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时间:2022-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研究型大学首先是作为大学而存在的,培养人才是其根本任务,培养会研究的人更是其神圣的使命。研究型大学而言,其区别于一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风格或特征有很多,其中,精英性、研究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特点就是以造就未来社会精英作为坚定的目标。否则不论其研究水平如何,都将难以弥补研究型大学作为大学未能充分发挥人才培养这一学校本真功能的缺陷。

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郑家茂1 张 胤2

(1.东南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东南大学高教所,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 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科研,还必须具有高水准的人才培养。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充分体现出精英性、研究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征,才能够凸现出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独特优势,实现其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本真价值。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人们在谈论研究型大学的时候,往往强调的是她的学术属性,即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层次比一般大学要高得多。然而,研究型大学首先是作为大学而存在的,培养人才是其根本任务,培养会研究的人更是其神圣的使命。

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和一般大学的教学有什么不同呢?研究型大学所自豪的研究性特征又如何体现在本科教学中呢?诸如此类的疑问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究竟有何特点?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当前建设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一般被界定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为培养目标所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式和实现结构方式采取的某种构造范式,以及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系统性和典型性的明显风格或特征[1]。研究型大学而言,其区别于一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风格或特征有很多,其中,精英性、研究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精英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研究型大学始终肩负着培养社会精英人才的使命。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研究型大学拥有它们无法企及的科研优势和教学保障条件:包括相对充足的办学经费、高水平的实验室和完备的科研设施、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机会、一流的科研团队和师资力量、良好的生源等等。这些有利的条件为研究型大学提供优质课程,实施高质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人才培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不仅有探究式学习的机会、获得表达能力的机会、提高欣赏能力的机会和为就业与深造做准备的机会;而且还拥有与高级研究员一起工作,参观使用一流的科研设备,选择或改变专业以及与具有不同背景、文化和经历的人相互接触的权利。”[2]

因此,这注定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可以,而且也必须培养那些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精英人才,这是其他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无法替代的社会责任。据不完全统计,剑桥大学培养了6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耶鲁大学培养了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4名美国总统;哈佛大学则培养了美国历史上6位总统、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3位普利策奖获得者、数十位巨型跨国公司的总裁。

所以,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特点就是以造就未来社会精英作为坚定的目标。否则不论其研究水平如何,都将难以弥补研究型大学作为大学未能充分发挥人才培养这一学校本真功能的缺陷。

二、研究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线索

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工作中贯穿始终的线索是什么?答曰:要让教学与研究融合起来,突出日常教学的“研究性”,提倡边学习、边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在传统观念中,教学和研究是分离的两件事情。教学就是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承,而研究则是教师和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于是,在现实中失去了研究的纯教学往往逐渐演变为灌输,而失去了教学的纯研究对于学生则更是成为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但是,对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而言,教学和研究本就是二位一体的。科学家、工程师、政治家等精英人才的首要素质就是具有高度的、深入进行科学研究以及社会研究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依靠在大学阶段打下的基础和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完成的。如果在教学中剥离了研究的成分,那么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关键时期就会错过,研究型大学的资源优势也得不到彰显。因此,研究型大学必须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充分体现研究的特点,这就需要转变观念、改革课程类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健全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管理方式,使之为研究性学习服务。

1.改变观念,承认学生的“研究者”身份

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是学习者的同时,也是研究者[3]。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理应从一个单纯的、好奇的求知者成为一个走向成熟的研究者。作为求知者的学生,对于知识是渴求和崇拜的态度,而作为研究者的学生,对于知识则是理性和审视的态度;作为求知者的学生是去“学”学问,而作为研究者的学生则是去“做”学问。

为此,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研究机会,使得本科生成为研究群体中活跃的参与者。学校的研究工作成果应向本科生公开,可以通过学术报告等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本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最新动态。同时,学校应当适当降低科研的门槛,允许本科生参与以前只有研究生才能参加的科研活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直接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到科研究竟是什么,体验科研的过程并享受科研的乐趣。

2.改革课程教学,突出研究性

就课程类型而言,可以在传统的讲授课的基础上,大力拓展课程类型。要合理选择大班授课、小班辅导、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适当加大实验课、练习课的比重。尤其是讨论课程(seminar)、学术沙龙(saloon)、专题课程(Project)等形式,诸如此类行之有效的方法已经被成功用于研究生教学。可以进行积极地开展试验,以确定其是否适用于本科教学。国内外许多研究型大学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值得广泛实践。无论采取何种课程类型,其目的都是改变原有课程过于死板,缺乏有效互动的弊端,拓展其灵活性和自由度,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学术讨论、加入研究过程的机会。

