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样磨与粟特

样磨与粟特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国曾与张氏归义军敌对,后因慑于归义军势力,表示臣服,但叛服不定。沙陀共同体的发展是与六州粟特的积极参与密切相关。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灭亡后,“六州粟特”人大多与中原地区的汉族以及西北地区的其他各族相融合。移居中原地区的粟特人长期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逐渐接
样磨与粟特_宋代西北民族文献与研究

第二节 仲云、样磨与粟特、沙陀

10至13世纪,仲云、样磨、粟特、沙陀族也与葛逻禄一样,均为活动在西域地区的古代民族,对中亚地区的历史有一定的影响。

一、仲云族

仲云之名,最早见于高居诲《使于阗记》,王延德《西州行程记》中称为“众熨”,且有“大众熨”、“小众熨”之别,系高昌回鹘所辖。《五代会要·吐蕃传》长兴三年条又称为“重云”,在《宋会要辑稿·蕃夷四·拂林》中,则称为“种榅”,敦煌文书中称为“众云”或“南山人”。这众多不同名称,均为“仲云”的异译。

仲云族源于小月氏遗种,原系月氏,“本居敦煌、祁连间”,“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11]。其居地与后世所说仲云居地切近,而敦煌文书中称为“南山人”或“南山部族”,正反映出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高居诲《使于阗记》明确指出:“沙州西曰仲云,其牙帐居胡卢碛。云仲云者,小月支之遗种也,其人勇而好战,瓜、沙之人皆惮之。”[12]五代时,仲云族曾建立过政权,后晋天福三年(938),晋高祖遣供奉官张匡邺、高居诲等出使于阗时,西行进入仲云地界,至大屯城,“仲云遣宰相四人、都督三十七人候晋使者”[13]。充分显示出其政权的强大。其国曾与张氏归义军敌对,后因慑于归义军势力,表示臣服,但叛服不定。仲云族分布广泛,王延德出使西州时所见的仲云,是居住在“伊吾卢”(今新疆哈密)一带,高居诲出使于阗所见及敦煌文书中所说的仲云则分布在罗布泊以南大屯城地区。这些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仲云人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且又相互独立。仲云人以经营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其畜产品为羊、马。公元11世纪以后,文献中不再有关于仲云的记载,他们逐渐融入回鹘等民族中。

二、样磨族

样磨即唐代的三姓咽面,其族源“亦铁勒种,居得疑海”[14]。“得疑海”在《元史·地理志六·西北地附录》中称“宽田吉思海”,即今里海。显然,原系铁勒一支,先世居于里海附近,后依附于西突厥,逐渐迁徙至伊犁河流域。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咽面曾与西突厥弓月部、吐蕃联合进攻疏勒,后又与西突厥阿史那车薄合兵,与安西都护王方翼激战于热海(今中亚伊塞克湖)附近。后因战败,重新归附唐朝。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唐朝在其地设置咽面都督府,隶北庭都督府管辖。咽面都督府位于巴尔喀什湖与阿拉湖之间,显然,伊犁河流域是样磨人的主要居地之一。公元8至9世纪时,又将其势力范围扩展至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地区,据《世界境域志》记载,这一地区的首领们是噶逻禄人或样磨人。在喀什噶尔东北的下阿图什村有样磨人、葛逻禄人和九姓乌古斯人[15]

高昌回鹘境内也有少数样磨人居住,宋雍熙元年(984)四月,王延德出使高昌归来后,谓高昌国“所统有南突厥、北突厥、大众熨、小众熨、样磨、割禄、黠戛斯、末蛮、格哆族、预龙族之名甚众”[16]。样磨部内部有众多部落,知名的就有1700个,他们的国王与九姓乌古斯人的国王同族。样磨人信仰伊斯兰教,俗尚武力,刻苦耐劳,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并兼营狩猎,出产皮毛,马和羊是其主要财富,而农业在其经济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

在喀喇汗王朝建立以前,样磨就进入了喀什噶尔地区,10世纪中期,样磨人进入楚河谷地,曾对喀喇汗王朝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喀喇汗王朝后期,样磨人大多与回鹘人融合。

三、粟特族

粟特原系中亚伊朗语族的一支,居住在阿姆河中游及泽拉善夫河流域一带。汉代,是康居属国,魏时,始称为“粟特”。唐代文献又称为“昭武九姓”、“九姓胡”,以其先世来源于河西祁连山北的昭武城而得名。《新唐书·康国传》载:“康者,一曰萨末鞬,亦曰飒秣建,元魏所谓悉万斤者。……在那密水南,大城三十,小堡三百。君姓温,本月氏人。始居祁连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寻、曰戊地、曰史,世谓‘九姓’,皆氏昭武。”唐代以前,就有大批粟特人沿丝绸之路迁徙到中国西北地区,唐朝建立后,移入者更多,逐渐形成聚落,在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播仙镇(今新疆且末)、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伊州(今新疆哈密)、敦煌(今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长安、蓝田、洛阳等地都有重要聚居地[17]。粟特商人的足迹更是遍及新疆、蒙古、陕西、甘肃、河南、江苏等地。唐朝时,滞留在长安的回鹘人中,也有众多粟特人后裔,《新唐书·回鹘传上》载:“始回纥至中国,常参以九姓胡,往往留京师,至千人,居赀殖产甚厚。”

