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美学:美是尽善尽美的思想

什么是美学:美是尽善尽美的思想

时间:2022-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他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奠基人。孔子虽然讲的是人的修养问题,却提出了深刻的美学思想,认为美不仅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而且美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尽善尽美”的观点表明,孔子以为最美好的音乐既要尽善,又要尽美。是“尽善尽美”的和谐统一。美学的渊源是很长远的。可以说,美学还是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的附属品,而且在古代美学思想中,美善始终未能分开。

美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在近代才形成的。但美学的形成却经历了漫长而遥远的历史发展进程。为此,人们说它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历史是很古老的,但是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形成,却是十分年轻的。

一、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审美意识的萌芽

美学是古老的。之所以我们说它是古老的,是因为人类的审美意识差不多是同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的需要,进行着极为艰难的物质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进程中,不仅获取了物质生活的资料,而且也懂得了爱美,他们用野兽的牙齿和骨骼,用野兽的毛皮装饰自己,在自己劳动和生活的地方,画上许多神态各异的动物,休息时,模仿动物的动作,愉快地跳起舞蹈。所有这些,都说明一开始人类就知道怎样爱美,懂得怎样从精神上去得到娱乐。在这些原始的艺术创造中,我们看到了人类最早的美学思想的萌芽。这种审美活动的朦胧的审美观念,还没有升华到理性的审美意识。

(二)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人类社会的语言和文字出现以后。这样,人类就可以用文字、语言,把最早的审美意识记录传承下来,为后世流传下来原始的文献,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例如,到奴隶社会时,就有许多哲学家、文学家更加关心美的艺术问题了。他们从哲学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不断总结艺术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这正是人类美学理论的起点。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逐渐复杂,对美的认识也步步深入。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古代很少有所谓专门的美学著作。但从散见于古代一些典籍中关于美和艺术问题的见解看,古代的美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身为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虽然主要是从事教育和政治活动,然而他十分重视艺术和美的问题,提出了对后世美学思想发展有深远影响的观点。可以说,他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奠基人。在孔子看来,美必须是和谐、适度、统一。比如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这意思是说,就个人的修养而言,如果缺乏一定的文化教养和修饰则是粗俗的,而没有好的伦理品质则是缺乏内容的外在虚饰,只有将文和质两个方面搭配适当,那才称得上君子。孔子虽然讲的是人的修养问题,却提出了深刻的美学思想,认为美不仅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而且美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这种和谐统一的思想既贯穿于美的感受之中,又在美学评价中得到应用。相传,孔子十分喜欢听音乐,一次他在齐国听到十分优美的《韶》乐,立即赞美这是“尽善尽美”的曲子,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甚至三月都不知肉味了。“尽善尽美”的观点表明,孔子以为最美好的音乐既要尽善,又要尽美。是“尽善尽美”的和谐统一。孔子又称赞诗经中《关雎》一诗是美的,由于这首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欢乐而不至于使你放肆淫荡,悲哀而又不至于使你无限地伤感。在他看来,情感适度的文艺作品才是美的作品。作为孔子思想的继承人孟子,其美学思想不仅是孔子美学思想的传承,而且有所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孟子十分强调个体的人格美。他说:“充实之谓美。”(《尽心下》)显然,孟子所说的充实,是指内容,属于道德原则,善的范畴。所谓“充实”就是美,意思是说,美是人的精神道德的充实完善。这一思想不仅体现了美中包含着善的思想,而且还认为善的内容同美的这种形式已经融为一体了。关于审美问题,孟子第一次提出美感的共同性。孟子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告子上》)孟子从人的感官有共同性出发,充分注意了日常生活经验,不仅肯定了人的美感共同性的存在,而且他还清楚地看到人的感官有共同性,同动物的感官共同性是不同的。这些看法对今天的美学研究仍有很大的启发。

