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影视的组织传播

农业影视的组织传播

时间:2022-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农大的“科技大篷车”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国内外农业科技信息,帮助农民致富,大大丰富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农村科技大篷车作为一种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方式,其中发放或者播放VCD光盘便是采用影像方式进行的农业科技文化的传播,这种时效性较强的传播形式拓展了农业影视的传播渠道,是在农村行之有效的一种传播形式。

第二节 农业影视的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是指以组织为主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农业影视的组织传播是政府部门或者一些民间组织进行的对农业影视信息的传播。有农业大篷车、农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

一、农业科技大集的大篷车

大篷车曾经是西方电影中吉普赛人的住所和流浪时的工具。现实生活中,大篷车有许多用处,如今有文化大篷车、科技大篷车、卫生大篷车、剧团大篷车,甚至还有些商人利用大篷车来做生意。电影中带有神秘色彩的大篷车变成了为人们服务的象征。

农业科技大集的大篷车以科教兴农为基本原则,为农民提供农业方面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帮助农民走上致富道路。科技大集的大篷车采取的服务形式很多,有专家讲座、书籍、广播、电视、面对面传授。其中电视传播的形式形象生动。例如:冀州市民兵投资9000多元购买了100多种农业知识科技光盘,并组建、开通了“民兵科技大篷车”。他们选择在农村赶大集、节假日、组织大型活动的时机,将大篷车开到明显位置,群众想看什么就播放什么,被农民群众形象地称之为“吃科技快餐”。科技大集给农业人员提供的信息有农作物新品种、农业科技新产品、科学的种植方式以及科学的生产理念。

如今,各地方开展的农业科技大集大篷车下乡活动很多。例如:河南省组织的“百日百乡百万农村青年科技大集”活动,活动以“青年·科技·文明”为主题,以“推广农业科技,树立文明新风”为口号,利用农民的农闲时间,由主办单位面向科研院所、农技农资部门、星火带头人、青年科技示范户广泛收集科技致富项目和信息,聘请当地农业专家组成“科技大篷车”,并且采取在全省各地进行传播的形式,给农民带去直接的科技服务。河北省以“科普大篷车”为载体,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在农村科普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2003年10月28日到12月11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河北省科协组织精干人员,组成“科普大篷车”工作队,带着青少年喜欢的科技作品和农民需要的科普信息,路经4000公里,下乡巡回开展科教活动。他们北上张家口承德,东到秦皇岛,西到太行山区,南到邢台等5个市、13个县(区)展出46场,使104所学校的8.5万名学生接受了一次科技教育。早在80年代末,“南农大”就开始组织专家教授,以“科技大篷车”形式送科技到农村、到田间地头。10多年来,通过开展科技大集、科技讲座、现场咨询、技术指导等活动,积极向农民群众介绍新技术、新产品。利用广播、电视、科普书籍和资料等形式,向农民直接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南农大的“科技大篷车”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国内外农业科技信息,帮助农民致富,大大丰富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

如今,科技大篷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主要的模式有:科技部门或者高等学府和服务地区所在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然后定期进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等活动;科技人员积极地为当地农民服务,直接进行科技推广。在此方面,莱阳农学院的农业专家人员为莱阳以及其他地区的农民提供农作物新品种、科学的种植方式等科技服务,专家学者们的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农民,给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大集大篷车的活动形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不仅给农村人们带来了科技信息,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观念,给专家学者的研究也可起到引导作用。1.科技大集大篷车转变了农民、乡村干部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思想观念。专家教授把最新的信息和技术送到农民手中的同时,也给他们送去了先进的科学思想和致富思路,改变了农民某些传统落后的思想意识。2.科技大篷车为农村科技人员提供了受教育的好机会。农村科技人员是基层农业科技的传播者,他们的科技能力如何,对整个农村的科技推广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农村的科技人员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政府或者高校组织的科技大集大篷车,对于他们来说是充电的好机会。3.科技大篷车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实际性转换,加快了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致富的步伐。利用科技大篷车积极向农民和地方政府宣传科技成果,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实际运用。促进了农业科技研究的发展。4.科技大篷车为广大农业科技专家明确了科研方向。到农民的实际生活中去,能够切实了解农民需要什么,农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科技产品。以实际来指导理论和技术研究,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

