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米仓山-大巴山前陆冲断带

米仓山-大巴山前陆冲断带

时间:2022-01-2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在构造结附近,以米仓山汉南地体为中心,三叠纪以来,米仓山汉南地体-碧口地体-佛坪地体先后相互碰撞,可能碧口地体和米仓山地体的碰撞相对在前。
米仓山-大巴山前陆冲断带_龙门山-米仓山褶

二、米仓山-大巴山前陆冲断带

1.米仓山前构造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米仓山-汉南地体的控制。山前构造的发展围绕黑池梁古隆起发展。

2.米仓山是川东北盆地的构造结。在构造结附近,以米仓山汉南地体为中心,三叠纪以来,米仓山汉南地体-碧口地体-佛坪地体先后相互碰撞,可能碧口地体和米仓山地体的碰撞相对在前。三个板块碰撞中,相对刚性的地体最强烈。三个地体拼接时间可能有先后,动力通过米仓山地体向盆地传递,复合动力方向大致为NNW或者NW向,前后有一定变化但总体一致,形成加强型复合构造;米仓山地体上形成复合动力,使得米仓山冲起、推覆,形成山前褶皱冲断带和盆地内构造。

3.米仓山前的构造具有分段性,和古隆起、早期拉张断层有关。古隆起上沉积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礁滩相具有较高的刚性,在构造变形中不易变形,成为动力传递地体,由此控制后期构造变形。

4.米仓山前不同期次的构造运动为加强型,后期的背斜、向斜是在早期的背斜、向斜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碧口地体的碰撞形成川东北构造雏形,这个构造雏形控制后期构造演化,是米仓山前构造分段性的控制性因素。

5.米仓山山前构造-通南巴构造带是晚燕山-喜山期的构造,构造样式的控制性因素为:山前沉积盖层较厚;较厚的中三叠统嘉陵江膏岩层、志留系页岩滑脱层,米仓山前两个原因的组合发育双重构造和反冲三角带;米仓山前的构造样式还和米仓山基底异常有关,米仓山基底存在火成岩刚性体,在碰撞过程中,在刚性体前端产生较强的剪切应力,形成冲断断层;由于嘉陵江膏岩层的存在,断层在膏岩层内滑脱,由此形成双重构造。

6.米仓山位于俯冲下盘,但扬子板块北端存在一个古刚性地体,这个地体在扬子板块和秦岭板块的碰撞过程,沿着早期火成岩边缘形成冲断层,基底冲出地表形成造山带。

7.将米仓山看做一个楔形体,楔入秦岭板块,米仓山和大巴山属于同一构造背景。在板块碰撞中,大巴山弧形东端,武当地体和神农架地体首先拼接,之后扬子板块顺时针旋转,米仓山-汉南地体和大巴山西端碰撞;两个对碰结中间为残余洋。在对碰结附近,由于刚性地体的作用,构造形成时间早、变形强度大;在对碰结中间,随着秦岭-扬子板块的拼接逐渐完成,残余洋逐渐关闭,构造变形时间相对较晚、强度相对较小。在刚性地体附近,构造变形自然发生旋转,形成各种弧形构造。

8.走向NE的通南巴构造带中间发育NW向涪阳坝断裂带,早期是拉张断层,其后在大巴山推覆挤压作用下,拉张断层复活、反转,形成逆冲断裂带;这条断裂带上盘-通南巴构造带东北段,黑池梁构造上,有可能发现生物礁,或者飞仙关滩体。应全面展开勘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