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记负责研究原子弹某项核心技术的复旦人李郁芬

记负责研究原子弹某项核心技术的复旦人李郁芬

时间:2023-11-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谁人识功勋一弹扬国威——记负责研究原子弹某项核心技术的复旦人李郁芬在张劲夫同志的回忆文章《请历史记住他们》一文中提到,“搞原子弹,最重要的问题是浓缩铀的提炼问题”,即原子弹爆炸所面临的“三大技术难关”之一、代号“真空阀门”的“甲种分离膜制造技术”。在这个技术难关的攻克过程中,复旦大学部分师生特别是李郁芬教授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

谁人识功勋 一弹扬国威——记负责研究原子弹某项核心技术的复旦人李郁芬

在张劲夫同志的回忆文章《请历史记住他们》一文中提到,“搞原子弹,最重要的问题是浓缩铀的提炼问题”,即原子弹爆炸所面临的“三大技术难关”之一、代号“真空阀门”的“甲种分离膜制造技术”。在这个技术难关的攻克过程中,复旦大学部分师生特别是李郁芬教授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50年代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威胁和核讹诈,我国不得不开始研制自己的核武器。1958年6月,毛主席指出,“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正式提出中国要自己搞原子弹,发展核工业。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复旦大学党委直接挂帅,从本校物理、化学等系及上海机械学院、华东化工学院等单位抽调一批师生组成科研组,开展分离同位素研究,为研制原子弹提供基础技术。当时,这支科研队伍就以“五八中队”为代号,在化学系主任吴征铠教授的指导下开始研究工作,李郁芬教授等是其中的重要组员。

制造原子弹的原料铀-235,在天然铀中只含约7‰。因此要制造原子弹,首先要把铀-235从天然铀中浓缩分离,其技术核心是分离膜元件,即甲种分离膜。60年代初,世界上只有美、英、苏三国掌握制造分离膜元件的技术,同时该技术被这些核国家列为重大国防机密并严禁扩散,甚至被苏联称为“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由于我国不能制造浓缩铀-235的分离膜元件,所以1960年8月苏联撤走专家时曾扬言,他们走后,“中国核工业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别说制造原子弹了”。

就这样,在有限的技术资料支持下,李郁芬等人边干边学,不断摸索前进。当时,无论是从研究本身还是从研究条件来说,这项工作都是无比艰苦的,有的工作甚至还相当危险。从1958年到1961年,他们坚决服从国家需要,坚持研究工作,并对制造全过程有了深入了解,逐渐成为原子能科学专家。与此同时,在苏联专家从当时主管核工业的二机部撤走以后,中央作了继续进行核研究的决定,并正式向沈阳金属所、上海冶金所、复旦大学等单位下达了研制任务。随后,国家有关方面将吴征铠教授调往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复旦负责的研究工作转由李郁芬等人继续进行。

正如当时二机部副部长、原子能所所长钱三强所说:“这任务是绝密的,不能和任务外的任何人(包括配偶)谈及此工作。今后不能再署名发表文章,要从此隐姓埋名,对粉末冶金的同行就说是改‘行’了,不再参加粉末冶金方面的学术或学会活动。这项任务是‘直的进来、横的出去’(意指终身工作)。”由于是绝密任务,参加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与本任务之外的任何亲朋好友(包括配偶)谈及这一工作,不得公开发表论文,并要树立终生为之工作的思想。李郁芬等人对此毫无怨言,准备当一辈子无名英雄。以至于改革开放以后,当李郁芬遇到与她一起在交通大学念书的一位老同学时,对方十分惊奇地问她:“这些年你都到哪里去了?既不见你发表文章,学术会议上也见不到你,我们都以为你从地球上消失了呢?”是啊,别人当然不可能知道,在那些“从地球上消失”的日子里,李郁芬和她的同事们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1年11月,中央在上海召开的工作汇报会决定,将原来分散的科研工作集中起来进行攻关会战,参加会战的科研人员达60多人,并按工作需要和人员业务专长组成3个大组。复旦大学原班成员约20人大部分集中在第三大组,负责性能测试等工作,李郁芬担任第三大组组长。由于甲种分离膜的研制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所以从1962年初开始,合并后的研究室转入了最关键的阶段。第一、二大组的同志夜以继日,用各种新老方法和工艺条件制成了多种原料粉末,做出了一个又一个元件样品,但经测试后分离性能总差那么一点点。一直到1962年底,元件样品还是未能达到分离膜制备工厂的投产要求,因此李郁芬所在组的测试任务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们没有因此而气馁,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坚信实践出真知,坚信外国人搞得出的,中国人一定也搞得出并有可能比他们做得更好。这样,经过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成百上千次的反复测试以后,他们陆续分析研究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寻找主要问题以形成正确的数据、思路。1963年初,他们终于制成了一种原料粉末,做出元件并测试其分离性能达到了要求指标;后来,制粉条件稍加改变,分离性能更是大幅度提高。这一成果,标志着“甲种分离膜”实验室试制工作基本完成,随即转入工业试生产阶段。

由于集中攻关,目标更为明确,加之参加会战的同志们日夜奋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1964年,阳极氧化处理、耐腐蚀等元件化学指标也达到了,“真空阀门”工作全面告捷,生产浓缩铀的工厂恢复正常运转,苏联专家的预言落空了。不久,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震惊全世界,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对于共和国的有功之臣,祖国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1978年,这项攻关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后又获得1984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12名获奖人员当中,原复旦大学“五八中队”的同志就有4位,即李郁芬、李长林、张敏、谢雷鸣。钱三强在《中国原子核科学发展的片段回忆》一文中特别指出,“我们原子能所为此组织了攻关小组……联合了中国科学院、冶金部和复旦大学等几个研究单位,经过四年努力,研制成功合格的扩散分离膜……”从此,中国成为继美、苏、英之后,第四个能制造扩散分离膜的国家,并成功制造了原子弹。“谁人识功勋,一弹扬国威”,李郁芬等人的重大贡献,直到二三十年以后才为世人所知。

当然,李郁芬的科研工作并没有因在原子能核心技术中的重大贡献而止步,她还参与其他诸多科学项目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成果,发表论文40余篇。1970年,李郁芬开始从事激光器件、激光光谱及激光医学方面的研究,1974年参加研制氮分子激光器及染料激光器并获得成功。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 N.Bloembergen 教授(当年在斯坦福大学)在1980年底出版的《现代中国的科学》一书中对此作了很高的评价,“复旦大学于197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染料激光器”。1974年至1976年,李郁芬从事中国古代西汉透光镜研究,揭开了古镜透光之谜并首次复制成功,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她还于1979年参加在国内首次制成染料激光眼科治疗机,1981年进行CARS测温技术研究,两项技术都被评为上海市科技成果奖、国家教委优秀科技成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代巾帼李郁芬在科学道路上不断钻研探索,在她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以至在历史长河中也有着相应的地位和功绩。

(刘志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