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桓玄之乱_篡帝位桓玄建楚国

桓玄之乱_篡帝位桓玄建楚国

时间:2022-03-2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桓玄之乱_篡帝位桓玄建楚国公元396年十月深秋之夜,东晋建康城皇宫里发生了一场不流血的谋杀案。死者是时年三十五岁的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而凶手竟然是司马曜的宠妃张美人。这个叫灵宝的孩子,便是桓温的第六个儿子桓玄。大司马桓温之所以如此青睐这个幼子,实在是因为桓玄非同寻常。司马道子派人将王恭的所有职位和封号全部赏赐给了刘牢之,又命他进攻殷仲堪和桓玄。

桓玄之乱_篡帝位桓玄建楚国

公元396年十月深秋之夜,东晋建康城皇宫里发生了一场不流血的谋杀案。

死者是时年三十五岁的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而凶手竟然是司马曜的宠妃张美人。这场娇妻杀夫案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一切都是因为司马曜的一句醉话。在这个丝竹阵阵、曼舞翩翩的深秋凉夜,沉迷于酒色中的司马曜醉醺醺地对身边的张美人说了一句话:“爱妃,你都快三十岁了,依你的年纪,按常理早该被废黜了,你知道的,朕爱的是年轻貌美的妇人啊!”说完,司马曜哈哈一笑,仰首又是一杯美酒。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随口一句醉话,竟然激起了张美人满腔的嫉妒与愤怒。

这场血案的直接后果,是一个比当年的傻皇帝司马衷更傻的小皇帝被推上了东晋帝国的宝座。这个傻子便是孝武帝司马曜的太子司马德宗。时年十三岁的司马德宗不但口齿不清,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甚至连冷热饥饱这样的生活常识都分不清,简直就是一个大白痴。

白痴当国,必惹权臣篡逆。傻皇帝司马德宗便引出了一个旷世权臣。这个废帝自立而后身败名裂的权臣,便是当年的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

太子洗马

公元374年七月的一天,荆州刺史府,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孩跪在院子里,看着一队一队的人来到自己父亲的灵位前拜谒。这一天,是大司马桓温去世一周年的日子,以前在大司马麾下效命的文武官员纷纷来到桓温之弟、时为荆州刺史的桓冲府中拜祭故主灵位。

桓冲走上前去,抚摸着灵位前那个孩子的头说道:“灵宝,这些前来拜谒的人以前都是你父亲的僚属啊!你有一个伟大的父亲。如今你父亲虽然去世了,但他的英灵在上天看着你,你一定要发奋读书,将来好成就一番伟业!”

这个叫灵宝的孩子,便是桓温的第六个儿子桓玄。当时年方七岁的桓玄听了叔叔追念父亲的话,顿时泪流满面。满府文武百官见了无不嘘唏感叹。

桓玄虽然是桓温的第六个儿子,又是小妾所生,但桓温去世前却将自己南郡公的爵位传给了他。大司马桓温之所以如此青睐这个幼子,实在是因为桓玄非同寻常。据说桓玄的母亲马氏曾在一个午夜醒来,忽然见到有流星从空中坠落到她院子里的铜盆中,变成了两寸大小的火珠。马氏认为这是天降吉物,于是便就着水将这些火珠一口吞下,不久便怀了身孕,最后生下了桓玄。桓玄从小姿容秀美、聪慧异常,可谓人见人爱。桓温有识人之明,于是便让这个庶子继承了自己的爵位。桓玄成年之后,容貌愈发突出,他风神俊朗、儒雅飘逸,同时棋琴书画无一不能,尤其写得一手好文章。加之出身将门,桓玄自然练得一手好武艺,这一切都为桓玄日后成就非凡事业打下了基础。

但非凡之人成就非凡事业的途径总是充满坎坷的,尤其是在起步之时,更是充满了艰难困苦。当时的东晋朝廷,因为疑忌大司马桓温曾有篡逆之心,所以对他的兄弟子侄格外警惕。桓玄虽然继承了父亲的南郡公爵位,又有满腹才华,但一直到了二十三岁都还只是个太子洗马的小官,后来又被朝廷调到义兴太守手下当差。仕途失意的青年桓玄曾登高望远,自伤身世道:“父为九州伯,子为五湖长。”言语中充满了对父亲功业的景仰以及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与不甘。

