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中国植物病毒学创始人之一王鸣岐

中国植物病毒学创始人之一王鸣岐

时间:2022-11-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教泽广被俊彦盈庭——中国植物病毒学创始人之一王鸣岐王鸣岐,又名凤岗,号济熙,生于河南省滑县,我国植物病毒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毕业后,王鸣岐赴美国留学,1936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1937年获该院哲学博士学位。经导师推荐,王鸣岐成为美国SigmaXi荣誉科学学会会员,并获得金钥匙。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王鸣岐还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泽广被 俊彦盈庭——中国植物病毒学创始人之一王鸣岐

王鸣岐(1906—1995年),又名凤岗,号济熙,生于河南省滑县,我国植物病毒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王鸣岐自小天资聪慧,被父母送去村里的私塾读书。私塾读完后,他来到开封的一家工厂,边工边读。1922年,王鸣岐进入河南省立一中,农家子弟出身的他立志献身农业。1928年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了河南大学农科,攻森林学。其间,他起早贪黑,努力学习,并注意培养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的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1932年6月,王鸣岐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河南大学农学院森林学系第五届毕业生。

毕业后,王鸣岐赴美国留学,1936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1937年获该院哲学博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Cytology and Pathogenicity or Uzlilago Crameri Kcke”首次在全世界报道了粟黑粉病菌厚壁孢子是双倍体(2n)。此后他又对这种双倍体菌丝细胞进行深入研究,相继发表4篇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经导师推荐,王鸣岐成为美国SigmaXi荣誉科学学会会员,并获得金钥匙。当时,导师一再劝其留校任教,并许以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但王鸣岐为祖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忧心如焚,婉言谢绝导师的挽留,于1937年10月经香港回国。

回国后,王鸣岐回到培养他的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开始了教学生涯。1937年12月到1945年,河南大学为躲避日寇铁蹄流亡办学,先后换了5个地点,王鸣岐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了磨砺和考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河南大学迁至豫西南的镇平县,王鸣岐主动承担农艺系植物病理方面的各门课程。他住在城内禹廷公园内,每天备课到很晚,第二天一早又步行3里多地,到城外西北隅的教室上课,风雨无阻。1939年,日军西犯,镇平吃紧,河南大学又迁到了位于伏牛山的河南嵩县潭头镇,王鸣岐被任命为农学系主任。为留住教师,他向学校反映情况,要求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为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他以身作则,一人担任了植物病理学、作物育种、生物统计、田间技术及土壤肥料等多门课程,以至于儿子记忆中的父亲永远都是忙碌的,“几乎每顿饭都要端着饭碗到研究室去催,他这才记起回家吃饭”。

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王鸣岐还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他利用学校位于山区的有利条件,经常组织学生到学校农场和田间地头,实地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使之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此外,他还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在培育良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伏牛山资源普查与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随身带着许多植物病害标本,经常有农民、学生把发现的植物病害标本送给他,使他在短短的几年中鉴定出600多种植物病害。对小麦腥黑穗病、黄锈病、芝麻枯萎病等农作物病虫害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为病虫害防治和山区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在对伏牛山的考察中,王鸣岐和他的同事们还发现了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以及适合猴头菌生长的天然环境,第一次发现了号称“川贵山珍”的银耳以及冬虫夏草

王鸣岐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小麦黄锈病的防治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他们培育的适合豫西山区推广的“河南大学H-4”小麦优良品种,具有产量高、口紧、不易倒伏和对黑粉病、条锈病、杆锈病及吸浆虫有较强抵抗力等优点,经推广种植,普遍获得增产一成以上的好收成。他们还培育出品质优良的“大使棉”和“岱子棉”,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1942年,小麦黄锈病蔓延,王鸣岐细心观察研究,发现是伏牛山一带所产黄柏、淫羊藿等叶上的黄锈病飞散后传播给小麦,他们对症下药,终于控制了病害。这年秋季,豫东蝗虫成灾,豫西农民十分恐慌,农学院师生积极参与灭蝗,为农民开设讲座,介绍治蝗方法,使蝗灾未能在当地蔓延。1945年春,在学校迁往陕西的途中,王鸣岐观察到林中马尾松锈病十分厉害,经仔细研究,发现了三种以上过去在国内尚未见过的寄生虫,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在陕西省宝鸡石羊庙复课后,他又沿陇海铁路做了陕西植物病虫害调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王鸣岐不惜变卖从美国带回来的照相机及其他个人物品,坚持搞科学研究。

1945年12月,河南大学返回开封,位于繁塔园的农学院一片瓦砾,满地荆棘。王鸣岐一方面整修农学院旧址,将日军的马棚改为学生宿舍,将其它房屋装上门窗,作为教室,争取早日复课;另一方面积极交涉将日军在干河沿留下的兵营作为新院址,以便重建和发展新的农学院;此外,还对农学院农场实验地重新进行测量,划分地界,安排各种实验。1946年,王鸣岐接任农学院院长,尽管公务繁忙,他仍然担任了植物病理、真菌、植病研究与讨论等课程的教学。在他的主持下,农学院建成了土壤室、种子室、孵卵室、育雏室、农场、畜牧场,购进一大批实验仪器和图书资料,成立了农学会,办起了《农人导报》。此外,他还兼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河南救济分署顾问

新中国成立后,王鸣岐先后到东吴大学、江南大学任教授,1951年来到复旦大学,任教授、生物系主任。20世纪50年代以后,王鸣岐应粮食部与中科院植物生理研究所之邀,协作开展了粮食入仓水分与粮食贮藏研究,查明了全国水稻安全贮藏的水分参考标准依据。后来,他又发现粮食微生物种类数量与其含水量的密切关系,并对此专门著文论述,编写了《粮食微生物手册》,形成了他的“粮食微生物学”,并为国家粮食部培养了近百名技术骨干。1963年,江、浙、沪一带水稻、大小麦、玉米突然发生流行性粮食矮缩病。华东局约请了7位专家成立协作组,由王鸣岐任组长,迅速开展防病救灾工作。经查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所致,介体为寄生在水稻、大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上的灰稻虱。华东局科委立即在浙江义乌大陈公社召开现场会,由王鸣岐等专家现场示范治虫防病;后又在上海召开22个省市168位代表参加的为期三周的会议,开创了我国农业大协作、防治结合、培养有关科技人员的先例。

王鸣岐从事教育、科研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植物病理学、病毒学研究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曾先后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微生物学》、《粮食微生物手册》、《植物病毒学》、《基础微生物学专题选》、《普通病毒学》等8种专著,获得国家多项奖励。1994年2月河南大学旅台校友为王鸣岐祝贺生日,献联一幅——“教泽广被,俊彦盈庭;柏松节操,福寿康宁”,为他的一生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1995年9月17日,一代学人王鸣岐因突发性脑梗阻,溘然长逝,终年90岁。

(赵路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