在外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也很丰富。如作为西方美学思想奠基人的柏拉图,他撰写的诸如《大希庇阿斯》《会饮》《伊安》《斐列布斯》《理想国》等篇,都谈到了美学问题。柏拉图在哲学上是一位客观唯心主义者,十分可贵的是早在二千多年前,柏拉图也认为和谐统一是美的重要特征,但在他的哲学思想中,认为主宰一切的是某种万古不变的“理式”,因而他所说的和谐统一必须是“理式”的“回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人在没降生以前,就有了关于美的“理式”的认识,只是在降生后把这些关于美的“理式”忘却了,经过思想的作用后,才有了关于美的回忆。人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只不过是这种回忆的结果,当然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是一篇集中讨论美的文章。他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了区别“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问题。当然,柏拉图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甚至感叹“美是难的”,但是,他毕竟明确地提出了“美是什么”这个重大的美的问题,思考着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赫拉克利特的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唯心主义观点。亚里士多德写了很多著作,从根本上否定了柏拉图的所谓“理式说”,深刻地提出美不应该是虚幻的、抽象的,而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同时,在美感问题上,他也不同意什么“回忆说”,认为是人对具体事物的观察、感受。亚里士多德说过:“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是善。”(《政治学》)这说明他主张美善统一的观点。此外,在《诗学》中他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对艺术的许多精辟的见解,直到今天仍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从以上简单的例子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古代美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美学的渊源是很长远的。但是,尽管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然而,在很长时间以来,美学始终并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同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等等综合在一起的。可以说,美学还是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的附属品,而且在古代美学思想中,美善始终未能分开。

(三)美学的创立和发展

美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二百多年前的事。在1750年,德国的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敦,正式出版了专著《美学》第一卷。这样,美学这个名称才出现了,美学也从此正式从哲学、文艺理论中分离出来,独立于科学之林,成为一门真正的独立的学科。

为什么到18世纪50年代,美学能从别的学科中独立出来呢?主要原因是:第一,它同当时的哲学发展有直接关系。我们都知道,自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手工工厂,贸易航海事业日趋繁荣,特别是自然科学巨大的进步,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伽利略的物理学;牛顿的力学等等的创立和发展,以及哈维关于动物和人体血液循环的发现,都给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及科学理论基础,使资产阶级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有可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许多哲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观点,尤其像英国哲学家培根等人,则对哲学上认识论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不仅初步认识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而且既看到认识中感性经验的作用,又看到认识中理性知识的作用。这样,就有可能使人们识别一般感性认识同科学认识的不同,找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从而促进了对审美感受不同于一般科学认识特点的观察。第二,它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分不开。文艺复兴运动是从14世纪到16世纪先后,在欧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运动,它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冲毁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文化和神权思想,使文学艺术从神学的侄桔中彻底解放出来,得到了空前发展。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绘画、雕塑,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出现了像但丁、莎士比亚、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等这样的文化巨人。文学艺术的空前发展,就要求人们从理论上去解决一些美与艺术的根本性问题,以指导文学艺术的创作、批评与欣赏。这也无疑促进了美学的研究。鲍姆嘉敦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在研究认识论的过程中去探讨审美的特征的。在鲍姆嘉敦看来,人类的心理活动应该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应分别有三门学问去研究它们,而“知”的方面已经有逻辑学,“意”的方面已经有伦理学,唯独就是“情”的方面还没有一门独立的学问去研究它。于是,他就独著了一部书,命名为《Aesthetics》,其拉丁文“埃斯特锡克”的意思是“感觉学”,我国翻译为《美学》,实际上如果直译出来应该是《感性认识的科学》或《感性学》。这意思十分清楚,鲍姆嘉敦是把美学作为与理性认识的科学相对立的一门学问。由于美学的名字是由鲍姆嘉敦提出来的,美学并由此而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因此,西方把鲍姆嘉敦称为“美学之父”。

自鲍姆嘉敦以后,美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由于德国古典美学奠基人的康德、黑格尔以及歌德、席勒、谢林基等,还有后来的俄国的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创造性的劳动,美学的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形成了更为严密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美学也随之走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变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虽未写出专门论述美学的著作,但他们在研究中把美学问题放在理论视野之内。在许多经典的著作中,提出和阐述了关于美学的基本观点、原则和方向。构成了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标志着美学研究的巨大变革。在今天,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道路更加广阔,科学的美学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我们说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它的研究对象观点众多,尚未定论。

(一)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争论

自古以来,以什么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有不同的看法,18世纪50年代,鲍姆嘉敦把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的时候,是从哲学认识论出发,把情感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这以后,许多美学家对美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他们从不同的思想体系出发,选择各种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界定美学研究范围的看法。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也围绕着美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问题展开了争论,可谓众说纷纭,很难一下做出准确的综合和分析。从总体争论的情况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看法:第一,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科学;第二,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一般原理的艺术哲学;第三,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科学。

