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大生产运动的带头人_李培福的故事

大生产运动的带头人_李培福的故事

时间:2022-08-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大生产运动的带头人_李培福的故事解放区呀么呼嗨,大生产呀么呼嗨,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呔齐动员呀么呼嗨……在这一运动中,李培福坚决遵照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生产的指示精神,组织群众,大量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生产高潮。在组织群众大生产的同时,李培福还组织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开垦荒地,开设作坊,努力解决衣食自给和办公费用自给,减轻群众的负担。

大生产运动的带头人_李培福的故事

解放区呀么呼嗨,

大生产呀么呼嗨,

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呔

齐动员呀么呼嗨(www.guayunfan.com)

……

这支流行于全国的《军民大生产》歌,就产生于陇东老区华池县城壕川一带。这首反映华池军民大生产的民歌,散发着黄土地丰厚情韵的艺术珍品,记述着一个轰轰烈烈的岁月,散发着一个艰苦卓绝的时代,也凝结着人民艺术家张寒晖的心血。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扬的歌声,感到无比的亲切、自豪,仿佛又回到了那火热的边区军民大生产年代。

抗日战争初期,陕甘宁边区和八路军、新四军的财政开支,相当一部分由国民党政府拨款以及华侨、国际友人捐赠。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企图将我抗日军民饿死、冻死在边区。1940年10月,蒋介石停发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一切费用。同年9月起,胡宗南按照蒋介石的旨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了八九个月,在边区的边界上修筑了封锁沟。

据兰州空军原司令员刘懋功将军回忆:

封锁沟东起黄河边上的宜川,经黄龙、洛川、宜君、黄陵、耀县、淳化、旬邑、正宁、宁县到西边陇东分区,贯穿三省,绵延千余里。关中分区南线的封锁沟有二十七米宽、十几米深,沟边碉堡密布,互相能够火力支援。国民党在边区周围的各个村镇都设了检查处和侦察岗,严禁棉花、布匹、药品、火柴及所有日用品输入边区,对边区输入的食盐和土特产实行苛刻的检查。蒋介石经济封锁的目的很明确,是要困死、饿死边区军民,拖垮共产党。[2]

华池县党政军民响应党中央毛泽东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贯彻边区政府“农业为主,工商业次之”的生产自救方针,掀起了大规模的大生产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李培福坚决遵照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生产的指示精神,组织群众,大量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生产高潮。

大量开荒,扩大耕地。李培福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华池地广人稀的实际,提倡群众积极开荒,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群众生活,支援抗日前线。李培福抓住雨后时机,普遍动员,进行突击,提出了“全年公粮只征18万石”“开荒三年不交租,一年不征公粮”的指示,全县的人力有四分之三参加了开荒,而且连庙官、地主、商人也自动开荒,全县四分之三的荒地是突击开的。同时,针对“有荒地的无人开,想开荒地的无荒地”的实际,李培福及时向各级提出“先开荒后征粮”与“超界可以开荒”的指示,提高了群众开荒的积极性,加快开荒的进度。对有困难的群众、移难民,没有耕地牛、农具、籽种与吃的农户放出农贷,互相调剂借粮,借籽种,1943年为525户放出农贷90万元,买回耕牛262头,政府又给救济粮7石,开荒500余亩,因放农贷多开了3106亩荒地。

大生产运动遇到的又一困难是缺乏劳力。华池地域宽阔,人烟稀少,而且约占总人口一半的妇女又几乎全部缠了小脚,丧失了一定的劳动能力,加之连年征兵,不少青壮年应征入伍或参加了其他抗日活动,真正从事生产劳动的精壮者为数不多。为解决这一困难,李培福广泛宣传动员妇女参加生产,招引移难民,合理调剂劳力,变工互助,提高劳动效率。采取组织“劳动互助社”“义务耕田队”“妇女生产组”“儿童助耕队”“变工”“扎工”“唐将班子”等互助形式,尽可能地扩大各互助组织的规模,延长互助时间,打破本组亲友互助的小圈子,按村发展互助合作。李培福指示:“要动员妇女、儿童、老人参加生产,各人按其能力在劳动生产中担任主要的或辅助的工作。例如,动员大脚妇女组织生产训练队,从事耕地到农业生产主要任务等工作。小脚妇女、儿童、老人动员起来帮助锄草、施肥等其他辅助劳动。”1942年春耕时,华池有组织的劳动力达到全部劳动力的50%,到夏耕期间,又增加了许多以锄草为内容的互助组织。边区劳动英雄张振财领导的城壕村变工队,1943年从春耕到打场,在385亩耕地上,10个人、4犋牛变工,较往年节省了140个牛工和380个人工,送粪、驮运、打场所省的工还未计算在内,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提高了劳动热情。在一年之中,增开荒地200亩,原有耕地也较往年多翻一次,多锄一次,还发展了养牛、运盐等副业,增加收入,全年余粮81石,达到了耕二余一标准。全县当年共组织547个变工队,参加4293户,男女全年劳力11716个。那两年正好遇上风调雨顺,不管种什么,无论小麦黑豆、糜子、谷子,还是棉花,都是种一样成一样,年年大丰收。全县从1938年到1942年共开荒地14万亩,1943年开荒地83779亩,为原有熟地的12.5%。1938年交公粮720石,1941年3963石,1942年5900石,对革命的贡献逐年增加,受到边区政府的奖励。

