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囊肾是怎么回事

多囊肾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2-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肌酐和尿素氮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两者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已严重受到损害。因此肾疾病应积极防治。急性肾炎是由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两侧肾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肾损害呈不可逆性,在所有终末期肾衰竭病例中,约60%是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一般认为慢性肾炎患者出现持续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者预后较差。

四、肾功能检查

1.血尿素氮是什么

尿素氮(BUN)是蛋白质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氨基酸脱氨基产生NH3,在肝中和CO2合成尿素,每克蛋白质代谢产生尿素0.3克。尿素中氮含量为28/60,几乎达一半。尿素主要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液排出,当肾受损时,肾小球滤过障碍,导致尿素氮在血液中浓度增加。临床上通过测定血尿素氮来判断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血尿素氮升高见于哪些疾病

正常参考值:3.2~7.1mmol/L。

血尿素氮升高主要见于肾疾病,各种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衰竭、肾内占位性和破坏性病变均可使BUN升高;严重脱水、腹水、心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时引起肾血流量减少,BUN升高;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如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创伤和高蛋白饮食时BUN升高。

3.肌酐是什么

肌酐(Cr)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克肌肉代谢可产生1毫克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Cr是判定肾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4.肌酐指标异常见于哪些疾病

正常参考值,男性44~136μmol/L;女性70~106μmol/L。

肌酐检测值增高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疾病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备力和代偿力还很强,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1/3时,血中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血肌酐和尿素氮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两者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已严重受到损害。

5.血尿酸是什么

尿酸(UA)是人体代谢过程中的废弃物。核酸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由核苷酸组成。每一个核苷酸都由三部分组成,一个磷酸分子、一个戊糖和一个碱基(嘌呤或嘧啶)。生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由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个核苷酸组成。所以说嘌呤是细胞的组成成分。我们体内的老旧细胞,还有食物,尤其是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在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其分解产物就有嘌呤。体内产生嘌呤后,会在肝中合成为尿酸。大部分尿酸经肾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部分通过粪便和汗液排出。嘌呤是核酸的代谢产物,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谢最终产物。

6.血尿酸(UA)升高常见于哪些疾病

正常参考值,男性150~420μmol/L;女性90~360μmol/L。

血尿酸升高,最多见于痛风,也是痛风的最有诊断价值的指标。其他如肾疾病、血液病血压、糖尿病、铅中毒也可见尿酸的升高。

7.β2-微球蛋白(β2-M)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β2-微球蛋白是由有核细胞产生的小分子球蛋白,分子量很小,极易经肾小球滤过,几乎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正常人血和尿中β2-微球蛋白的含量很低。

正常参考范围:1.5~3.5mg/L。

增高:见于肾小管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慢性肝病、脏器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艾滋病等。

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8.肾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肾是一个排泄器官(通过尿液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同时又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分泌肾素、红细胞生成素),许多慢性肾病的晚期,既能造成肾的排泄功能衰竭,出现尿毒症,又能导致肾内分泌功能障碍,诱发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等。因此肾疾病应积极防治。

肾疾病常有如下表现:①尿成分异常,如血尿、蛋白尿(尿中泡沫增多)、白细胞尿;②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尿失禁等;③尿量异常,如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多尿(24小时尿量超过2 500ml)、夜尿增多;④水肿;⑤腰痛;⑥高血压等。

9.什么是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常见的肾疾病。急性肾炎是由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两侧肾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属中医学的“水肿”范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和青少年为多见,多数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一般在4~6周逐渐恢复,少数呈进行性病变,演变成慢性肾小球肾炎。

本病的临床表现:晨起时面部水肿或伴有双下肢水肿,严重者可出现腹水和全身水肿,常伴有少尿或镜下血尿、血压升高,少数可出现急性肾衰竭。

治疗上选用无肾毒性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霉素等抗菌治疗,对于水肿明显的患者应适当加用利尿药。一般治疗在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同时配合中药治疗,疗效会更好(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

10.何谓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系指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改变,临床起病隐匿,病程冗长,病情多发展缓慢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总称,故严格说来它不是一独立性疾病。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缩小、肾功能减退等。肾损害呈不可逆性,在所有终末期肾衰竭病例中,约60%是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

慢性肾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水肿、高血压、尿异常,三者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单一或相兼出现。

(1)水肿:水肿部位往往出现在眼睑、颜面及双下肢,一般为轻、中度水肿,在慢性肾炎未引起尿毒症时很少出现胸腔积液、腹水等。

(2)高血压:一般为中等程度高血压,收缩压在150~170mmHg,舒张压在95~105mmHg左右。

(3)尿异常:中等程度的蛋白尿以及血尿。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基本上是对症治疗,包括休息,减少食盐摄入,适当限制蛋白质食物,利尿减轻水肿;降低高血压,预防治疗心力衰竭等。注意不要选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应给予有效的利尿、降压药物,必要时可用激素和其他药物治疗。适当应用营养、保护肾的药物,如肌苷、ATP、细胞色素C等。利尿,降低高血压,预防心、脑并发症,是治疗的重点。

慢性肾炎患者的自然病程变化很大,有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比较稳定,经5~6年,甚至20~30年,才发展到肾功能不全期,极少数患者可自行缓解。另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持续发展或反复急性发作,2~3年即发展到肾衰竭。一般认为慢性肾炎患者出现持续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者预后较差。

11.肾结石是怎么回事

结石是由于机体内胶体和晶体代谢平衡失调所致,与感染、营养代谢紊乱、泌尿系统异物、憋尿以及地理气候等因素有关。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按所在部位不同可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肾结石多发生在中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1)临床表现

