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一次射石打鬼

第一次射石打鬼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确保朝觐人员的生命安全是主命,射石打鬼是当然,而在日出后射石是圣行。他们在仿效易卜拉欣圣人履行真主的命令,狠狠地打击易卜劣厮的挑唆。射石打鬼本是象征性的,而此时怒火中烧的人们就像真的看到了易卜劣厮,用尽全力,恨不得把一生的怒气和仇恨全部砸出去。
第一次射石打鬼_朝觐心路:图文解读中国穆斯林朝觐生活

二十五、第一次射石打鬼

今天是11月16日,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正朝第三天的宰牲日,也是正朝中功课最为紧张和复杂的一日。

我与王哈吉来到米那帐篷,此时绝大多数人员已经去了射石场,帐篷里还有不足百人正在休息,等待日出后再去射石打鬼。

大家也一直在担心我们,见我俩回来就急忙坐了起来,问这问那,表现出了极度的关心,并询问何时去射石场最好,这是朝觐期间另一个复杂而纠结的问题。

据伊本·阿巴斯传述:“你们到太阳出来时才能射石。”(陈克礼译《圣训经》第220页)这段圣训确定了宰牲日射石的起始时间。

另据伊本·安巴斯传述:穆圣对家属中的弱者说:“你们等到太阳升起后,方可去阿格白投石处投石,也可以待到傍晚投石。”所以,众学者主张:“宰牲日投石的时间是太阳升起后,上午的时间,因为穆圣曾在宰牲日上午投了石。”(《伊斯兰教法》第344页)同时也肯定了年老体弱人员可以在夜间射石,这是伊斯兰教灵活性的充分体现。

以上几段圣训记录的都是先知时期朝觐的情形。当年朝觐人员不过是十几万人,而现在已递增到300万人,并且在射石场曾多次发生踩踏事故,许多朝觐者的安全因此而受到了威胁。所以当代的学者们根据圣训的规定,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一致决议:一天24小时内均可射石打鬼。

确保朝觐人员的生命安全是主命,射石打鬼是当然,而在日出后射石是圣行。两利相衡取其大,两害相衡取其轻。根据现实情况而做出有利于人们生命安全的适当调整,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伊斯兰教法的原则。

现在晨礼刚过,估计射石场人员不会太多,天气也凉爽,正是射石打鬼的绝佳时机。于是我们走出帐篷,整理好队伍,由马哈吉高举绿色的旗子在前面领路,又挑选了几个彪形大汉在队前开路,大家精神振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此时通往射石场的路上已是人潮涌动,靠左边行走的是往射石场去的,靠右边行走的是从射石场回来的,各行其道、有来有往、互不影响。走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个列队整齐的团队,看样子像是印尼人,他们的伊玛目走在队伍中间,手举喇叭高声领念:“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真主至大!一切赞颂全归真主,真主至大!”大家跟着伊玛目齐声朗诵,声震山岳,气冲霄汉。有独声,有混音,声声嘹亮;有男声,有女音,汇成天籁。

看着这样的团队,大家精神倍增,立即与他们的队伍并肩而行、合二为一,更加雄壮威武。

前面就是两条由山体隔离的涵洞。每次走到这里时,我都会小心翼翼,并提醒大家格外小心,一定要注意安全。前几年就是在这座涵洞里曾发生过踩踏事故,许多朝觐者在这里归真。但此事还不能给大家明说,恐怕在心里留下阴影。两个涵洞均是单行道,右边的供从射石场回来的人们行走,洞口上方挂有醒目的红色禁行标志,通道两侧均有警察把守,绝对禁止逆行,确保畅通无阻。

我们绕过右边的行人,从左边进入了涵洞。十多米宽的涵洞里显得特别宽敞,洞上方每隔不远就悬挂着一组巨大的抽风机,时刻保持着洞内空气清新,巨大的抽风机声就像飞机起飞时的声响,几乎淹没了人们的声音。此时大家精神更足,个个提高音量,似与抽风机一比高低。隆隆的抽风机声、赞念真主的声音与洞内巨大的回音浑然一体,振聋发聩,响彻云天

