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作原则的违反与会话含义的推导

合作原则的违反与会话含义的推导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作原则的违反有几种情况:一是“说谎”类,这是有意违反“质量准则”。这种冲突往往发生在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之间。对合作原则的任一准则的违反,都会产生会话含义。丈夫的回答,从数量准则来看,他没有向记者提供足够的信息,违反了数量准则。从会话合作原则来看,乙的回答似乎与甲的问话不相干,不符合关联准则的要求。
合作原则的违反与会话含义的推导_语言学讲义

会话含义的产生与对合作原则的违反有关。合作原则的违反有几种情况:一是“说谎”类,这是有意违反“质量准则”。诈骗者在骗人时说的话就是谎话。二是“无可奉告”类,交谈对方不愿合作,这在记者采访、审讯犯人时经常碰到的一种现象;三是“冲突”类,说话人主观上愿意合作,但他面临着一种冲突:为了维护一条准则,他不得不违反另一条准则。这种冲突往往发生在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之间。例如:

(20)A:Where does Professor Zhu live?

    (朱教授住在什么地方?)

   B:Somewhere in the suburbs of the city.(答话人确实不知确切地址

    (住在市郊的某个地方。)

(21)A:老张明天什么时候动身?

   B:明天上午。(确实不知道具体的时间)

例(20)中,根据合作原则,B应该详细地告诉A朱教授的住址,这样才符合数量准则的要求;但B又确实不知道朱教授的确切住址,不能想当然地说,否则就违反了质量准则。例(21)类似。

四是,说话人有意不去遵守某一准则,听话人也知道,而且知道对方是合作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产生会话含义。

可见,会话含义是在遵守合作原则的前提下有意“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下产生的,这是对合作原则的表面违反,与前三种情况不一样。对合作原则的任一准则的违反,都会产生会话含义。

4.1数量准则的违反

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我看到这样的情景:夫妻俩都是著名演员,有记者对男方进行采访,问他们的夫妻关系怎样。做丈夫的回答说:她是一个很优秀的演员,她对孩子也照料得很好,是个好母亲。完了。丈夫的回答,从数量准则来看,他没有向记者提供足够的信息,违反了数量准则。如果你是这位记者,你能从中获取什么信息吗?

格赖斯曾经提供这样一个例子:某学生请他以前的哲学教授给他写一封证明信,证明他在哲学方面的学历,因为他正在申请一份要求一定的哲学学历的工作。这位教授这样写道:

(22)Mr.X's command of English is excellent and his attendance at tutorials has been regular.(X先生对英语掌握得很好,上课也很正常。)

你觉得这封证明信写得怎样呢?如果是给你写的,你满意吗?这位教授无疑违反了数量准则,因为他只字不提该生哲学学习方面的情况,因而没有向收信人提供他所期待得到的信息。通过推导,可以得出“该生的哲学学得不怎么样,甚至很差”这一信息,因为,如果学得很好,教授一定在信中提及,没提的往往是不好的。

再比如:

(23)A:你觉得我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B:你的字写得真不错。

(24)(鸿渐)随口问道:“为什么你们的系主任薪水特别高呢?”(子潇答道:)“因为他是博士,Ph.D.。我没有到过美国,所以没听见过他毕业的那个大学,据说很有名,在纽约,叫什么克莱登大学。”(《围城》)

例(23)中,答话人所提供的信息量不足,因为,文章的好坏不在于字写得如何,而在于内容、布局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恰恰在这些方面,答话人没有提供信息,可见这篇文章写得不好。例(24)则相反,答话人本来说句“因为他是博士,Ph.D”就够了,后面的“我没有到过美国,所以没听见过他毕业的那个大学,据说很有名,在纽约,叫什么克莱登大学”完全是多余的信息。但通过这,我们可以推导出“答话人对这个博士学位表示怀疑”这一含义。

4.2质量准则的违反

这种情况违反了质量准则中的“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这一条。我们看看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例子:

(25)(马千里让胡江龙帮他找个人,他在一个酒店包间等他要找的人)

   马千里双手抱胸,对着门坐着,嘴抿得很有力量。桌上放了几样小菜。

   (胡带着找来的人见马)

   一起坐。马千里对胡江龙说。

   不不不,胡江龙识相地说,你们用,我还有事。(王跃文、刘震云等《官场故事·亮相》,427页,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

马千里和胡江龙都违反了质的准则,因为马要与来人谈极其秘密的事,当然不希望有第三者在场。胡知道马的“邀请”是不真诚的,如果直接拒绝则是不礼貌的,因此假托有事。正因为如此,才说胡江龙“识相”。

(26)鸿渐道:“我们那天没讲你的坏话罢?”