为什么美学的研究对象这么难确定呢?从客观上讲,这是与美的事物的复杂性分不开的。只要我们一谈到美,那太广泛、太丰富了。比如说,一些自然现象,像黄山、张家界的奇景、桂林和九寨沟的山水等,都可以作为审美对象;而一些精神现象,像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孔繁森的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可以作为审美对象;再比如,技术工人生产出许多工业产品;作家创作出许多文学作品;影视导演创作出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等等,也都是人们的审美对象。可以说,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精神领域到物质存在,都有人们的审美对象。面对这么丰富、广阔的范围和对象,不同的思想体系、不同的研究角度,很自然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二)美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是由于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因此,正确认识美学的研究对象,对我们真正弄清美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是很有意义的。那么,美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到底是什么呢?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基本上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1.美的哲学。简单地说,就是要研究美的本质。所谓美的本质,意思是要找出作为美的普遍的共同的规律是什么。早在古希腊时代,哲学家柏拉图就提出了如何区分“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问题。一般说来,判定“什么东西是美的”是比较容易的。比如说,天上有一条美丽的彩虹,江上一座雄伟的大桥,湖中游动活泼的鱼群。如果分别做出判断,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它们都是美的。但是,如果我们要是进一步问:它们为什么都是美的呢?它们作为美的共同本质是什么呢?这就很难回答了。既不好比较,因为彩虹、大桥、游鱼是三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从比较中难于找出其共同点;也不好拿到实验室去做实验,无论用什么实验方法也难于测定它们作为美的共同规律。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它们作哲学的分析,揭示出它们之所以为美的共同规律。可以说,哲学是美学的基础,美学是一门哲学性质的科学。只有经过哲学分析判断以后,才能找出各种不同美的事物的共同本质。因此,美学研究对象的第一个方面就是美的哲学。

2.审美心理学。简单地说,就是要研究人们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即通常所讲的美感。一般说来,美只有通过人的感知,才能知道。而一般人对美的感知(或认识),同对其他学科和功利的感知(或认识)是不是一样呢?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比如说,你演算一道数学题时的心情,同欣赏一曲美妙的音乐时的心情,就完全不一样;观赏一棵大树,同要把这棵大树砍回家去建房的心情,也迥然不同。演算数学难题,是一种严密的逻辑思考,心情是严肃、紧张的,要用大树建房子是出于实用功利的考虑,而欣赏音乐和观赏大树则总是伴随着具体的形象,活跃着丰富的想象,使观赏主体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心情特别轻松、愉快。这就是说,人在审美时,同一般科学认识,伦理道德,实用功利认识时知觉、表象、情感、想象、意志等等心理因素是很不一样的,对审美感受这种特殊性当然要作哲学的分析,但更重要的是要作心理学的分析。因此,审美心理学不仅构成了美学研究对象的另一个方面内容,而且成为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现代美学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已从过去那种侧重于美的哲学的研究,而进入到以审美心理学研究为主要任务了,使美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人的审美心理或者说对人的审美意识的研究,不仅可以找出审美时特殊的心理规律,正确把握复杂的心理过程,而且,对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人们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都有重要作用。

3.艺术社会学。简单地说,就是要研究艺术的普遍本质及其根本特征。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同其他意识形态诸如哲学、政治理论等等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那么,艺术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呢?这是美学需要回答的问题。艺术是人们审美意识最集中的表现,是现实美最集中的反映。美就是艺术的本质,艺术可以激起人们的美感则是它们的根本特征。美学把艺术作为研究的对象,就是要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深刻地探讨艺术是什么?使我们认识到艺术是怎样凝聚着人们的审美意识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毫无疑问,这方面的研究会使美学的内容更加具体、丰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社会学。一般说来,艺术社会学应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区别于一般艺术概论,最主要的是后者侧重探讨艺术同生活、艺术同政治的关系,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这方面的研究只是外在地描述和规定艺术;而艺术社会学,则要深刻地分析表现在艺术中的审美意识的根本特征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性,这方面的研究是内在地去揭示艺术的本质。因此,我们说美学是一般艺术概论的基础,对各门艺术理论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美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主要包括美、美感、和艺术三个方面,也可以说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的科学。由于目前对美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还有不同的观点,准确地给美学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美学的对象大体上包括以上这三个方面,抓住了这三个方面,对我们青年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美学,给美学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是有帮助的。