白马区区长袁凯成帮助谷家村的张世嘉组织一个22户、25个劳动力的变工队,除把本队的地锄完外,还到七乡锄地145亩,挣钱27900元,全县当年参加锄草变工组织1137户数,收麦变工组织1274户,种麦秋收变工组织1654户,分别占总户数的23.7%、25.7%、34.5%。李培福还指示各区乡帮助5000多农户制定家庭生产计划,率先通过自己的家庭计划,为广大干部和群众做出落实这种计划的榜样。李培福以身作则进行试验、示范,亲自开荒种地,从开荒到施肥,从挖沟渠到河里挑水浇地,他都亲自去干。他挖的地,土打得细,整得平,就像多年的老农种的庄稼,得到群众的称赞。《解放日报》曾报道说:

县长李培福同志,几年来领导华池经济建设工作颇有成效,除领导与计划全县生产工作外,并在业余抽暇砍柴。他订出的家庭计划是全家13口人,只1个全劳动力,去年开秋荒30亩,今年除种熟地120亩外,开春荒50亩,秋荒50亩,增产细粮8石,自旧历二月初五到现在,开春荒50亩已完成。

在组织群众大生产的同时,李培福还组织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开垦荒地,开设作坊,努力解决衣食自给和办公费用自给,减轻群众的负担。县政府明文规定,县上干部每人每年生产粮食两石,区上干部1石,乡长、文书6斗;脱产干部每人每年捻毛线5斤,从县长到科长、办事员,每人一把镢头,农忙季节上午劳动,下午办公,形成了制度。1940年至1942年全县各级机关共收细粮296.6石。1943年,县委、县政府除病号外,23人计划开荒56亩,实际完成102亩,警卫队开荒550亩,县区机关普遍办起了小农场,还经营商业,搞运输、种菜、养猪、养牛,解决机关经费和伙食问题,全县机关实现了伙食、办公、医疗费全部自给。元城区小农场种地50亩,每年收粮12石左右,被树立为县上的生产模范单位,受到奖励。温台区被边区树立为大生产的模范区,边区政府奖锦旗一面。白马区每人平均种地20亩,区办小农场每年产粮达18石之多。

妥善安置移难民。县政府制定政策,鼓励移民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业收入。规定老户或移民开垦公荒者,其土地所有权为开荒者所有,三年免交公粮,并免去其他公勤任务,垦荒无耕牛、农具、种子或缺粮者,政府予以农贷帮助。由于政府、群众的扶持帮助,移民大部分一年之内就可自给,二三年即可提高生产。

广开生产门路,增加群众收入。李培福贯彻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促进农、林、水、粮、副全面发展,指示各级政府组织合作社、运输队,到定边驮盐。一方面解决军民食用,一方面贩卖获利或换回布匹、生活用品

兴办工商业。土地革命前,华池没有工业,手工业也极为落后,仅有个别皮匠、毡匠、毛口袋匠、木匠、铁匠,游乡串户。1941年,政府提倡植棉、纺纱、织布。华池县政府贷款1500余万元(边币)在悦乐办起华池历史上第一个纺织厂,职工10人,每年生产老布360匹,毡鞋2100双,毡帽850顶。1941年5月23日的《解放日报》第二版对此进行了报道。县联社成立了民兴织布厂,从业工人20人,资金30余万元,有织布机4架,纺车两架,年产布500匹。另外,华池县保安科办有工厂一处,资金2700元,贷款2000元,有织褐子机1架,脚踏纺车10架,工人6人。县政府还大力新办合作社。1942年,全县收购农副产品总值16万余元,使农民剩余的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成为商品,繁荣了经济。李培福还曾指示合作社为群众赊销铧700页,调剂春麦籽种30石,解决了群众的急需,而且合作社的商品价格较便宜,每尺土布便宜5角至1元,每页铧便宜30元,对抗属还实行8折优待,很受群众欢迎。县直机关也于1941年成立了“自组会”,由“自组会”倡导集资办起了商店,1943年“自组会”商店有资金1.8万元,1944年发展到140万元。后来还成立贸易公司,在柔远、元城、白马设立了贸易货栈。