当时在朝廷执政的是孝武帝司马曜的亲弟弟司马道子。司马道子这个大玩家对桓氏全族都十分不满。有一次桓玄去拜见司马道子,正逢道子酒后醺醺大醉。他一见到桓玄便瞪起眼睛大声对宾客们喊道:“我听说桓温晚年想篡位做逆贼,这是不是真的啊?”桓玄吓得五体投地,冷汗从脊梁骨中汩汩流淌而出。从此桓玄暗暗发誓,一朝得志,一定要杀了司马道子。

就在这时,东晋朝廷内外爆发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让郁郁不得志的桓玄找到了崭露头角的良机。

江州刺史

这场大战争斗双方的主角,一个是傻皇帝司马德宗的亲叔叔、会稽王司马道子,另一个则是司马德宗的亲舅舅兖、青二州刺史王恭。王恭有一句特别有名的论断:“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但大玩家司马道子显然不是王恭所欣赏的人,作为皇帝的叔叔,司马道子任用了王国宝等一干小人,将东晋朝廷弄得乌烟瘴气。王恭是个相当正直且脾气很火爆的人,作为皇亲国戚,他认为自己有责任管教司马道子,于是每次见到道子都板起面孔教训他说:“你是皇亲,又是丞相,应当起到表率作用,不要每天只知吃喝玩乐,贪图享受!”司马道子于是很不高兴,就串通亲信王国宝,趁王恭有一次来京城出差的机会,派禁卫军沿路拦杀王恭。王恭顺小路逃回京口整顿兵马,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王恭派人联络荆州刺史殷仲堪讨伐王国宝。荆州历来是桓家的老巢,所以桓玄一听说有人要起兵讨伐司马道子,马上就前来怂恿殷仲堪道:“司马道子和王国宝一直是你的死对头,早就想削夺你的兵权,然后把你除了。如今你不如趁早起兵讨伐他们。如果你同意和王恭东西两路合攻司马道子,我愿意率领桓氏亲族子弟做你的前锋。”殷仲堪于是决定起兵。两家兵马一开到京城附近,司马道子就害怕了,急忙杀了王国宝和他的堂弟王绪,然后又给王恭写了一封请求恕罪的信,以求息事宁人。王恭为人正直,以为司马道子真的会幡然悔悟,重新做人,于是撤兵。但没想到,他刚刚回到京口,司马道子就任命王国宝的异母兄弟王愉为江州刺史,都督江州及豫州等四州军事。这就相当于是削夺了王恭的朋友、豫州刺史庾楷的兵权。庾楷便找王恭诉苦道:“司马道子这是要削弱我们藩镇的兵权啊,现在应当趁他还没有对你下手,赶紧想办法讨伐他。”

王恭于是派遣北府兵猛将刘牢之前去讨伐司马道子。司马道子一听刘牢之这样的猛将要来讨伐自己,顿时吓得魂不附体。但他时年十七岁的儿子司马元显却是一个人物,竟自告奋勇愿意出战刘牢之。司马道子问他:“北府兵天下闻名,刘牢之又神勇无比,你一个娃娃,怎么敢和他对敌?”司马元显道:“儿自有妙计,父王不必担忧。”

就在王恭准备好接受司马道子送来的降书的时候,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司马元显小小年纪,竟然策反了名将刘牢之。刘牢之反戈一击,将王恭杀得走投无路,最后力尽被杀。司马道子派人将王恭的所有职位和封号全部赏赐给了刘牢之,又命他进攻殷仲堪和桓玄。殷仲堪命令桓玄和手下司马杨佺期领兵五千为先锋,进攻豫州刺史王愉。桓玄在这一战中表现神勇,不但生擒王愉,而且一路打到了石头城下。东晋朝廷十分恐慌,便派人与桓玄谈判。最后朝廷封桓玄为江州刺史,封杨佺期为雍州刺史,二人这才罢兵休战。

桓玄上任江州刺史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殷仲堪和杨佺期两个人。

入主朝政

殷仲堪和杨佺期两个人是儿女亲家。但在讨伐司马道子那场仗中,两人的命运却判若云泥。原来在殷仲堪手下任司马的杨佺期因为与桓玄一起参与了与朝廷的谈判,于是便被任命为雍州刺史,而原来坐镇东晋第一大州荆州的殷仲堪却被降为广州刺史,最后还是桓玄出面,联络殷、杨二人结成同盟,抗拒朝廷任命,这才保住了殷仲堪的荆州刺史职位。