(三)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既有哲学性质又有科学性质,它同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艺术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我们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将有很大的帮助。

1.美学与哲学的关系

美学与哲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从西方美学发展的历史看,美学的许多成果往往是哲学家对艺术实践进行某种哲学概括而得出来的,因此,长期以来美学都是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附属在哲学里面的。黑格尔、丹纳把美学称为“艺术哲学”,就是这个原因。美学与哲学的艺术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从美学自身的哲学性质看,哲学是关于人们的世界观系统化与理论化的学说;美学则是关于人们的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审美观与艺术观系统化、理论化的学说,可以说它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再者,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美学的基本问题是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关系问题,可以说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美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第二,从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看,一定的美学研究总是要以与之适应的哲学作为基础的。哲学为美学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论,美学研究的成果又反过来丰富了哲学研究的内容。

美学与哲学的区别在于:第一,从两者研究的领域看,哲学是研究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把整个世界都作为自己研究的领域。而美学只研究人类社会现象中一个特定的领域——美的领域。第二,从二者研究中的不可取代性看,虽然哲学为美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但哲学的一般原理不能代替对美学的具体研究;同时,美学研究的成果虽然丰富了哲学研究的内容,但美学研究也不能取代对哲学的研究。

2.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美学与伦理学有着内在的联系。善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美也必须以善作为前提。只有那些与真、善相联系的对象化的人的本质力量,才能构成美的内容。正如别林斯基说的:“美和道德是亲姐妹。”这就是说,美与善常常联系在一起的。在某种情况下,道德感可以增强美感;美感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加强道德感。这就是从这个意义说,美学具有伦理学的意义,伦理学也具有美学的意义。

美学与伦理学的区别是:二者研究的对象不同,美学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而伦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二者的任务也不完全相同,美学要帮助人们建立先进的美学理想、进步的审美观以及健康的审美趣味。而伦理学则是研究以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3.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也很密切。第一,美学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表象、情感、意志、理性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美学研究人们的审美关系中的审美活动,而人的审美活动不是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理性等多种心理因素综合活动的结果。因此,在美学的研究过程中借助于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美学这门学科的成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心理学的发展;第二,美学的发展又可以反过来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内容。如美学对人的审美心理的深入研究就会扩大和深化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促进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美学和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是互相促进的,但二者又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因此,不能把美学归结为心理学,也不能用美学代替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也仅仅是美学研究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而且审美心理学也不能等同于一般心理学。

4.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

美学与艺术学关系也甚为密切。其联系表现在:

①从它们研究的对象看,艺术学自然要以艺术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美学以艺术为中心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艺术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对象,无疑美学也要研究艺术。二者在研究对象上有共同之处。

②从二者在研究中的相互依赖的关系看,一方面,艺术学需要运用美学对艺术的本质以及各类艺术的美学特征的哲学概括,来深入研究各门艺术的功能、特点以及手法。而且艺术学还需要运用美学对美感规律的揭示,来深入研究艺术欣赏诸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美学也要运用艺术学提供的丰富的人类艺术实践的经验、材料来全面考察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③从美学发展的历史看,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美学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特别是随着人类艺术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正因为这样,在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美学著作,许多美学理论都是依附在一些艺术理论著作中的。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我国公孙尼子的《乐记》就是这样。可见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是源远流长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学就等于艺术学。

美学与艺术学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第一,研究角度不同,美学不是对艺术作一般的研究。首先,它把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为物态化形式,从而研究美感、人类的审美意识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同时,美学还要把艺术美作为美的多种形态之一,去考察、探讨美的本质、美的规律以及美的创造等问题。第二,研究的范围不同。美学研究尽管以艺术为中心,但它决不限于研究艺术美,还要研究自然美、社会美。第三,产生的时间不同。美学作为一名独立科学的出现要比艺术学晚得多。其所以如此,是由于美学较之艺术学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它的发展还必须建立在哲学、心理学、艺术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定的发展水平上。因此,美学作为独立的科学的出现晚于艺术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