农村科技大篷车作为一种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方式,其中发放或者播放VCD光盘便是采用影像方式进行的农业科技文化的传播,这种时效性较强的传播形式拓展了农业影视的传播渠道,是在农村行之有效的一种传播形式。

二、政府组织的农业专项培训班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帮助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的科技生产能力以及农村干部的领导能力等。为此,国家政府组织了许多专项培训班,以这种方式使农民和农村干部人员等获得直接的教益。

为了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这是借用了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誉名为“星火计划”。含意是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1986年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星火计划是经由国家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把先进适用的技术引向农村,引导亿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引导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到1995年底,全国建立了40个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总共培训农村技术、管理人才3680万人。

许多省市地区积极响应国家科委的计划方案,利用星火科技专项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河南省科技干部学校在许昌等6个农业大市和灵宝等4个省级星火培训基地,组织实施了“河南省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星火培训科技专项活动。一年多的时间投入资金280万元,培训农民24万人,由100名农业专家组成教师队伍。此外,他们还对艾滋病疫情高发村进行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外出务工人员培训专项行动,在38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共投资180万元,建立了长期远程教育培训机制,共有3万多人接受了直接的培训。他们还为各村建立了农业科技宣传室,发放科技图书、科技光盘等。

科技部2004年定点扶贫工作总结中指出:科技培训是科技扶贫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了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科技部在2004年重点围绕基层领导干部、科技人员、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群众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培训。一方面是与“西部大开发党政领导干部科技培训工程”相结合,组织一些县委书记、县长和科技局长共16人次参加研究班,从而提高了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另一方面是为农村干部和农民举办培训班。与星火科技培训相结合,对贫困地区的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促进农民的科技应用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帮助农民尽早走上致富之路。浙江省政府在2004年,提出并开始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

政府组织的专项培训班的培训对象有从事农业的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基层管理干部、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培训内容也多种多样,但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2003年起,宁波市每年从土地出让金的净收益中提取1%专项用在农民培训上,2003年全市共投入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4400万元,培训农民共20万人。浙江省对农民进行培训的内容有农村专业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农村后备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农村专业技术培训是配合农业部门组织开展对广大农村青年和专业大户、致富带头人等农业骨干进行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市场营销、农业加工技术等知识的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失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主要对象,开展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为重点的引导性培训和适应就业岗位要求为目的的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转移就业能力。农村后备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面向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术培训,同时把培训与就业指导服务相结合,向受训者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创业指导服务,促进农村青年就业、立业和创业。

此外,浙江省还举办了送法下乡活动。以送法下乡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以举办培训班为形式,开展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法制培训工作,注重宣传和培训双管齐下,提高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法律素质,是这次送法下乡活动中的一个新举措、新亮点。上半年,全省共举办各类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培训班1038期,共培训11.31万人次。如湖州市农业局《2004年农业法制宣传培训计划》(湖农发[2004]15号文)专门规定乡镇、村干部、农资生产经营者、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负责人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南浔区农林发展局举办农村基层干部法律知识讲座20次,邀请专家对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进行授课;象山县农林局会同工商、科协及有关乡镇政府开展送法下乡活动5次,举办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培训班3期,共培训一百五十余人;上虞市农林水产局对拖拉机驾驶员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培训21期,共培训两万五千余人次。(《全省农业部门上半年开展农业送法下乡活动成效显著》厅政法处)

山东省通过“绿色证书”培训等五大培训工程,促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的提高。这五个培训工程面向的对象主要有:一是面向山东广大农民,以培养种养业能手为目标的“绿色证书”培训;二是面向山东农村优秀青年,以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为目标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三是面向前两项培训中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以培养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场主和农村企业家为目标的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四是面向农村千家万户,以快捷有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实用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为目标的远程教育培训;五是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以有序、快速转移就业为目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3)