有一天,桓玄派到雍州方面的探子突然回来报告说,雍州刺史杨佺期集结了大批军队,扬言要北伐后秦,但不多时又将军队解散了。桓玄正在纳闷,他派到荆州方面的探子也回来报告说,殷仲堪手下大将殷遹突然率兵出现在荆州北部边境。桓玄就请手下谋士卞范之给他分析这两个情报。

卞范之想了一下说:“这一定是明公您平日里得罪了杨佺期,他对您不满因而想借北伐之名联合殷仲堪一起除掉您,但殷仲堪这个人生性多疑,他为了保持三方面平衡,不但不出兵帮助杨佺期,还派兵到荆州北部边境,阻止两方面开战。”

桓玄道:“如若我欲除掉他们两人,又该怎么办呢?”

卞范之道:“那也简单,明公如今只要将计就计,写一封信给殷仲堪,扬言您要进攻杨佺期。他必定会故技重施,再次派出重兵援助杨佺期。您等他的主力部队开出去后,可乘虚袭击江陵,占据荆州。只要殷仲堪一被赶出去,那杨佺期也就完蛋了。”

桓玄大喜,立刻依计而行。而殷仲堪果真中计,急忙改派殷遹率兵前去援助杨佺期。桓玄等荆州主力一出,立即率军攻袭巴陵(今湖南岳阳)这个粮草囤积地,然后在路上设下埋伏圈,将闻讯回军救荆州的殷遹杀得大败而逃。桓玄又乘胜攻占零口(今湖北沙市),并再次设下埋伏,将前来援救殷仲堪的杨佺期父子一网打尽。困守江陵城的殷仲堪粮尽援绝,只得仓皇逃窜,计划投降后秦,不想被桓玄部下追赶,被迫自杀身亡。

桓玄于是得了荆、雍二州。朝廷孱弱,只得承认这一现实,派人下诏书,任命桓玄都督荆、江、司、雍、秦、梁、益、宁八州及扬、豫等八郡军事,同时领荆、江两州刺史,再任命桓玄的哥哥桓伟为雍州刺史、其侄桓振为淮南太守。东晋三分天下,桓玄此时已得其二。

执掌朝政的司马道子见桓玄势力膨胀,不由得头脑发热,就以皇帝的名义下了一道声讨桓玄的诏书,历数其罪状,并任命其子司马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与猛将刘牢之一起讨伐桓玄。桓玄接到报告之后大吃一惊,就想高筑广陵城以坚守,这时,他的谋士卞范之劝谏道:“明公您是当世英雄啊!而司马元显只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刘牢之虽然勇猛,却立场不定,左右摇摆。面对这样的敌人,明公您应该不等他们先动就主动出击,攻打京师,哪能坐等敌人入境,而您坐守呢?”桓玄认为很有道理,便让其兄桓伟留守江陵,自己一方面发布檄文,历数司马元显罪状,另一方面发兵顺江东下,与司马元显和刘牢之对阵。

刘牢之见桓玄势大而司马元显难以取胜,便想先投靠桓玄,借桓玄之手先除掉司马元显,然后再依靠自己手中强大的北府兵击灭桓玄,于是他便派自己的儿子刘敬宣代表自己向桓玄请降。桓玄早就识破了刘牢之的阴谋,但表面上却十分热情地接受了刘牢之的投降。刘牢之一反水,司马元显顿时成了光杆司令,被桓玄一路追杀到建康城中,最后把他抓住,绑到船头上一刀杀了。

桓玄入京师之后,在全城戒严。朝廷畏惧他的权势,便赶紧下诏让他主持朝政,统领百官,同时加封他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荆、江三州刺史,假黄钺。桓玄又大封家族子弟和亲信,任桓伟为荆州刺史,桓谦为尚书左仆射,桓修为徐兖二州刺史,桓石生为江州刺史,卞范之为丹杨尹。朝廷内外大权,从此都归到了桓玄手中。

