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区域政府之间竞争的效应分析

我国区域政府之间竞争的效应分析

时间:2022-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张积极竞争论者主要是公共选择学派,他们认为,地方政府之间税收竞争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增进社会和个人的福利水平。一方面可以避免公共部门的过度膨胀,“以脚投票”发挥与“无形的手”类似的市场功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之间竞争也是个不断进行学习和创新的过程,有助于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公共产品与制度。

第四节 我国区域政府之间竞争的效应分析

关于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效应,历来理论界就有着激烈的争论。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政区竞争理论都对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效应进行了分析。政区竞争理论关注的是政府竞争中制度在宏观和微观层次上的演化方式和绩效问题。在诺斯、波斯纳、柯武刚及史漫飞等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作为制度的供给者,一个政府与另一个政府竞争的过程中必然会不断修正和调适原有的制度以使自己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制度变迁是竞争的必然结果,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可见,政区竞争理论认为地方政府竞争具有推动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积极效应。

而西方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宗旨在于分析分权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竞争是否能够导致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泰伯特(Tiebout)的地方政府竞争模型假定表明了具有财政自主权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可以导致最佳的财政效率,均衡情况下的税率和公共品数量将是帕累托有效的。但泰伯特模型的假定条件过于理想化(如要素流动的无成本性假定等),对地方政府竞争的有效性论证难以得到事实上的支持。此后,西方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中对地方政府竞争的效应评价一直有积极竞争论(良性竞争论)和消极竞争论(恶性竞争论)之争。

主张积极竞争论者主要是公共选择学派,他们认为,地方政府之间税收竞争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增进社会和个人的福利水平。一方面可以避免公共部门的过度膨胀,“以脚投票”发挥与“无形的手”类似的市场功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之间竞争也是个不断进行学习和创新的过程,有助于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公共产品与制度。诺贝尔经济学家Gary Becker更是直言不讳提出地方政府竞争是“奔向顶层的竞争”。

主张消极竞争论者认为,地方政府之间税收竞争反而是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降低社会和个人的福利水平,是“扑向低层的竞争”。如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本,竞相降低相应的税收,使得依赖税收支持的地方政府无法为最优的公共产品筹集到足够多的资金,地方支出水平处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最优水平之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