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声电影的形成与发展

有声电影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2-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有声电影的形成与发展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从今天的审美角度来看是为电影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和创作空间,但是在一开始它也经历了低迷和波动。在有声电影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前,大西洋两岸都有迷恋技术的先驱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声音与画面完美契合。华纳兄弟的第一部有声长片《唐璜》严格说来并不是“有声”影片,而只是唱片所录的音乐与无声画面配合。然而,有声片却遭到电影大师们的贬斥。

第一节 有声电影的形成与发展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从今天的审美角度来看是为电影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和创作空间,但是在一开始它也经历了低迷和波动。新技术总是带给人们恐慌与迷惑,同时也伴随着实验与期待。声音在疑惑和期待中进入电影并深刻影响了电影文化

电影是从无声进入有声的,然而,电影院可从来就是有声的,这一点不能被遗忘。即使是无声片,也在放映的过程中借鉴了许多种类声音,用以补充和强化画面:人们在无声电影的幕间休息时现场演奏,把观众从一个观赏者的位置拉到聆听者的位置;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人们也会现场配上一些与画面相符的音效,从而使观众感受到更逼真的效果;还有像古老的希腊歌队式旁白和对银幕上发生的事情的解释。这些演出形式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存在于一些“无声”影院中。

在有声电影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前,大西洋两岸都有迷恋技术的先驱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声音与画面完美契合。从爱迪生的声音与影像的机械化同步装置开始的很多年里,有很多实验尝试解决包括同步性在内的许多机械问题。

当然,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障碍不仅在技术工艺上,还在拍摄技巧上。其实无论对于美国还是欧洲来说,有声电影发展的真正决定性因素是软件,而非硬件,尽管在当时并没有很快地显现出来。

好莱坞的步子似乎比欧洲要稍稍快一些。

在美国垄断有声电影机专利权的西方电气公司曾向一些受摩根银行控制的美国大电影公司提议用它的录音方法。但这些公司对这种危及当时“无声”好莱坞霸权的新事物不愿接受。

西方电气公司在失望之下,转而跟华纳兄弟(默片时代它的规模并不如派拉蒙和哥伦比亚那么大)接洽。后来当时双方收买了一个由15家影院组成的小放映网。

1926年至1927年间,华纳兄弟公司开始为旗下的影院配置声音线。这一举措的初衷是想为影院老板们提供一种电影现场演奏的替代品,他们在电影院里用扩音器来代替管弦乐队。在他们初期摄制的有声片中,使用西方电气公司和贝尔公司生产的“维他风”(Vitaphone)有声电影机(注:一种利用唱片录放音的有声电影系统)发出的音响还只限于一些音乐和一些喧闹的背景声音。

华纳兄弟希望能从投资新技术上获利,从而提升自己在好莱坞的地位。但是,新事物的诞生与推广之路总是铺满荆棘的。华纳兄弟差点被这新技术拖垮。

华纳兄弟虽然和两个明星——男演员约翰·巴里摩尔及狗明星林丁丁——订了合同,当时仍处于将要破产的状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1926年9月,默片时代面临财政危机的华纳兄弟公司背水一战,用“维太风”冒险摄制一部由巴里摩尔主演的歌剧片《唐璜》。这部有声片的成功,对继续制作这类影片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华纳兄弟的第一部有声长片《唐璜》严格说来并不是“有声”影片,而只是唱片所录的音乐与无声画面配合。但就是这样机械的声配画,在当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连续8周满座,有50万人次观看,票房收入达到近80万美元。这使华纳兄弟起死回生。华纳兄弟当时用最后的资本来拍摄这部影片,聘请了游艺场的著名歌手阿尔·乔生,由没有什么名望的阿兰·克劳斯兰德来指导他的演出。配合影片的主题,片中穿插了许多著名的歌曲和小调。

