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清故龙安府学教授廖君墓志铭_郑板桥传

清故龙安府学教授廖君墓志铭_郑板桥传

时间:2022-05-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清故龙安府学教授廖君墓志铭_郑板桥传章炳麟[1]君讳平,井研廖氏,海内所知为廖季平先生者也。清大学士张之洞尤重君。有丈夫子八,女子子五。其年九月,葬荣县陈家山之阳。虽然章太炎先生与廖平在学术观点上有着本质的分歧,但廖宗泽认为章太炎先生能客观公允评价其祖父,是一位人品、学术都值得信任的长者,故请求为他祖父撰写了此篇墓志铭。特别是对于廖平的前三次变化,章太炎十分关注,他充分肯定廖平在这方面所做出的成绩。

清故龙安府学教授廖君墓志铭_郑板桥传

章炳麟[1]

君讳平,井研廖氏,海内所知为廖季平先生者也。余始闻南海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议论多宗君,意君必牢持董、何义者。后稍得其书,颇不应。民国初,君以事入京师,与余对语者再,言甚平实,未尝及怪迂也。后其徒稍稍传君说,又绝与常论异。

君之学凡六变,其后三变杂梵书及医经刑法诸家,往往出儒术外。其第三变最可观,以为《周礼》、《王制》,大小异制;而康氏所受于君者,特其第二变也。

《职方氏》六表中国疆域,面相距为万里。君以清世版图,外及蒙古伊犁,南北财距六千里,故推《周礼》以为治地球之书,岂未考古今尺度有异耶?语曰:“圣人不考,时变是守。”自《周官》之行,逮春秋末,阅岁已五六百,中更霸制,朝章不能无变异。《春秋》所记地望,南不及洞庭,西不及蜀,虽圣人恶能张大?谓《春秋》无太平制,足以破董、何,其大小何足言?《王制》者特后人摭拾残缺所为,愈不为典要,其言东不尽东海,地反狭于《春秋》,海尽弃,小亦不得矣。顾君未之思也。(www.guayunfan.com)君之言极恢怪者,以六经皆孔子所作,虽文字亦孔子造之,与旧记尤相左,人亦不敢信。初,君受学湘潭王翁,其后说渐异,王翁颇非之。清大学士张之洞尤重君。及君以六经说《周礼》,之洞遗书,以为“风疾马良,去道愈远。”而有为之徒见君前后异论,谓君受之洞贿,著书有驳,此岂足以污君者哉?君学有根柢,于古今经学无不窥,非若康氏之剽窃者。应物端和,未尝有倨容,又非康氏自拟玄圣,居之不疑者也,顾其智虑过锐,流于谲奇,以是与朴学异趣。康氏无儒行,其后数传,言益乱俗,而君持论以教孝为立国根本,事母先意承旨,如恐弗胜,乃不为末学狂稚者所借,亦可知君雅素矣。

君著书一百二十一种,年八十一而卒,则民国二十一年六月也。清时曾成进士,以知县用,改教职,受五品封。配李宜人。有丈夫子八,女子子五。其年九月,葬荣县陈家山之阳。逾二岁,其孙宗泽以状来,曰:“先生持论与大父不同,无阿私之嫌,愿铭其幽!”余闻庄生有言:“圣人之所以駴世,神人未尝过而问焉”,次及贤人君子,亦递如是。余学不敢方君子,君之言殆超神人过之矣,安能以片词褒述哉?以君学不纯儒,而行依乎儒者,说经又兼今古,世人猥以君与康氏并论,故为辩其妄云。铭曰:

斯心燔经,不可以罪孙卿;虑也劫后,不可以诬高密。廖君之言多扬诩,末流败俗君不与。

解读:

本篇墓志铭写于1934年,廖平先生辞世两年后,其嫡孙廖宗泽请章太炎先生所作。虽然章太炎先生与廖平在学术观点上有着本质的分歧,但廖宗泽认为章太炎先生能客观公允评价其祖父,是一位人品、学术都值得信任的长者,故请求为他祖父撰写了此篇墓志铭。(曰:“先生持论与大父不同,无阿私之嫌,愿铭其幽!”)

廖平是晚清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对于今文经学理论的发展有较大影响。他一生治“经学凡六变”,对于历次“学变”,章太炎的评价不尽相同。特别是对于廖平的前三次变化,章太炎十分关注,他充分肯定廖平在这方面所做出的成绩。特别是第三变,廖平“经学三变”的内容是区分“大统小统”,基本思想是以《王制》为孔经小统说,为地域方三千里的中国治法。以《周礼》为孔经大统说,为地域方三万里的全球治法。这次“经学之变”得到了章太炎的肯定,章太炎墓志铭中云:“君之学凡六变,……其第三变最可观,以为《周礼》、《王制》,大小异治。”

章太炎先生与廖平在学术观点上有着本质的分歧,但对廖平治经、治学、为人却给予了充分肯定。章太炎在《墓志铭》中还提到了民国初年他与廖平的唯一一次见面,这次会面给章留下的印象似乎颇为不错,“民国初,君以事入京师,与余对语者再,言甚平实,未尝及怪迂也。”他对廖平的总体评价是,“以君学不纯儒,而行依乎儒者,说经又兼古今,世人猥以君与康氏并论,故为辩其妄云。”“斯心燔经,不可以罪孙卿;虑也劫后,不可以诬高密。廖君之言多扬诩,末流败俗君不与。”章太炎之言,恰如其分。廖平一生治经,脚踏实地,校勘、考据、辨讹是他的特长,而学术观点在晚年虽有不少离奇之处,但在清末民初特定的时代和社会氛围中,虽屡遭磨难和重大打击,而能排除世俗,潜心于学术,最后终成大业。他应当是学人的良师,治学者的楷模。

【注释】

[1]章炳麟(1869~1936),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原名学乘,字枚叔,浙江余杭人,后改名为绛,号太炎。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佛学、医学等,著述甚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