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拉祜族板报

拉祜族板报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交通习俗一、交通运输方式拉祜族长期居住于云贵高原的山区,这里崇山峻岭,山高水长,交通运输十分落后。此外,在一些交通极为闭塞的拉祜族地区,用两根圆木一前一后当成滚子,亦可负千斤圆木或石板,这种原始的运输方法多为转移重物朝向或作短距离的搬运用。拉祜村寨口的土道拉祜山乡的崎岖山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拉祜族人民,帮助拉祜族发展生产、建设家园,在拉祜族地区修筑了公路,通了汽车。
交通习俗_中国拉祜族

第五节 交通习俗

一、交通运输方式

拉祜族长期居住于云贵高原的山区,这里崇山峻岭,山高水长,交通运输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地区交通闭塞,除极少数村寨寨前村后铺有一小段石铺路外,维系各村寨之间、村寨与外部世界的均是一些羊肠小道,且崎岖难行,如遇天阴下雨,道路泥泞,行走艰难,更是苦不堪言。因此,运输艰难,全靠人挑马驮。山高坡陡,道路难行,爬坡上坎,距离较短的运输,多采用人力的肩挑背驮,如用背篓背、用扁担挑,由于山高坡陡,挑东西时多采用高挑,如谷挑子、粪挑子等;在较平坦的坝子里,拉祜族也向当地汉族学习使用手推车来代替人挑背驮,手推车一般可载重五六百斤,自然要比肩挑背驮先进得多。路程较远、运输量较大的大宗货物的运输,则多依靠“马帮”的驮运。此外,在一些交通极为闭塞的拉祜族地区,用两根圆木一前一后当成滚子,亦可负千斤圆木或石板,这种原始的运输方法多为转移重物朝向或作短距离的搬运用。

img74

拉祜村寨口的土道

img75

拉祜山乡的崎岖山路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拉祜族人民,帮助拉祜族发展生产、建设家园,在拉祜族地区修筑了公路,通了汽车。除修筑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通往思茅、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临沧、耿马、沧源等县市主要公路干线达800多公里外,拉祜族聚居的各县的乡镇间基本上都修通了公路,闭塞的交通情况大大改观。此外,拉祜族聚居的县、乡、村寨间原先的崎岖小径也都修成了宽阔的驿道。现在,胶轮马车、拖拉机、汽车日夜奔驰在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拉祜山乡,在较远距离的大宗货物的运输上取代了“马帮”运输,交通运输业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前原始落后的状况。当然,比起内地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拉祜族地区的交通运输还相对滞后,但展望未来,拉祜族地区的交通运输将会更加畅通发达。

img76

拉祜山乡驿道

二、交通设施

拉祜族多在高山之上聚族而居,与外界的联系十分困难和不便,新中国成立以前,拉祜族人民为了发展生产、交流产品和对外沟通的需要,拉祜族人民长期以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因地制宜地修筑了通往山外的一些基础交通设施。如石跳磴,即在浅水滩的河面或较狭窄的溪沟处,排列上巨石作为跳磴,方便人们涉水过河,此种石跳磴在通往拉祜山寨的路上比比皆是。在通向寨外的道路上,架设许多各式各样的桥梁,如独木桥、竹桥、木板桥、藤索桥等。木板桥,即由横跨河道的两岸并排放上几根粗大的木头,至少两根,然后在上面铺垫上厚厚的木板而成,较宽较结实的木板桥上可行卡车。独木桥,是用一根粗大的木头横架于河道两岸,将其上的一面削平即成。竹桥,是在横跨河道排列数根粗长的竹子,并将其捆扎稳当而成,有的在上面铺上一层河土泥沙,便于手推车通行。藤索桥,是在险峻的河道上,凌空飞架起用藤条、竹篾编织而成的桥梁,就像铁索桥一样。跨沟越涧多架设竹桥或独木桥,宽阔的河面或湍急的河流上多筑木板桥。

三、通信联络手段

拉祜族历史上没有文字,曾以刻木、结绳和实物作为记事、传递信息和书信契约的手段。20世纪30年代编写的汉文文献《双江一瞥》中有这样的记述:“倮黑没有文字,只是用木刻作字据契约,充文字的用途,县府里存有一个勐库倮黑送来的木刻,长约五寸左右,厚度约两寸,立柱形。由松树根上截下来,上面有火烙圆圈纹两个,在烙印处直剖为二,他们自留一半,交来一半,表达意思是:如县府有什么急事需调人时,如用公文来调,调几个来几个,如用此木刻去调,村村寨寨全体前来救护……”可见,旧时拉祜族部族与部族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需要传递信息时,长期以来已形成一种共同认可的实物和符号,来表达不同的信息内容,即以物言意,见物明意的交往方式。这些实物和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各有不同,因人因事而异,可单独使用,也可几种同时使用。通常使用的实物和符号有香、蜡、盐、烟、鸡毛、木刻、火炭、甘蔗辣椒等。

