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中国新光源研究的开拓者蔡祖泉

中国新光源研究的开拓者蔡祖泉

时间:2022-11-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毕生造灯虽辛苦要为人间送光明——中国新光源研究的开拓者蔡祖泉1963年,以蔡祖泉为首的几位新光源研究者,首次试制成功新闻摄影用的1200瓦管形卤钨灯,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首肯。现年80高龄的蔡祖泉教授,有着将近40年的电光源研究的历史。蔡祖泉毕生热爱电光源研究事业,在不断奋进中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如今仍关注着它的发展,关心着下一代技术人才的成长,他无愧为我国新光源研究的开拓者!

毕生造灯虽辛苦 要为人间送光明——中国新光源研究的开拓者蔡祖泉

1963年,以蔡祖泉为首的几位新光源研究者,首次试制成功新闻摄影用的1200瓦管形卤钨灯,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首肯。以往,中国新闻摄影记者扛着西瓜大似的照明光源的历史终于结束了,从此,在新闻现场我们也有可与各国媲美的新型照明光源了。

现年80高龄的蔡祖泉教授,有着将近40年的电光源研究的历史。在我国电光源处于空白之际,是他与几位助手,胸怀为祖国贡献的激情,自力更生,克服科研上的重重关卡,终于研制成功了盏盏新光源,为国家建设提供了相关领域的保障,带来了良好的生产效益。

提起蔡祖泉造灯,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蔡先生曾参加中共地下党工作,解放后在上海药厂担任工会工作。一天,从事真空系统工作的方俊鑫先生在技术上遇到难题,经人介绍找到蔡祖泉帮忙。那时,蔡先生工作挺忙,便利用假日进行攻关,修复了真空系统。1950年,报上发表关于方俊鑫在高真空系统研究中获得10-7乇的报道,为研究真空管创造了条件,其中还提到蔡祖泉的名字。

此后,上海交通大学周同庆、方俊鑫承担了国家关于研究X光管的任务,他们急需一位懂得玻璃制作技术的助手,便向组织上提出调入蔡祖泉的要求。3个月后,华东局一纸调令,使蔡祖泉离开药厂,从此走上科研的道路。

院系调整后,蔡祖泉与X光管研制组的同志一起来到了复旦大学。X光管研制成功后,他又开始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投入研制我国第一只玻璃扩散真空泵。1956年成果出来后,时任校长的陈望道,曾亲自为蔡祖泉颁发“陈望道奖金”。接着,他们又研制出整套玻璃真空系统,满足了物理实验室和物理化学实验室的需要,为高校真空实验室建设补充了重要设备。以上两个项目都受到国家的奖励。

1961年,蔡祖泉与同事们开始从事电光源研究。从事这项研究,必须具备两项技术条件:一是了解并掌握金属与玻璃封接的技术,即如何将石英玻璃与金属有效地焊接在一起;一是掌握真空设备技术。而这些正是他的专长。

1963年,蔡祖泉和助手们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只高压汞灯,主要用于道路照明。经与上海亚明灯泡厂合作,1964年该灯就出现在繁华的南京路上。同年,1000瓦的卤钨灯又研制成功,主要用于农业打谷场照明,受到农民兄弟的欢迎。到1965年底,蔡祖泉和助手们接连研制出脉冲氙灯、氢弧灯、氪光谱灯、超高压强氙灯、充碘石英钨丝灯、超高压强汞灯,经国家科委研究成果办公室登记备案,其中有的还获得国家科委发明二等奖,大大缩短了我国电光源研究与国际研究水平的差距。之后,蔡祖泉和助手们乘胜追击,又研制成功大功率的长弧氙灯,在上海人民广场点亮后,被誉为“人造小太阳”。

1968年以后,蔡祖泉与助手们开始接受“651”卫星项目。他们研制出25千瓦水冷电极短弧氙灯,并用作航天工业部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太阳模拟器的光源。这种灯当时国际上只有少数国家能生产,他们的成果在航天工业部511试验站使用,1980年获国防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蔡祖泉既重视个人的独立科研开发,又积极倡导集体间的合作。铟灯是金属卤化物灯的一种,具有体积小、亮度高、重量小的优点,这种发光体仅米粒大小的光源,其研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他虚心好学,深知众人共同攻关的重要,组织大家一起克服研究上的困难。经过反复调试探索,他们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终于点亮铟灯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亮度和色度。

蔡祖泉不仅仅在研究所内部倡导集体合作,更强调共同领域内技术科研上的相互协作。制灯初期,外单位同行前来参观学习,他和电光源研究所的同伴们热情接待,将技术、资料、数据、图纸都毫无保留地公开了,并将产品推广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他们帮助各地灯厂突破技术难关,足迹遍及沙市、郑州、常德、蓬莱、杭州、余姚,乃至内蒙古呼和浩特,既使工厂获得了效益,又满足了多个工作领域对光源的需求。

80年代后,蔡祖泉的科研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他针对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成功研究新光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工程化开发的研究,弥补了我国的某些空白,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取得极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获国家科委推广二等奖。

在致力科研的同时,蔡祖泉也积极从事学术论文的写作和与国际光源与照明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他多次出席国际性科技研讨会议,及时了解电光源发展最新动向,并将国际上的专业信息传回国内,指导我国光源照明的研究和开发。

1992年退休后,蔡祖泉仍关心节能灯的推广工作。可喜的是,如今中国已成为节能灯的生产大国,年产量已达到8亿多支,其中有一半以上出口。他还将影视照明气体放电灯——短弧氙灯制造技术推广到上海灯泡三厂,产品获得国家金奖,同时出口到国外。

回顾几十年造灯历程,蔡祖泉欣慰地说:“我国电光源发展与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的成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继而创办了光源专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我们将当时研制出来的新光源推向工厂,与他们一起不断开发新的光源品种,为工厂取得更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天,我国的电光源照明技术和产品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蔡祖泉毕生热爱电光源研究事业,在不断奋进中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如今仍关注着它的发展,关心着下一代技术人才的成长,他无愧为我国新光源研究的开拓者!

(周梦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