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护理伦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护理伦理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害人员的医疗救护、现场控制等一系列措施,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重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性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快速、准确查找危害因素,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并确认必须启动应急程序后,应立即派出应急队伍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护理伦理

近年来,国际、国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如国内发生的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暴发、1998年山西朔州毒酒事件、2002年河北白沟苯中毒事件、南京汤山中毒事件,国际上发生的博帕尔灾难、疯牛病、二垩英事件、“O-157”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2003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急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这些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典”肆虐中国后,公共卫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制定这个条例的目的与指导思想是:着重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准、反应不快、应急准备不足等问题,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为今后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建立起了“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应急法律制度。《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护理人员的责任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含义及特点

1.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传染病在集中的时间、地点发生,导致大量的传染病病人出现,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平常的发病水平。

(2)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多个临床表现基本相似患者,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这种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可能是群体性癔症,也可能是某种中毒。

(3)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是指由于食物和职业原因而发生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

(4)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主要包括:①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急性中毒事件;②有潜在威胁的传染病动物宿主、媒介生物发生异常;③医源性感染暴发;④药品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⑤预防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⑥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环境、食品污染和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丢失、泄漏等事件;⑦发生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恐怖袭击事件;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如其来的,不可预测的。

(2)公共卫生属性。它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发生的,针对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

(3)严重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已经对公众健康的损害和影响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从发展的趋势看,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凡是具备以上3个特征的重大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都可称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害人员的医疗救护、现场控制等一系列措施,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重点。按照完善的应急处理工作程序和规范迅速、有效地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同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对现场进行应急控制和消除致病、中毒、污染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消除影响,对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及护理的特点

1.社会性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面广,往往造成人们心理恐慌,对日常生活、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如“非典”危机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并带来人员伤亡,严重威胁民众的生命健康,而且危机波及经济政治外交等多个领域。

2.群体性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群体性,受灾遇难的人数往往比较多,涉及面较广。如“非典”危机经历了从有限范围的区域性危机、全国性危机直至全球公共危机。

3.风险性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性大。无论是中毒、疫情、安全事故还是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直接现场接触都是一件危险性的工作。全球性恶性传染病不仅给原发区,也给某一地区或全球带来巨大灾难。如1918年在西班牙暴发的世界性流行性感冒传染造成至少2000万人死亡,1957年的亚洲流行性感冒和1968年的香港流行性感冒共造成全世界150万人死亡。到2000年7月,在英国有超过34000个牧场的17万多头牛感染了疯牛病,最高发病时间是在1993年1月,每月至少有1000头牛发病。而疯牛病在人类中的表现为新型克雅症,患者脑部会出现海绵状空洞,导致记忆丧失,身体功能失调,最终神经错乱甚至死亡。1997年,英国科学家曾经预计,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可能会有1000万人最终死于新型克雅症。2002年这一预计数字降为5万人。

4.时间性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工作具有突击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急骤,往往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发生;事件发生时常常是突发性的,病人发生的时间集中,数量大,而且病情、伤情、疫情普遍严重,急需快速做出决策。事件的开端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而且其后的衍生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是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的,一切似乎都是在瞬息万变。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5.协作性强

某一国所发生的危机事件带来的很可能是对全球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连带性冲击,有效应对危机事件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国际组织的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护理要求护士既要从宏观上统筹全部护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又要一专多能,从微观上处理好每个病人。护理工作必须保持良好的连贯性和协同性的要求,如若在护理某个环节的衔接上出现差错和失误,就会对病人的病情转归和生命安危带来不利影响。

6.责任性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瞬息万变,异常复杂。护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护士要协助医生对重病人的抢救,搞好伤、病、疫情观察,配合各种手术,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快速、准确查找危害因素,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并确认必须启动应急程序后,应立即派出应急队伍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到达现场后,要对事件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核实,深入调查了解,找出事件的某些共同特征。启动快速检测通道,对所采样品进行快速检测,力求迅速查明事件原因,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三)护理人员的责任

1.伦理责任

像在“非典”危机中,公共卫生组织包括卫生行政管理当局和公共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均应承担起保护公众身体健康的职责,承担起治病救人的职业责任。这是职业伦理的底线要求。

(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3)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予以配合。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应立即对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4)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护理人员应当组织力量,团结协作,群防群治,协助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2.法律责任

国务院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②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③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④拒绝接诊病人的;⑤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护理伦理规范

1.奉献精神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护理人员即使在自己安全受到威胁,个人身体遭受磨难的情况下,也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要始终把病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和伤痛折磨放在首位。只要伤情、疫情出现,就必须将生死置之度外,奋不顾身地紧急救护,在疫情暴发时,也不能有丝毫的退缩不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敢于担风险,敢于负责任,富有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广大医护人员、科研人员挺身而出,不辱使命,表现出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有的甚至不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2.科学精神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不遗余力地加强对检测手段、防治药物、防护设备以及疫苗、病原体的研究;同时要坚持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疫情、确定病原、采取预防措施,制定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系统,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监测机构的建设,提高检测和科学预测能力,强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测预报能力。护理人员要在广大群众中进行防治疾病科学知识的宣传,使广大群众都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以科学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协作精神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各部门的相互支持、协调和共同处理。应对策略的制定不单是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工作,还要其他各有关部门一起共同参与和完成。各级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态度,整个救治和护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任何的松懈、怠慢和不负责的现象发生,尽最大努力将病人可能发生的情况在最初阶段予以处理和科学预测。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做法是不道德的行为。

4.民族精神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民族精神。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广大医务工作者站在抗击“非典”的最前线,救死扶伤,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支援抗击“非典”的斗争,全国各地相互支持,协同作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有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充分体现。

5.人文精神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本身就是一项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和实践活动。护士必须将人道主义思想和要求,作为自己从事本职工作的起码道德准则。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强调救死扶伤和珍惜人的生命价值,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民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抗击“非典”的斗争,始终强调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不仅要关注城市人口,更要关注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人民是主人”的观念得到真正的贯彻,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

6.敬业精神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理中,护理工作是在残酷、危险和艰苦环境里进行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在抢救现场,每个护士要勇于克服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挽救和护理病人。任何背离医护人员的崇高职责,贪生怕死,害怕自己受感染,遗弃伤病员或人为延误救治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这种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抗击“非典”精神,是新时期护理人员敬业精神的充分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