在唐朝影响最大的粟特移民聚落是“六胡州”。“六胡州”,文献又称为“六州胡”,突厥文《毗伽可汗碑》则称为“六州粟特”,唐贞观二十三年(649),以降附的西突厥阿史德特建侔斤部落建置的,初称皋兰州和祁连州,隶属灵州都督府管辖。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在其地“置鲁、丽、塞、含、依、契六州”[18],于是始有“六州胡”之名。唐开元(713—741)中废除,以宥州(今内蒙托克托旗)领其众,并已据有石州(今山西离石)等地。唐贞元二年(786)十二月,由于吐蕃进犯夏(今陕西横山西)、银(今陕西横山东)、麟州(今陕西神木)等地,马燧以河东军击吐蕃,至石州,“河曲六胡州皆降,迁于云、朔之间”[19]。唐元和四年(809),沙陀族迁居代北地区后,逐渐与沙陀族结合,形成“沙陀六州部落”,或称为“沙陀三部落”,即沙陀、萨葛、安庆三部落的合称,“萨葛”即“薛葛”、“索葛”或“粟特”的异译,“安庆”也是由粟特人组成的部落[20]。在沙陀三部落中粟特人占居多数,足见其势力的强大。沙陀共同体的发展是与六州粟特的积极参与密切相关。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灭亡后,“六州粟特”人大多与中原地区的汉族以及西北地区的其他各族相融合。公元10世纪以后,原居于高昌地区及七河流域等地的粟特人,则分别隶属于高昌回鹘和喀喇汗王朝,其后又多融合于回鹘或当地其他民族中。

粟特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粟特人原有自己的语言,系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有粟特文、摩尼文、叙利亚文三种文字,摩尼文和叙利亚文主要用来书写摩尼教和基督教文献,粟特文大约在11世纪消失。移居中原地区的粟特人长期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逐渐接受汉文化的影响,改信佛教和道教,而居住在中亚地区的粟特人,则接受了阿拉伯文化与突厥文化的影响,并改奉伊斯兰教。

四、沙陀族

沙陀族本西突厥别部处月种,本姓米邪氏,原居金娑山之阳,蒲类海(今巴里坤湖)之西,与北庭相依。因境内有大碛名沙陀碛(今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故自号沙陀。

唐高宗初期,沙陀跟随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发动叛乱。叛乱平息后,沙陀归降唐朝,其首领沙陀金山跟随薛仁贵征讨铁勒有功,授予唐朝官爵,至武则天时,封其为张掖郡公。唐朝中期,西域曾被吐蕃控制,沙陀依附回鹘。唐贞元六年(790),吐蕃陷北庭,沙陀部不能忍受回鹘的奴役,归附吐蕃,六千帐(一说为七千帐)被徙置“甘州而役属之”[21]。若以每帐五口计,“六千帐”至少也有三万人,这对当时的甘州来说是相当多的一部分居民,也意味着这一部分沙陀人被吐蕃所征服与统治。吐蕃封沙陀首领沙陀尽忠为军大论,并利用沙陀兵“骁勇善骑射”的特点,在战争中以他们为先锋。唐元和(806—820)初,吐蕃统治者怀疑沙陀尽忠暗中与回鹘相勾结,于是准备将沙陀部徙往河外(即今青海黄河以北之地)。沙陀首领尽忠与其子执宜谋复归于唐,于是率众三万东迁,沿弱水北行,欲摆脱吐蕃的统治。但被吐蕃围追堵截,沿途大部离散逃亡,只有小部分继续东行,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得到唐兵接应,灵盐节度使范希朝率兵迎于塞上,将沙陀安置在盐州(今陕西定边)。后来范希朝徙镇河东,执宜随从,沙陀又迁往山西北部,以后成为藩镇割据相互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五代十国时,沙陀人建立了唐、晋、汉三国,故又称“沙陀三王国”。

在吐蕃统治下及以后东迁途中,有部分沙陀人留居河西地区。刻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的《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记录了一个唐兀氏昔里钤部家族,自西夏灭亡至元朝末的134年间,历六代13人的职官世袭及其活动。对于昔里钤部的族属问题,碑文与《元史》均认为他们是“唐兀氏”即党项族人,而元人王恽为昔里钤部所撰修的神道碑铭则谓:“公讳益立山,其先系沙陀贵种。”[22]《蒙兀儿史记》亦载:“其先以沙陀部长归唐。”[23]西夏奄有河西地区后,留居在肃州地区的沙陀人处于西夏政权的统治长达190年(1036—1227),经过近两个世纪与党项人的错居杂处,河西地区的沙陀人逐渐与党项人融合为“唐兀人”。西夏民族构成中有沙陀族的民族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