①疼痛:多出现于上腹或肾区。较大的结石压迫局部引起肾积水,可引出隐痛或钝痛,较小的结石在肾盂或肾盏内移动时引起绞痛。

②血尿:常是镜下血尿,也可出现肉眼血尿,绞痛后更明显。

③其他:并发感染时可见脓尿,结石引起肾积水,若结石梗阻双侧肾盂出口处,可引起无尿或肾功能不全。

(2)诊断依据

①发生于结石流行地区,如有显著的肾绞痛并镜下血尿时,即可肯定诊断。

②泌尿系X线平片显示肾区阳性结石影。

③尿路造影显示结石影。

④超声检查显示肾区结石。

(3)治疗方法

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腔内取石、溶石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中药治疗及食饵疗法等综合措施。

12.养成好习惯,预防肾结石

肾结石给患者在心身上带来很多痛苦,在生活上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我们应该从日常饮食习惯做起,积极预防肾结石。

(1)多喝水,不憋尿:不要憋尿,多喝多尿有助于将细菌、致癌物质和易形成结石物质快速排出体外,减轻肾和膀胱受害的机会。

慢性脱水及饮水不足与尿石形成密切相关。增加饮水可通过多种机制降低尿石形成的危险性。公认合理的饮水量每天不少于2升。特别注意晚间饮一定的水非常重要。在夜间睡觉时补充足够量液体非常重要。有报道每天饮用2 500毫升液体可阻止高钙尿者发生新生结石。通常推荐每4小时饮水250毫升,再加每餐250毫升。至于饮什么样的液体,一致认为以无奶少草酸液体为宜。

(2)少喝啤酒:有人认为啤酒能利尿,可防止尿结石的发生。其实,酿啤酒的麦芽汁中含有钙、草酸、核苷酸等酸性物质,它们相互所用,可使人体内的尿酸增加,成为肾结石的重要诱因。

(3)少吃肉类和动物内脏:控制肉类和动物内脏的摄入量,因为肉类代谢产生尿酸,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谢也会产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结石的成分。因此,日常饮食应以素食为主,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

(4)少吃食盐:太咸的饮食会加重肾的工作负担,而盐和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并可以干扰预防和治疗肾结石药物的代谢。食盐每天的摄入量应小于5克。

(5)慎食菠菜:据统计,90%以上的结石都含钙,而草酸钙结石者约占87.5%。如果食物中草酸盐摄入量过多,尿液中的草酸钙又处于过饱和状态,多余的草酸钙晶体就可能从尿中析出而形成结石。在食物中,含草酸盐最高的是菠菜,而菠菜又是人们常吃的蔬菜之一。

(6)睡前别喝牛奶:由于牛奶中含钙较多,而结石中大部分都含有钙盐。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饮牛奶后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排除的高峰,如此时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钙通过肾较多,故易形成结石。

(7)不宜多吃糖:食糖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会增加,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钙、草酸钙易于沉淀,促使结石形成。

(8)晚餐不宜过晚:人的排钙高峰期常在进餐后4~5小时,若晚餐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潴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钙不断增加,容易沉积下来形成小晶体,久而久之,逐渐扩大形成结石。

13.多囊肾是怎么回事

多囊肾是一种家族性显性遗传疾病,是引起慢性肾衰竭及尿毒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多囊肾的囊肿可以随着时间而“生长”,当囊肿生长到一定阶段,囊与肾连接的细小管道因组织增生而堵塞,囊肿内液体无法排除,逐渐增大。囊肿压迫肾组织,导致小管萎缩及硬化,肾小球消失,肾功能受损。当生长异常的囊肿长满了肾的时候,正常的肾组织就会失去了功能,造成肾衰竭,甚至导致尿毒症。

囊肿大小不一,它可以从黄豆大小到鸡蛋大小,囊肿不但侵犯肾,它同时可以侵犯肝以及胰腺。治疗多采用穿刺减压疗法,但无法根治多囊肾,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控制好血压,禁用肾毒性药物有利于防治多囊肾病情的进展。活血化瘀中药对延缓病程进展有一定帮助。

单纯性肾囊肿自然变化缓慢,只有小部分发生变化,主要是数目的小量增加,其次是大小的轻度增加,但也有少数囊肿会缩小。单纯性肾囊肿一般没有症状,常因体检或其他目的做尿路X线、肾B超或腹部CT检查时偶然发现。肾囊肿可以出现血尿或局部腰痛,或继发感染,但极少会导致肾衰竭。小的肾囊肿,无症状不用治疗,当囊肿大于4厘米以上,可考虑穿刺并硬化剂注射治疗,囊肿巨大可考虑手术治疗。

14.多囊肾值得注意的信号有哪些

(1)家族成员中有人患多囊肾、肾囊肿者。由于多囊肾常伴有多囊肝、肝囊肿、脾囊肿、胰腺囊肿、脑动脉瘤、腹主动脉瘤、消化道憩室等疾病发生,所以,当自己或家族成员中发现有以上疾病者应特别注意多囊肾、肾囊肿的发生。

(2)长期在严重污染的环境中生活的人,或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包括服用肾毒性药物)或射线的人。

(3)情志的异常变化,特别是长期过度抑郁或惊恐的人。

(4)血尿周期发作或有轻度蛋白尿(须与肾炎相鉴别)者。

(5)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过度、脑力劳动过度,而又缺乏体育锻炼,或锻炼方法、强度不当者,房劳过度者等。

(6)腰、腹部出现局部不适者,以及出现不明原因高血压或肾功能异常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