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略谈研究生培养中的若干关系

略谈研究生培养中的若干关系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略谈研究生培养中的若干关系刘元芳[1]谢红梅当今科技的发展呈现出高度交叉化、综合化趋势,对人才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我校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学习和参考了有关讲话和文章,通过和研究生、特别是导师的交流,归纳和提炼出研究生培养中的若干关系。然而导师绝不能单纯为完成课题而招收研究生,忽视了研究生的培养,这是不可取的。

略谈研究生培养中的若干关系

刘元芳[1] 谢红梅

当今科技的发展呈现出高度交叉化、综合化趋势,对人才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国际社会越来越强调经济与社会、环境的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各国更加重视从人类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模式,在强调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素质的培养。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也提出教育围绕4个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面,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快速高效处理信息的能力,出色的应变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宽广的胸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求实创新、拼搏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概括地说,就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导师的指导和培养是重要方面。本文结合我校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学习和参考了有关讲话和文章,通过和研究生、特别是导师的交流,归纳和提炼出研究生培养中的若干关系。

一、教书与育人

古代有句话“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导师不仅要做“经师”,还要做“人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关心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会做人,把自己好思想、好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把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以脚踏实地、不畏艰难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感染学生,这些应该是导师指导研究生更重要的方面。

二、教与学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导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任务是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从现在的要求来说,就是指导学生完成专业课程,进入课题,解决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教”虽有指导作用,但毕竟是外来因素,“学”才是内因,研究生以自学为主,学生只有通过主动的学习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做导师的培养研究生,应该有甘当“人梯”的胸怀。韩愈曾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的发展也不例外。“教”“学”相长,教师、学生应成为挚友,教师不一定所有方面都比学生高明。教师在“教”的同时要不断地“学”,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经常收集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和资料,与学生交流,经常作学术报告,使学术研究始终充满活力。

三、指导教师与学术群体

“师傅带徒弟”的培养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拓宽学科面、不利于学科交叉形成。“导师”广义的概念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双导师”,也可以是导师领导下的指导小组。在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个人主导作用的同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成立导师小组,让指导小组发挥实际指导作用,让学生博采众长,应鼓励和提倡跨学科培养研究生,并要为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从入学考试到培养过程的课程学习、导师指导等环节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学生在综合的学科氛围中得到多学科养料的滋润,到了社会上就具有更广的适应性和更强的竞争力。

四、课程与论文

课程与论文对培养研究生都是很重要的,国际上一般对硕士生不作毕业论文要求,我们搞“课程与论文并重”,这也是中国学位制度的特色之一。通过课程学习,达到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通过论文工作,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课程学习为论文工作打好基础,论文工作是对课程学习所掌握知识的运用,当然两者不能截然分裂、对立。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也可以交叉,边学习、边研究。

五、培养与使用

在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下,国家投入教育经费有限,近几年,虽然下拨的研究生培养经费逐年增加,但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导师通过争取科研课题为研究生提供研究题目和内容,科研课题经费也为培养研究生填补缺口。研究生在导师的课题范围内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的部分内容,同时也完成学位论文,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这也是一种培养研究生的方法。让研究生在完成项目中得到锻炼,提高水平和能力。然而导师绝不能单纯为完成课题而招收研究生,忽视了研究生的培养,这是不可取的。我们曾经遇到个别研究生,在答辩会上被问起论文的目标或项目目的时竟然一无所知,只知道完成具体任务。虽然这种情况是极少数,但也值得引起注意。

六、知识与能力

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学仅仅视为知识的传授,教师只要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便是尽了教学之能事,学生将知识掌握就是学习的成功,但却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知识是死的,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这些精辟的论述既是这位科学大师自身成才的科学总结,也对研究生的全面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讨论班是学习和培养能力的好形式。在讨论中可做到教学相长,集思广益。英国大戏剧家萧伯纳说得好:“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通过讨论,学识和见解可以互相启发,问题和疑难可以得到澄清或解决,兴趣和爱好可以互相激励。一个人的独创见解可以打开很多人的眼界,而走过的弯路又可以成为他人的借鉴。彼此的看法不谋而合可增进学习信心,两人的想法南辕北辙将促进深入思索。可见讨论大有裨益。有这样一个例子:20世纪50年代有一个研究生导师带两个学生,当时由于缺乏教材,上课基本上是讨论班的模式。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认真讨论和刻苦研究,讨论班取得了可喜的成功。导师和研究生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最后出版了一本专著和一本教科书,而这两本书的主要内容正是讨论班3人的共同成果。这两个学生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自己努力奋斗都已成为国家著名的科学家和院士。

