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故事 龙门山主干断裂特征

龙门山主干断裂特征

时间:2022-01-26 励志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断裂带中各断层普遍具有明显的破碎带,岩石的角砾化、透镜状及劈理化显著。但其宽度不大,与正常岩石间变化迅速。断层岩以典型的角砾岩,碎裂岩为主,韧性特征少见。安县-灌县断层为脆性变形特征,属浅层次断层结构。
龙门山主干断裂特征_龙门山-米仓山褶

二、龙门山主干断裂特征

在龙门山前缘带发育了多条断裂带,重磁资料在龙门山区有突出的异常表现。根据综合各类资料解释,断裂切割了地壳不同的层位多数为西倾的犁式断层,自西向东分别收敛消失于壳内低速带中,寒武系、中三叠统及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滑脱层。除少数主干断裂冲出地面,浅层断裂不发育;中深层断层多属于逆断层,常伴随着褶曲发展过程中产生;由于受到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影响,断层的活动时间长,在一个构造上多出现多条逆断层,形成复合逆冲(如图3-1、图3-2所示)。

1.北川-映秀-小关子断裂特征(F3)

该断裂主要分布于龙门山造山带的中央,是龙门山前缘推覆构造带的西部边界(如图3-1、图3-2所示)。断裂带以韧性剪切带为主要特征。从深层到浅层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断层上盘为前震旦系和下古生界变质岩;断层下盘为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根据地震资料,北川映秀断裂为上陡下缓的犁式断层,断开上地壳,消失在地壳的低速层,属于厚皮冲断构造。

在安县-灌县,该断裂带中段称通济断裂(如图3-2所示)。断层的上下盘均由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T3x3)和二段(T3x2)地层组成。其间夹有一宽约200m的岩浆岩体(英云闪长岩),同位素年龄测定为晋宁-澄江期(207Pb-206Pb法年龄761Ma)的花岗岩。在岩体两侧的地层中发育斜卧、斜歪褶皱及一系列次级逆冲断层。岩体的上盘还存在宽约数10m的断裂破碎带,夹于其内的岩片破碎强烈,在岩体下盘的地层中发育次级叠瓦状滑动面。根据断裂带中动力变质矿物组合特征,该断裂带曾不止一次活动,从碎裂岩和糜棱岩被石英、方解石及不透明矿物细脉切割,而细脉又再次被裂缝切错,表明脆性破裂对早期任性变形的叠加,该断裂历经长期多期运动,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地表破裂带沿该断裂带分布,长度约320公里,其中映秀-北川段以多条逆冲断裂破裂为主,走滑次之;北川以北断裂走滑分量加大,逆冲分量减小,该断裂带的构造分段性运动性质的转变起了控制性作用。

2.安县-灌口断裂带(F2)

北起广元,经江油、安县、彭州市的锦江口和老君山、都江堰市,南抵天全以南,全长400余公里,呈北东-南西向平行龙门山主体构造排列。倾向北西,倾角上陡下缓,近地表处一般为50°~ 70°。该断裂带在平面上是由众多条断层组成的构造复杂的断裂带,在不同地段切割不同时代地层(如图3-1、图3-2所示)。在锦江口变形最强烈,断层的上下盘均由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T3x3)和二段(T3x2)地层组成。

img47

图3-2 龙门山冲断带中段盆山耦合关系图

(a) L2线解释的地质剖面图;(b)鸭子河三维资料表现前陆盆地山前冲断带构造样式

该断裂带在不同的地段,断层的条数、间距、延续性和断裂带的宽度均有差异。安县北东,断层发育密集,延伸较长,呈束状,而且分支复合频繁,将推覆体前缘切成薄的透镜状及长条状断片。断裂带中各断层普遍具有明显的破碎带,岩石的角砾化、透镜状及劈理化显著。但其宽度不大,与正常岩石间变化迅速。断层岩以典型的角砾岩,碎裂岩为主,韧性特征少见。构造透镜体大多是由破碎角砾或碎斑组合而成。安县-灌县断层为脆性变形特征,属浅层次断层结构(如图3-2所示)。

3.彭县断层F1

彭县断层为一条被第四纪地层覆盖的隐伏断层。北起什邡,南至都江堰灌县,延伸长度约为55km,断层线走向NE-SW,断层倾向NW,断层倾角较陡,断距较大,在400~850m。该断裂分布在川西坳陷中西部。是成都坳陷与鸭子河、大邑断褶带的分带地层。该断层被第四纪覆盖,反映了近期没有活动或者是活动微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