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中国协助同盟国的主要方策_滇缅战区历史事件报道

中国协助同盟国的主要方策_滇缅战区历史事件报道

时间:2022-07-1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协助同盟国的主要方策_滇缅战区历史事件报道日寇在太平洋上暂时得到了优势,侵略的火焰笼罩着亚洲的东南半壁,中国人民对菲律宾、马来半岛、荷印、澳洲的英勇保卫者们寄予最大的同情和关切。当全国对于西南太平洋战局表示极度关切之时,我们愿贡献一言,中国协助同盟国的主要方案是在中国战场上坚持战斗,首先是保卫长沙,打退日寇新的进攻,并在数千里漫长的战线上准备全面的反攻。

中国协助同盟国的主要方策_滇缅战区历史事件报道

日寇在太平洋上暂时得到了优势,侵略的火焰笼罩着亚洲的东南半壁,中国人民对菲律宾、马来半岛、荷印、澳洲的英勇保卫者们寄予最大的同情和关切。他们的命运和我们是祸福与共、休戚相关的,我们不仅要密切注视他们的艰苦的战斗,而且应当慎重研讨协助他们的有效方案。

在马尼拉失守、新加坡紧张的情势之下,我军一部精锐开入缅甸,这是我们对于英美友邦同仇敌忾的表示,这是反侵略各国在远东统一行动加强团结的开端。在实际战斗中,我国这支劲旅,可能对于马来半岛上之敌军予以侧面袭击,给防守新加坡的勇士们以实际的帮助。滇缅路不仅是中国接受友邦物资的重要孔道,同时又是英美的优越军事装备,与中国广大兵源相接合的重要工具。在这种关系上来说,我军入缅对于协助友邦进行太平洋反侵略战争是有重大意义的。

不仅如此,我国这个行动,又可鼓起南洋各地侨胞协助友邦积极参战的热(情)。在一月来的战争中,各地侨胞对于所在地的保卫工作已有重大的努力,星洲侨胞在陈嘉庚先生领导之下已经成立了总动员委员会,义勇警察队、劳动队纷纷成立。我军开入缅境,使各地侨胞更鼓起杀敌的勇气,在被敌占领的地方发展游击战争,对于汪逆傀儡的助纣为虐和招摇撞骗更加给予揭露和打击。凡此一切,都将在长期艰苦的太平洋战争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我军入缅是正确的,应当拥护的。(www.guayunfan.com)然而,这并不是说我军出国远征是协助同盟国的方案,应当说主要方案还是坚持中国战场上的战斗,在中国战场上打击敌人,消耗敌人,以至驱逐敌人,配合友邦在太平洋其他领域的战斗。目前烽火遍五大洲,参战者达数十国,这样庞大而复杂之机构,欲求其效力发挥至最大限度,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军事经济资源的共同使用,这样使反侵略各国可以取长补短,有无相通,而整个阵线得以加强;第二是分工合作,坚守岗位,积各部分的胜利为总的胜利。不久以前,在华盛顿、莫斯科和重庆举行的会谈及二十六国所发表的联合宣言中,关于媾和问题,关于资源的共同使用问题,据我们所知,已经规划周详,并确定西南太平洋中国等战区。这些战区,在责任上已有明确的分配,虽其间不无辎重缓急之别,但必每个战区各守岗位,然后才能有整个的胜利。我们所负担的是中国战区,我国最高统帅蒋委员长兼任中国战区同盟军的统帅,这样,我们在反侵略阵线中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坚持中国战场上的战斗,而不在其他。就日寇的力量说,百万大军陷在中国抽不出来,而且他进行长期战争又必须借助于我沦陷区之人力和物力。因此,我如能举行出击,准备反攻,牵制他更多的兵力,消耗他更多的物资,打破他以战养战的阴谋,那便是严重打击他的民心和士气。果能如此,他难道还不失败吗?因此,这种分工是有其充足理由的。

就中国的力量说,我们基本上是陆军国家,对于陆地战争较有经验,而且以本国人民进行保卫祖国之战争自然容易取胜;就中国地形说,从广州到绵阳,在广大土地上,到处都是打击日寇的良好根据地,也就是对于同盟国的最有效军事协助。而且目前我们还有更紧急的任务放在面前,就是击退敌人新的进攻。寇以十万之众猛犯长沙,湘垣城郊正在激战,这不能不算是一件大事。因此,无论为中国自己,为了反侵略阵线的利益,或者为了中国在分工合作上的职责,都要集中兵力击退日寇对于长沙的进攻,粉碎他在其他战场上的可能的蠢动,然后到处对他发动攻势,以至举行全面反攻,使他疲于奔命,不能在中国立足。果能如此,则日寇虽狡悍,也难在太平洋上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矣。

但当此强寇压境、寇军深入之时,有些人不做实际的打算,却幻想于海外远征,不在自家屋内捉贼,却要远涉重洋到荷印、澳洲去救火。这种壮志诚可钦佩,不过,实际结果,则值得注意。且不说中国军队对于远涉重洋既少训练,又缺乏装备,不能不遇到严重的困难,即以此种空想而论,它难道不是对于目前保卫长沙的具体任务分散心力,妨碍其贯彻嘛?

图58

图59

美国的求实主义闻名于世久矣,其主要内容就是实事求是,埋头苦干,有几分力,做几分事,此种美德,是值得学习的。当全国对于西南太平洋战局表示极度关切之时,我们愿贡献一言,中国协助同盟国的主要方案是在中国战场上坚持战斗,首先是保卫长沙,打退日寇新的进攻,并在数千里漫长的战线上准备全面的反攻。(延安解放日报一月六日社论)(《新华日报》1942年1月12日第1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