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区域政府之间竞争正效应分析

我国区域政府之间竞争正效应分析

时间:2022-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或人为地限制这种竞争,往往会导致制度僵化,从而发现不了更好的制度。

二、我国区域政府之间竞争正效应分析

(一)促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地方政府竞争可以促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政府之间的竞争越激烈,厂商和居民的“用脚投票”能力越强;地方政府对提供地方性优质公共物品的动力和压力越强,就越会促使地方政府采用有效率的公共物品供给方式。为了吸引和鼓励投资以及争夺更大市场和资源份额来发展经济,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地改进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治理能力、制度等软环境来获取竞争优势。而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经济政策和高效率的政府服务,能为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极大地吸引资源的流入,并激发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投资和消费活动也会随之增长,从而促进辖区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资源的流动

首先,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地方人才的流动、培养和引进。自然资源要通过市场竞争才能达到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同样,人才也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才能达到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人才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寻求充分发挥其才能的环境,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最佳作用。人才流动是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各地区解决人才资源开发面临的人才匮乏与人才浪费并存局面的有效途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人才流动,特别是为本地区引进了大量优秀科技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同时,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也有利于各地方政府重视人才,使用人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这对于加速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无疑将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其次,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促进了资本流动和技术的提升。地方政府通过制度供给,加快了本地区市场化的进程,完善了市场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为吸引资本、技术等可流动生产要素的进入提供了制度保证;通过提供地方公共物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了理想的投资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资本、技术等可流动生产要素的进入供给了充分的物质准备;高效、廉洁的政府,则为资本、技术等可流动生产要素的进入提供了行政支撑。正是通过政府之间的竞争,吸引了外资、技术的流入,使本地区生产设备、技术得以改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本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外向型、集约化发展模式的形成

区域政府之间竞争的目的在于形成更强的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发展基础,如何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好地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在竞争中形成适合于本地方发展特点的发展模式,是各地区政府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通过区域政府之间竞争,一是有助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地区民营经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二是有助于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兴起,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三是有助于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人才和技术,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四是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集约化发展的道路,使地区经济具有长期的竞争力。

(四)促进思想解放和制度创新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政府之间竞争是知识和信息的发现过程,也是地方政府加快“发现”或建立更好制度的过程,因为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起点的差异可能决定地方政府获取竞争优势的难易程度,但真正决定地方政府是否能够获取竞争优势的因素可能在于当地的软环境,也就是制度和行政管理对资源的吸引力。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是在分权化、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过程中产生的,而地方政府竞争形成后,竞争本身又推动了我国分权化、市场化改革进程。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是我国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我国产权制度变革和市场化的主要动力。

在地方政府竞争中,我国地方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如加强产权制度保护、放松对民间投资限制、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这些制度创新有利于我国企业家的成长,促进了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同时,这些制度创新行为也推动了政府自身管理手段和技术的改进。

消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或人为地限制这种竞争,往往会导致制度僵化,从而发现不了更好的制度。虽然利益导向的竞争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如短期利益行为的强化导致地方行政干预、市场分割等。但随着对自身长期利益的关心以及外部压力的驱动,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已由最初的争夺原材料(如羊毛大战、棉花大战及烟草大战等)、市场分割,重复建设等原始性竞争,逐步转向市场制度建设、市场环境建设、政府服务质量及市场开放以取得经济互补等高层次竞争,竞争的手段也逐步走向规范化,经济发达地区的改革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五)促进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方式作为一种发展要素和特殊的制度性公共物品,其本身不仅反映了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差异,而且还决定了其他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状况,制度性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决策层的整体素质和地方政府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方式对区域内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意识到真正决定地方政府是否能够获取竞争优势的因素在于当地的软环境,也就是制度和行政管理对资源的吸引力。当地方政府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时,其资源利用以及运作效率都显著提高,地方政府竞争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效率。

在竞争压力下,我国地方政府不仅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还在审批方式和程序上创新,建立了告知承诺制和设立审批协调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办公,以及实行后置审批、网络化审批和默示审批等各种审批方式,这些措施使政府审批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不仅意味着地方政府管理职能和手段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地方政府管理能力和管理技术的提升。

(六)区域政府之间竞争促进公民参与积极性的增强

地方政府竞争被西方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誉为“民主进程的催化剂”“尽管绝大多数个人根本不会打算搬家迁居,但通常都会有足够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和较具企业家精神的人,他们会对地方政府形成足够的压力,要求它像其竞争者那样根据合理的成本提供优良的服务,否则他们就会迁徙它处”。这句话表明了地方政府竞争中的“用脚投票”机制的发挥可以有效地约束政府权力的滥用。竞争不仅使地方政府不得不约束自己的行为边界,给予市场和社会更多的发展空间,而且也使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会更考虑公众的需要并推动公民参与的发展。

一方面,地方政府竞争使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并因此有了更加积极的反应;另一方面,公众的选择权尤其是“用脚投票”的选择使地方决策者在制定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时要考虑公众的需要。为了减少政策制定时的盲目性,地方政府就必须让公众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对公共政策的要求和期望。在受到民意监督和“用脚投票”约束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对出台的政策是否符合民意就变得慎重起来,在制定政策时会增进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公众也更关心自己所消费的公共物品的质量和数量,这种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地方公民参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