十多分钟后,我们走出隧道,感到眼前豁然一亮,一轮红日就要跃过山顶,阳光普照在整个大地。在这里已经感觉到了临近射石场的壮观景象:30多米宽的马路上,白茫茫的一片,人流如潮;警察一个挨着一个,组成了人墙;几架直升机在空中警戒盘旋,时刻注视着地面上的一举一动。马路中间由钢制栏杆相分隔,人们分别走在各自的通道上,秩序井然。这种恢弘而有序的场面,震撼人心、催人奋进,每个身处其中的人,不免会感到有些紧张和激动。在这宏大的场景中,每个人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正是由这些难以数计的目标一致而又心性相通的人们,创造出了这绝世无双的人间奇迹。可以说,在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难以复制这种惊心动魄的场景,更难以表现其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

再往前走,射石场的五层高架桥已出现在我们面前。在近2000米宽的大型广场上,挤满了准备射石的人们。为了确保安全,沙方已采取了多项严密的安保措施,一排排红色的长方形隔离墩整齐地摆放在那里,把偌大的广场分割成一条条通道,如果哪条道路的人员过于拥挤时,这个通道就会立即被隔离墩堵上,就像水库的闸门一样,时刻控制着现场的人员流量。此时最繁忙的是在这里值班的警察,他们口在不停地高喊,手在连续地摆动,随时指挥着人流行进。

我们随着人们,通过斜坡上到了位于二层的立交桥。刚才还是拥挤不堪的人流,通过各个通道的逐级分流,百米宽的通道上顿时显得宽松了许多。在极度拥挤的环境,人流量能控制到如此程度,的确难能可贵,沙方的安保措施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经过了第一个和第二个射石处,径直向第三个射石点走去。2001年我们朝觐时,这三处射石地点均是用石头砌成的圆形石柱,现在改成了一堵石墙,把石子打在石墙上,就象征着打击易卜劣厮(魔鬼)。

img94

☆ 通往射石场的涵洞

刚才还是缓慢而行的人们,当看到“易卜劣厮”就在眼前时,满腔怒火在瞬间爆发,人们蜂拥而至,奔向了石墙。他们在仿效易卜拉欣圣人履行真主的命令,狠狠地打击易卜劣厮的挑唆。只见他们一个个怒目圆睁,高高地举起右臂,高声赞念:“比斯敏俩嘿,安拉乎按克拜勒!”(以真主之名,真主至大!)接着将手中的石子狠狠地打向了魔鬼。射石打鬼本是象征性的,而此时怒火中烧的人们就像真的看到了易卜劣厮,用尽全力,恨不得把一生的怒气和仇恨全部砸出去。

img95

☆ 通向射石场的路上一片白茫茫的,人流如潮

img96

☆ 由五层立交组成的射石场

射石打鬼,意在打掉易卜劣厮的挑唆和误导,祈求真主引领我们奔向中正的道路;射石打鬼,意在打击那些小人的攻击与中伤,祈求真主保护我们的身心不受伤害;射石打鬼,意在打掉心中的私欲和杂念,祈求真主赐予我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种奇特的仪式,是伊斯兰文化的特殊承载,是伊斯兰文化的特殊表现。经过这种奇特仪式历练的人们,灵魂会更加光明,内心会更加善良,胸怀会更加宽广。况且,第三个大石墙的位置极为特殊。据阿卜杜·拉哈曼的传述,伊本·曼斯欧德说:“这里就是颁降《古兰经》第二章(黄牛章)的地方。”(陈克礼译《圣训经》第221页)。这种特殊的地点所发生的特殊事件,更能给人带来特殊的感悟和启迪。

射石打鬼结束,我们急忙向前方走去。此时此刻,我们突然感到如释重负,好像千斤重担已经卸去,轻松与喜悦跃然心头。我们靠右边走到人少的地方停了下来,由程哈吉带领大家仿效穆圣的做法,捧起双手,面向天房,虔诚地向真主祈祷:“真主啊!祈求您把我的朝觐转为善良的朝觐,祈求您保护我免受易卜劣厮的挑唆,祈求您呵护我免遭小人的暗算,祈求您剔除来自私欲的干扰,祈求您恕饶我和我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和穆斯林大众的一切罪过,赐予我们永居您的幸福乐园。

img97

☆ 象征着易卜劣厮的石墙

img98

☆ 人们把满腔的仇恨砸向魔鬼

阿米乃!”

