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是发展的底蕴——记复旦大学最年轻的院士杨玉良
杨玉良教授是复旦大学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在高分子链静态和动态行为的图形理论、研究高分子固体的结构和有序度及分子运动相关性的转子同步NMR新方法、液晶的分子场理论和PDLC材料、提高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速率、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等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
复旦大学“土生土长”的博士
杨玉良,1952年11月生于浙江省海盐市,是复旦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他1974年9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1982年8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84年12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10月至1988年9月在西德马普高分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
杨玉良主要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及聚合反应新方法的研究工作,承担并完成国家科委、教育部、上海市科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0余项;1996年申请“时间分辨的激光光散射测量系统”专利1项,1998年申请并获得“一种AAS树脂的制备方法”专利1项,1999年申请了2项“活性自由基聚合改进”国际专利;至今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专著1部。他的研究项目“不等活性线型缩聚反应动力学研究”获1988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专著《高分子科学中的Monte Carlo方法》一书,获1995年度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同时获199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项目“含液晶体系的静态和动态行为及PDLC材料”获得1998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杨玉良曾多次率团到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参加国际会议、讲学和考察访问,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他1990年获国家教委霍英东奖研究类二等奖;1991年被评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1993年被评为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人才;1994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首届牡丹奖,并获得“牡丹科学家”称号,同时荣获94年度光华科技基金奖三等奖;1995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同时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人才基金”,并被国家科委聘为“S-863计划材料领域规划组”副组长;1997年被选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攀登计划——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基本问题”专家组首席专家;1998年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9年被选为国家“973”项目——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连续两届被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推选为复旦大学首席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发展基础科学 加强学术底蕴
作为复旦大学副校长,杨玉良很关注学校发展。在他看来,基础科学的发展才能够真正使学校实力增强,使国力增强。他认为,基础科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一种文化,因为基础科学会给学校甚至国家的发展提供深厚的底蕴。他将基础科学比喻成一只“母鸡”,如果生长发展得好,就会不断派生出新的学科,并且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能源”。
同样,在杨玉良看来,一个人要取得一点成绩,扎实的基础非常重要。他初一刚刚读完就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劳动6年后才成为工农兵大学生,而且本科3年中上课的时间也只有一年半。虽然在复旦读到了博士,可杨玉良觉得自己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使他在获得成绩的过程中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谈到自己从事科研的经验,杨玉良坦率地说:我现在还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搞科研没有秘诀,也没有捷径,如果能够总结成秘诀的话,大家都可以做科学家了。我有一个体会就是,人的智商相差并不多,重要的是你是否努力以及你努力的方式。
从“使用”到“培养”
杨玉良曾任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兼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聚合物分子工程开放实验室主任,1999年5月起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现兼任上海新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高分子材料开发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化学化工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协高级会员和上海市政府高级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尽管身兼数职,杨玉良依然把培养人才当作自己的责任,他说:“只要我不出差,我每天中午的时间都是留给学生的。”
因为自己的特殊经历,杨玉良带研究生的时候,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术规范培训。他对学生的要求是,理论和应用实验要同样关注。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导师,培养学生是最重要的工作,让学生介入到导师的课题中是个好的办法,但是不能把学生变成导师的廉价劳动力,变成导师思想结果的执行者,那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年轻人。所以,作为教师,他关注的最多的是如何“培养”学生:“从研究生介入科研课题开始,导师就要有‘培养’的观念,而不是‘使用’的观念。”杨玉良的做法是和学生共同选择科研方向,以学生的兴趣为研究的内在驱动力。
杨玉良要求学生有“3C”能力,即自信心(confidence),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和合作能力(cooperation)。正是源于他的严格要求,2002年他指导的3名博士生的论文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一时传为佳话,赞誉不断。
(裴增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