由于受市场经济建设和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如今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也不再仅限于单纯的农业生产知识,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中科技成分的加大,各种科学技能的培训比重逐渐加大。而且随着农民工进城的数目越来越庞大,对农民工的培训也成为政府职责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对农业领导干部进行的培训涉及国家政策法规、农业科学技术、组织管理能力等内容。农业领导干部是农村生产活动的管理和组织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村干部应是农民的致富带头人。所以,政府应对农村干部重点进行培训。为了更好地建设西部,国家政府制定了“西部大开发党政领导干部科技培训工程”,对西部的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科技培训,然后他们再去帮助农民群众致富。山西省从1996年开始,省厅每年举办一期农业干部高级培训班和一期农业技术骨干与师资培训班。

与我国政府对农业人员的培训相比较,国外许多国家政府部门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也相应地提供了许多培训机会。法国从1972年以来,每年培训9000左右的青年农民,已培训27万人。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还可以享受在农业部部长批准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不少于40小时的农业入门培训。日本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在农业者大学进行,该学校根据农业改良组合法创建而成。如今在日本国内有个农业者大学其中国立52所农业者大学,其中有一所国立农业者大学,县立48所,私立的3所,它们相当于短期大学。农业者大学校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够进行现代农业经营的接班人。我国台湾省的农业后继者培养事业由行政院农业发展委员会、农渔民团体等部门积极参与,开展对农渔民后继者的指导和培训。(4)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政府部门对农业培训同样非常重视,而且尤其重视对农业接班人即将从事农业工作的青年人的培训。

如今培训班采用的方式越来越现代化,一般采用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影视媒体播放培训资料,这种便捷、生动的形式,容易被农民所接受。培训内容也是多采用现成的影像资料,或者一些电视形式的讲座等。电视、计算机等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快捷、传播范围广,所以是现在许多培训班首选的方式。尤其是电视,更是具有优势:电视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声画并茂、形象逼真、迅速快捷、现场感强以及可以供多人一起学习,也可以单独学习。以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培训班的形式将会越来越灵活。我们要充分利用它的优势。

三、民间组织的农业培训班

相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民间组织的形式更多样,有专业组织、协会、个人之分。专业组织包括高等学府和一些研究机构等。民间农业协会组织是由农民自发建立的各种协会组织,还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省农业协会等服务性协会机构等。个人组织的培训班是以个人名义组建的农业培训班。

(一)民间专业组织的农业培训班

2005年1月至4月中旬,上海市金山区农校与有关部门合作共组织了各类培训班11期,培训学员计650多名。培训班包括:1.农业产业化经营者培训班。此班已于4月15日开班。60多名来自种植、养殖业的经营户将参加有关经营管理、法律法规和各种实用技术的系统培训。到7月中旬,他们将参加由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成绩合格将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享受政府给予的相应补贴。2.上海郊区劳动力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培训。上海郊区劳动力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已列为2005年的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根据市教委、市农委等有关部门制定的工作计划,今年将完成5000人的培训任务,区农校将承担该计划中有关种植、养殖业方面的培训任务,今年将完成500人的培训任务。3.林业护林工培训班已于近期开班,计划全年培训1500名。4.“专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该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所有乡镇培训1400名“专业农民”。通过培训,不仅使这些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身体、文化素质都较高的农民能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而且还对周围农民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5.农业部测土配方专项培训。根据农业部工作计划,区农校今年还将进行有关测土配方专项培训。计划培训人数达5000人。(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通过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为西部地区提供农村实用技术教育培训课程。适应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编制了一批农业种植、养殖等农村实用先进技术录像带和VCD。依托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网络,同时加强与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学等县乡教育机构的合作,通过卫星教育电视、组织收视录像以及发放培训包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另外,黑龙江省各县(市)农职学校根据当地社会发展和生产、经营需要,举办多类短期培训班,不仅广泛培训农民技术员和农民群众,还积极开展农村干部培训、公务员培训等。这种模式针对性强,花费时间少,见效快,深受群众欢迎。

