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什么是“原教主意旨”?原教旨主义的寻求

什么是“原教主意旨”?原教旨主义的寻求

时间:2022-08-1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二)原教旨主义的寻求“原教旨主义”本意是指严格地遵奉宗教信仰中原初的、根本的、正统的信条。在这个意义上,寻求原教旨是一种普遍化的寻求,“不只是一种伊斯兰现象”。[67]于是,日益强烈的对本真民族文化传统的笃信以及惟恐本真民族文化传统受到侵蚀和“污染”的心态,把这种寻求演变为一种强烈的文化和政治运动,采取极端化的形式,对原教旨的寻求转变为原教旨主义。

(二)原教旨主义的寻求

“原教旨主义”(fundamentalism)本意是指严格地遵奉宗教信仰中原初的、根本的、正统的信条。在普遍的文化交往中,原教旨主义作为本土文化或地方文化复兴的极端化的表现,是把某种地方性的、民族性的文化传统极端化、绝对化,并力图用这种绝对化的地方文化传统来重新组织社会生活,甚至用这种绝对化的地方文化传统价值观来改造整个世界。罗伯森认为,原教旨主义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反现代的、逆分化的集体行动形式——旨在根据某一套独特的绝对价值重新组织所有生活领域的社会文化运动”。[59]在这个意义上,原教旨主义是对本真的地方文化传统的回归与最保守的信仰,或者说是一种最极端的文化孤立主义,通向最野蛮的文化霸权主义,强化以特殊性为中心的普遍主义。

在本来的意义上,寻求原教旨本身与文化的本土化或地方化现象一样,是文化交往普遍建立本身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去/反全球化的回应,“置于全球背景下向外渗透社会和被渗透社会之间复杂的系列关系之中”。[60]费瑟斯通认为,在全球舞台上进行对话的频繁程度与方向的多元性,使得全球化进程无法还原为西方现代性观念中的全球化进程,曾遭西方现代性的普适主义构架排斥的多元文化和特殊性,现在崭露面目并对该构架的合理性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以挽救“丧失地方感”的危机。[61]因此,对于现实存在着的广泛的“对原教旨的寻求”而言,“最恰当的是首先将它看作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在根据其基本意义将全球化定义为包含着世界压缩的同时,我们必须坚持,正是‘寻求原教旨’这种全球性是全球化最令人感兴趣的特征”。[62]它表明,西方现代性观念中的全球化进程是比较困难的,一种全球文化不可能是某个特殊性文化的放大,因而寻求原教旨不过是普遍建立的文化交往中必然出现的对地方性与民族性文化传统给予承认的一种需求,是面对西方现代性文化的扩张而彰显本土文化的自主性,是以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来抗击外来文化力量的竞争诉求。“对认同诉求的期望,为全球化这一总过程所固有”。在这个意义上,寻求原教旨是一种普遍化的寻求,“不只是一种伊斯兰现象”。[63]

然而,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对原教旨的寻求更多地倾向于“传统主义”而非“现代主义”。这种传统主义所表现的是“对现行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失败感;对西方的幻想的破灭,而且经常表现为对西方的排拒;对认同感和真实性的寻求”。[64]在全球化不平等的文化交往中,“认同就是权力”,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本身包含了对文化权力的寻求、承认与维护。因此,“在当代,‘本真性’的表现完全可能是对权力的可怕要求,或者说至少是对赋权的可怕要求”。[65]当强势文化的认同诉求在文化交往中得到满足并获得权力时,它就越来越严重地挤压与侵蚀弱势的本土文化,使本土文化衰落,造成异常的紧张状态与异化状态,认同诉求受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挤压与侵蚀越严重,弱势文化的认同诉求就越强烈。“当人们不能再继续保持自己的习惯,客观情况不再允许‘传统的’生活方式延续下去,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就会变得相当脆弱、不堪打击。于是,来自文化外围的挑战愈是猛烈,文化内抗争的因素愈受激发,这时人们植根于传统的身份认同会变得非常重要。”[66]以至于不顾事实上已经客观存在的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盲目执着于原教旨的寻求。这种寻求的结果往往使“他们惊讶不已”,他们无比喜悦地发现“过去是尊贵的,辉煌的,庄严的”。[67]于是,日益强烈的对本真民族文化传统的笃信以及惟恐本真民族文化传统受到侵蚀和“污染”的心态,把这种寻求演变为一种强烈的文化和政治运动,采取极端化的形式,对原教旨的寻求转变为原教旨主义。正如拉吉罗所说,“强制只能生成反叛,并推动民族情感向压迫者坚称自己的存在”。[68]从这个角度来看,原教旨主义运动“基本上是以西方把伊斯兰作为他者文化的理解为根据的文化间交换的一种后果”,[69]是应付混乱、失去认同、失去意义和安全的社会结构的一种方法。而这些都是由于不平等的文化交往中弱势的普遍主义文化受到强烈压缩而出现的强大的反作用力造成的。

在当下的文化交往中,“争取承认的斗争”,无论对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来说,至少在思想上都是普遍存在的。更何况发生在历史不远处的“9·11”事件还余温尚存。可以说,原教旨主义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其实并不在于它对本真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保守信仰,也不在于它企图拥有的什么独特的“教旨”,而在于它在不择手段地对本真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狂热而偏执的维护与推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异已的极度不宽容性。这种不宽容性在维护本真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寻求原教旨的理由之下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当它遭遇恐怖主义并与之相结合之时,就会造成一系列的人间惨剧。因此,“对原教旨的寻求”本身作为多元文化的潮流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消灭,而应该被消除的是任何以“寻求原教旨”为藉口而强加于人的“主义”,因为这样的原教旨主义脱离了维护文化本真性的意义域,已经沦为以文化为借口的暴力,其本身就像毁灭巴米扬大佛那样是一种毁灭文化的野蛮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