了优越感!”

不仅毕业生受到礼遇,就连顶岗实习的学生也让一些企业“宠爱”有加:实习生的待遇由最初的每月500元迅速涨到2000元。这种礼遇,着实令其他专业师生羡慕不已。

看着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生都为就业发愁,他们此时真有一种扬眉吐气的自豪感。每当看见用人单位求贤如渴的目光,他们真像在赴一场开心的盛宴。

培训变成系统工程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受社会欢迎,并不仅仅因为专业适应社会需要,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学到了真本事、掌握了一技之长。这里面凝聚着教师的心血,也是他们创新办学模式的成果。

与录取新生分数较低的状况相比,动物科学系却拥有“宁夏优秀教学团队”和多位名师。针对学生基础较差的情况,他们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确定培养“四能人才”的目标:到企业,能养牛、羊、猪、禽;到门诊,能为各种家禽家畜治病;到市场,能销售饲料、兽药及其他动物产品;到农户,能教授各种养殖技术。为此,他们采取了“四段式教育”:首先,让他们学习相关知识,了解所学专业、热爱所学专业,带他们到有关大企业参观,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请成功人士介绍成才、创业之路,树立学好专业的自信心;其次,集中进行理论与技能紧密结合的教学;接着,在校内基地按就业方向强化轮训;最后,让学生到相关企业定岗实现,进行预就业演练。

教学培训,被他们当作一项系统工程。

为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他们聘请一些企业的厂长和技术人员兼任教师并为他们发放一定的讲课费。这些兼职教师普遍都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教学积极性很高,有些企业负责人不仅在百忙中挤时间制定教学计划,而且亲自登台授课。老师们更是分工包企业,与企业建立固定联系,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这种相互协作、互惠互利关系,无论是对人才培养,还是对企业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为了培养合格人才、为了学生有个好的出路,老师们真是煞费苦心、不遗余力。

观念成了决定因素

畜牧兽医专业,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让赵晓瑞、韩海燕等老师感到遗憾的是,社会上至今仍有许多人对畜牧兽医专业抱有这样或那样的偏见,能够正确认识这类专业的人还不够多。在他们招收的学生中,来自农村的占80%,城市学生只占20%。有的学生是被动员来的,有的学生选学这个专业很勉强,有的甚至是因为喜欢动物才来的,有的虽然来了,但从心里并非真正喜欢。有的学生羞于把所学专业告诉别人,认为低人一等。有的学生决定上这个专业了,在家长那里却通不过。有的家长说:“我送你上学是为了进城。你学了几年还得回到农村,还是当农民,还是跟牲畜打交道,那还花钱供你干啥?”为了动员一个学生入学,老师们不知费了多少劲。

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人们非常遗憾地看到,现在,有些专业社会需求已经饱和,甚至早已供大于求,但有些院校还在“一如既往”地一届接一届地招收新生,有些考生仍然趋之若鹜、恋恋不舍,直到毕业时找不到用武之地才“傻了眼”。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畜牧兽医专业之类冷门专业的遭遇正好相反:他们的九月是红色的,而他们的六月则变成了灰色!“红色”是表面的、短暂的,“灰色”则是实实在在的、挥之不去的!一个偏见、一种误解,足以毁掉人的一生,让人一生都无所作为!

今年,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又上报了150人的招生计划,其中包括90个自主招生指标。对完成这个计划,赵晓瑞很有信心:因为有了前几年的办学经验,因为有了更贴近实际的招生政策。今年,高中会考达到300分就可以不参加统一考试;相对应的中职毕业生经学校推荐可免试入学;在企业工作的高中毕业生也可以免试就读。这几条政策可以为他们提供大量的生源。当然,各种不利因素依然存在,而最大的制约还是人们的传统偏见。

赵晓瑞对记者说:我们不但要让“红色的六月”更红,而且要把“灰色的九月”变成“希望的九月”!

(原载2011年4月19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