这些高等院校、专门的研究机构组织的农业培训班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威信。如果举办得好,会在群众中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从而带动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人员思想观念的进步。而且培训班采用录像带和VCD的影像方式进行培训,易于被广大学习者所接受,直观的教学方式会收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二)民间协会组织的农业培训班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中国农技协)于1995年11月8日正式在北京宣告成立。该协会以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全面围绕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科技进步和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工作。为了推动农技协组织的发展,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和支持农技协工作,中国农技协密切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技协在保证农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宣传,使农技协工作“电视上有影、广播中有声、报刊上有图文”。

为了使一些好的技术项目能有效地进入农村,中国农技协采取了和基层农技协联合办班的形式,向广大农民传授实用技术项目。中国农技协与山东寿光科协自1997年合作开办蔬菜大棚培训班以来,一直受到全国各地的大力欢迎,几年来连续开办培训班达19期,为全国各地培训科技致富带头人、农民技术员达两万多人。新疆乌鲁木齐县科协(科委)还专门致电中国农技协,要求专门为他们办班,对全县200多个村组的技术员和村干部进行培训。

在中国农技协带动之下,各地区相继建立了各种农业协会。四川省平昌县组建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该协会是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技术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农民为主体、农村技术能手和专业科技人员骨干组成的社会公益性科普团体。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能够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生产,按统一要求组织销售,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把农村各类人才组织起来,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培养农村技能人才,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广泛开展各种培训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在会员中开展农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和农民企业家,并且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会议、现场交流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重要意义,宣传在协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向广大农户普及和协会有关的基本知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山东莘县的西瓜协会地处莘县西瓜基地董杜庄镇,成立于2002年5月。几年来,协会在种植能手郑金法的带领下,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围绕西瓜生产,大力开展科学种植和推广,积极抓好市场开拓和服务,受到了广大会员们的信赖和欢迎。目前,该协会拥有会员3500多人,辐射带动起全县10多万亩西瓜生产,西瓜年产量近亿斤,为农民增收近千万元。协会拥有西瓜销售市场3个。市场的兴建,解决了卖瓜难的问题。西瓜协会在西瓜基地莘县董杜庄镇设有两间办公室,一间近80平米的会员教室。教室内各种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协会定时举办培训班,利用早、晚时间,由“土专家”郑金法或聘请科协、农业局的高级农艺师及山农大、中国农科院的教授,给瓜农讲课,传授新技术。

各种农业协会以服务“三农”为原则,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解决农民遇到的经济、技术等问题。以举办培训班为基本的服务方式,通过各种现代化设备电视、广播、书籍等形式,把农业技术、农业经济信息等传播给农业生产者。通过农业协会的形式,可以保证农民的生产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

(三)个人组织的农业培训班

个人组织的农业培训班主要是以赢利为目的开办的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行业技能。这种形式的培训班学员要报名参加,并需交纳一定的学习费用。学员来学习就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技术能力,所以个人举办的培训班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开办具有实用性的技能培训班。否则,如果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则会对学员缺少吸引力,使培训班不能顺利地开办下去。

个人举办的农业培训班应采用一些现代化的设备对学员进行培训,这样既可以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比如采用电视媒体进行培训,可给学员播放一些影视资料,形象生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互联网也会逐渐进入培训课堂。

个人组织的培训班作为其他协会或者政府组织的培训班的一种补充,由于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学习技术的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四、农村党员活动室

农村党员活动室是党员过组织生活,集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党员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的阵地,是党员活动的中心,是党员间沟通思想增进团结的纽带和桥梁。如今,我国要建设现代化农业,进行农业改革,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所以,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工作是促进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党员活动和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党员活动室的电教设备要完备,应配有电视机、卫星接收站、VCD机、电教片、计算机等电教设备。例如:元宝山区建昌营镇建昌营村的党员活动室设备齐全。村里投资13万元,建立了地面卫星接收站,给全村11个支部接通了闭路电视,配齐了管理人员、采编播音人员和操作维修人员,利用地面接收站,收集各类题材的教育专题片。另外还投资2万元购置了摄像机,根据需要摄制各类专题节目。