就教学方法而言,要将重点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转移到以发现、探索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上来。要鼓励自主探究与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需要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从“接受传承”为主迁移到主动的“发现意义”为主。传统的教学策略,过分强调“如何接受知识”,然而研究性学习则主要并不采取将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方式,而是要使得学习者自己去发现真知,或者说,学习者要成为知识的主人,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去接受教师所“提供”给学习者的、现成的东西,而是去自己“发现”知识的本真意义,甚至去发现“新”知识。所谓“发现”,乃是以一种独立自主的态度,去尝试揭示知识的本来面目,将自身作为一个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作为知识的容器。而所谓“新”,也并不强求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全新价值,即便其仅仅具有个体意义,也是作为该个体学习和研究的巨大成果和重要突破。

3.建立符合研究性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教师角色也应当作适当的调整。破除传统教师中心观念,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主从关系应当淡化,教师应当把学生作为科研伙伴和知识的共享者来看待,教师应当成为教练、陪练或顾问。要大力提倡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发展本科生和教师师生之间的学术关系,导师要在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形成其科学方法、帮助规划其科学研究道路、构建其知识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4.调整教学管理机制,使之适应研究性学习

相应的,教学管理也应当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进行某些改革。例如,对于课的概念应有所突破,不把课堂作为唯一规范的教学形式,允许听取学术报告、参与学术活动获得学分;课时可以不完全被四十五分钟所限制,可以灵活调整;教学评价则可以突破考试,以提交科研报告、论文、研究成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师的业绩考核不限于讲课时数。总之,原有的教学管理机制多适用于纯粹的“旧”教学,但是却难以完全适用于研究和教学合二为一的“新”教学,适当地从科研管理机构那里获取某些经验对于建立合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管理机制将是非常有益的。

三、创造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导向

创造性应当成为研究型大学培养人才的重要价值导向。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创造,而大学正是传承知识、创造知识的场所。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除需要完成前一个任务之外,社会对其完成后一个任务,即实现知识创新有着更高的要求。正如前面所说,研究型大学所要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精英人才,而这些人才不但是知识的拥有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因此,在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中,体现出创造性,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知识创新,这是社会对于研究型大学的殷切期待,也是研究型大学自身必须履行的使命。

所谓创造性,就大学教学而言实际上至少是由三个部分有机组成的整体,即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鼓励和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

1.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乃是一种在科学研究上“无中生有”的宝贵品质。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将创新变成一种学生的“本能冲动”,使得学生在面对学习、科研、生活“习惯性”地创新。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我国大学教学领域在总体上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天地君亲师”的窠臼,教师拥有过高的权威,使得学生盲目听从教师;另一方面对于教材仍然过于迷信,包括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很少有人怀疑书本知识的正确性,将之认定为真理。如此一来,没有怀疑,也就难以提出问题,再加上教师也很少鼓励学生提出异议,创新精神久而久之也就被压抑了。

因此,这就需要在本科教学中建立起能激发创新的情境,采用能激发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勇于发问,对于学生闪现的创新思维要给予肯定,并协助其验证,同时消除学生对于担心因创新而导致错误的畏惧感,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这对于培养创新精神是不可或缺的。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拥有创新精神,还必须有将这种精神付诸实践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大学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创造能力——例如开设各种创造技法培养的讲座、举办各种创造性竞赛等等。然而,必须认识到刻意地强调所谓创造的规则、创造的办法、创造的模式这些外在形式反倒有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可能性。因此,最重要的途径还是在日常开设的课程、教学、试验、作业中渗入对创造能力的培养。只要方法得当,主题发言、辩论、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式都可以产生出创新的成果,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独特的创新方法论和方法。

3.在教学中锤炼学生的创新行为

除了在教学中努力帮助学生在观点上、能力上做好创新的准备,还要让他们去实践创新。实际上,这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搞些小创造发明的问题,而是要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其新观点、新想法、新的解决方案等等,并且及时加以鼓励和强化,引导他们将之持续发展下去。