   柔嘉瞥她一眼道:“……我以为你是好人,谁知道你是最坏的坏人。”(《围城》)

这是他们婚后不久在返乡途中所说的话。如果柔嘉真的认为方鸿渐是“最坏的坏人”,她会嫁给他吗?可见这是假话,是违反了质量准则的。但这种假话不是为了欺骗对方,这是两口子之间的撒娇语而已。

反语、夸张等属于这一类。例如:

(27)您多了不起呀!大英雄,大美人,空前绝后,万世之楷模,伟大,伟大,伟大到不能再伟大了!

(28)妻子站在秤上高兴地对丈夫说:“亲爱的,快来看,我体重少了两公斤。”

   “亲爱的,那是因为你还没化妆。”

有时违反质量准则能取得幽默的效果:

(29)Aunt:Won't you have another piece of cake,Tommy?

   (阿姨:汤米,你不再吃一块蛋糕吗?)

   Tommy:No,I thank you.

   (汤米:不吃了,谢谢。)

   Aunt:You seem to be suffering from loss of appetite.

   (阿姨:你好像食欲不太好。)

   Tommy:That ain't loss of appetite.What I'm suffering from is politeness.

   (汤米:不是食欲不好,我是出于礼貌。)

出于礼貌,汤米起初违心地说不需要“蛋糕”了。阿姨以为,孩子是不会说假话的,而且正常情况下应该吃得更多一点。既不再吃了,大概是“食欲”有问题。所以,听到阿姨的第二句话,汤米就着急了,道出了真言。

4.3关联准则的违反

前面在讲到间接言语行为时,举过这样的例子:

(30)甲:小李,看电影去怎么样?据说这部电影不错。

   乙:明天上午一、二节课我有课,还没准备。

从会话合作原则来看,乙的回答似乎与甲的问话不相干,不符合关联准则的要求。但听话人甲知道乙的回答是合作的,乙的答话是另有意义的。实际上,乙的答话的含义是婉言谢绝甲的邀请。再如:

(31)(背景:余纯顺独自冒险去考察,想徒步穿越罗布泊)

   记者:您怕死吗?

   余:我离开家的时候,没有带钥匙。

根据会话合作原则,余纯顺的回答要么是“有点儿怕”之类,要么是“不怕”,这样才符合相关准则。而余的回答似乎与问话不相干。实际上,余的答话的含义是“我不怕死”,这一含义可以这样推导:人要回家,必须要用钥匙开门;一次正常的旅行,无论时间有多长,总归要回来的;既然有意不带钥匙,他就是没准备要回家;况且他深知这次旅行是很危险的。

再看张弦《银杏树》中的一个例子:

(32)(常雁)“这张照片照得挺好,哪年照的?”

   “您……您累了,早点休息吧!”莲莲放下木盆,背过身,去铺床。

   “你爱人,姚敏生……在哪儿工作?”

   “哦,……山里夜间凉,再加上一床毯子吧!……”她打开柜门,取出毯子,转来转去忙个不停。

莲莲一直违反关联准则,就是不愿意回答常雁的有关问题。

4.4方式准则的违反

赵元任在《科学名词跟科学概念》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33)要挂科学家的科学招牌,最要紧的是会用满口的科学名词。假如你说“我要一杯热开水”,你的说话就太“不科学的”了,你非得要说“我要二百五十西西的氢二氧,它的温度须要达到过沸点,并且要维持着比较的高温度”。[6]

例(33)反映的是说话方式的问题。放弃明明白白的话不说,偏要选择晦涩的表达。说话者之所以要这样,当然有他的考虑。比如说,故弄玄虚,显示自己有学问。

违反方式准则,会产生某种会话含义。前面讲间接言语行为时举的例(1),从会话合作原则的角度来看,违反了方式准则。为便于阅读,重述如下:

(34)你说:“春天的杭州肯定很漂亮。”他说:“想象不出。”你说:“听说大连的海鲜很不错。”他说:“是不错。”

然后就没了下文!

