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中国生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蔡翘

中国生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蔡翘

时间:2022-11-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切从零做起”——中国生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蔡翘蔡翘,又名蔡卓夫、蔡义忠,我国生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第一本《生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1938年秋,他发起成立了中国生理学会成都分会,吸纳童第周、郑集等人入会。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大学改称南京大学,蔡翘仍任医学院院长。1981年,蔡翘辞去中国生理科学学会理事长职务,被推举为名誉理事长。

“一切从零做起”——中国生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蔡翘

蔡翘,又名蔡卓夫、蔡义忠,我国生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第一本《生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1897年10月11日,他生于广东省揭阳县新亨镇仙美村(今属揭东县),7岁时进入本村私塾读书,后来又到新亨镇读高小。

1913年,蔡翘到期安城(今潮州市湘桥区)进金山书院读书,1917年毕业后赴上海进入复旦大学中学部补习英语,翌年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当旁听生。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蔡翘从上海乘船经日本到美国自费留学,先后与吴有训、周培源、潘菽一起勤工俭学。他们轮流煮饭,在学校里打零工,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蔡翘用了两年时间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修完心理学本科课程,1921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1922年又转学至芝加哥大学生理系。在这里,蔡翘发愤图强、刻苦钻研,以优异的成绩荣获芝加哥大学金钥匙奖,并加入了美国解剖学会。

1925年,蔡翘在美洲袋鼠脑组织的神经解剖学研究中发现了视角与眼球运动功能的中枢部位——“顶盖前核”,这一惊人的发现使国际科学领域有了一个令中国人为之自豪的命名——“蔡氏区”。然而,蔡翘并没有留在美国,而是于同年夏毅然放弃了优裕的工作生活条件,绕道加拿大、日本回国,走上了创建我国生理科学的艰难道路。是年秋季,蔡翘到复旦大学任教,与郭任远等创建了复旦大学生物学科,教授生物学和生理学;并于1926年加入中国生理学会,1927年在中央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前身)任生理学教授。

1930年秋,蔡翘由美国洛氏基金会资助再次出国,先到英国伦敦大学生理学系从事肝、肌糖元代谢研究,随后又在剑桥大学从事神经传导生理研究。1931年冬,蔡翘又到德国佛朗福特大学进修,第二年春回到上海。夏秋之际,蔡翘进入雷士德医学研究所工作,系统地研究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发现并阐明了肝脏的糖元异生机制及其对血糖稳定性的调控。1935年,他加入英国生理学会。

1937年1月,蔡翘来到南京,在中央大学医学院任生理学教授。此间,因为抗战,他随学校由南京迁至成都,几经搬迁颠沛流离。在艰苦岁月里,他依然潜心研究,带领国内一批生理科学工作者共同奋斗。1938年秋,他发起成立了中国生理学会成都分会,吸纳童第周、郑集等人入会。1941年6月,他主编的《中国生理学会成都分会专刊》创刊,同年成立了生理学研究所,主要助手有朱壬葆、周金黄、匡达人、吴襄等。

在国难当头,物资匮乏,科研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蔡翘带领大家自筹经费、自己动手。没有实验场所,便将医科楼地下室储尸房一间狭小阴暗的房间改造成生理科实验室;没有自来水,便发动学生用土造的手摇泵把井水压到架高的大木桶里,再以贯通的粗竹竿作管道供实验室用水;没有石英棒,就用玻璃棒制成聚光棒,通过兔子胸腔,顶在横膈膜上观察微血管循环……此外,他还建立了生理学实验仪器车间,从起初修造小型仪器,逐步发展到制造成套的生理教学仪器,先后供应包括延安卫生学校在内的全国60多个大学和医学院校。一次,蔡翘的住房被日机炸弹震塌一角,他从室内桌下钻出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投入科研工作。正是依靠这种不畏困难、奋勇开拓的精神,蔡翘在旧中国的艰难岁月里依然坚持科研创新之路,在生理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科研成果,有许多被国外教科书引用,引起国际同行的重视。

1943年夏,作为中美文化交流的交换教授,蔡翘与费孝通等6人赴美国讲学、研究一年。其间,他积极向芝加哥听众介绍中国抗日战争情况,呼吁国际社会援华,讲稿编入《来自中国的声音》在美国出版。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随中央大学医学院自成都迁回南京,除领导生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外,还继续从事小血管受伤后自动止血机制的研究。1947年8月,蔡翘赴英国出席国际生理科学牛津会议,在大会上发表了出血自止机制的研究成果;1948年代理中央大学医学院院长职务,同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并出席在南京北极阁召开的第一次院士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大学改称南京大学,蔡翘仍任医学院院长。1952年南京大学医学院改编为第五军医大学,蔡翘任校长。50年代,蔡翘主要从事和领导我国航空航天及航海医学的研究工作,他带领一批中青年科技人员先后自行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混凝土人用低压舱、中国第一座人体离心机。后来,他又领导研制出高压减压舱、爆炸减压舱、人用加速度离心机、地面弹射救生装置、失重模拟装置,以及航海医用潜水加压舱、高温舱、低温舱等大型地面实验模拟装置;组织科技人员对航空航天和航海等特殊环境下人的生理反应,耐受限度、锻炼适应方法和措施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我国航空航天和航海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生理学依据,还制订出适合我国情况的航空航天与航海防护制度和装备要求,缩小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我国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期间,蔡翘失去了医学工作的机会,埋头著书。1978年,在蔡翘的倡议下,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了基础医学研究所,他主要指导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并培育研究生。1981年,蔡翘辞去中国生理科学学会理事长职务,被推举为名誉理事长。1990年7月29日,蔡翘在北京病逝,享年96岁。

蔡翘一生在医学研究上硕果累累,先后发表过100多篇学术论文,并著有《生理学》、《生理学实验》、《航空与空间医学基础》等11本专著、教科书。对于自己的研究工作特点,他曾说过:“从零做起,这几乎像是我命运中注定的事情。”

同时,作为为我国医学界作出杰出贡献的一代宗师,蔡翘还培养了许多人才,冯德培、童第周、徐丰彦、朱鹤年、蒋天鹤、易见龙、陈世骧、沈霁春、吕运明、吴袭等都曾是他的学生。数十年后,一批已成为著名科学家的学生送他一帧黑白照片,背面题有一诗:

五十年前师生情,今日回忆倍觉亲。

沪地同窗共聚首,古稀年要鼓干劲。

(赵路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