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中国络合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严志弦

中国络合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严志弦

时间:2022-11-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风雨何堪撼大树一生要与化学交——中国络合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严志弦严志弦,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和络合物化学研究的发展奋斗了一生。在建立络合物化学实验室过程中,没有现成设备,严志弦就鼓励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自行设计。为了进一步促进络合物化学研究工作的开展,1959年初严志弦着手编写络合物化学专著,并于1960年5月问世。

风雨何堪撼大树 一生要与化学交——中国络合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严志弦

严志弦,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和络合物化学研究的发展奋斗了一生。他参与编写了我国第一套无机化学统编教材,编著了我国第一部有关络合物化学的专著《络合物化学》,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络合物化学研究基地。

聪颖好学 致力化学教学研究

严志弦(1905—1968年),字济宽,江苏武进人,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少年丧父,家道中落后,他失去了入学堂求学的机会,只在家塾攻读古文。由于他天资聪明,深受老师赞赏,1918年考取常州第五中学,因学习成绩优异,连跳二级。1922年,他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被推荐到苏州桃坞中学执教化学。1930年始,他受聘于东吴大学,担任助教、讲师,从此专心一意从事化学教学和研究。

严志弦有着良好的外语基础,积极学习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当时,国内化学教材比较缺乏,他夜以继日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译出德明(H.G.Deming)所著《普通化学》,并由该书作者作序,于1935年在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书内容通俗、译文易懂,成为当时一般大学的教材。抗战开始后,他暂避武汉。1938年东吴大学在上海复课,他立刻经香港返沪,在东吴、复旦两校任教授,并兼任江苏蚕丝专科学校教授。其间,他又集中精力翻译出版了查平(Chapin)所著《无机化学原理(大学二年化学)》一书,作为授课教材。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吴大学、蚕丝专科学校南迁。严志弦除继续在复旦任教外,先后担任天丰药厂化验站主任、厂长兼主任技师,并完成了乳糖酸钙电解合成研究。抗战胜利后,严志弦受聘复旦大学兼东吴大学教授,同时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兼课。

新中国成立后,严志弦被聘任为复旦大学化学系主任,上任后,他从提高教学质量、扩充实验设备、倡导全系学习和研究的学风三个环节着手建设化学系。他考虑问题仔细周密、待人谦和、善于发挥各人专长,在师生中享有很高威信。在他的带领下,原来师资、设备较差的化学系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和提高。其间,他还担任中国科学社社长,中国化学工业会理事及编审委员,《化学世界》、《化学通报》两杂志编委职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后,严志弦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主任和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主持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工作和络合物化学研究工作。

刻苦求索 编著特色化学教材

人们都说严志弦是个没有啃过“洋”面包,自学成才的“土”专家,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化学教学和科研。他热爱教学工作,对各类教材都钻研得很深,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难问题。他认为做学问不仅要有方法,还要有一股“憨劲”。正是靠着一股刻苦自学的“憨劲”,严志弦开阔了自己的知识面,得以在化学教育的领域里自由驰骋,而又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

在东吴大学、复旦大学任教期间,他讲授过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原理、高等无机化学、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有机化学、有机分析、胶体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多门课程,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很有造诣。为了让学生善于在观察现象的同时思考实验中发生的问题,提高定性分析课程的理论水平,他根据自己对化学原理的深刻理解,结合定性分析中的实际问题,于1950年编写出版了一本很有特色的《定性分析原理》,提倡“手脑并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全盘照搬苏联教学计划,元素化学难教成了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问题。学生反映实验“配药方”,考试“背药方”,枯燥无味。为了达到学以致用,在50年代末期我国第一次教学改革中,严志弦率先提出进行无机化学和定性分析两门课程合并的教学改革试验。1961年他亲自主持制订新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大纲,并编写了《无机化学(包括定性分析)》一书作为教材。讲授和实验相结合,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改变了枯燥无味的局面。

1957年,严志弦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我国第一部综合大学无机化学统编教材《无机化学教程》的编写工作。为了保证教材的水平和质量,他废寝忘食地研究当时国外引进的各类教科书,究其特长,取其精华,形成自己的体系。后来出版的《无机化学教程》中,有关化学原理的全部章节均出于他的手笔。

艰苦实验 创建络合物化学研究基地

“从事自然科学工作的人离不开实验,否则就没有第一手材料,也不能检验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是正确还是谬误,更谈不上在科学领域内能提出什么新的见解”,这是严志弦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

严志弦接触络合物化学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限于条件,无法亲自试验。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以后,国家开始为高校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严志弦立即筹划建立我国第一个络合物化学实验室。他一方面通过教学环节,逐步增设有关络合物化学的实验内容,在仪器设备方面为开展科研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根据当时军事医学的需要,选择当时国际上络合物化学的一个重点领域——氨羧酸螯合物为题,着手研究。随后,他在国内首先合成了氮三乙酸、乙二胺四乙酸和二乙基三胺五乙酸等具有代表性的螯合剂,进而又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在结构上有特征的新型氨羧酸螯合剂,并采用pH电位法、极谱法、分光光度法、离子交换法等多种手段研究了氨羧酸金属螯合物和其他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1956年,他首先发表有关论文两篇,随后又陆续发表研究论文11篇。在对络合物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的同时,他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络合物反应动力学、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固体络合物的合成、性质和结构方面的探索工作。

在建立络合物化学实验室过程中,没有现成设备,严志弦就鼓励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自行设计。为了开展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工作,他们自己设计、加工,装配了我国第一套可以在无水、无氧条件下操作的Schlenck系统。到60年代初期,复旦大学终于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和络合物研究实验室,并形成了一支优秀的研究队伍。

为了进一步促进络合物化学研究工作的开展,1959年初严志弦着手编写络合物化学专著,并于1960年5月问世。这本专著不仅对国内研究工作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2年在苏联被译成俄文出版。1964年,他应邀赴罗马尼亚参加学术会议并讲学,会上他作了题为《汞电极电位法研究溶液中络合物》的报告,深受国外同行的好评。

“文化大革命”初期,严志弦惨遭迫害,于1968年5月15日含冤离世,他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络合物化学实验室亦毁于一旦。

(裴增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