……

如果你对他说,刚才看到的那个红色手袋很漂亮,他也会点头称是,却想不到你在提醒他把这个手袋作为礼物送给你。(《都市丽人》)

例(34)中,“你”所说的这些话当然不是对相关东西的评价,而是通过违反方式准则传达她的真正意图:我想去杭州玩儿;我想吃大连的海鲜;我想要那个红色的手袋。听者如果不是有意装糊涂,那他就没能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多让“你”失望啊!

前面谈到对数量准则的违反时所举的提供多余的信息的例子,从方式准则的角度看,违反了“避免啰嗦”这一条。再看看几个英语方面的例子:

(35)A:Let's get the kids something.

   (我们给孩子买点吃的吧。)

   B:Okay,but I veto C-H-O-C-O-L-A-T-E.

   (好的,不过我反对买C-H-O-C-O-L-A-T-E)

(36)Miss X produced a series of sounds that correspond closely with the score of“Home,Sweet Home”.

   (X小姐发出了一串声音,跟《家乡,可爱的家乡》那首曲子接近。)

(37)A:Name and title,please?

   (请问姓名?怎么称呼?)

   B:John Smith,Associate Editor and Professor.

   (约翰·史密斯,副主编、教授)

例(35、36)跟“晦涩”有关。例(35)之所以不直接说出chocolate(巧克力),是因为直接说的话,孩子听了反而要chocolate;例(36)中,最直截了当的表述应该是sang(唱),但说话人没有用这个词,其含义是“X唱得很糟”。例(37)跟“歧义”有关,因为editor是副的,professor不一定是副的,这样面子上或许好看些。

违反方式准则有时也能取得幽默的效果,例如:

(38)警察:你偷过东西吗?

   小偷:时而。

   警察:在哪里偷过?

   小偷:各处。

   警察:好吧,先把你关起来。

   小偷:几时放我出去?

   警察:迟早。

例(38)中,警察回答的“迟早”,语义模糊,违反了方式准则,以造成幽默的效果。

上面我们为了讲述和理解的方便把对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分开来说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综合的例子:

(39)(背景:姚玉卿,女,著名电影演员,因角色需要,她拜方之秋为师学戏,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在喝咖啡时的对话)

方:姚小姐,是不是学戏比拍电影还要累?(1)

姚:跟你学戏就不是,不过,要总是这样坐着喝咖啡会更好。方先生,如果我们总能这样,不好吗?(2)

方:我很抱歉。(3)

姚:是不是你已经结婚了?(4)

方:不,不,不。我已经订婚了,是我师傅的外孙女……(5)

姚:你爱她,是吗?(6)

方:我师傅对我很好。(7)

电视剧《情陷上海滩》第3集)

上例中,第2句对第1句的回答,其实说句“学戏不累”就够了,但姚还说了其他的话,违反了数量准则,其会话含义显而易见:姚对方有好感,已经爱上他了;第3句与第2句之间似乎不搭界,违反了相关准则,但方的含义是“我不能爱你”;第4句与第3句之间似乎也违反了相关准则,实际上,姚的问话表明她已领会了第3句的含义;第5句违反了数量准则,方的答话的含义是:我虽然只是订婚,但她是我师傅的外孙女,所以不能退婚,因此,我不能和你结婚;从方的答话(第5句)中,姚读出了这样的信息:方并不爱他师傅的外孙女,否则会说“我很爱她”之类的话,或夸她几句,于是就问了第6句;第7句没有正面回答“爱”或“不爱”,违反了相关准则,但含义是:我并不爱师傅的外孙女,我和她订婚,只是出于师傅的情面。可见,看起来不相关的句子,实际上是非常相关的,他们在“谈情说爱”。

再看下面的例子:

(40)(一个妻子偶然看见她丈夫和一个花枝招展的女人在喝咖啡,丈夫回家后两个人的对话)

妻子:你去哪儿了?

丈夫:约了一个作家啊,见一个作者啊。

妻子:在哪儿?

丈夫:一个咖啡厅。

妻子:男的女的?

丈夫:老太太。

(电视剧《浪漫向左婚姻往右》第1集)

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仅仅从对话本身来看,这段对话有没有违反会话合作原则呢?要是违反了,违反了什么准则?说话人为什么要违反这样的准则?请试着自己分析一下。

合作原则的提出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它的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和理解的,但它却没有解释: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既然要遵守合作原则,为什么又要故意违反这一原则,采取拐弯抹角的方式而不是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