大生产运动的开展,耕地面积的扩大,多种经营的发展,华池人民的生活大大改善,粮食够吃有余,这是华池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的一个重要标志。

1944年1月3日,《解放日报》报道:

华池县温台区四乡城壕村,1943年生产粮食222石,全村50多人全年共需粮食141石,收用相抵,全年余粮81石,够每年消费,“耕二余一”的标准已经达到了。生活改善还体现在富余户的增多,赤贫户的减少。温台区三乡二村,革命前有居民30户,其中佃农16户,贫农14户,土地350亩,过着高利贷盘剥的生活。革命时16户佃农,分得土地450亩,取消一切债务,经过五六年的发展,现有居民37家,其中新富农两家,中农24家,贫农6家,另有佃户5家,系移来的难民。共有大小牛75头、驴66头、羊990只,其他如猪、鸡等每家都有。移民孙秀财,民国十二年从河南移来时,大小5口人,租田种,生活艰苦,靠高利贷过日子,一直不能翻身。民国二十三年革命后,才有了牛羊和耕地,经过几年的经营,现在有羊一百余只,牛驴10余头,儿子娶了媳妇,家中雇了四个长工,又在庆阳买了地,开了两家旅社,一个商店,年生产经营收入在10万元以上。

1941年9月16日,边区建设厅厅长刘景范视察了陇东工作,在写给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报告中说:

县一级的穿衣均解决了,办公、吃菜、生活等只有合水、华池能维持,各县比较起来,华池合水第一。1943年至1946年,全县干部、职工的伙食,办公、医疗等全部自给,普遍达到了自给自足。

吃饭问题解决了,但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外地棉花运不进来,没有棉花,军民的穿衣成了问题,华池又无种棉花的历史。在这一重大困难面前,李培福经过慎重考虑后,到农村实地了解,访问有经验的老农,决定大胆试验种棉花。他找来从河南逃荒到温台种过棉花的逃荒户,摸清种棉花的特点、技术及生产过程。当年,他三叔父李湖家种棉7分,温台区三乡张振随种棉1亩,分别产皮棉1斤2两、5斤6两,打破了华池不能种棉花的传统观念。这些事实经过劳动大会宣传后,华池开始普遍推广种棉,1944年全县有311户种棉365亩,有收获的200亩,1945年全县5个区和机关单位种棉1722亩,收获棉花2109斤,为纺织厂提供了原料,解决了军民穿衣的急需。

党政军大生产的开展,使经济取得发展,粮食增多,群众生活得到了改善,不仅解决了部队机关的供给问题,减轻了边区人民的负担,还加强了军政、军民团结,改善了干群关系。群众积极交售公粮,拥军支前,为支援抗战做出了突出贡献,李培福以一个组织领导者和生产劳动者,站在大生产运动的前列。

群众编的民歌对大生产运动这样描绘:

你一声来我一声,吆喝起来添精神。

主席命令向下传,咱们边区大生产。

唐将班子变工队,组织起来伙种地。

你送牛来我出力,你帮我来我帮你。

男人耕地务庄稼,妇女织布纺线线。

大家动手闹生产,丰衣足食不困难。

耕三余一要办到,优扶拥军莫忘了。

早把抗属地种上,余下粮食办义仓。

八路抗日在前方,咱把公粮早送上。

军民联合一条心,打走鬼子享太平。

关于华池县开展大生产运动,李培福在1976年12月回忆:

从1939年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同时我们县还发生了自然灾害,因而造成了严重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县委、县政府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发动和带领全县人民,组织互助组、变工队,进行开荒大生产,战胜了自然灾害,夺得了连年丰收,实现了“耕二余一”,涌现了张振财等全边区著名的劳动英雄。在1941年一次蒋匪大举进攻前夕,我们县在贯彻执行边区政府关于征粮、扩军的指示中,仅用七天时间,就完成了四千石粮食、三百名兵员的征集任务,被誉为模范县。伟大领袖毛主席知道后,亲自为我题了词,对全县的工作进行表彰。[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