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故事 前苏联首摘桂冠

前苏联首摘桂冠

时间:2022-01-21 励志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前苏联首摘桂冠前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创造的航天奇迹,其实也是美国火箭专家的追求目标。按理说,就在“伴侣1号”上天时,前苏联在火箭技术水平上未必领先于美国,在总体实力上还要稍逊一筹。随即前苏联将被俘的德国工程技术人员全部遣回国,迈上独立自主研究发展洲际导弹的道路。1957年8月26日,前苏联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而当时美国的“雷神”中程导弹和“宇宙神”洲际导弹的发展,尚纠缠在一连串的事故之中。
苏联首摘桂冠_跟我上太空

前苏联首摘桂冠

前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创造的航天奇迹,其实也是美国火箭专家的追求目标。他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直在尝试要发射一颗卫星,却始终没有成功。按理说,就在“伴侣1号”上天时,前苏联在火箭技术水平上未必领先于美国,在总体实力上还要稍逊一筹。当时美国已秘密组织了一支专业队伍,多方案地在进行洲际火箭的研究试验。但是,为什么一个被西方称之为“铁幕”笼罩的国家,却能超前完成美国以其称誉世界的科技优势所未能完成的“奇迹”呢?

其实,前苏联的捷足先登,并不是偶然性的结果。首先,它是建立在雄厚的火箭研究基础上的,1928年7月,前苏联就建立了“空气动力实验室”,许多有才华的年轻科学家被齐奥尔科夫斯基“飞出地球去”的理想所吸引,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所。到1933年,这个研究所已经集聚了200多名献身于这一事业的科技队伍,形成了一支在当时来说实力相当雄厚的攻坚力量。其次,前苏联政府和军方当局眼光看得远,对火箭技术的发展前景信心十足、措施有力是一个重要原因。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至战后初期,当美国自持手中拥有原子弹,对发展运载原子弹的“B-29”轰炸机情有独钟,而对中远程弹道导弹尚抱着怀疑态度的时候,面对美国的核讹诈,前苏联为了能尽快寻求一种相抗衡的手段,就毫不犹豫地把赌注押在抢先发展一种能越过大陆海洋,从前苏联本土直接打到美国的弹道导弹身上。

为此,早在1947年3月15日,斯大林即指示成立远程火箭研究会。同年夏季,秘密制订了一项发展远程导弹的长远规划。当前苏联得知美国正在着手进行探空火箭理论研究时,前苏共中央政治局遂即作出决定,将“空气动力实验室”和“喷气推进研究小组”合并,集中力量成立“喷气推进研究院”,并且挑选卡拉廖夫当副院长,专门负责研究和发展火箭技术。二次大战期间,这个研究院研制成功的“卡秋莎”火箭炮,曾在战场上发挥了很大威力。战后,前苏联又把从德国网罗到的大量火箭专门人才和有关技术资料、设备作为战利品运到前苏联内地,这如虎添翼,使前苏联当局毫不迟疑地给火箭技术的发展以更大的关注和支持。不久,在仿制成功上千枚“V-2”导弹的基础上,很快就研制成功前苏联自己的近、中程导弹。随即前苏联将被俘的德国工程技术人员全部遣回国,迈上独立自主研究发展洲际导弹的道路。

1957年8月26日,前苏联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而当时美国的“雷神”中程导弹和“宇宙神”洲际导弹的发展,尚纠缠在一连串的事故之中。洲际导弹的发射成功,实际上也意味着已具有把卫星发射到环绕地球运行轨道的实力。

相对而论,美国决策者当时对发展火箭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就逊色多了,这在战后初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早在1946年,尽管美国空军曾在一项所谓“边缘计划”中提出要发展火箭运载技术和发射人造卫星,但这项计划却被新组成的国防部于1948年轻易地被否决了。与此同时,美国著名的“思想库”——兰德公司也曾提出过研制卫星的建议,同样被决策者认为是“轻浮的”“异想天开的”而打入冷宫。原德国著名火箭设计师冯·布劳恩所领导的弹道导弹研究组的遭遇也好不了多少。以布劳恩为首的一批德国火箭专家来到美国,他们以美国“二等公民”的身份,不仅成功地研制了“红石”“丘辟特”和“潘兴”等战术导弹,还肩负了研制“雷神”“宇宙神”和“大力神”等中远程导弹的艰巨任务。但当时美国军界仍迷恋自己的轰炸机优势,不相信“一枚火箭能运载着原子弹,从一个大陆打到另一个大陆”。到1953年,“红石”导弹已试验成功,布劳恩再次向上司提出,如能全力以赴,5年内可以发射卫星。但是,不许“二等公民”发射美国的第一个航天器的偏见占了上风。就在这一年,布劳恩还搞了个《火星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布劳恩非常详细地描述了人类进行星际航行的手段、规模和各种方法,可能出现的技术障碍、防护措施以及其他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这称得上是一幅极富有远见的航天杰作。但是,当这项计划公布后,许多美国人很不理解,布劳恩也因此遭到来自各方的猛烈抨击。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布劳恩和他的同事被晾在一旁,研制任务一直处在“吃不饱”的状态,甚至连早在1952年就提出的研制三级火箭的计划也长期受到冷落。

1957年8月21日,前苏联首次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26日宣布洲际导弹发射成功,明白人一眼就可看出,这实际上意味着前苏联的导弹可以绕过半个地球,把原子弹和氢弹送到美国本土的任何地方。而这时美国的洲际导弹还“躺”在试制车间里,迟迟出不了“窝”,这种“导弹差距”已开始使美国决策者深感不测。一个多月后的10月4日,当前苏联又抢先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后,对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来说,等于在“导弹差距”的这顶帽子上,又加上了一顶“空间差距”的帽子,这无疑是非常丢面子的事,美国公众也沉不住气了,纷纷用各种方式向政府当局表露他们对此感到震惊、失望和气愤的心情。只是到了这个时候,美国决策当局才如梦初醒,为了挽回一点面子,让民心不致崩溃,美国急急忙忙于1957年和1958年初,两次用专为发射卫星而研制的“先锋”号火箭先后发射两颗象征性的“鸡蛋型”小卫星,结果还都失败了。布劳恩在听到前苏联抢先发射卫星成功的消息时,曾用一种央求的心态向美国当局请战说:“天啊,放手让我们干吧!只要给我们开绿灯,60天就行!”即使这样,也没有打动美国当权者的心。一直到“先锋”号失灵,才无可奈何地不再顾及“二等公民”发射美国第一个航天器的大忌,同意让布劳恩参与发射卫星这一工作,但时间已很紧迫。3个月后,布劳恩用他负责研制的“丘辟特”火箭,终于将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上空。美国那时对发展空间技术能带来巨大的政治上的好处认识不足。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经过同前苏联的较量,艾森豪威尔等头面人物虽然已意识到发展火箭同原子弹、氢弹、战略轰炸机一样,是增强军事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对发射卫星一类的事,则更多是从科学研究需要的角度去加以考虑,没有深刻地看到,空间技术的发展不但是发展科学技术之所需,而且在当今政治条件下,还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政治属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可以变成纯粹的政治工具加以利用。认识上的这种不足,导致在决策上的失误和行动上的迟缓。这样,当前苏联在前苏共政治局的集中领导下充分调动国家力量,集中其有限财力和技术力量,决心在火箭和航天技术上与美国决一雌雄,永争“世界第一”时,美国仍把卫星仅仅看成是进行高空科学探测的一种手段,终因抓得不紧,用心不够,倾力不尽,在首轮苏美空间竞赛中惨遭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