随着党员活动室中现代化电教设备的逐渐普及,如今农村党员的教育工作一般采用电化教育的形式。电化教育以“形象直观、真实可信、喜闻乐见”等特点,对农村党员进行党的理论知识、科学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为新形势下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党员电化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逐步完善党员电化教育片库建设,党员电教网络体系合理完善;供片、播放、收看、反馈机制应趋于健全,能够自觉运用党员电教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和提高党员素质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有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通过党员电化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党员的素质修养,还可以对党员和农民群众进行科技教育。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要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保持一致性,将党员电教工作建设成为基层组织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起到宣传、教育、引导的作用;农村党员的电化教育工作要及时向党员及农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动向。

2.强化农村党员思想观念,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农村党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目前,农村的成人教育工作相对落后,党员电化教育应对农村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进行再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姜堰市从全市的所有村和站所中筛选出6个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拍摄了6部电视专题片,先后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人员集中收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3.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党员电化教育形式直观生动,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容易被广大农民接受。利用电教手段,在农村普及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让农民树立科技意识,掌握致富本领。

4.通过党员的示范作用,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党员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应该起示范作用。通过建立党员电教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和科技示范产业、示范基地的做法,带动农村经济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高效农业路子,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是党员电教直接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党员活动室在农村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方面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党员活动室的设备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配备现代化的设备,并且设备一定要用到实处,避免党员活动室空设的情况。现在有些地方的党员活动室还存在问题:党员活动室建设不完备,有的现代化的电教设备没有配齐,有的缺少图书和农业影像资料;如今还有一些农村党员活动室虽然设备齐全,但是利用率不高,使党员活动室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白白浪费了一些钱财来装配活动室。

农村党员活动室不仅是党员活动的地方,更是村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党的方针路线的一个地方,应发挥好它的作用,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五、政府或其他部门发放农业影视VCD、DVD、录像带等农业影像资料

农业方面的VCD、DVD、录像带等影视资料是农村党员和农民学习技能和受教育的主要信息来源。政府或者其他部门经常向农村发放一些VCD、DVD、录像带等农业影像资料。比如党员活动室中的影视资料。

农业院校、农业电视台、中央电大等每年都制作大量的农业影视节目,然后刻录成VCD、DVD、录像带进行出版发行。比如:山东莱阳农学院传播学院根据胶东地区高产高效农业、精准农业、创汇农业发展迅速、效果突出的特点,制作了大量的农业科教片、农业技术推广片和各类农业信息片。有《苹果套袋着色》、《大棚矮化樱桃丰产栽培技术》、《大棚草莓丰产栽培技术》、《中华寿桃》、《绿色大豆芽菜》等影视片。这些影视作品除了在电视台播出外,其他的都刻录为光盘发行。

政府部门为了对农村党员开展教育,或者对农民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活动,经常向乡村发放一些科教影视资料。这些VCD、DVD、录像带变成了农村进行学习教育的重要资料。VCD、DVD、录像带通过电视、计算机媒体播放,方式便捷,内容形象生动,使农民可以及时接触到党的政策方针以及先进的科学生产技能。

农业影视为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形象的视觉资料,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传播给农民,对农民致富和农村思想观念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影视的传播要本着为“三农”服务的原则,在传播过程中要避免形式主义的作风,切实做到服务于农民、农村、农业,真正发挥电视、电影、网络等现代传媒的传播优势。

【注释】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乔地:《星火培训:把科技新知点燃在中原大地》,http://www.stdaily.com。

(3)芦燕娟:《山东省五大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工“竞争力”》,山东农业信息网。

(4)李水山、郑范洙、金洪山:《海外农民职教特点及相关政策》,《职教论坛》2004年34期。

(5)《金山区农委加强农业培训,为科教兴农提供人才》,上海农业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