篡位称帝

桓玄主政后遍封功臣,但偏偏只封了刘牢之一个会稽内史。这是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官职。刘牢之大怒,高声骂道:“桓玄刚刚掌权便削夺我的兵权,他以为我不敢杀他吗?”他儿子刘敬宣当时在桓玄身边为官,闻讯就请示桓玄说:“我的父亲对明公您的封赏有些情绪,我请求回家去劝说他接受这个官职。”桓玄明知刘敬宣此去必反,但仍然同意他回家。

刘敬宣回家后,果然劝说刘牢之攻袭桓玄。刘牢之于是问手下最能干的将领刘裕说:“如今的形势你也看到了,我计划先到广陵去依附高雅之,然后再举兵攻杀桓玄,匡复社稷。你能和我一起去吗?”

刘裕对刘牢之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便说:“将军您本来拥有精兵数万,却投降了桓玄。如今桓玄威服天下,权势正盛,而您却朝野人心尽失,哪里还能到得了广陵呢?我要回老家京口,为父母服丧去了。”刘牢之的外甥、北府军将领何无忌一向敬服刘裕,如今见刘裕要走,便问他道:“请将军也为我指一条明路吧。”刘裕说:“我看刘牢之就要完蛋了,你不如和我回京口吧。桓玄如果不篡位,我们就给他效力。他要是敢反叛,我们就一起除掉他。”

刘牢之见不能去广陵,便召集部下将佐,商议割据江北讨伐桓玄。但他完全没有想到,手下人对他不守气节、数次投降又数次反叛已经十分反感。参军刘袭便说:“作为君子,要讲忠义;作为士人,要讲气节风度,天下不可为的事情莫大于造反,而将军您往年反叛王恭,近日反司马元显,如今又要反桓玄。一个人三次投降又三次反叛,您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啊?”说罢扬长而去,其他将领和谋士也纷纷离去。

刘牢之这下才慌了,赶紧命刘敬宣到京口迎接家眷,可到了约定的日期却不见归来。刘牢之以为事情已经泄露,被桓玄杀害了,便率领部曲亲兵向北逃走。行至新洲,刘牢之深感绝望,自缢而死。刘敬宣赶来,其父已死,他来不及哭奠,就扔下父亲的棺木,渡江逃奔广陵。桓玄得知刘牢之已死,命人砸毁棺木,斩下首级,暴尸于市。

杀了刘牢之,桓玄自感天下再无敌手,便一边大玩政治游戏,一边开始享受人生。桓玄认为自己既然掌管着兵权,就应该在名义上效仿父亲桓温等前辈,替东晋朝廷北伐中原,于是便上表要统帅各军扫平关中和洛阳一带,收复中原。但桓玄又认为北伐其实并无胜算,自己何必冒险,于是又暗示朝廷下诏阻止他北伐。接到诏书后,桓玄便对外声称:“我有心替朝廷北伐,怎奈朝廷就是不批准啊!”知道桓玄在玩这个游戏的人都暗自摇头,认为他这是在自欺欺人。

玩过政治游戏,桓玄又物欲大开,命人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搜刮奇珍异玩、名书名画,见谁有好书法绘画或美丽宅园,一定要逼人赌博赢到手。他又命人打造轻便船只,将搜刮来的宝物放在其中。人们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桓玄把玩着搜刮来的玉器说:“我寻来这些宝物,就是给自己欣赏的。如今战乱不止,这些宝贝就该放在身边啊。一旦有什么不测,我开船就可以逃跑啊!”听到这话的人都觉得桓玄玩物丧志,无不暗笑。

安帝元兴二年(403)十月,桓玄指使人四处散布流言,说钱塘临平湖的湖水好好地就分开了,而江州青天白日就降下了甘露,这是上天要降新的王者来到世上啊!十一月,受到桓玄威胁的东晋朝廷发布公文,先将桓玄封为楚王。不久之后,桓玄的谋士卞范之写好了禅让诏书,让傻皇帝司马德宗照着抄写了一份。王导之孙王谧一等司马德宗抄完禅让诏书便从他身上解下了玉玺和绶带,然后一面将此禅让书遍行天下,一面便把傻皇帝赶出了皇宫。桓玄自立为帝,国号为楚,改年号为永始。至此,桓玄篡夺了司马氏晋朝政权,建立楚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