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 体脂测定与肥瘦度评价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目的 通过皮褶厚度(直接测量法)和体脂含量(阻抗法,即活龄仪法)的测量,了解某人或群体的体脂沉积情况和肥胖度,对其体重过轻、过重者或肥胖者进行营养干预,为设计对应的膳食食谱和运动处方,提供依据;建立适宜的能量代谢平衡体系。
2.要求 学习并掌握规范的皮褶厚度测定方法和活龄仪的使用方法,进行正确的操作;根据测量结果,提出营养干预建议,科学管理个人健康或群体健康。
二、实验原理
脂肪含量测量是人体营养状况评价的内容之一,可反映膳食能量是否适当;体脂过低者为营养不良,体脂过高者为肥胖;体脂的多少还与患病率及患病种类有关,是对健康程度客观评估的指标之一。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阻抗法和比重法;目前多是皮褶厚度测量法和仪器法相结合,进行体脂含量的测算。
1.皮褶厚度法 是测量皮下脂肪厚度的简易方法,即捏起一定部位的皮褶与皮下脂肪(不能包括肌肉与肌腱)用特制的卡尺(皮褶计)来测量这一皱褶的厚度,其中包括两层皮肤(约1.8mm)及两层皮下脂肪。
2.活龄仪法 又称体脂肪计和活力年龄计。利用电阻抗原理,测定时皮下组织产生生物电阻抗反射。结合个体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进行计算并得到个人的体质指数、体脂肪量、体脂肪率等参数。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KKSA-1活龄仪 又称体脂肪计和活力年龄计(日本);
2.皮褶计 中国体育总局研制;
3.身高体重秤;
4.测量记录表;
5.统计表格。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对象 健康人群,如在校大学生、中小学生或社区退休后老年居民等。
2.皮褶厚度法
(1)测量部位:脐周、肩胛下、肱三头肌腹部和肱二头肌腹部,以估计体脂的含量;成年人通常测量部位是肩胛下、肱三头肌腹部和肱二头肌腹部;皮褶厚度是三部位之和;准确度应达1mm。
(2)测量方法:取肩峰至尺骨鹰嘴的中点上2cm处,用拇指和食指(相距约3cm)捏起肱三头肌处和皮下脂肪层(包括二层皮肤和二层皮下脂肪),抖动数次,以确定无肌肉和肌腱,方可测量。用皮褶厚度仪连续测量三次,取三次平均值,误差不高于5%。
①肱三头肌腹部:站立,上臂自然下垂,上臂肩峰至尺骨鹰嘴的中点处的外侧,皮褶测量读数。
②肱二头肌腹部:坐位,上臂自然放在腿部,掌心向上手指放松,测量肱二头肌中点的腹部,皮褶测量读数。
③肩胛下:上肢自然下垂,于被测者后侧将肩胛内角距下端2cm处取与水平线45°处,顺着自然形成的皮褶斜向上方捏起皮褶,测量读数。
3.活龄仪法
(1)称量身高、体重并记录;
(2)开启活龄仪主电源,打开开关,预热30min;
(3)屏幕出现“开始”时,手触摸“开始”,进入菜单;
(4)选择测试内容
①按照仪器提示,分别输入个人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按“确定”;
②根据仪器提示,选择个人每天运动类型(运动量)和日常膳食结构,按“确定”;
(5)站立于活龄仪前,按照仪器提示双手适度握住仪器左右手柄,约3s;
(6)测量结果自动显示
①体质指标:体质指数、体脂肪量、体脂肪率、活力年龄;
②营养干预措施:每日膳食能量建议摄入量
每日能量消耗建议量
适宜的运动项目
(7)记录并打印测量结果;
(8)使用完毕后,关闭活龄仪和主电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三处皮褶厚度之和(mm)。
2.身体密度:三处皮褶厚度之和的对数计算公式:
成人身体密度D=1.161 0-0.063 2log
男孩身体密度D=1.169 0-0.078log
女孩身体密度D=1.209 3-0.099 9log
表10-1 身体密度计算表
*log∑:三头肌、二头肌、肩胛骨下、髂前上嵴四处皮下脂肪厚度之和。
3.体脂含量
4.瘦体重 瘦体重=体重×(1-体脂%)。
表10-2 体密度D值表
5.参照《营养学》和《生理学》原理,对个人测量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和解释。
表10-3 成年人体脂肪率(肥胖度)评价标准表
表10-4 儿童体脂肪率(肥胖度)评价标准表(上臂+背部) 单位:mm
六、实验报告
七、注意事项
1.实验前仪器应校正和校零。
2.活龄仪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为10~60℃环境温度,30%~85%相对湿度;30min预热后,开始使用;连续使用2h后,关闭仪器,暂停15~20min;重新开启使用,重复上述步骤以确保仪器性能稳定,测试结果可靠。
3.肥瘦度的评价除本实验的体脂含量的分析外,还有结合体重、标准体重、体质指数和比臀围等指标综合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