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许多成功的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或强烈的求知欲。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从事科学研究完全是出于一种不可遏制的想要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别无其他动机。”无数事实表明,兴趣对一个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兴趣和爱好作为非智力因素,常常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它可以激发人们勤奋努力。反之,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导师带学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生兴趣的广度和深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广泛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对猎取各方面知识表现出积极性,使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而专门的兴趣可以使学生深入某方面的学习。因此,导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兴趣。选择一个好的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好的课题可以把学生带到学科前沿,使学生增加兴趣。学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导师要不断鼓励学生,不断提出新的目标来激励学生。人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知识,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成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八、理论与实践

爱因斯坦多次强调,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并提出这样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实践、艰苦劳动;Y代表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实践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是首要的条件。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应用能力和工作技巧,真正做到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理论学习必须重视,但现在有轻视实际的倾向。我国传统研究生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封闭性,研究生教育缺乏与社会尤其是工矿企事业等实际生产和应用部门的有机联系,有些导师长期生活和工作在高校系统内部,研究生培养也就只局限于教室、图书馆,因此研究生教育存在脱离生产实际、远离社会的倾向。工科论文好多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但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有的研究生什么都用计算机计算和模拟,忽视了科学实验,忽视了社会实践。这样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发展。

九、严与宽

对研究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管教,对于个别不遵守纪律的现象,绝不能手软,严师才能出高徒。对他们工作、成果的要求要不断提出新指标。该写阶段报告的、该申请专利的、该报奖的、该写论文的都要做。要有一些定性、定量的指标。没有完成任务就要批评。有的联系好了出国,是否可提前毕业,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导师的心太软。至于要淘汰个别差的学生,那就更难了,涉及很多问题,但不管怎样,该严的地方一定要严。

但是研究生具体搞研究时,要给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要给研究生留有空间;要持开明态度,师生间也要允许百家争鸣、学术自由。不以自己的学术观点作为判断和取舍的标准,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有理论深度的学术见解。不要什么都定得死死的,譬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立项依据、技术路线等,导师都定得清清楚楚,学生就很难发挥。另外,导师和学生一定要平等,这个问题对年轻导师好解决,有些老师年纪大了,就不大好办,他怕你,特别是把严师吹得神乎其神,使学生不敢见你,不敢和你讨论问题,这就不好,不利于学生成长。管教不是抱着走,不是包起来。有的导师连答辩时都替学生回答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做了一条规定,导师不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还有一条,名师出高徒,这一般是对的,但是出不了高徒、学生不行,也不能说导师就没面子,就不是名师了。国外名师之下的学生被淘汰,这种情况有的是。所以我们既要强调导师的责任,又反对把学生和导师完全“捆”在一起。要允许失败。失败了不要紧,从头再来。失败是成功之母,多少成功的发明都是经过一次次失败才得到的。多少优秀的成果都是在失败中总结出来的。

十、一般要求与因材施教

学位条例、培养方案都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要求,这是普遍的,大家都要达到的。但在具体指导学生时,就有个因材施教的问题。每个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在智能发展上有差别,对其针对性培养所下的工夫就不一样。对基础好的,画龙点睛,讲思路;基础差的,需具体帮助;对善于思考的,鼓励他们抓住一个问题深入下去,作踏踏实实工作,并且拓展未来;对勤于工作的,应启发他们多思考一些问题,活跃一下思想,引导他们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工作具有一些开拓性。因材施教也就是扬长避短,可以最有效地挖掘人的优势和潜力。

研究生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要认识和处理的关系更不局限于上述这些,但是如果能把握好这些关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该会有一个新的提高。

(刊于2000年增刊)

【注释】

[1]刘元芳,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