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农业综合开发与财源建设
一、农业综合开发
2001年10月,和政被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2002年,成立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2003年,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有工作人员5人,主任由财政局局长兼任。
2002~2004年,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个,其中农业综合开发土地项目5个,88果品厂年产1500吨瓶装饮料生产线产业化多种经营项目1个。5个农业综合开发土地项目包括:2002年争取到的城关、三十里铺两镇中低产田改造,2003年争取到的城关镇节水农业示范和三合镇优质粮食基地建设,2004年争取到的达浪乡中低产田改造和城关镇三谷、麻藏中低产田改造项目。5个项目涉及4个乡(镇)、19个行政村,总投资154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80.00万元(无偿633.00万元、有偿47.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462.00万元(省级348.00万元、地级55.00万元、县级59.00万元)、项目区群众投工投劳折资400.00万元。从2002年开始实施,到2005年6月全部完成建设任务。2004年争取到的88果品系列加工厂年产1500吨瓶装饮料生产线产业化多种经营项目,是省上从财政配套资金中安排的项目,下达资金241.31万元,其中省级财政配套150.00万元(无偿30.00万元、有偿120.00万元)、企业自筹91.31万元。该项目正在实施之中。2005年,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争取到三合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涉及三合镇5个行政村,计划总投资66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00.00万元、地方配套150.00万元(省级110.00万元、地级20.00万元、县级20.00万元)、项目区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10.00万元。项目正在实施之中。
为管好用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县上制定并印发《和政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和政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县级报账制办法》。按项目、按程序预拨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和项目资金公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由财政监督检查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项目竣工验收后,由审计部门对账务全面审计,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规范资金管理与使用。
水利措施方面,在城关镇、三十里铺镇、达浪乡等地建成拦蓄塘坝2座、拦河坝2座、封闭式蓄水池2座、引水自流灌溉工程2处、提灌工程2处,疏浚、衬砌渠道54.76公里,埋设管道、路涵3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163座。农业措施方面,完成土壤改良2.8万亩(其中配方施肥2.6万亩)、复种绿肥0.4万亩、深耕2.8万亩、高茬收割0.4万亩、秋季卧肥0.4万亩,推广良种40万公斤(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建成标准化良种加工与仓储基地1处,配备种子加工设备15台(件),试验示范和推广抗旱保水剂0.34万亩,购置农机具160台(件)。林业措施方面,营造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0.7万亩,栽植以啤特果为主的防护林3.5万株,建成育苗基地140亩。科技措施方面,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63场(次),培训项目区群众1.1万人(次)。抗旱保水、病虫害防治、双低油菜带田、膜侧沟播等示范推广9项,品种引进对比试验、模式化栽培试验、保水剂对比试验、叶面喷肥等试验项目20项。
二、财源建设
1996年起,财源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收入明显增长。“九五”期间,以提高经济效益培植财源,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经济运行质量。
(一)稳固基础财源
“九五”期间,农业税占财政收入的25%,农业生产上以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化进程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地位,稳固基础财源。建设日光节能温室510栋、塑料大棚850个,建立良种、洋芋、药材、果品基地10个,兴修集雨节灌工程9041个,设置防雹高炮4处,平田整地30000亩,退耕还林草3000亩。
(二)培植特色财源
促使林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植特色财源。“九五”期间,投入150多万元,建设用材林13.5万亩,创产值300万元,增加税收20多万元;建设经济林6.5万亩,年创产值800多万元。走“南繁、北育、中加工”的畜牧业生产路子,建成育肥基地2个,繁育基地2个,出栏大牲畜2.09万头(匹)、羊18.07万只,猪12.95万口,兴办规模养殖厂20个,创产值157.5万元,增加利税165.6万元。开发旅游资源,加快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建设,招商引资20147万元,建设松鸣岩等景区旅游设施,累计增加财政收入30万元。
(三)发展后续财源
从资金、项目、政策上倾斜扶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发展后续财源。至2001年,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1598户,创产值30455万元,实现利税1825万元,上缴税金489万元。
(四)发展支柱财源
国有和集体工业是和政财政的支柱,“九五”期间,完成10户企业的改制,完成工业财源建设项目24个,创产值24.5万元,实现利税24万元。开发酒类、工业、饮料等系列新产品13项,累计创产值1125万元,实现利税109.5万元。
“十五”期间,农业税逐步免除,国有企业改制进一步深化,财源建设重点转向项目建设、资源开发、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方面。投资24640万元,完成工业财源建设项目17个。建成投资1525万元的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一期)和松鸣岩宾馆,开工建设投资3000万元的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二期工程。深化企业改革,全县17户国有企业完成民营化改制任务,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的新兴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