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的开始是歌舞片《爵士歌王》(1927)。《爵士歌王》根据百老汇的音乐剧改编,讲述一个犹太唱诗班的领唱者,在宗教、家庭与流行歌手的选择中的内心挣扎。作为有声电影的诞生标志,是因为这部影片中出现了对白,主人公在母亲客厅的钢琴边,与母亲有几句伤心的对话。这是第一次使观众不通过字幕而是通过现实的语言交流进入逼真的现实状态。《爵士歌王》的意义是建立了嘴唇动作和所发的声音之间的同步性,银幕上的人开口说话了。这种生活的真实感、逼真效果对于电影的发展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这部影片获得了很大成功,它在美国的上映收入达350万美元。但这一纪录,不久就被华纳公司另一部由阿尔·乔生主演的新片《歌痴》(1928)所打破,这部影片的上映收入达到了500万美元之巨。

好莱坞其他公司看到这种辉煌的成就,也开始寻求有声电影的专利权,它们不得不接受西方电气公司所提出的苛刻条件。不久洛克菲勒所控制的无线电公司也研究出一种“福托风”有声电影机,但受到其他公司的抵制。洛克菲勒财团为了利用这种有声电影机,特地在好莱坞设立了一家新的电影公司——雷电华影片公司。这家公司由百代影片贸易公司等一些小而旧的公司合并而成,并由财团旗下的各无线电公司(如马可尼等)予以支持。

声音取代了现场的歌舞演奏甚至杂耍表演,到了30年代,电影院成为名副其实的放映电影的地方,标志着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媒介的电影本身,作为最终完成品进入人们的生活。

美国观众争先恐后地来观看这些音乐片,他们对于唱词和歌手嘴唇动作的完全一致感到十分惊奇。

然而,有声片却遭到电影大师们的贬斥。其中最有名的是卓别林、金·维多、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等人。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甚至还发表了反对对白片的宣言。他们既承认电影利用声音是大家希望的,但又认为这会毁灭电影。他们认为无声艺术已经接近尾声,利用声音是人们所希望的,音响能够使电影从字幕和迂回曲折的表现方法中摆脱出来。但是他们断定:“仿照戏剧的形式,把一个拍成的场景加上台词的做法,将毁灭导演艺术,因为这种台词的增添必然要和主要由各分离的场面结合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个剧情发生抵触。”这段话倒是说明蒙太奇乃是电影艺术最本质的东西。

这是因为在有声电影初期,可以使用的麦克风指向性是全方向而非定向的,受到环境中的噪音干扰很大。而且当时的现场录音的技术落后,设备笨重,不能随摄影机一起自由地活动。电影的初期,笨重的摄影机是固定不变的,艺术家们好容易使摄影机活动起来,创造了特写、近景、远景等不同的景别和推、拉、摇、移、跟等不同的镜头,这都是将摄影机运动起来以后才出现的手法,电影从此才从技术发展为艺术。而且在最初的五年,由于技术的限制,好莱坞醉心在棚内拍摄舞台片。百老汇的戏剧导演们常被好莱坞请去摄制一些戏剧影片。观众对影片中的对话和演员非常感兴趣,但技师们对于这种按幕、场来表现的笨拙方法却大表反对。由于摄制这些有声片需要向专利权所有者支付一笔庞大的租金(即所谓专利权使用费),因此人们把拍摄时间尽量缩减,开始时常把音响和形象录在同一影片上,以致蒙太奇的效果受到了限制。为了迁就录音,摄影机又呆立不动了,这不是使电影回归到原始状态吗?还有什么艺术可言呢?

另一方面,当时的创作者在片中毫无原则地加入大量声音,使整部片子充斥着无聊唠叨的对白和莫名其妙的音响,结果这些毫无艺术美感可言的声音很快就使观众感到荒谬和厌倦,而且也造成了电影美学的倒退。

岂止艺术家,当时企业家也对有声片存有疑惑。由于当时还没有“配音译制”技术,所以尽管有声片在美国放映大受欢迎,在美国之外,却受到欧洲一些国家观众的不满和嘲笑,国外市场的丢失一度使好莱坞的影片产量下降。在巴黎,法国观众第一次看美国的对白片,观众就愤怒地喊叫:“用法国话讲吧!”在伦敦,英国观众听不懂美国佬的腔调,便发出嘲笑的嘘声:“这是什么英语哟,怪腔怪调的……”当然美国很快发明了“配音译制”技术,于是好莱坞又重新占领了国外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