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改革策略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改革策略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结束后,并不意味着教育实践课程已经结束。教育实践课程的内涵十分丰富,内容也非常宽泛,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各自的办学特色,开设适宜的教育实践课程。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改革策略

(一)构建科学的教育实践课程目标体系

要解决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构建科学具体的教育实践课程目标体系,并以课程目标统领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实施等环节。

知识技能、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其基本关系是:借助知识技能,经过程方法,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三维目标统一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素质形成、提升。[1]教育实践课程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教学策略性知识,掌握基本的教师技能;具有初步的批判反思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交流合作等人际交往能力;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初步的专业情意,愿意从事教育职业;形成自我专业特长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每学期、每学年的具体目标。大学一二年级侧重教学技能训练,参与教学观摩,增强职业感受等;大学二三年级侧重课堂教学和班队工作技能训练,把握教学基本环节等;大学三四年级侧重教育科研、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年段目标的设置要把专业思想培养贯穿始终,专业情意是其专业素质的核心成分,浓厚的专业情意是优秀小学教师必备的素质。这种专业情意的培养主要不是靠说教,而是靠主体的观察与亲历,否则不可能真正培养出我们所期待的专业情意。[2]

(二)构建合理的教育实践课程内容体系

1.教育理论课程实践化。从整体上考虑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联系,改革教育理论的课程内容。如教育学课程中介绍国际国内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增加指导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论、新思想,加强课程论部分,培养学生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心理学课程中要介绍小学生生理、心理的一般特点,介绍问题学生的心理及教育对策;学科教学论既要讲述教学论的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熟悉小学学科教学内容体系、了解基础教育领域中学科教学改革的最新趋向,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达到很好的融通。

2.教师技能训练。配合高师院校目前已经开设的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书法等课程,根据专业特点,拟定各专业的素质拓展训练阶段计划。一二年级侧重于普通话和书法训练,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定数量的三笔字,并通过书法、普通话考级;三四年级侧重于口语表达以及音乐、美术、手工等与小学教育相关的技能训练,规定学生弹唱儿歌、讲童话故事、编排舞蹈的数量。

3.教育见习。改变四年级集中见习的惯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规定学生一、二、三、四年级都必须参加教育见习,学期见习时间不少于8学时。一年级的见习主要倾重于职业认知和对教学的直观感受,二三年级的见习要求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四年级的见习则侧重于教育教学研究及反思。值得关注的是,在学生进行教育见习时,一是将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二是在见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反思,将实践性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4.教育调查。学生在每个寒暑假都要进行教育调查,内容应该涉及小学教育现状、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等,并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

5.模拟实践。学生在三年级开设学科教学论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注意职前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教材处理能力、教学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这些能力训练可以分阶段按步骤有序进行。第一阶段利用微格教学,通过讲课—观摩—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环节,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第二阶段通过反复试讲,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处理能力。学生试讲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轮由学生分组自行组织进行;第二轮由学科教学法教师组织进行;第三轮由院系组织检查验收,只有通过试讲的同学,才能参加实习。

6.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一门教育实践课程,也是一项全面和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师范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技巧的全面考察和检验。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行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在高等院校和实习学校双方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独立承担起一个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如实际教学、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课堂讨论、家访等,并分担校内外的某些工作,凡是对教师所要求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都要经过实习,为毕业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实习时间的安排上,应该适当延长到14~16周左右,也可以探索学生顶岗实习这一有效途径。

7.教学反思。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结束后,并不意味着教育实践课程已经结束。实际上,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问题,有很多的思考。实习返校后,除了必要的实习鉴定、总结、表彰之外,可以开设《课堂教学反思》课程,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教育教学实习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

8.教学研究。在新课程中,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和教与学的研究者。新课程的实施,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必须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除了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评价等教育理论课程外,还应通过学科论文、毕业论文等教育实践课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研究能力。

教育实践课程的内涵十分丰富,内容也非常宽泛,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各自的办学特色,开设适宜的教育实践课程。

(三)构建多样的教育实践课程评价体系

传统课程评价观表现为评价主体唯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标准统一等特点,而这些评价理念显然无法适应教育实践课程目标多维性、内容丰富性、实施灵活性的要求,传统的评价体系只能束缚教育实践课程的手脚,并最终影响其实施效果。因此,构建多样的教育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显得非常必要。

1.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指导教师(包括小学教师、社区工作人员等)评价相结合的办法,重视所有评价主体的话语权,收集来自方方面面的评价意见,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与合理性。

2.评价内容综合化。教育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其中每一个部分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在评价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又要关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积极情感体验的塑造;既要有统一考评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

3.评价过程动态化。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之间的互动,强化信息交流与反馈环节,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使评价成为指导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等主体之间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四)构建切实的教育实践课程实施途径

1.赋予教育实践课程合法化的课程地位。由于受传统课程观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在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除将教育实习视为一门课程,给定相应的学分,教育见习、教学试讲、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调查等实践课程没有取得合法化的课程地位,没有相应的学分,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没有规范的考评措施。学校应该根据实践课程每32~36学时1个学分的计算办法,给定相应的实践课程学分,纳入课程总学分,并制定科学、具体的的教学评价标准,作为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评定的依据,每学期定期考核,实践课程学分达不到规定的标准,不能毕业。只有解决了教育实践课程的地位问题,才能确保这一课程的合理开设与顺利实施。

2.实行多样化的教育实践课程实施方式。教育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不同,在课程形式、时间安排上,要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制定规范统一但方式灵活的考核标准。比如学生教师技能中的普通话,除普通话课程考试外,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课外训练,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学生达到这一标准,则获得相应的教育实践课程学分。学生1~4年级必须参加教学见习,每学期不少于8学时,学生到见习学校听课,必须作详细的听课记录,作出课堂评价,由授课教师签字确认,每学年检查一次,检查合格,学生可以获得规定的教育实践课程学分。延长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并适度分散,第四学年集中安排8周实习,其余6~8周平均放到前三年的每个学期中,使学生从入学就开始接触真实的教育环境,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感知教师这一职业的意义和魅力。

3.创设良好的教育实践课程支持环境。学校要加大投入,增加微格教室、手工室、美术室、演艺厅等,改善校内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环境。要强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小学在高师实践课程实施中的责任,加强与社区、小学的密切合作,在共享、互赢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教育见习实习基础,促进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从事理论教学的大学教师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也使小学教师有机会提高理论素养。如借鉴英美等国家的经验,由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把接纳教育实习工作作为中小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必要时可以与评选优秀学校、示范性学校挂钩,建立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进修于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3]通过多样化的合作,推动高师教育实践课程顺利、有效、深入地实施。

参考文献

[1]潘洪建,王传金.关注过程 毋忘知识[J].当代教育科学,2005(10):37

[2]关文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践课程改革构想[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2

[3]张守波,史宁中.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高师院校实践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8(7):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