走下射石场的立交桥,我提醒大家说:“我们现在就可以举意宰羊了。”按照大伊玛目艾布·哈尼法的主张,依照射石、宰牲、开戒的次序是当然。而大部分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按照该次序也不用拿罚赎。我们现在不用自己动手宰羊,有专门的机构帮助我们完成这项功课,我们只要在心里暗想此时此刻所宰的那只羊就是我的奉献就可以了,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每人宰一只羊,是我们这些远道而来做享受朝的人必须履行的一项功课。因为真主说:img99凡在副朝后享受到正朝的人,都应当献一只易得的牺牲。凡不能献牲的,都应当在正朝期间斋戒三日,归家后斋戒七日,共计十日。这是家眷不在禁寺区域内的人所应尽的义务。

img100

☆ 射石打鬼后虔诚地向真主祈祷

img101(2:196)真主在此给了我们两项选择,正朝期间的斋戒显然难度太大,所以宰牲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如果是在家里宰羊,我们施舍三分之二,自己留三分之一供全家人享用。而在圣地,回国晚的人员每十个人还有机会领到一只羊,尝尝古勒巴尼(献牲)羊肉的鲜美,而回国早的人连品尝一口的机会也没有了,把羊肉全部做了奉献。

沙方设有相应的慈善机构,专门负责哈吉们所奉献牛羊的屠宰、分割、冷冻、运输等事宜,最后把牛羊肉分发到非洲等国家的穆斯林手中,让那些生活贫困的人们在节日里也能吃上羊肉、喝上鲜汤,以此来享受真主的慈爱与鸿恩,享受伊斯兰的宽厚与仁慈。宰牲,意在培养我们的爱心,培养我们的奉献精神,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举意宰牲完毕,我从身上掏出剪刀,大家相互剪了一缕头发以示开戒,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又履行了一项当然的功课。与射石打鬼和在赛法、麦尔维间的奔走等当然功课相比较,剪发开戒更为简单,但越是简单的事情就越容易忘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每一项功课的次序和相互的衔接熟记在心。

嗣后,前行约500米,出现了一个丁字路口,向左拐便是通往禁寺的人行通道,继续向前就是停车场。准备乘车的人就可以径直向前走,到停车场打车;如果选择步行,就可以向左拐,步行去禁寺。经过协商,每个人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式,我们兵分两路,以不同的方式奔向天房。

我们40多个人准备步行,左拐踏上了通向天房之路,以自己的体力消耗来感受朝觐功课的艰辛,体会朝觐功课的意义,获取真主的喜悦和恩赐。在一步一步迈向天房的行程中,感悟先知当时的初衷,体会先知当时的心境,追寻先知时期人们对真主的敬畏、对人类的关爱、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所作的贡献。先知后期,正是伊斯兰教实现伟大复兴的时期,也是伊斯兰文化得到最佳体现的时期。当时,没有犯奸、偷盗、欺骗等伤天害理之事,人们想的是真主,遵的是圣行,行的是伊斯兰的美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我们怀念那时的优良环境,羡慕那时的凛然正气,敬佩那时人们的高尚品德。伊斯兰文化来源于真主,推广于先知,实践于穆斯林大众。时至今日,这种优秀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弥足珍贵,更具现实意义。

img102

☆ 射石场通往各处的指示标志

img103

img104

☆ 为获得真主的慈悯而剃头开戒

走在宽阔的马路上,浮想联翩,感慨万千。看看身边的行人,一个个健步如飞,急切地盼望着能早一分钟见到天房。在步行的人员中,丁哈吉和林哈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俩前几年都得过脑溢血,尽管恢复得不错,但后遗症仍导致他们不得不一瘸一拐的。然而,在圣地,他们就像换了个人,每天都坚持步行去禁寺。当他俩提出步行时,大家都极力劝阻,总担心他俩难以承受如此的艰辛,然而,坚强的毅力借着下山的惯性,他俩越走越快,仅用45分钟就走完了7公里的路程。

走出最后一个山洞,先知出生地的二层白楼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再往前走就是禁寺的广场。看到了赞目赞目水,大家立刻又兴奋了起来,端杯痛饮,洗脸降温。

此时禁寺里宰牲节的礼拜刚刚结束,伊玛目正在讲卧尔兹。大家正好抽空儿换个小净,休息一会儿,又从包里拿出剃头刀,互相帮忙剃了光头。按照大伊玛目艾布·哈尼发的主张,十日在禁地剃头是当然。

据伊本·欧玛传述:穆圣说:“真主啊!您慈悯剃头的人吧。”(陈克礼译《圣训经》第222页)穆圣连说两次,第三次才提到了“剪短发的人”。从此段圣训可以看出,剃头贵于剪短发。大家按照先知的做法,以此善行来获得真主的喜爱与慈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