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倍奋出奇英——记巾帼发明家沈倍奋
2002年4月25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发明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新世纪巾帼发明家”评选结果在京揭晓,在基因抗体工程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倍奋榜上有名。
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的沈倍奋出身医学世家。父亲早年毕业于旧上海的东南医学院,极具理想主义气质的他从医之初就将自己改名为沈初兴,后来又为子女取名为继奋、倍奋,希望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成就一番大事业。沈倍奋从小生长在优越的家庭环境里,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养成了自强自立、奋斗创业的精神。一般她不轻易求人帮忙,凡是自己能做到的都亲自动手。哪怕最困难的时候.她也从不认输,总要想各种办法去克服。在沈倍奋心里有一种信念,就是“三分命运,七分拼搏”。
在父亲的影响下,沈倍奋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物物理专业,1965年又考取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正当她在校园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时,文化大革命来临了。在那个十分混乱的年代里,这个认为人生要靠三分命运、七分拼搏的姑娘始终坚持读书,先前学俄语的她在这期间打下坚实的英文功底。
凭着这种拼搏精神,沈倍奋1980年获得洪堡奖学金,前往西柏林技术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主要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在两年时间中,沈倍奋无暇领略欧洲大陆的旖旎风光,时间全部泡在了实验室。仅两个月时间,她就在前后两个外国博士后没有攻下的难题上有了初步成果,并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博士后学业。辛勤的工作、丰硕的成果,换来了德国老师的赞赏,也改变了他们对中国人的看法。
回国后,沈倍奋的工作环境改变了,没有实验室,一切都要白手起家。在困难面前她没有退缩,暂借别人的实验室,开始了研究工作。为了获得实验材料,她常常亲自到屠宰场取动物脏器;为了得到需要的试剂和仪器,她几乎跑遍了北京的试剂商店、仪器公司、玻璃厂、化工厂……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经费资助下,沈倍奋逐步建立了实验室,并发展成为如今全军分子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当今,全球科技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想象,在科学研究中视野仅仅限于国内是绝不能跟上国际步伐的。沈倍奋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她很重视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迅速捕捉到国际上的新技术、新方法,为我所用。例如她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免疫学,开展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人体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免疫细胞的信号转导研究等。
沈倍奋在分子免疫学领域创下了许多个“第一”。她在国内最早开展加成指数测定法分析单克隆抗体所抗抗原决定簇的异同,有关技术在全国推广;最早做出白血病免疫分型试剂,使白血病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用单克隆抗体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填补了国内特异性诊断方法的空白;研制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17类43株,全部被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国际会议确认;开展白血病导向治疗的研究,研制的免疫毒素是我国单克隆抗体及衍生物最早通过新药评审进入临床的制品;从中国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并研究了它们的升白细胞作用,在国内最先通过了新药评审;尤其是在导向药物和基因工程抗体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
沈倍奋在科研中最重视“科学的品质”,在她看来,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1997年,经过多年攻关,她和同事们研制成功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新药,申请新药证书的时机已经成熟。国家主管部门和医药界对一种新药的评审和鉴定向来把关严格,沈倍奋带领大家精心准备,从实验数据、必备的资料到专家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每个环节都做到准确、详细、全面,使这个药一次性通过评审。她们的申报书还被国家医药主管部门作为范本,推荐给所有申请新药证书的单位参照学习。沈倍奋也以她严谨的科研作风,享誉生物技术领域。
在多年的辛勤工作中,沈倍奋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她曾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十几项科技进步奖,新药证书(生物制品二类)1个,国家发明专利1项,被聘为863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兼抗体工程专题负责人,成为唯一连续4届当选“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的委员。
沈倍奋曾寄语学子“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因为无论是科研还是人生的道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高峰也会有低谷。在低谷时不气馁,在高峰时不骄傲,奋斗不息,也许就是这位巾帼发明家成功的秘诀吧。
(杨维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