香、蜡是祭祀用品,传递香、蜡表示要举行重大的节日庆典活动,通知所属部落和各村寨做好准备,前来参加。茶叶、烟草、甘蔗,表示和气、友好,如果将这三样东西一并送达对方,则表示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解决问题,不拘时间、地点、方式;如果单送去茶叶,则表示双方在家中火塘边协商解决问题;如果是茶叶和烟草两样一同送去,则表示双方要来人,在指定的地点共同商议解决问题。鸡毛,表示事情紧急和迫切之意,如果有紧急事情通知和联络对方时必须与鸡毛同时使用。甘蔗,表示和平与幸福之意。用三根鸡毛加甘蔗同时送达对方,旨在谋求和解,消除隔阂,如果对方同样和解,也以同样的方式作答,而后,双方头人或代表进行谈判。在民间交往中,将鸡毛送达对方,表示有急事,希望对方像鸟儿一样迅速飞来共同商议要事;如果将鸡毛和辣椒一同送达对方,则表示不满与仇恨,从此断绝交往。械斗和战争的双方,一方如果不愿再战,谋求和解,则只要附带甘蔗送达对方,或在阵前举起甘蔗摇动,即表示停战和谈之意,谈判代表必须手持甘蔗前往,表示负有和谈使命,方可安全地进入对方领地并受到保护。逢年过节,部落间、村寨间和个人间走村串寨相互拜年时,也要带上几棵甘蔗,表示亲切与节日祝福。火炭和辣椒表示燃烧与战争,二者通常并用,如果民族间、部落间、村寨间的矛盾加剧,双方处于敌对状态,和解无望,只有战争才能解决问题时,主战一方用三根鸡毛加火炭、辣椒送达对方,表示要动用武力,即下战书开战之意。如果敌对双方,一方单独将火炭送达,则表示要烧毁对方的寨子。如果火炭、辣椒、鸡毛在内部自己人中同时使用,则另有一层含义,即有外敌入侵,联络下属部落和村寨火速前来增援。

木刻,通常用于记数和记账,亦用做通信联络中表示数目的方式。木刻的具体方法是:用刀在一条长约60厘米、两边斜平、上端成斜尖形的木片或竹片上刻上不同的印记,刻大格、长格和刻小格、短格或刻横格、竖格均各有不同的表示,或者再加上实物来表示。如部落首领在辖区内修路、筑桥、参战或从事其他公益事业需调动人员时,即以木刻通知所属村寨,一个小刻表示出一人,刻几个小刻出几人,满10人则刻一个长刻表示,15人则刻一长刻加五个小刻,21人则刻两个长刻加一个小刻,以此类推。各村寨头人接到木刻后,即按所需人数派出人员,如果用人紧急(发生战争等),则在木刻上加三根鸡毛、火炭,表示十万火急,木刻送达后立刻派出。民间银钱、谷物、债务往来也都盛行以木刻、结绳为契,用不同的大小刻度表示数量的多少。木刻刻好后,债务双方当面将木刻一分为二,各自保存一半。如果债务已经结清,双方取出木刻校对无误后当面销毁;如果还没有还清债务,又需再借新债时,则将各自保存的木刻取出来合拢后刻上新刻度,再分开保存。如果发生纠纷,各自取出木刻交由村寨头人评判,校对木刻是否吻合以鉴别真假。如登记收支账目时,常采用刻木记事的方法,在一条长长的薄木片上面刻上道道,如果是记工分,刻一短道表示一分,刻一长道则表示十分,就这样一道一道地往下刻,然后将木片从中一剖为两半,会计、村民各持一半,以此作为凭据。记谷子的数量时,也用刻木记事的方法,一石谷子便在木片上刻上一道格子,两石谷子则刻两道格子,以此类推。两个朋友相约几天后在某处会面时,便在木片的两边刻上几道格子然后从中间破开,两人各拿一半,过一天削去一格,当将木片上的格子削完的时候便是见面的那一天。此外,借东西、支付财礼等都可采用刻木。拉祜族群众对刻木最信得过了,认为这是刻死了的理,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人类社会总是离不开交际、通信和联络,通信、联络又离不开语言文字,拉祜族在没有自己的文字之前,用刻木加鸡毛的方式,创造了一套自己独特的通信和联络方法,称为“鸡毛传信”,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用一块两指来宽的竹篾片,在上面刻上一道口,表示有事请你来商量。如果再绑上三根鸡毛,表明事情很急,要求对方像鸟一样快快飞来。竹篾片上刻有几道口,便说明准备与你商量几件事,大口表示大事,小口则表示小事。

二是在竹篾片上绑上三根鸡毛,再带上一块火炭,即表示事在燃眉,此事十万火急,告诉对方需要火速前来。

三是在竹篾片上绑上三根鸡毛,再绑上三个辣椒,即表示对你很生气,对你的行为感到很痛心,从此与你断绝往来。

四是如果在竹篾片上绑上三根鸡毛,再绑上一支弩箭或者一颗弹丸时,即表示下战书,表示对你宣战,要进行械斗了。

五是如果在竹篾片上绑上三根鸡毛,再绑上一对蜂蜡和蜂烛,便是与你友好的表示,表示向你致以诚挚的祝愿和恭贺。

鸣枪鸣炮,也是拉祜族古老的通信联络方式之一。通常用于紧急状态下,其他通信手段来不及采用时,如部落遭受突然袭击时,便鸣放土炮三响,或用火药枪、铜炮枪鸣枪三响,各村寨听到枪声后,即立刻全寨出动赶往支援;或某一村寨遭到突然袭击需要附近村寨支援时,也鸣放土炮或火药枪报信,附近村寨听到枪炮声后即刻赶往支援。村寨中发生成年人死亡时,也鸣枪三响报丧,寨中和外出劳作的人们听到枪声后,一户派一人前往有丧事的人家协助料理丧事。

现在,拉祜族已有了自己的文字。20世纪初,英美传教士曾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东岗等地的拉祜语为标准音,以拉祜纳方言为基础方言,用拉丁字母,创造了一套拉祜族拼音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重新制定了一套新的拉祜拼音文字,使其更加科学和完善,现正在拉祜族地区试行推广,使拉祜族地区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新中国成立后,在拉祜族聚居的各县、乡逐渐设立了邮电局、邮电所,架设了电话网和有线电视、广播站等,有了现代化的通信联络设施,大大改善了拉祜族地区通信联络原始落后的状况,古老的通信方式已逐渐地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