四、实践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本然属性

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是来自于现实社会,服务于现实社会的人才。因此,其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这里的实践性同样具有多重含义,简而言之,我们可以用实习、实验和实用概括之。必须指出,此处三个概念和人们日常的理解有所区别:

1.实而习之

这里的实习不完全是人们所理解的那种狭义的去某单位为训练某项技能或者为就业做准备的那种实习,这里的实习实际上强调的是给学生一个可以结合传统课堂理论学习、运用研究原理的具体情境,使得学习在实践中进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也是一个在现实中学习的过程。

因此,实习并不是在学业结束之后才展开的,而是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在教学中,不断给学生创设相关实习情境,比如让学生加入某项课题研究、带领学生实地调查、让学生做研讨报告等,当然也包括进入工厂或特定部门了解情况、实地操作,这些都是实习应有的内涵。

2.实而验之

如果说“实习”是在现实中学习,那么“实验”就是在现实中去检验学习的知识。

必须明白,科学家从来不可能单纯地从书房里成长起来,同样,大学生也不可能在教室中进行真正的研究性学习。要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就必须将教学从教室拓展到更广泛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实验室”。所谓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室”不仅是堆积着实验设备的“实验室”,而是泛指社会和自然实践这样一个最广泛的范畴。在社会中,在自然中,当然也包括通常所指的科研和教学实验室中去进行研究,验证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实而用之

这里的实用是指学生学习的成果需要在现实中得到运用,产生现实的效用,而不是指有用无用。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学中需要强调“实用”,这将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这可以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学习知识。这个功能和实习、实验类似;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了解知识的真正价值在于解决真实问题、改造现实世界。传统的大学教学倾向于让学生学到知识,却不太关心这些知识的实际价值。而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是它比一般大学更能体现出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价值。以美国硅谷为例,斯坦福大学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其中有许多知名公司直接或间接采用该大学的科研成果。所以,通过教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等让学生明白其当前的学习蕴含着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无限价值,他们应该成为具有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而不是纯粹的技术员,这也是研究型大学教学实现培养社会精英的必然要求。

五、开放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特点

作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最有力的引擎,研究型大学担负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引领政治社会前进的历史责任,这要求其必须面向国际研究问题,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走开放办学的道路。科技综合化、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要求学科发展必须摆脱原有学科体系的束缚,对研究者而言要求其开放学术视野,用开放的心态组织开放的团队研究开放的问题。这种开放首先要求立足在国际水平上,研究服务于人类共同的问题。这种开放的实质是突破专业学科、学校乃至学界的限制,广泛进行与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的联合、合作与交流等活动,实现更深层次的研究突破,实现更广范围的共享使用,实现更大程度的效率与动力。这些要求反映在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上则体现出强烈的开放改革要求。

要树立开放的教学思想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促使学习者进行最大限度的自主学习、合作研究,进而产生出不竭的思想和智慧。在人才标准上,要增加包容性,“全才”是优秀人才,那些具有鲜明特点和明显特长、充满创造活力的“偏才”、“怪才”,同样是优秀人才,他们当中还可能出现更加优秀的人才。在专业课程上,要加快开放专业、开放课程、开放教师、开放实验室的进程,增加学生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研究问题的机会,拓展其研究兴趣,发展其个性特长。在培养方案中,要体现国际视野要求,增加国际事务知识,借鉴国际先进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吸收国际前沿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优秀课程。在教学活动中,要增加社会实习实践的经历,增加跨校跨国的学习体验,通过国内外访学交流、联合培养、共同组织竞赛等活动,让其在亲身体验中拓展研究视野和生活经验。在教学资源建设中,要努力汇集国际学术大师、社会名流、企业精英到学校上课、讲座和参加活动等,加快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网络助学和自主研学的优质资源建设,加快研究型大学学科优势、师资优势、研究优势向本科教学优势的转变,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环境与条件,以利于学生成为引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栋梁。

总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所体现出来的精英性、研究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应当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部过程中——包括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培养途径、教学运行和组织机制、评价制度等等。只有这些特性得以鲜明地、充分地表现出来,才能说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得到构建,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也才能达到应有的水准。

参考文献

[1] 创建研究型大学的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J/OL].http://news.hzau.edu.cn/showarticle.php?aid=5540

[2] 潘云鹤.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1(5)

[3] 张胤.研究者—学习者:高校研究性学习之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